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特有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转录,蛋白,序列,西南地区,载体,蜡质。
特有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马省伟,贾海燕,袁阳,马正强[1](2019)在《小麦族特有基因的鉴定、表达和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种或谱系特异基因是指只在该物种或谱系中存在、而在其他物种或谱系中不存在的基因。绝大部分物种特异基因在物种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仍然是未知的,但推测其与适应、物种形成和特殊物质生产有关。除了最近报道的小麦雄性不育基因Ms2是小麦族特有基因之外,包括小麦、大麦等在内的小麦族特有基因还没有被系统鉴定和报道。我们利用120多万条小麦族表达序列标签鉴定出3812个小麦族特有基因。与物种间保守基因相比较,特有基因拥有的外显子数目少,编码的蛋白短,表达水平低。利用来自不同发育时期小麦组织RNA-seq数据进行的表达分析表明,特有基因偏好在繁殖器官中表达,尤其在处于细线期到中期Ⅰ的雄蕊中表达最高。在这些小麦族特有基因中,包括了1125个响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小麦族特有基因。通过对与特异基因共表达的保守基因的分析表明特有基因在小麦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性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孙祎蔚[2](2019)在《基于叶绿体基因和微卫星的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种泡核桃谱系地理学和群体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西南地区具有活跃的构造,形成了一个动态的、严重侵蚀的景观,从而影响动、植物居群的遗传结构。泡核桃是中国特有的落叶经济树种,已经长期栽培,营养价值高。另外泡核桃是乔木,枝繁叶茂,具有净化空气的能力,常常用于绿化和观赏。本研究使用5个叶绿体DNA序列片段和22个核微卫星位点标记对中国西南地区的36个野生泡核桃居群共765个个体进行了基因测序,推断泡核桃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遗传分化和当代/历史基因流水平。本次研究的结果表和结论如下:1、泡核桃的遗传多样性。基于cpDNA标记,泡核桃确实具有相对较低的遗传多样性(H_d=0.2026;π=0.00080)。基于EST-SSR标记,36个居群的期望杂合度(H_E)低于胡桃属的其他种(黑核桃:H_E=0.807;胡桃楸:H_E=0.77)。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泡核桃是地方性物种,具有相对较小的种群规模,由于基因漂变、奠基者效应和其他随机原因,通常会比那些更常见和分布更广的物种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2、泡核桃的遗传分化。在母系遗传cpDNA标记中居群遗传分化水平较低(G_(ST)=0.194)。造成这一结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泡核桃近期大量居群碎片化且基因流反复。EST-SSR标记数据的F_(ST)值相对于其他风媒传粉的温带乔木来说较高,这是中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变化多端,泡核桃在整个第四纪均保持空间结构的碎片化,导致F_(ST)的升高,AMOVA结果表明,在居群内部遗传分化较高,这可能是受到泡核桃的异交交配系统的影响。3、泡核桃的遗传结构和基因流。基于EST-SSR数据分析,泡核桃的遗传结构表明物种分布范围的北部和南部合体聚集成两组。研究发现在STRUCTURE结果K=2时,从亚群B(Cluster B)流向亚群A(Cluster A)居群间具有不平衡的历史基因流和当代基因流。4、泡核桃的进化历史和动态范围。叶绿体DNA(cpDNA)和EST-SSR标记确定的分子钟都是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间。我们使用贝叶斯和简约性的方法进行了系统发育学分析,泡核桃被分为明显的两大支,A支和B支分化的时间是2.65 Ma。ABC模拟分析表明泡核桃内部分化时间是1.34 Ma。中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的隆生可能发生在晚中新世-上新世,由于全球变冷,亚洲季风加剧,造成的生境破碎化。泡核桃目前的地理分布揭示了云贵高原的叁个分散的避难所,即:横断山区,无量山区,还有一个避难所分布在物种分布区的东北部。物种分布区模拟表明泡核桃从末次间冰期到末次盛冰期,经历过分布范围的收缩,泡核桃撤退到约25°N的南部地区,同时贝叶斯天际线结果表明有效居群大小在0.25 Ma经历了收缩,然后又经历轻微扩张,这个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末次盛冰期越来越寒冷和干旱,之后气候又会变暖。泡核桃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分化较高,具有不对称的基因流。中新世末期的地质和气候因素触发了泡核桃的遗传分化、演化起源和范围变化。随着末次盛冰期气候越来越寒冷干旱,避难所的泡核桃居群片段化,生境破碎化导致了居群连通性降低,并通过遗传漂变增加了分离居群的遗传分化程度。(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30)
门宇,Petr,KMENT,Frantisek,STAHLAVSKY,叶飞,王艳会[3](2019)在《巨红蝽和Myrmoplasta mira的线粒体基因组及红蝽总科线粒体基因特有的重排(半翅目:异翅亚目:蝽次目)(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测序技术快速发展,已经测得了异翅亚目昆虫47科155种的完整或接近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然而,线粒体基因组的数量在这些科之间的分布并不均衡,影响了对异翅亚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重排规律的探索。在已有的研究中,共在10科21个物种中发现了10类线粒体基因的重排方式,其中tRNA-Thr和tRNA-Pro的换位被认为是红蝽总科的共有衍征。但是仅用大红蝽科和红蝽科中各一个重排来总结共有衍征显得不够充分,因此需要获取更多红蝽总科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本研究补充了两个红蝽总科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巨红蝽Macrocheraia grandis grandis (Gray, 1832)和Myrmoplasta mira Gerst?cker, 1892)。它们在tRNA-Thr和tRNA-Pro之间存在相同的重排方式,支持这种重排是红蝽总科的共有衍征。此外,在Myrmoplasta mira中存在更为复杂的重排方式:在tRNA-Pro的下游存在6个几乎相同的tRNA-Thr拷贝。考虑到异翅亚目昆虫高度的生物多样性,未来需要获取更多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以完善对线粒体基因组重排和共有衍征的认识。(本文来源于《Entomotaxonomia》期刊2019年02期)
吴秀芹,罗金燕,孙国昌,易建平,李斌[4](2019)在《基于Dickeya dadantii特有标志基因检测甘薯茎腐病菌》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薯细菌性茎腐病是由达旦提狄克氏菌(Dickeya dadantii)引起的一种检疫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国多地发生,严重威胁我国甘薯产业的发展。建立特异灵敏的检测D. dadantii的方法对于鉴定检疫病原菌、田间监测病原菌和防控病害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Dickeya属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筛选到D. dadantii特有的标志基因,针对标志基因设计引物,其中针对编码登录号为WP_077245517未知蛋白基因的1对引物Dad1-F(5'-CATATCAACCAGACCAGCCGTT-3')和Dad1-R(5'-CGGCCTGCTTTTAAACAACGTATTA-3')能只从D. dadantii扩增到167 bp目的片段。由此建立了特异灵敏的常规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 dadantii的方法,为鉴定检疫甘薯茎腐病病原菌和田间监测病害提供了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蔡云飞,梁秋儿,陈旭东,肖雅,陈利国[5](2018)在《高血压病4种血瘀证型特有miRNAs及基因筛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高血压病4种血瘀证型特有miRNAs(microRNAs)及mRNAs并进行相关功能和通路预测。方法收集气虚、气滞、寒凝和热结4种血瘀证型高血压病人血清,干预人血管内皮细胞建立病症结合的血瘀证高血压细胞模型,采用IIli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细胞全基因组表达及miRNA表达并进行差异分析,筛选血瘀相关的miRNAs及mRNAs。结果气虚血瘀组有25个特有miRNAs,11个特有mRNAs;气滞血瘀组有22个特有miRNAs,8个特有mRNAs;寒凝血瘀组有33个特有miRNAs,6个特有mRNAs;热结血瘀组有22个特有miRNAs,6个特有mRNAs。气虚血瘀与嘌呤嘧啶代谢途径和c GMP-PKG信号通路关系密切;气滞血瘀可能与Rap1信号通路和NF-k B通路有关;寒凝血瘀与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通路及脂肪酸代谢过程有关;热结血瘀参与鞘脂类代谢路径,也可能与ERK1/2、AKT通路激活以及热休克蛋白70的激活有紧密联系。结论各血瘀证组均有各自特有的miRNAs、mRNAs及作用通路,为中医同病异证理论提供了基因层面的佐证;各相关通路为进一步研究高血压病各型血瘀证机制及药物靶点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8年12期)
严涵薇,刘思若,项艳[6](2018)在《杨树特有基因的鉴定和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杨树(Populus L.)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之一,其天然种众多,长期被作为造林树种广泛应用。物种特有基因的全基因组分析对探明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性进化机制及筛选重要功能性状的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通过序列同源性比对的方法,在杨树基因组中鉴定了物种特有基因。在此基础上,统计了杨树特有基因在染色体分布、长度、外显子个数等方面的序列结构特征,并分析了杨树特有基因的功能和扩增机制。与杨树全基因组序列比较后发现,杨树特有基因具有序列长度短、内含子个数少等特点。功能预测的结果表明,杨树特有基因显着富集于翻译和能量代谢的功能中。在进化研究中,鉴定出91.76%的杨树特有基因在共线性区域中,表明杨树特有基因可能是通过全基因组复制产生的。本研究工作深入挖掘了物种特有基因在序列特征、功能和进化上的规律,为探明杨树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8年16期)
郝近羽[7](2018)在《高粱WIN1基因特有RNA剪接方式及其相应转录本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截止2017年,我国高粱种植面积已达1500万亩,其中高粱生产主要以粒用高粱为主。高粱抽穗后叶片和茎秆叶鞘表面会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白色粉霜状结构,称其为蜡质,高粱丰富的内嵌蜡质结构和外层表皮蜡质可以防止水分散失,保护高粱免受不同环境胁迫的伤害,进而提高其抗旱、抗虫、耐贫瘠等特性,使高粱产量得到大幅提升。为充分挖掘和利用高粱的抗旱遗传潜势,本研究深入分析了高粱蜡质基因的作用机理,以期将抗旱基因和抗旱功能紧密联系起来。本试验根据在田间测定的蜡质含量结果,以高粱保持系BTx622为材料,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并分别克隆了高粱蜡质相关基因SbWIN1的全长转录本SbWIN1-204及特有剪接转录本SbWIN1-27,在模式植物拟南芥和高粱中构建了过表达载体并且对转基因植物进行了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类型高粱茎秆蜡质含量变化规律研究采用色差法对高粱蜡质进行测定。不同类型高粱之间茎秆的蜡质含量有明显的差异,粒用高粱BTx622蜡质含量最高;饲草高粱茎秆自上而下各节段的蜡质含量呈现出高-低-高的变化趋势;不同类型高粱在同一生育时期内蜡质累积量不同,饲草高粱为抽穗期>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甜高粱为乳熟期>抽穗期>开花期>蜡熟期>完熟期;不同类型高粱在同一个生育时期内蜡质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蜡质含量的峰值出现在13:00时。2、高粱不同器官的转录组学分析利用Illumina HiSeq 4000测序平台,对粒用高粱BTx622的六大器官(根、茎、叶、叶鞘、小穗和幼苗)进行转录组测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转录组测序获得321 790 986条原始测序序列(Raw reads),过滤后获得311 985 466条序列(Clean reads);共鉴定出37 310个基因及469 601个可变剪接事件。在分析可变剪接的过程中发现,蜡质相关基因SbWIN1共存在7种可变剪接序列,除全长转录本外,均属于第一个外显子可变剪接(TSS)和最后一个外显子可变剪接(TTS)。其中,全长转录本编码204个氨基酸(命名为SbWIN1-204),而最短的转录本仅编码27个氨基酸(命名为SbWIN1-27)。3、高粱WIN1基因不同剪接转录本的分离及生物学功能鉴定为进一步探究SbWIN1基因两种转录本之间的异同,分别对其进行克隆并通过Gateway技术构建了含有EGFP的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和高粱并进行相关功能鉴定。SbWIN1-204和SbWIN1-27转录本均含有AP2保守结构域,属于AP2家族,在高粱的六大器官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茎中表达量最高;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转基因拟南芥发现,SbWIN1-204仅在细胞核中有荧光现象,而SbWIN1-27在细胞的各个部位均有荧光现象;通过扫描电镜进一步观察发现,与野生型植物的蜡质相比,转基因植物表皮蜡质明显增加,抗旱性也大幅提高,但SbWIN1-204转基因植物的蜡质含量略高于SbWIN1-27,表明SbWIN1基因对蜡质合成途径起到正调控作用。利用农杆菌介导法探究高粱转基因体系,以高粱的幼穗和幼胚作为外植体,发现忻梁52和叁尺叁品种的分化率较高,可获得少量抗性愈伤组织,但均未分化出转基因苗,全部褐变致死。(本文来源于《天津农学院》期刊2018-06-01)
邢婀娜,徐诗涛,任明迅[8](2018)在《海南特有毛花马铃苣苔小尺度局域种群的年龄结构与基因流》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局部地形揭示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年龄组成与个体迁移,可深入揭示种群动态与适应潜力,为制定有效的保育措施提供依据。笔者选取海南岛高山特有附生石上、局域种群界限清晰的毛花马铃苣苔(Oreocharis dasyantha)4个地理种群,首先研究每个地理种群内主要斑块(小尺度局域种群)的个体年龄结构和静态生命表,然后利用核基因片段ITS和2个叶绿体基因片段(trn L-F,ycf1b)分析各斑块种群的遗传结构与斑块间的基因流强度。结果表明,位于海南岛湿润区的毛花马铃苣苔种群呈增长型,而位于海南岛干旱区的种群则呈下降型。同一地点的小尺度局域种群之间的年龄结构、增长率、死亡率和消失率等也都存在较大差异,并出现了私有单倍型。这可能是由于坡谷、栈道等微地形的隔离效应,导致扩散能力较弱的毛花马铃苣苔在小尺度(10 m左右)上出现了基因流的阻断。因此,对于繁殖体扩散能力较差的草本植物而言,即使在较小尺度上也要维持繁殖体迁移畅通的廊道,避免坡谷、栈道等微地形对基因流的不良效应,保证野外种群长期的就地保育。(本文来源于《热带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赵小惠,李琛,张华,郑铭喆,季延红[9](2017)在《淋巴细胞特有重组激活基因蛋白载体构建及功能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淋巴细胞特异性重组激活基因(RAG)蛋白1和2共同组成的RAG重组酶是造成淋巴细胞发育及产生抗体多样性的关键性蛋白.本研究构建并优化同时表达RAG1和RAG2的慢病毒载体,为研究RAG1和RAG2的结构和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构建同时表达RAG1、RAG2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载体;Western Blotting验证该载体RAG1和RAG2蛋白表达;体外重组实验证实该载体表达的RAG蛋白具有催化断裂DNA的功能.结果:构建了表达RAG重组酶的载体p WPI-RAG2-P2A-RAG1-IRES-GFP;Western Blotting验证了该载体表达RAG1和RAG2蛋白,并显示该载体RAG1和RAG2蛋白的表达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体外重组实验证实该载体表达的RAG1和RAG2组成的重组酶具有更好的催化断裂DNA的活性.结论:优化后的p WPI-RAG2-P2A-RAG1-IRESGFP载体可以保证RAG1和RAG2同时有效表达,GFP可作为荧光标记,为后续细胞以及动物实验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转化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10期)
杨琦玥,陈通,兰道亮,熊显荣,候定超[10](2017)在《牦牛肺转录组图谱绘制及特有正选择遗传进化基因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利用RNA-Seq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从基因组转录水平解析牦牛低氧适应及相关遗传机制。本研究以牦牛和黄牛肺为样本,经Illumina HiSeq2 500平台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黄牛转录测序文库中共获得了54 720 968条序列,包含4 924 882 170bp,在牦牛中共获得了51 641 282条序列,包含4 647 715 380bp。牦牛基本转录组分析发现,8 123条mRNA的5′-或3′-末端在原有基础上发生了延伸,同时还发现了7 059个新转录本,预测其中2 795个新转录本具有编码蛋白的能力;GO分析表明,共有14 764个基因得到分类注释,涉及细胞组分、生物学过程及分子功能3个大类59个小类,其中细胞、细胞过程及绑定类别最为富集;KEGG分析表明,14 485个基因涉及到258个通路,代谢途径通路最为富集,其次为粘着斑通路及阿米巴病通路。将牦牛肺转录组与黄牛进行比较,Ka/Ks分析筛选出39个正选择基因,这些基因的GO分类注释结果显示,在细胞组分TOP10中与核糖体相关的类别所占比例最大(4/10),生物学过程TOP10中与免疫细胞相关的类别所占比例最大(7/10),分子功能TOP10中与酶活性相关的类别所占比例最大(5/10);KEGG注释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共涉及56个通路,最为富集的前10个通路中涉及糖类能量、维生素、核酸等相关代谢的通路占到了7/10。同时发现,最为富集前10个通路中有3个涉及到疾病,推测这与牦牛的自我保护机制有关。本研究通过RNA-Seq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了牦牛肺正常转录组数据库,描绘出了牦牛肺正常转录组图谱,为进一步的完善牦牛基因组数据库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同时通过与黄牛转录组的比较,筛选出了相关的正选择基因,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揭示牦牛高原低氧适应的独特进化过程及遗传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特有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西南地区具有活跃的构造,形成了一个动态的、严重侵蚀的景观,从而影响动、植物居群的遗传结构。泡核桃是中国特有的落叶经济树种,已经长期栽培,营养价值高。另外泡核桃是乔木,枝繁叶茂,具有净化空气的能力,常常用于绿化和观赏。本研究使用5个叶绿体DNA序列片段和22个核微卫星位点标记对中国西南地区的36个野生泡核桃居群共765个个体进行了基因测序,推断泡核桃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遗传分化和当代/历史基因流水平。本次研究的结果表和结论如下:1、泡核桃的遗传多样性。基于cpDNA标记,泡核桃确实具有相对较低的遗传多样性(H_d=0.2026;π=0.00080)。基于EST-SSR标记,36个居群的期望杂合度(H_E)低于胡桃属的其他种(黑核桃:H_E=0.807;胡桃楸:H_E=0.77)。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泡核桃是地方性物种,具有相对较小的种群规模,由于基因漂变、奠基者效应和其他随机原因,通常会比那些更常见和分布更广的物种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2、泡核桃的遗传分化。在母系遗传cpDNA标记中居群遗传分化水平较低(G_(ST)=0.194)。造成这一结果的最可能的原因是泡核桃近期大量居群碎片化且基因流反复。EST-SSR标记数据的F_(ST)值相对于其他风媒传粉的温带乔木来说较高,这是中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变化多端,泡核桃在整个第四纪均保持空间结构的碎片化,导致F_(ST)的升高,AMOVA结果表明,在居群内部遗传分化较高,这可能是受到泡核桃的异交交配系统的影响。3、泡核桃的遗传结构和基因流。基于EST-SSR数据分析,泡核桃的遗传结构表明物种分布范围的北部和南部合体聚集成两组。研究发现在STRUCTURE结果K=2时,从亚群B(Cluster B)流向亚群A(Cluster A)居群间具有不平衡的历史基因流和当代基因流。4、泡核桃的进化历史和动态范围。叶绿体DNA(cpDNA)和EST-SSR标记确定的分子钟都是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间。我们使用贝叶斯和简约性的方法进行了系统发育学分析,泡核桃被分为明显的两大支,A支和B支分化的时间是2.65 Ma。ABC模拟分析表明泡核桃内部分化时间是1.34 Ma。中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的隆生可能发生在晚中新世-上新世,由于全球变冷,亚洲季风加剧,造成的生境破碎化。泡核桃目前的地理分布揭示了云贵高原的叁个分散的避难所,即:横断山区,无量山区,还有一个避难所分布在物种分布区的东北部。物种分布区模拟表明泡核桃从末次间冰期到末次盛冰期,经历过分布范围的收缩,泡核桃撤退到约25°N的南部地区,同时贝叶斯天际线结果表明有效居群大小在0.25 Ma经历了收缩,然后又经历轻微扩张,这个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末次盛冰期越来越寒冷和干旱,之后气候又会变暖。泡核桃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分化较高,具有不对称的基因流。中新世末期的地质和气候因素触发了泡核桃的遗传分化、演化起源和范围变化。随着末次盛冰期气候越来越寒冷干旱,避难所的泡核桃居群片段化,生境破碎化导致了居群连通性降低,并通过遗传漂变增加了分离居群的遗传分化程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特有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马省伟,贾海燕,袁阳,马正强.小麦族特有基因的鉴定、表达和功能分析[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2].孙祎蔚.基于叶绿体基因和微卫星的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种泡核桃谱系地理学和群体结构研究[D].西北大学.2019
[3].门宇,Petr,KMENT,Frantisek,STAHLAVSKY,叶飞,王艳会.巨红蝽和Myrmoplastamira的线粒体基因组及红蝽总科线粒体基因特有的重排(半翅目:异翅亚目:蝽次目)(英文)[J].Entomotaxonomia.2019
[4].吴秀芹,罗金燕,孙国昌,易建平,李斌.基于Dickeyadadantii特有标志基因检测甘薯茎腐病菌[J].植物病理学报.2019
[5].蔡云飞,梁秋儿,陈旭东,肖雅,陈利国.高血压病4种血瘀证型特有miRNAs及基因筛选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8
[6].严涵薇,刘思若,项艳.杨树特有基因的鉴定和特征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8
[7].郝近羽.高粱WIN1基因特有RNA剪接方式及其相应转录本的生物学功能研究[D].天津农学院.2018
[8].邢婀娜,徐诗涛,任明迅.海南特有毛花马铃苣苔小尺度局域种群的年龄结构与基因流[J].热带生物学报.2018
[9].赵小惠,李琛,张华,郑铭喆,季延红.淋巴细胞特有重组激活基因蛋白载体构建及功能鉴定[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7
[10].杨琦玥,陈通,兰道亮,熊显荣,候定超.牦牛肺转录组图谱绘制及特有正选择遗传进化基因探究[J].畜牧兽医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