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密数控车床论文和设计-王一丰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精密数控车床,包括斜床身、主轴组件、Z向滑移组件和X向滑移组件、排刀组件。Z向滑移组件包括Z向线轨、第一拖板、第一电机、第一丝杆、第一螺母座,第一电机连接第一丝杆,第一拖板通过第一丝杆与第一螺母座的螺合沿Z向线轨滑移;X向滑移组件设置在第一拖板上,包括X向线轨、第二拖板、第二电机、第二丝杆、第二螺母座,第二电机连接第二丝杆,第二拖板通过第二丝杆与第二螺母座的螺合沿X向线轨滑移;Z向、X向线轨均采用滚珠线轨,线轨内均设有储油腔,线轨上端面设有多个贯通至储油腔的润滑通道,润滑通道内填充有第一吸油海绵且润滑通道的上端开口设有可滚动的润滑滚珠。本结构定位精度高,滑移顺畅,噪声低。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高精密数控车床,包括斜床身、主轴组件、Z向滑移组件和X向滑移组件、排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滑移组件包括固定在斜床身上的Z向线轨、滑移设置在Z向线轨上的第一拖板以及固定在斜床身上的第一电机;所述斜床身上沿Z向依次设有两个第一丝杆座,两第一丝杆座间可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拖板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螺母座,所述第一丝杆贯穿第一螺母座并与之螺纹配合;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X向滑移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拖板上的X向线轨、滑移设置在X向线轨上的第二拖板以及固定在第二拖板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拖板上沿X向依次设有两个第二丝杆座,两第二丝杆座间可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拖板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二螺母座,所述第二丝杆贯穿第二螺母座并与之螺纹配合;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丝杆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排刀组件固定在第二拖板上;其中,所述Z向线轨、X向线轨均采用滚珠线轨,且所述Z向线轨、X向线轨内均设有一个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油腔,且Z向线轨、X向线轨上端面均沿各自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向下贯通至储油腔的润滑通道;所述润滑通道内填充有第一吸油海绵且润滑通道的上端开口处设有一个中空的球型座,所述球型座包括圆弧球形的上半球座和下半球座,所述球型座内活动设有润滑滚珠,所述下半球座内壁上设有与润滑滚珠抵靠接触的第二吸油海绵,且下半球座上还设有用于使第一吸油海绵与第二吸油海绵连通接触的连通孔;所述上半球座上设有出油孔,所述润滑滚珠自出油孔露出。

设计方案

1.一种高精密数控车床,包括斜床身、主轴组件、Z向滑移组件和X向滑移组件、排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滑移组件包括固定在斜床身上的Z向线轨、滑移设置在Z向线轨上的第一拖板以及固定在斜床身上的第一电机;所述斜床身上沿Z向依次设有两个第一丝杆座,两第一丝杆座间可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拖板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螺母座,所述第一丝杆贯穿第一螺母座并与之螺纹配合;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的一端同轴连接;

所述X向滑移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拖板上的X向线轨、滑移设置在X向线轨上的第二拖板以及固定在第二拖板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拖板上沿X向依次设有两个第二丝杆座,两第二丝杆座间可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拖板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二螺母座,所述第二丝杆贯穿第二螺母座并与之螺纹配合;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丝杆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排刀组件固定在第二拖板上;

其中,所述Z向线轨、X向线轨均采用滚珠线轨,且所述Z向线轨、X向线轨内均设有一个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油腔,且Z向线轨、X向线轨上端面均沿各自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向下贯通至储油腔的润滑通道;所述润滑通道内填充有第一吸油海绵且润滑通道的上端开口处设有一个中空的球型座,所述球型座包括圆弧球形的上半球座和下半球座,所述球型座内活动设有润滑滚珠,所述下半球座内壁上设有与润滑滚珠抵靠接触的第二吸油海绵,且下半球座上还设有用于使第一吸油海绵与第二吸油海绵连通接触的连通孔;所述上半球座上设有出油孔,所述润滑滚珠自出油孔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密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球座和下半球座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密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腔上还设有一注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密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第二丝杆采用反向滚珠丝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密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床身的倾斜角度为6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密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组件包括车头箱、主轴、主轴驱动电机和卡盘,所述主轴设置在车头箱内,其一端与主轴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另一端自车头箱伸出并与卡盘同轴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机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密数控车床。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集机械、电气、液压、气动、微电子 和信息等多项技术为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机械制造设备中具有高精度、 高效率、高自动化和高柔性化等优点的工作母机,具有广泛的加工艺性能。其中,床身倾斜设置的斜床身数控车床由于具有加工精度高和刚性好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现有斜床身数控车床包括倾斜设置的斜床身、主轴组件、排刀组件,排刀组件可沿X向、Z向滑移,但现有的滑移组件通常采用直线驱动电机,容易产生偏移晃动,存在定位精度低、摩擦噪声大、不耐磨损等缺点,从而影响了车床的车削精度。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机械产品的质量以及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内一般的斜床身数控车床已不能满足相应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高精密数控车床,提高了进给精度和定位精度,有效降低了滑移摩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精密数控车床,包括斜床身、布置在斜床身上的主轴组件、Z向滑移组件和X向滑移组件、排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滑移组件包括固定在斜床身上的Z向线轨、滑移设置在Z向线轨上的第一拖板以及固定在斜床身上的第一电机;所述斜床身上沿Z向依次设有两个第一丝杆座,两第一丝杆座间可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拖板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螺母座,所述第一丝杆贯穿第一螺母座并与之螺纹配合;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的一端同轴连接;

所述X向滑移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拖板上的X向线轨、滑移设置在X向线轨上的第二拖板以及固定在第二拖板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拖板上沿X向依次设有两个第二丝杆座,两第二丝杆座间可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拖板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二螺母座,所述第二丝杆贯穿第二螺母座并与之螺纹配合;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丝杆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排刀组件固定在第二拖板上;

其中,所述Z向线轨、X向线轨均采用滚珠线轨,且所述Z向线轨、X向线轨内均设有一个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油腔,且Z向线轨、X向线轨上端面均沿各自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向下贯通至储油腔的润滑通道;所述润滑通道内填充有第一吸油海绵且润滑通道的上端开口处设有一个中空的球型座,所述球型座包括圆弧球形的上半球座和下半球座,所述球型座内活动设有润滑滚珠,所述下半球座内壁上设有与润滑滚珠抵靠接触的第二吸油海绵,且下半球座上还设有用于使第一吸油海绵与第二吸油海绵连通接触的连通孔;所述上半球座上设有出油孔,所述润滑滚珠自出油孔露出。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精密数控车床中,所述上半球座和下半球座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精密数控车床中,所述储油腔上还设有一注油孔,方便注油。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精密数控车床中,所述第一丝杆、第二丝杆采用反向滚珠丝杆,运转平稳,摩擦小,消除正反向间隙。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精密数控车床中,所述斜床身的倾斜角度为60度。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精密数控车床中,所述主轴组件包括车头箱、主轴、主轴驱动电机和卡盘,所述主轴设置在车头箱内,其一端与主轴驱动电机传动连接,另一端自车头箱伸出并与卡盘同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通过Z、X双向滚珠线轨和滚珠丝杆副的结合,实现排刀组件与加工工件之间位置的精准调整,基本消除了正反向间隙等误差情况,显著提高了定位精度和进给精度。

2、本实用新型针对各向线轨还增加了自润滑结构,保证在滑块与线轨滑移接触的同时提高接触面的润滑效果,降低了粉尘的附着,使得滑移更为顺畅,摩擦小,噪音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Z向线轨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精密数控车床,包括斜床身1、布置在斜床1身上的主轴组件、Z向滑移组件和X向滑移组件、排刀组件2,所述斜床身1的倾斜角度为60度。

具体的,所述主轴组件包括车头箱15、主轴16、主轴驱动电机14和卡盘17,所述主轴16设置在车头箱15内,其一端与主轴驱动电机14传动连接,另一端自车头箱15伸出并与卡盘17同轴连接。

所述Z向滑移组件包括固定在斜床身1上的Z向线轨3、滑移设置在Z向线轨3上的第一拖板4以及固定在斜床身1上的第一电机5;所述斜床身1上沿Z向依次设有两个第一丝杆座6,两第一丝杆座6间可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7,所述第一拖板4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螺母座8,所述第一丝杆7贯穿第一螺母座8并与之螺纹配合;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7的一端同轴连接。

所述X向滑移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一拖板4上的X向线轨9、滑移设置在X向线轨9上的第二拖板10以及固定在第二拖板10上的第二电机11;所述第一拖板4上沿X向依次设有两个第二丝杆座12,两第二丝杆座12间可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13,所述第二拖板10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二螺母座,所述第二丝杆13贯穿第二螺母座并与之螺纹配合;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与第二丝杆13的一端同轴连接;所述排刀组件2固定在第二拖板10上。

其中,所述Z向线轨3、X向线轨9均采用滚珠线轨,且所述Z向线轨3、X向线轨9内均设有一个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油腔18,所述储油腔18上还设有一注油孔26。且Z向线轨3、X向线轨9上端面均沿各自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向下贯通至储油腔18的润滑通道19;所述润滑通道19内填充有第一吸油海绵20且润滑通道19的上端开口处设有一个中空的球型座,所述球型座包括圆弧球形的上半球座21和下半球座22,所述上半球座21和下半球座22可拆卸连接。所述球形座内活动设有润滑滚珠23,所述下半球座22内壁上设有与润滑滚珠23抵靠接触的第二吸油海绵24,且下半球座22上还设有用于使第一吸油海绵20与第二吸油海绵24连通接触的连通孔;所述上半球座21上设有出油孔25,所述润滑滚珠23自出油孔25露出。

本结构通过卡盘17夹紧工件后进行排刀组件2与工件之间位置的调整。可通过滑移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11带动第一丝杆7、第二丝杆13旋转,由于丝杆与螺母座的螺纹配合,第一螺母座8和第二螺母座分别沿各自的丝杆直线滑移,使得第一拖板4、第二拖板10分别沿Z向线轨9、X向线轨3、同步移动,从而使得排刀组件2对准工件。当第一拖板4、第二拖板10沿其对应的线轨滑移时,上下接触面上的润滑滚珠23随之在球型座内滚动,挤压第二吸油海绵24而使得润滑滚珠23表面附着有润滑油,并借助润滑滚珠23的滚动传递到线轨与拖板的接触面上。这一过程,由于毛细管作用,第一吸油海绵20和第二吸油海绵24不断从储油腔18内吸附润滑油,始终能够保持湿润状态。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但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设计图

一种高精密数控车床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3990.6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754540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B23Q1/44

专利分类号:B23Q1/44;B23Q11/12

范畴分类:26H;

申请人:浙江精典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精典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7500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松门镇滨海大道南侧(浙江康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内)

发明人:王一丰;王应杰

第一发明人:王一丰

当前权利人:浙江精典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沈建琴;翁霁明

代理机构:33101

代理机构编号: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高精密数控车床论文和设计-王一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