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检查专用PICC导管论文和设计-曹少宁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X线检查专用PICC导管,包括导管、腔体、硅胶片、排液孔、固定套、卡环、连接板、排液管、单向阀,该X线检查专用PICC导管,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使得医护人员给患者进行X线检查时,便捷的对患者体内的PICC导管进行定位,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还确保了患者的治疗进度。

主设计要求

1.X线检查专用PICC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腔体、硅胶片、排液孔、固定套、卡环、连接板、排液管、单向阀,所述的腔体环绕于导管内部,所述的腔体与导管一体相连,所述的硅胶片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硅胶片均匀环绕于导管内部,所述的硅胶片四边与导管胶粘剂相连,所述的排液孔位于导管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排液孔与导管一体相连,所述的固定套贯穿于导管左侧,所述的固定套与导管胶粘剂相连,所述的卡环位于固定套顶部,所述的卡环与固定套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板位于固定套左侧,所述的连接板与固定套螺纹相连,所述的排液管位于连接板左侧上端,所述的排液管与连接板胶粘剂相连,所述的单向阀位于排液管外壁,所述的单向阀与排液管螺纹相连。

设计方案

1.X线检查专用PICC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腔体、硅胶片、排液孔、固定套、卡环、连接板、排液管、单向阀,所述的腔体环绕于导管内部,所述的腔体与导管一体相连,所述的硅胶片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硅胶片均匀环绕于导管内部,所述的硅胶片四边与导管胶粘剂相连,所述的排液孔位于导管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排液孔与导管一体相连,所述的固定套贯穿于导管左侧,所述的固定套与导管胶粘剂相连,所述的卡环位于固定套顶部,所述的卡环与固定套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板位于固定套左侧,所述的连接板与固定套螺纹相连,所述的排液管位于连接板左侧上端,所述的排液管与连接板胶粘剂相连,所述的单向阀位于排液管外壁,所述的单向阀与排液管螺纹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线检查专用PICC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体内部由左向右均匀环绕有若干件支撑块,所述的支撑块一边与硅胶片胶粘剂相连,且所述的支撑块另一端与导管胶粘剂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X线检查专用PICC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块内部还设有透气孔,所述的透气孔为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X线检查专用PICC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内部上端还设有第一让位孔,所述的第一让位孔为通孔,且所述的第一让位孔与排液孔一一对应,所述的第一让位孔与排液管一一对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X线检查专用PICC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内部中端还设有第二让位孔,所述的第二让位孔为通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X线检查专用PICC导管。

背景技术

PICC即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由专业护士负责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为中、长期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PICC因具有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维护简单、安全、不需局麻、无需限制臂部活动、避免反复穿刺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受到肿瘤患者的欢迎。

在临床工作中,传统的PICC导管在X线下显影不清楚,在X线检查时很难对患者体内的PICC导管进行定位,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还影响了患者的治疗进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X线检查专用PICC导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X线检查专用PICC导管,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X线检查专用PICC导管,包括导管、腔体、硅胶片、排液孔、固定套、卡环、连接板、排液管、单向阀,所述的腔体环绕于导管内部,所述的腔体与导管一体相连,所述的硅胶片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硅胶片均匀环绕于导管内部,所述的硅胶片四边与导管胶粘剂相连,所述的排液孔位于导管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排液孔与导管一体相连,所述的固定套贯穿于导管左侧,所述的固定套与导管胶粘剂相连,所述的卡环位于固定套顶部,所述的卡环与固定套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板位于固定套左侧,所述的连接板与固定套螺纹相连,所述的排液管位于连接板左侧上端,所述的排液管与连接板胶粘剂相连,所述的单向阀位于排液管外壁,所述的单向阀与排液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腔体内部由左向右均匀环绕有若干件支撑块,所述的支撑块一边与硅胶片胶粘剂相连,且所述的支撑块另一端与导管胶粘剂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块内部还设有透气孔,所述的透气孔为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板内部上端还设有第一让位孔,所述的第一让位孔为通孔,且所述的第一让位孔与排液孔一一对应,所述的第一让位孔与排液管一一对应。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板内部中端还设有第二让位孔,所述的第二让位孔为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X线检查专用PICC导管,使用时,医护人员先将装有造影剂的注射器的乳头插入排液管内,医护人员再将注射器内的造影剂经过排液管由第一让位孔通过排液孔排入腔体内,医护人员再将导管插入患者体内,此时,通过硅胶片的作用,所述的硅胶片为透明材质,以此让造影剂在X线检查中清晰的显示导管在患者体内的位置情况,便于医护人员将导管在患者体内进行定位处理,该X线检查专用PICC导管,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使得医护人员给患者进行X线检查时,便捷的对患者体内的PICC导管进行定位,不仅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还确保了患者的治疗进度,同时,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用手将排液管卡入卡环内,以此对排液管进行位置固定,所述的造影剂(又称对比剂,contrast media)是为增强影像观察效果而注入(或服用)到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化学制品。单向阀是为了防止腔体内的造影剂排出外界,支撑块是为了防止导管插入患者体内时,患者的组织对硅胶片形成挤压力,进而导致硅胶片堵塞腔体,确保了该装置使用的正常性,透气孔是为了让腔体内部处于互通的状态,第二让位孔是为了让出导管的内部空间,确保了导管使用的正常性,所述的导管为现有技术中的PICC导管,且现有技术中的PICC导管由管体、导丝以及刻度表组成,固定套是卡环以及连接板的安装载体,连接板是第一让位孔、第二让位孔以及排液管的安装载体。

附图说明

图1是X线检查专用PICC导管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导管、腔体以及硅胶片的左视连接剖视图;

图3是导管与排液孔的左视连接图;

图4是导管的内部局部放大剖视图。

导管1、腔体2、硅胶片3、排液孔4、固定套5、卡环6、连接板7、排液管8、单向阀9、透气孔101、支撑块201、第一让位孔701、第二让位孔70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X线检查专用PICC导管,包括导管1、腔体2、硅胶片3、排液孔4、固定套5、卡环6、连接板7、排液管8、单向阀9,所述的腔体2环绕于导管1内部,所述的腔体2与导管1一体相连,所述的硅胶片3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硅胶片3均匀环绕于导管1内部,所述的硅胶片3四边与导管1胶粘剂相连,所述的排液孔4位于导管1内部左侧上端,所述的排液孔4与导管1一体相连,所述的固定套5贯穿于导管1左侧,所述的固定套5与导管1胶粘剂相连,所述的卡环6位于固定套5顶部,所述的卡环6与固定套5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板7位于固定套5左侧,所述的连接板7与固定套5螺纹相连,所述的排液管8位于连接板7左侧上端,所述的排液管8与连接板7胶粘剂相连,所述的单向阀9位于排液管8外壁,所述的单向阀9与排液管8螺纹相连,所述的腔体2内部由左向右均匀环绕有若干件支撑块201,所述的支撑块201一边与硅胶片2胶粘剂相连,且所述的支撑块201另一端与导管1胶粘剂相连,所述的支撑块201内部还设有透气孔101,所述的透气孔101为通孔,所述的连接板7内部上端还设有第一让位孔701,所述的第一让位孔701为通孔,且所述的第一让位孔701与排液孔4一一对应,所述的第一让位孔701与排液管8一一对应,所述的连接板7内部中端还设有第二让位孔702,所述的第二让位孔702为通孔。

该X线检查专用PICC导管,使用时,医护人员先将装有造影剂的注射器的乳头插入排液管8内,医护人员再将注射器内的造影剂经过排液管8由第一让位孔701通过排液孔4排入腔体2内,医护人员再将导管1插入患者体内,此时,通过硅胶片3的作用,所述的硅胶片3为透明材质,以此让造影剂在X线检查中清晰的显示导管1在患者体内的位置情况,便于医护人员将导管1在患者体内进行定位处理,同时,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用手将排液管8卡入卡环6内,以此对排液管8进行位置固定,所述的造影剂(又称对比剂,contrastmedia)是为增强影像观察效果而注入(或服用)到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化学制品。单向阀9是为了防止腔体2内的造影剂排出外界,支撑块201是为了防止导管1插入患者体内时,患者的组织对硅胶片3形成挤压力,进而导致硅胶片3堵塞腔体2,确保了该装置使用的正常性,透气孔101是为了让腔体2内部处于互通的状态,第二让位孔702是为了让出导管1的内部空间,确保了导管使用的正常性,所述的导管1为现有技术中的PICC导管,且现有技术中的PICC导管由管体、导丝以及刻度表组成,固定套5是卡环6以及连接板7的安装载体,连接板7是第一让位孔701、第二让位孔702以及排液管8的安装载体。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X线检查专用PICC导管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3877.5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7(西安)

授权编号:CN209630392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A61M 25/00

专利分类号:A61M25/00;A61B6/00

范畴分类:16A;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第一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申请人地址: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发明人:曹少宁;樊晓娥;焦健方;韩娥娥

第一发明人:曹少宁

当前权利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代理人:高福勇

代理机构:11265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X线检查专用PICC导管论文和设计-曹少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