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独奏论文_兰芳,王宇泽,田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扬琴独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扬琴,独奏,技法,苗族,叙事曲,风格,技巧。

扬琴独奏论文文献综述

兰芳,王宇泽,田慧[1](2019)在《扬琴独奏曲《青年叙事曲》作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扬琴是我国非常有代表的民族乐器之一,扬琴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几百年的发展,扬琴有着大量优秀的独奏、重奏与合奏作品。《青年叙事曲》是由许学东创作的一首独奏曲,本文试图从写作手法、演奏要点、创新价值几个方面对乐器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21期)

赵建斌[2](2019)在《琴韵馨声 小荷露角——刘馨冉扬琴独奏音乐会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7月20日、8月4日,翟保平先生的学生刘馨冉分别在山西省垣曲县人民大会堂、临汾市大树音乐厅举办了两场扬琴独奏音乐会。音乐会现场座无虚席,掌声热烈;场外直播,点击观者超过15万(垣曲14.33万,临汾0.76万)。场内外观者居多,不仅证明这两场音乐会举办成功之影响力,也引发我对音乐会更多的思考。一位15岁的山区小县业余学琴者为何得到如此多观众的青睐?我想至少有以下叁方面的因素:(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9年18期)

黄萍[3](2019)在《扬琴独奏曲《离骚》的风格和演奏技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教授创作的扬琴独奏曲《离骚》作品,富有戏剧性,是大量扬琴独奏曲中独具特色、手法新颖的作品。作品除了要求演奏者具有一定演奏基础之外,更加注重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以情为根,感悟与心,从而增加扬琴音乐的内涵和深度。本文围绕扬琴独奏曲《离骚》的创作风格和演奏技法进行探究。(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9年07期)

赵香玲[4](2019)在《浅谈扬琴独奏曲《欢乐的火把节》的演奏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欢乐的火把节》是一首由刘希圣老师创作的扬琴独奏曲,具有很强的风俗性和色彩性,描绘了彝族人民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欢度火把节的场景。以乐曲中的主要技巧及情感表达分析为主体,重点谈及自己的演奏体会。(本文来源于《名家名作》期刊2019年04期)

尹艺琳[5](2019)在《扬琴独奏曲《湘墨》的演奏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所论述的扬琴独奏曲《湘墨》是青年扬琴演奏家陈芸芸及其老师刘月宁教授于2015年共同创作的一首新作品,曲目以湖南地区湘西的苗族音乐为元素进行创作,运用了较现代的创作手法,使整个作品展现出了“湘城苗音绕河山,隐于水墨黑白间”的美好画面。本论文分为叁个章节,笔者结合自身的演奏体验,对现代扬琴曲《湘墨》进行分析与研究。第一章通过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音乐风格深入了解乐曲的背景和意义。第二章深入分析乐曲各段落的演奏处理了解到乐曲更深层次的内涵,对乐曲中主要的演奏技法进行探析,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表达乐曲丰富的情感。第叁章通过分析扬琴与打击乐伴奏之间的配合,深入了解打击乐伴奏形式所呈现的独特风格,以帮助演奏者丰富对本乐曲的理解。(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杨瑾怡[6](2018)在《文化依托与技术展现——扬琴独奏曲《黄土情》作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扬琴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20世纪末期发生了重大变革。扬琴的多样性特征使得作品题材、音乐表现手法、艺术底蕴及创作技巧都变得充满锐气和活力,传统音乐与西方现代创作手段的有机结合,创作出多样化的音乐风格,满足音乐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其中,扬琴独奏曲《黄土情》是这一时期一首极具西北风味的曲子,创作手法新颖独特,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文化依托和技术展现两个方面对《黄土情》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8年24期)

翟雪婧[7](2018)在《扬琴独奏曲《湘墨》音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扬琴曲《湘墨》是当代扬琴演奏家刘月宁、陈芸芸创作的一首有着独特艺术风格的扬琴作品,此曲以湘西地区苗族音乐元素作为素材,通过写意的手法描绘了湘西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尤其是运用扬琴的演奏技巧,表现出了别具风格的音乐画面,此曲民族气息浓厚,旋律优美,充满意境,在当今的教学及扬琴赛事中应用广泛。本文以此曲作为研究对象,对创作手法,结构巧妙构思,乐曲风格及演奏特点等分析,试图客观评述其作品的艺术价值。(本文来源于《天津音乐学院》期刊2018-05-30)

于婷婷[8](2018)在《中国扬琴独奏音乐的创作、演奏与实践活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扬琴在中国是一件家喻户晓的平置类击弦乐器,音色清脆宏亮,悠扬典雅,可奏武曲亦可奏文曲,表现力颇为丰富,不但可以作为独奏乐器,也可以作为伴奏或合奏乐器,在民族乐队和室内乐团中经常充当“指挥”的角色,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弹拨类乐器。根据史书的记载,扬琴的前身是流行在波斯阿拉伯一种名叫萨泰里的乐器,明代万历八年(1580年),随着中国与西亚、东亚等地的互通有无,萨泰里琴从波斯阿拉伯地区经由海上之路传到中国,最初只流行在广东沿海一带,以后逐渐传到中国的内陆地区。后来经过中国民间艺人的不断改造,萨泰里琴逐渐变化成为一件中国的乐器——扬琴。本文立足民族音乐学的学科视角,以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扬琴独奏艺术及特征、扬琴独奏艺术作品风格及特征以及扬琴独奏艺术从业者的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获得当前扬琴独奏艺术的音乐创作、演奏与实践活动等的一手资料,对中国扬琴独奏音乐作品创作及代表人物进行梳理分析,为今后中国扬琴的发展提出一些发展建议,从而对中国扬琴独奏艺术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8-05-28)

于婷婷[9](2017)在《扬琴独奏曲《林冲夜奔》的演奏与技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林冲夜奔》是中国艺术家项祖华一个非常着名的经典作品,创意灵感来自于《水浒传》这一代表性中国的历史小说,《水浒传》是四大名着之一,根据小说中林冲的主要方向是那些投靠水浒传梁山情节为背景,扬琴高超的表演技巧在撑的旋律线,撑起整个作品。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作品的创作的概念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的深处,探索民族神韵的音乐思维方式,昆曲腔韵的使用同时也向西方学习作曲技术,探索新的扬琴演奏技术,使用双音琴竹,山口滑拨,通过彩色变化,更多的纹理技能等创新,使音乐充满了戏剧和英雄主义。(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7年19期)

周幸润[10](2017)在《浅谈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继承与发展——以扬琴独奏曲《觅》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年来民族器乐的发展,20世纪作曲技法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当代民族器乐作品涌现,扬琴独奏曲《觅》则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本文将从创作背景、动机、作曲技法等方面,分析该作品在当代音乐创作中的意义。(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7年13期)

扬琴独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7月20日、8月4日,翟保平先生的学生刘馨冉分别在山西省垣曲县人民大会堂、临汾市大树音乐厅举办了两场扬琴独奏音乐会。音乐会现场座无虚席,掌声热烈;场外直播,点击观者超过15万(垣曲14.33万,临汾0.76万)。场内外观者居多,不仅证明这两场音乐会举办成功之影响力,也引发我对音乐会更多的思考。一位15岁的山区小县业余学琴者为何得到如此多观众的青睐?我想至少有以下叁方面的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扬琴独奏论文参考文献

[1].兰芳,王宇泽,田慧.扬琴独奏曲《青年叙事曲》作品分析[J].北方音乐.2019

[2].赵建斌.琴韵馨声小荷露角——刘馨冉扬琴独奏音乐会述评[J].黄河之声.2019

[3].黄萍.扬琴独奏曲《离骚》的风格和演奏技法[J].黄河之声.2019

[4].赵香玲.浅谈扬琴独奏曲《欢乐的火把节》的演奏体会[J].名家名作.2019

[5].尹艺琳.扬琴独奏曲《湘墨》的演奏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9

[6].杨瑾怡.文化依托与技术展现——扬琴独奏曲《黄土情》作品研究[J].北方音乐.2018

[7].翟雪婧.扬琴独奏曲《湘墨》音乐分析[D].天津音乐学院.2018

[8].于婷婷.中国扬琴独奏音乐的创作、演奏与实践活动研究[D].青岛大学.2018

[9].于婷婷.扬琴独奏曲《林冲夜奔》的演奏与技法[J].北方音乐.2017

[10].周幸润.浅谈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继承与发展——以扬琴独奏曲《觅》为例[J].黄河之声.2017

论文知识图

:四川扬琴:《弦歌必读》定海区概况:《琴学精华》:东北扬琴式的爱偏包生与内心两诉田穿

标签:;  ;  ;  ;  ;  ;  ;  

扬琴独奏论文_兰芳,王宇泽,田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