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对象适配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适配器,对象,程序,策略,规约,模式,中间层。
对象适配器论文文献综述
丁春佩,黄迪明[1](2010)在《主动对象模式在NMS适配器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电信联盟将电信管理网分为五层:网元功能层、网元管理层、网络管理层、业务管理层、商业管理层,其中网络管理层的网管属于高层网管,管理着大量网元层网管,因此,网络层网管南向适配器一般采用分布式部署。但是在分布式网络层网管的南向适配器的登录过程中,如果是同步调用过程,就会花费大量时间。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采用ACE提供的主动对象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构建线程池以实现多线程调用,以异步调用的方式登录网络层网管的南向适配器,从而解决了登录时间过长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微计算机信息》期刊2010年06期)
隋品波,史殿习,王玉峰[2](2006)在《可移植对象适配器策略机制的分析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可移植对象适配器POA模型是CORBA规范中一个核心模型,它是CORBA为了规范服务器应用程序的开发以及解决服务器程序在不同ORB产品之间无需修改地进行移植问题而提出的,POA策略是其关键特性。本文对POA模型中的七个标准策略的特点、应用场合以及各种策略组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POA策略机制,提供了灵活的策略创建、策略管理手段,使得应用开发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对POA进行动态配置,从而满足了不同应用的需求。(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06年08期)
郑岩松[3](2005)在《可移植对象适配器(POA)的实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适配器模式和POA的分析,提出对于POA的实现,松散的和可扩充的结构是一个基本的因素,并给出了满足该条件的一个实现POA的有效的框架结构。(本文来源于《闽江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向静[4](2004)在《XML值对象适配器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J2EE平台,对XML值对象适配器的实现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它的组成部件及实现策略。最后对它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以及与其他技术相比的优势和发展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8期)
李洪波,崔建国,翟金刚[5](2004)在《面向对象的嵌入式电力通信规约适配器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嵌入式电力通信规约适配器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运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提出了设计与实现该规约适配器的核心思想———由统一格式的规约说明书生成通信规约控制块来控制不同规约的运行。(本文来源于《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杜庆伟,冯名正,汪芸,顾冠群[6](2002)在《可移植对象适配器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简要介绍并分析了CORBA2 .4.2规范中有关可移植对象适配器POA的主要内容 ,然后着重介绍了东南大学计算机系网络室自行开发的JORBUS系统中的POA的实现模型及其特点 ,该模型将POA的功能分成状态控制、请求接收、策略管理、Servant管理、调用请求管理等几大部分 ,并分别使用相关部件来完成 ,使得POA结构清晰明了 .文章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对POA进行的优化工作 ,包括在线程池和进程内调用两个方面进行优化的必要性、相关问题和解决措施 ,还分别通过测试 ,显示优化取得的良好效果 .(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5期)
王玉峰[7](2002)在《CORBA可移植对象适配器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CORBA是OMG提出的分布对象技术标准,现已经成为异构环境下系统集成的主要方案。随着CORBA在电信管理、军用仿真等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中得到不断应用,CORBA 2.0标准中服务器方的对象组织与适配模型——基本对象适配(Baisc Obiect Adapter)模型暴露出很大的缺陷。为了克服BOA带来的“可移植性”性问题,OMG组织在CORBA2.2规范中提出了POA(Portable Obiect Adapter)模型。POA模型的提出使得CORBA分布对象的可移植性和可管理性在标准化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也使其对关键业务领域应用的支持更加有效。 本文基于CORBA2.3规范深入研究了POA模型的原理与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在多线ORB内核基础上实现支持高效对象访问的POA部件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并结合StarBus 3.0的POA部件的设计对这些问题给以了解决: ● 高效的POA与ORB底层内核关联设计。StarBus 3.0所实现的关联设计能支持GIOP引擎对POA的快速定位;能使POAManager对请求流进行有效控制。在我们的设计中通过在POA上引入派发策略来支持“请求级”派发。 ● 并发条件下状态一致性管理。我们通过锁机制加上多层次的引用计数的方法能很有效的解决并发条件下POA部件中的状态一致性问题。 ● 优化同一进程内的对象访问。为了支持高效对象访问,我们采用哈希方法进行快速POA定位和对象适配。另一方面,我们对一类经常进行的对象访问——同一进程内对象访问,进行了优化,并在CORBA语义和访问效率之间提供了叁种灵活的方案。 本课题以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网络所的StarBus 3.0项目为背景,并最终将本文工作体现在StarBus 3.0的POA部件的设计与实现上。(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02-01-01)
王麒[8](2001)在《分布式系统中可移植对象适配器的研究及其在开发Trobus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面向对象技术的不断成熟,分布式计算模式开始朝着分布式对象计算模式发展。在分布式对象应用系统中,对象适配器负责管理所有的应用对象,包括对象的创建、定位、激活、失效、撤消以及迁移等行为。然而,在传统的对象适配器中存在着对象的不可移植性,从而降低了分布式软件系统的可复用性,进而影响了软件效益和软件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对象适配器在分布式系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次指出了基本对象适配器所存在的不可移植性的缺点。最后提出了可移植性的解决方案,并分别从4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可移植对象策略的分类和表示、分布式系统中对象的延迟创建、服务端的内存优化、分布式系统中持久对象的再创建。在分析和设计的同时还抽象出大量可适用于分布式系统的解决方案和设计模式。最终将本文讨论的所有理论都应用到我们开发的TROBUS系统中,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可移植的对象适配器。(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01-12-01)
孙海燕,王晓东,邹鹏,周立[9](2001)在《基于对象适配器的协作式信息共享》一文中研究指出1 引言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SCW)是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下支持群体协同完成一项共同任务的技术,其中全局信息在协作成员之间的共享以及交换是协作的前提。信息共享一直是分布式应用中着重解决的问题,数据库就是实现多用户对共享信息的查询与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信息共享还不能有效地支持CSCW系统中的协作,还需要在共享的基础上扩充相(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01年02期)
对象适配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可移植对象适配器POA模型是CORBA规范中一个核心模型,它是CORBA为了规范服务器应用程序的开发以及解决服务器程序在不同ORB产品之间无需修改地进行移植问题而提出的,POA策略是其关键特性。本文对POA模型中的七个标准策略的特点、应用场合以及各种策略组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POA策略机制,提供了灵活的策略创建、策略管理手段,使得应用开发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对POA进行动态配置,从而满足了不同应用的需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象适配器论文参考文献
[1].丁春佩,黄迪明.主动对象模式在NMS适配器中的应用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0
[2].隋品波,史殿习,王玉峰.可移植对象适配器策略机制的分析与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6
[3].郑岩松.可移植对象适配器(POA)的实现分析[J].闽江学院学报.2005
[4].向静.XML值对象适配器的设计与实现[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
[5].李洪波,崔建国,翟金刚.面向对象的嵌入式电力通信规约适配器的设计与实现[J].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6].杜庆伟,冯名正,汪芸,顾冠群.可移植对象适配器的研究与实现[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7].王玉峰.CORBA可移植对象适配器的研究与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
[8].王麒.分布式系统中可移植对象适配器的研究及其在开发Trobus中的应用[D].福州大学.2001
[9].孙海燕,王晓东,邹鹏,周立.基于对象适配器的协作式信息共享[J].计算机科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