导读:本文包含了楼兰古绿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楼兰,绿洲,塔里木河,时期,环境,动态,论文。
楼兰古绿洲论文文献综述
张莉[1](2001)在《汉晋时期楼兰古绿洲环境变迁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绿洲,也叫“沃洲”,一般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中有稳定水源供给、利于植被良好生长或人类聚集繁衍的生态地理区域,多见于河流两岸、泉、井附近以及受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我国的绿洲主要分布在西北的新疆和河西走廊两个地区,而尤以新疆最为集中和典型,在世界绿洲中很具有代表性。绿洲,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人民历代生存和生产依寄的主要地方,一直是经济开发、经济建设的基点和依托。因此,开发大西北,建设新疆,都必须把绿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必须把保护绿洲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则必须先走一步。 楼兰古绿洲,存在于四世纪末之前,位于今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荒原上,因塔里木河与孔雀河汇流东注而形成的广阔的叁角洲生态环境。楼兰古绿洲环境是楼兰历史发生、发展及其衰废的舞台,其环境变迁研究是楼兰研究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目前,楼兰古绿洲环境变迁研究是楼兰研究的薄弱环节,前人的研究仅涉及了楼兰城的发展、衰废和聚落的变迁等问题,而从整体的角度,系统地来研究楼兰古绿洲环境的变迁却是相当不够的。因此,笔者在重新梳理己有资料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入手,对楼兰古绿洲环境变迁进行动态的分析和研究,以进一步探讨楼兰古绿洲环境变迁的过程及其发生变迁的机制,并进而探讨引起变迁的原因。全文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楼兰古绿洲原始生态环境的形成。这一部分利用地质考察成果、卫星照片资料、孢粉分析结果等资料,并将之与历史文献记载相印证,复原了楼兰古绿洲的原始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这里为典型的干旱区绿洲环境,常年干燥少雨,以抗旱耐盐的麻黄、胡桐、柽柳等为主要植被,塔里木河与孔雀河是这个地区生态的基本维系因素,其原始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第二部分讨论楼兰古绿洲在西域交通上地位的变迁,这种变迁决定了楼兰屯田的兴废。利用历史文献记载,地理考察资料及出土文书资料,本部分复原了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楼兰古绿洲在西域交通地位上的变迁,得出结论认为,西汉时期楼兰古绿洲是中西交通的唯一孔道,楼兰是西域南、北两道的起点;东汉时期,由于北新道的兴起和畅通,楼兰道退居次要地位,楼兰古绿洲的重要性因此大大降低;魏晋前凉时期,鲜卑族在东部天山一带的活跃使北新道阻断,楼兰道重又受到重视,楼兰古绿洲再次成为中西交通的孔道。 第叁部分,楼兰古绿洲环境开发方式的变迁探讨。汉晋时期楼兰古绿洲的环境 爿‘发方式主要有两种:游牧、渔猎经济开发方式和屯田开发。利用文献记载、墓葬 考古及出土文书资料分析,汉通西域之前,土着人在楼兰古绿洲上主要过着游牧、 渔猎的生活,人依赖着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平衡;西汉元凤四年(公元前77 年)以后,西汉政府开始在楼兰古绿洲上设立屯田点,古绿洲上出现新而有力的环 境开发方式──屯田耕种,同时土着人依然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我们可以将这 一阶段称之为人类主动干预环境的阶段,自然生态环境基本保持平衡;东汉时期, 楼兰交通地位下降,楼兰屯田前后至多只有五年左右,游牧、渔猎经济方式有了一 定的恢复和发展,自然生态环境平衡;魏晋前凉时期,西域长史屯驻楼兰,组织兵 吏超承载力地开发楼兰古绿洲,结果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生存环境恶化。 第四部分,楼兰古绿洲河水空间分布的变迁。通过将史籍记载与地理考察、考 古发现、出土文书资料相对比、考证,得出结论认为,先秦至魏晋时期,孔雀河与 塔毕木河合流东注,形成广阔的入湖叁角洲,为楼兰古绿洲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 础;四世纪中后期,屯田管理松散,在河流改道的自然趋势下,孔一塔河部分水流 歧道南流,古绿洲上水流量逐渐减少。四世纪末,孔一塔河水流全部南流,楼兰古 绿洲因断水而消失。 第五部分,楼兰古绿洲环境变迁的原因探讨。这一部分的结论是:在汉晋时期 西域气候冷湿、暖干交替变化的背景下,楼兰古绿洲的自然环境状况、古绿洲开发 方式的变迁、政治交通地位的变迁以及河水空间分布的变化四个方面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决定了楼兰古绿洲的环境变迁模式及其方向。楼兰古绿洲的最终消失,是 原始自然环境状况、气候、河道改变自然趋势等自然因素与古绿洲政治交通地位的 变迁、屯田开发的兴废等人文因素耦合在一起所致。(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1-05-05)
张莉[2](2001)在《楼兰古绿洲的河道变迁及其原因探讨西北历史环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干旱区,地表径流决定人类居住和生存的空间,是环境变迁的决定因素。楼 兰古绿洲的环境演变及其在4世纪末的最终消失都与塔里木河及孔雀河河水的空间分布密切 相关。石器时代至公元4世纪中叶以前,塔里木河与孔雀河合流,经库鲁克塔格山南麓东流,形 成面积广大的孔雀河叁角洲,成为楼兰古绿洲繁荣与发展的基础;4世纪中叶,部分塔里木河水 在营盘附近歧道南流,离开了孔雀河叁角洲,楼兰古绿洲开始衰败、萎缩;4世纪末,孔雀河、塔 里木河河水全部南流,孔雀河叁角洲水源断绝,楼兰古绿洲衰废、消失。这其中,孔雀河叁角洲 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影响孔雀河河道发生变迁的基础因素;人类引流蓄水的捕鱼活动和屯田所 需河渠管理系统的兴废是影响河道变迁的重要人为因素。4世纪中晚期,塔里木河下游与孔雀 河的改道南流是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发生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期刊2001年01期)
楼兰古绿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干旱区,地表径流决定人类居住和生存的空间,是环境变迁的决定因素。楼 兰古绿洲的环境演变及其在4世纪末的最终消失都与塔里木河及孔雀河河水的空间分布密切 相关。石器时代至公元4世纪中叶以前,塔里木河与孔雀河合流,经库鲁克塔格山南麓东流,形 成面积广大的孔雀河叁角洲,成为楼兰古绿洲繁荣与发展的基础;4世纪中叶,部分塔里木河水 在营盘附近歧道南流,离开了孔雀河叁角洲,楼兰古绿洲开始衰败、萎缩;4世纪末,孔雀河、塔 里木河河水全部南流,孔雀河叁角洲水源断绝,楼兰古绿洲衰废、消失。这其中,孔雀河叁角洲 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影响孔雀河河道发生变迁的基础因素;人类引流蓄水的捕鱼活动和屯田所 需河渠管理系统的兴废是影响河道变迁的重要人为因素。4世纪中晚期,塔里木河下游与孔雀 河的改道南流是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发生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楼兰古绿洲论文参考文献
[1].张莉.汉晋时期楼兰古绿洲环境变迁动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
[2].张莉.楼兰古绿洲的河道变迁及其原因探讨西北历史环境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