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法学论文_方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法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学,法治,理论,马斯,伯恩,卢森堡。

马克思主义法学论文文献综述

方旭[1](2019)在《构建马克思主义法学学术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中专门就“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作出重要论述,明确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0-09)

卓剑峰[2](2019)在《基于法治意识的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法治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内在体现和培养法治意识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路径选择3个方面,深入研究了公民法治意识培养与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内在联系。认为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指出培养法治意识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具有重要作用,提出当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自信,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加强领导干部和民众的法治教育,加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培养,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刘乃忠,唐凤仪[3](2019)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实现路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指的是将马克思主义法学和中国法治建设联系起来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进程中,党依次形成以人为本,民主法治的理论观点,侧重于依法行政的治国观念,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实现路途上不断探究。本文首先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内涵作出阐述,其后论述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再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实现路径的探索。(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26期)

陈乙童[4](2019)在《试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传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渊源之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奠定政治基础,马克思主义民主平等正义理论为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价值支撑,而辩证唯物主义为其提供方法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也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进行了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法治中国"的战略目标,深刻界定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提出"德法共治"的战略主张。(本文来源于《南方论刊》期刊2019年08期)

郭欣欣,于凤春[5](2019)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依法治国实践中的重要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法学,是马克思主义在法律领域的理论成果,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印证了其强大的生命力。本文旨在探析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何种意义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指引,以及实现其理论价值的实践路径。(本文来源于《沈阳干部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刘青,李龙[6](2019)在《李达: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奠基者》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法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李达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开拓者。他一生不断追求真理,拥有丰富的法学学术经历,其开创性研究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奠基者。在《法理学大纲》中,李达第一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法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是中国近代以来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西方法学流派进行批判的第一人。新中国成立后,李达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新中国的宪法基础理论也进行了有相当深度的阐述。(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张伟英,赵风景[7](2019)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传入中国之轨迹及其规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法学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一块传入中国,至于传入途径,学界众说纷纭,但主要有叁种,即西来英国,东来日本,北来俄国。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是在与中国具体历史阶段的法治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的,阶段不同,任务不同。以此为标准,结合时间演进顺序,将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分为:萌芽期、起步期、曲折发展期、变革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各个时期暗含的规律如下: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中国法治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是吸收中国优秀法文化、借鉴人类优秀法治成果的过程;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16期)

孙国东[8](2019)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法学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恩格斯离世以后,国外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主要沿着叁种路向发展:以伯恩施坦理论为起点的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发展为民主社会主义,它实际上在许多方面已背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列宁主义为起点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力图走出一条将马克思主义“东方化”的新路;以介于两者(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5-30)

唐凤仪[9](2019)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延伸和拓展,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从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理论体系中汲取丰富的能量,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法学保障和政治基础。当前的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中,对于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强调的比较多,但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本身的重要性却没有凸显出来,尤其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没有得到修正和改善。反观现代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与理想信念缺失和国家民族意识不强大有关系,究其根本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没有起到实际的引领、指导、约束作用。因此,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的当代价值和教育路径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以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内涵和最新发展为起点,进而探索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教育体系的构建,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教育提供学理支撑为研究目标,并且探析了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指明健全完善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并且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教育过程等进行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应该建立学科体系,遵循科学规律。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选题背景、论文选题的意义进行阐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的理论问题,并分析本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创新之处等内容。第二部分从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的内涵两个层面,确定了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的边界,并其主要理论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法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学思想、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进行阐述。从而确定了本文的理论起点及研究范围。第叁部分主要从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当代价值和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两个维度进行研究,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进行了学理分析和存在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全面依法国的战略要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选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的当代价值。再从教育方式及载体单一、教育环境缺乏整体性、教育实效缺乏系统性等叁个方面提出了当前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该部分为本文研究的实践论证。第四部分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教育的路径思考。尝试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的实践路径包括以制度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以理论创新完善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内容等;从加强党对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的领导、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提升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的课堂教学实效性叁个方面提出优化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过程;最后,从利用全媒体宣传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加大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的典型示范力度两个维度阐释了丰富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的手段。(本文来源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17)

高浣月[10](2019)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开创新时代法学教育新局面》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法学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使学生增强"四个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流法治人才。(本文来源于《中国高等教育》期刊2019年09期)

马克思主义法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法治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内在体现和培养法治意识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路径选择3个方面,深入研究了公民法治意识培养与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内在联系。认为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指出培养法治意识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具有重要作用,提出当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自信,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思想,加强领导干部和民众的法治教育,加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培养,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克思主义法学论文参考文献

[1].方旭.构建马克思主义法学学术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卓剑峰.基于法治意识的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刘乃忠,唐凤仪.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实现路径探究[J].青年与社会.2019

[4].陈乙童.试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传承与发展[J].南方论刊.2019

[5].郭欣欣,于凤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依法治国实践中的重要价值[J].沈阳干部学刊.2019

[6].刘青,李龙.李达: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奠基者[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

[7].张伟英,赵风景.马克思主义法学传入中国之轨迹及其规律探析[J].法制博览.2019

[8].孙国东.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法学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9].唐凤仪.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教育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

[10].高浣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开创新时代法学教育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9

论文知识图

李权第四部分 改革与发展学科建设与规划(1)第四部分 改革与发展学科建设与规划(2)第四部分 改革与发展学科建设与规划(3)第四部分 改革与发展学科建设与规划(4)第四部分 改革与发展学科建设与规划(6)

标签:;  ;  ;  ;  ;  ;  ;  

马克思主义法学论文_方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