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蛋白质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质,蛋白酶,色谱,质谱,磷酸化,液相,过敏原。
蛋白质的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高健磊,闫怡新,岳秋彩[1](2019)在《中性蛋白酶催化水解污泥提取蛋白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污泥二次污染问题并增加蛋白质来源,利用中性蛋白酶催化水解污泥提取蛋白质,分析了pH、酶浓度、反应时间、温度、底物含固率等因素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并确定酶作用时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pH=7.4、酶加量4 000 U/g污泥、反应时间4 h、温度50℃、含固率4%的条件下,污泥蛋白质提取达到27.4%,氨基酸含量为373 mg/L,多肽含量为912 mg/L;利用蛋白酶作为污泥处理剂获取蛋白质、氨基酸和多肽,具有探索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能源环境保护》期刊2019年06期)
黄娟,黄燕燕[2](2019)在《食品蛋白质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加工技术对于食品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蛋白质资源被应用在各大食品领域,复合来源的蛋白质应用技术更是成为当下食品发展的主流趋势。本文综述了蛋白质资源的种类、蛋白质的水解肽特性和蛋白质的磷酸化改性叁大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复合蛋白质在乳品中的应用情况,并对食品蛋白质的研究前景提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健康中国2030·健康食品的创新与发展”暨2019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2-13)
郑蒙蒙,韩颖,康经武[3](2019)在《固定化胰蛋白酶整体小柱的制备及其用于微量蛋白质的快速酶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了一种光引发聚合法制备固定化胰蛋白酶整体小柱的方法,以用于微量蛋白质的快速酶解。整体小柱由功能单体4-戊烯酸琥珀酰亚胺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交联剂季戊四醇叁丙烯酸酯和叁元致孔剂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十二醇在20μL的移液器吸头尖端原位聚合而成。形成整体柱后,胰蛋白酶分子通过氨基与琥珀酰亚胺酯反应实现固定化。系统研究了聚合溶液中活性酯含量与柱床体积对胰蛋白酶固载量的影响,评价了固定化酶整体小柱对标准蛋白细胞色素C和牛血清白蛋白的酶解效率,以及整体小柱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结果表明,在离心辅助下,酶解过程可在10 min内完成,批次间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最后将固定化酶整体小柱应用于1×10~5个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NB4)细胞与人急性T细胞白血病(Jurkat T)细胞的快速酶解,经纳升级液相色谱与高分辨质谱联用分析后鉴定得到2 489个和2 572个蛋白质。相比于溶液状态下的酶解,分别提高了2.2%和6.1%的蛋白鉴定数量,展现了其在蛋白组学研究中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9年12期)
史晓静[4](2019)在《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以鲁科版必修2《饮食中的有机物——蛋白质》的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化学是一门灵活性和实用性较高的学科,本文以鲁科版必修2《饮食中的有机物——蛋白质》的教学为例,从处理教材、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手段、方法及教学语言的运用五个维度,探讨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9年87期)
王丽,王艳芬[5](2019)在《基于“蛋白质的变性”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中等职业学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课程课堂改革的必经之路。借助校内教学平台网站以及学习通手机端App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有机化学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此文以该课程教学单元——"蛋白质的变性"为例,详述该单元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过程及效果反思。(本文来源于《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兰晓勇,刘素纯,李再贵[6](2019)在《冠突散囊菌不同发酵条件对苦荞蛋白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irstatum)固态发酵苦荞,探讨发酵时间、物料厚度、发酵温度、固液比对苦荞蛋白含量、蛋白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发酵时间为4 d、物料厚度为1.0 cm、温度在24℃、固液比为1∶0.6(g∶m L)时,苦荞总蛋白含量达到最高,其中苦荞清蛋白含量在发酵时间4 d、物料厚度1.0 cm、发酵温度32℃、固液比1∶0.4(g∶m L)时比未发酵高;苦荞球蛋白含量在发酵时间6 d、物料厚度2.0 cm、发酵温度28℃、固液比1∶0.6(g∶m L)时比未发酵高;苦荞醇蛋白在发酵时间8 d、物料厚度2.5 cm、发酵温度30℃、固液比1∶0.8(g∶m L)时比未发酵高;苦荞谷蛋白在发酵期间没有明显变化,蛋白酶活性影响着苦荞总蛋白的含量。苦荞经发酵后其体外抗氧化能力高于未发酵苦荞。(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10期)
顾艳[7](2019)在《基于高分辨质谱技术的婴幼儿食品中过敏原蛋白质的高灵敏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尤其是婴幼儿食品安全问题。通常情况下,食品中的过敏原主要来自食品中的蛋白质。婴幼儿的抵抗力较差,一旦发生食物过敏就会严重影响其身体健康,且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预防进行有效控制,所以食品中过敏原蛋白质检测非常重要。本文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为基础,使用平行反应监测技术,对婴幼儿食品中过敏原成分进行分析,并为食品中过敏原蛋白质组学提供了一条有效、可靠的分析方法,供界内人士借鉴参考。(本文来源于《检验检疫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王萍,位治国,郭金英,崔国庭[8](2019)在《碱溶酸沉法提取梧桐子蛋白质的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梧桐子为原料,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碱溶酸沉法提取梧桐子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梧桐子蛋白质提取率的因素大小依次为: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和碱提液p H。碱溶酸沉法提取梧桐子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碱提液pH 9、料液比1︰15 (g/mL)、浸提时间120 min、浸提温度40℃。此条件下,梧桐子蛋白质的提取率为31.36%;梧桐子中蛋白质提取液的最佳酸沉pH为3.8。(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9年10期)
黄晓辉,王颖,林辉[9](2019)在《超声波提取茶渣中蛋白质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茶渣为原料,通过超声波碱法提取茶渣中的蛋白质。考察碱液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料液比等6个因素对茶渣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超声波提取茶渣蛋白的影响次序为:浸提温度(℃)>超声功率(W)>浸提时间(min)>碱液浓度(mol/L)。超声波提取茶渣蛋白的最优工艺为:超声功率为100 W、碱液浓度0.9 mol/L、浸提时间为80 min、浸提温度为55℃、超声时间40 min、料液比1:20 (g:mL)。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茶渣中蛋白质的提取率可达90.82%。(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9年10期)
靳挺,沈科丞,施亚芳,武玉学[10](2019)在《高黏度壳聚糖回收鱼糜漂洗液中蛋白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次利用高黏度壳聚糖(黏度>400 m Pa·s)回收鱼糜漂洗液中的蛋白质,探讨其影响因素,以获得优化的回收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温度、pH、作用时间、壳聚糖浓度对蛋白质回收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做正交试验,得出优化的试验条件。采用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重铬酸钾法测定COD。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pH 6.5,温度20℃,作用时间90 min,壳聚糖质量浓度1.67 mg/mL,高黏度壳聚糖对鱼糜漂洗液中蛋白质回收率达43.68%,COD去除率为22.73%。(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蛋白质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蛋白质加工技术对于食品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蛋白质资源被应用在各大食品领域,复合来源的蛋白质应用技术更是成为当下食品发展的主流趋势。本文综述了蛋白质资源的种类、蛋白质的水解肽特性和蛋白质的磷酸化改性叁大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复合蛋白质在乳品中的应用情况,并对食品蛋白质的研究前景提出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蛋白质的论文参考文献
[1].李超,高健磊,闫怡新,岳秋彩.中性蛋白酶催化水解污泥提取蛋白质的研究[J].能源环境保护.2019
[2].黄娟,黄燕燕.食品蛋白质的研究进展[C].“健康中国2030·健康食品的创新与发展”暨2019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郑蒙蒙,韩颖,康经武.固定化胰蛋白酶整体小柱的制备及其用于微量蛋白质的快速酶解[J].色谱.2019
[4].史晓静.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以鲁科版必修2《饮食中的有机物——蛋白质》的教学为例[J].考试周刊.2019
[5].王丽,王艳芬.基于“蛋白质的变性”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与反思[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
[6].兰晓勇,刘素纯,李再贵.冠突散囊菌不同发酵条件对苦荞蛋白质的影响[J].中国酿造.2019
[7].顾艳.基于高分辨质谱技术的婴幼儿食品中过敏原蛋白质的高灵敏检测[J].检验检疫学刊.2019
[8].王萍,位治国,郭金英,崔国庭.碱溶酸沉法提取梧桐子蛋白质的工艺[J].食品工业.2019
[9].黄晓辉,王颖,林辉.超声波提取茶渣中蛋白质的工艺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
[10].靳挺,沈科丞,施亚芳,武玉学.高黏度壳聚糖回收鱼糜漂洗液中蛋白质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