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型弯头锻压模具论文和设计-邓松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型弯头锻压模具,用于锻压S型弯头所述S型弯头锻压模具包括对称配合设置的上型模具和下型模具,所述上型模具的下表面的截面设为S形,其上设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依S形设置在下表面上,所述半圆槽从近上型模具顶部的地方起向远离上型模具顶部处延伸,然后向近上型模具顶部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随后再延伸一段后向远离上型模具顶部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折,所述半圆槽底部在第一弯折处的弯折弧长小于半圆槽顶部在该处的弯折弧长,所述半圆槽底部在第二弯折处的弯折弧长大于半圆槽顶部在该处的弯折弧长,所述下型模具为上型模具翻转180°形成;通过该模具可以采用弯曲压制方法直接获得S型弯头。

主设计要求

1.一种S型弯头锻压模具,用于锻压S型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弯头锻压模具包括对称配合设置的上型模具和下型模具,所述上型模具的下表面的截面设为S形,其上设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依S形设置在下表面上,所述半圆槽从近上型模具顶部的地方起向远离上型模具顶部处延伸,然后向近上型模具顶部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随后再延伸一段后向远离上型模具顶部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折,所述半圆槽底部在第一弯折处的弯折弧长小于半圆槽顶部在该处的弯折弧长,所述半圆槽底部在第二弯折处的弯折弧长大于半圆槽顶部在该处的弯折弧长,所述下型模具为上型模具翻转180°形成。

设计方案

1.一种S型弯头锻压模具,用于锻压S型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S型弯头锻压模具包括对称配合设置的上型模具和下型模具,所述上型模具的下表面的截面设为S形,其上设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依S形设置在下表面上,所述半圆槽从近上型模具顶部的地方起向远离上型模具顶部处延伸,然后向近上型模具顶部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随后再延伸一段后向远离上型模具顶部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折,所述半圆槽底部在第一弯折处的弯折弧长小于半圆槽顶部在该处的弯折弧长,所述半圆槽底部在第二弯折处的弯折弧长大于半圆槽顶部在该处的弯折弧长,所述下型模具为上型模具翻转180°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型弯头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模具和下型模具上设有若干固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型弯头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处的弯折角度大于第二弯折处的弯折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型弯头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处的弯折角度小于第二弯折处的弯折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型弯头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处的弯折角度等于第二弯折处的弯折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型弯头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处半圆槽底部弯折弧长和顶部弯折弧长应满足:L2<\/sub>=L1<\/sub>+αr,其中L2<\/sub>为第一弯折处顶部弯折弧长,L1<\/sub>为第一弯折处底部弯折弧长,α为第一弯折处弯折角度,r为半圆槽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型弯头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处半圆槽底部弯折弧长和顶部弯折弧长应满足:l2<\/sub>=l1<\/sub>+βr,其中l2<\/sub>为第二弯折处底部弯折弧长,l1<\/sub>为第二弯折处顶部弯折弧长,β为第二弯折处弯折角度,r为半圆槽的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S型弯头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模具和下型模具各连接有连接板。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压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型弯头锻压模具。

背景技术

喷流床气化炉作为80年代世界上具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新技术,只有美国、荷兰、德国、西班牙、日本等先进的国家拥有,只有少量的国家拥有制造技术,特别是气化炉的内部传热系统,采用大量的高合金材料,制成各种形状不一的几何尺寸复杂异形的管件,目前气化炉的内部传热系统,经过多年的引进消化、吸收逐渐开始国产化,但只限于极少数几家单位开始研发。

尽管目前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气化炉的制造将形成发展趋势。为了提高能源的效率和降低环保的污染,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IGCC 技术将必然会高速发展。高温合金弯头主要用在IGCC锅炉管道间的连接重要组成部件。除了要求具有较好的强塑性指标的搭配,还要求有耐高温、耐高压,耐蚀性和良好加工性能,所以必须保证原材料的纯净度,弯头良好的金属流线,热处理的良好淬透性。这类锻件具有原材料、锻造、弯制、热处理、机加工要求高、难度大、生产周期短等特点。S型弯头尺寸比较复杂机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因中心距离狭小不利于机加工完成,在压制过程就要充分考虑弯头外、内径一次性成型,所以材料的拉伸对壁厚减薄量的影响要求都很高。成品加工焊接坡口处因其尺寸结构紧凑具有不可忽视加工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目前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S型弯头锻压模具,通过该模具可以采用弯曲压制方法直接获得S型弯头,弯头外形、内孔尺寸已接近成品尺寸只需加工端部焊接坡口,可以节省原材料、热处理、机加工部分费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S型弯头锻压模具,用于锻压S型弯头所述S型弯头锻压模具包括对称配合设置的上型模具和下型模具,所述上型模具的下表面的截面设为S形,其上设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依S形设置在下表面上,所述半圆槽从近上型模具顶部的地方起向远离上型模具顶部处延伸,然后向近上型模具顶部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随后再延伸一段后向远离上型模具顶部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折,所述半圆槽底部在第一弯折处的弯折弧长小于半圆槽顶部在该处的弯折弧长,所述半圆槽底部在第二弯折处的弯折弧长大于半圆槽顶部在该处的弯折弧长,所述下型模具为上型模具翻转180°形成。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上型模具和下型模具上设有若干固定孔。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弯折处的弯折角度大于第二弯折处的弯折角度。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弯折处的弯折角度小于第二弯折处的弯折角度。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弯折处的弯折角度等于第二弯折处的弯折角度。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弯折处半圆槽底部弯折弧长和顶部弯折弧长应满足:L2<\/sub>=L1<\/sub>+αr,其中L2<\/sub>为第一弯折处顶部弯折弧长,L1<\/sub>为第一弯折处底部弯折弧长,α为第一弯折处弯折角度,r为半圆槽的半径。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弯折处半圆槽底部弯折弧长和顶部弯折弧长应满足:l2<\/sub>=l1<\/sub>+βr,其中l2<\/sub>为第二弯折处底部弯折弧长,l1<\/sub>为第二弯折处顶部弯折弧长,β为第二弯折处弯折角度,r为半圆槽的半径。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上型模具和下型模具各连接有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S型弯头锻压模具,用于锻压S型弯头所述S型弯头锻压模具包括对称配合设置的上型模具和下型模具,所述上型模具的下表面的截面设为S形,其上设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依S形设置在下表面上,所述半圆槽从近上型模具顶部的地方起向远离上型模具顶部处延伸,然后向近上型模具顶部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随后再延伸一段后向远离上型模具顶部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折,所述半圆槽底部在第一弯折处的弯折弧长小于半圆槽顶部在该处的弯折弧长,所述半圆槽底部在第二弯折处的弯折弧长大于半圆槽顶部在该处的弯折弧长,所述下型模具为上型模具翻转 180°形成;通过该模具可以采用弯曲压制方法直接获得S型弯头,弯头外形、内孔尺寸已接近成品尺寸只需加工端部焊接坡口,可以节省原材料、热处理、机加工部分费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S型弯头锻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S型弯头锻压模具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S型弯头锻压模具,用于锻压S型弯头所述S型弯头锻压模具包括对称配合设置的上型模具1和下型模具2,所述上型模具的下表面的截面设为S形,其上设有半圆槽3,所述半圆槽依S形设置在下表面上,所述半圆槽从近上型模具顶部的地方起向远离上型模具顶部处延伸,然后向近上型模具顶部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弯折4,随后再延伸一段后向远离上型模具顶部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折5,所述半圆槽底部在第一弯折处的弯折弧长小于半圆槽顶部在该处的弯折弧长,所述半圆槽底部在第二弯折处的弯折弧长大于半圆槽顶部在该处的弯折弧长,所述下型模具为上型模具翻转 180°形成。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上型模具和下型模具上设有若干固定孔3。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弯折处的弯折角度大于第二弯折处的弯折角度。例如,第一角度选择100°,第二角度选择90°等。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弯折处的弯折角度小于第二弯折处的弯折角度。例如,第一角度选择80°,第二角度选择100°等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弯折处的弯折角度等于第二弯折处的弯折角度。例如,第一角度选择110°,第二角度选择110°等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弯折处半圆槽底部弯折弧长和顶部弯折弧长应满足:L2<\/sub>=L1<\/sub>+αr,其中L2<\/sub>为第一弯折处顶部弯折弧长,L1<\/sub>为第一弯折处底部弯折弧长,α为第一弯折处弯折角度,r为半圆槽的半径。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二弯折处半圆槽底部弯折弧长和顶部弯折弧长应满足:l2<\/sub>=l1<\/sub>+βr,其中l2<\/sub>为第二弯折处底部弯折弧长,l1<\/sub>为第二弯折处顶部弯折弧长,β为第二弯折处弯折角度,r为半圆槽的半径。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上型模具和下型模具各连接有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S型弯头锻压模具,用于锻压S型弯头所述S型弯头锻压模具包括对称配合设置的上型模具和下型模具,所述上型模具的下表面的截面设为S形,其上设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依S形设置在下表面上,所述半圆槽从近上型模具顶部的地方起向远离上型模具顶部处延伸,然后向近上型模具顶部方向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随后再延伸一段后向远离上型模具顶部方向弯折形成第二弯折,所述半圆槽底部在第一弯折处的弯折弧长小于半圆槽顶部在该处的弯折弧长,所述半圆槽底部在第二弯折处的弯折弧长大于半圆槽顶部在该处的弯折弧长,所述下型模具为上型模具翻转 180°形成;通过该模具可以采用弯曲压制方法直接获得S型弯头,弯头外形、内孔尺寸已接近成品尺寸只需加工端部焊接坡口,可以节省原材料、热处理、机加工部分费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一种S型弯头锻压模具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4908.1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393909U

授权时间:20190917

主分类号:B21J 13/02

专利分类号:B21J13/02;B21K1/16

范畴分类:26D;

申请人:上海新闵重型锻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上海新闵重型锻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109 上海市闵行区沪闵路3082号

发明人:邓松;袁同叶;顾成华;王伟中;王元华

第一发明人:邓松

当前权利人:上海新闵重型锻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谢小军

代理机构:31306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愉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S型弯头锻压模具论文和设计-邓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