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言语反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言语,理论,傲慢与偏见,回声,认知,反语,方式。
言语反讽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维[1](2018)在《基于言语行为理论视角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言语反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奥斯丁和赛尔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傲慢与偏见》中言语反讽分类,并进行了个案研究,从而也进一步验证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赏析的可行性。这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旨并加深对人物性格的认识,深入理解简·奥斯汀的独特反讽艺术写作风格。(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8年20期)
冯肖潇[2](2018)在《关联理论视角下《老友记》的言语反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反讽是日常交流、文学作品及新闻和广告中时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反讽通常分为叁种:言语反讽、情景反讽以及戏剧反讽。我们平时所说的反讽,大多指言语反讽。言语反讽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言语行为,是出于表达需要,说话者说出与字面意义相反的言语。近年来,反讽在文学、哲学、心理学等各种领域被广泛研究。在语言学中,也有诸多学者一直对反讽给予很多关注。本文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出发,以斯泊柏(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的关联理论为理论依据,对言语反讽进行分析。斯泊柏和威尔逊用认知理论研究语用学问题,从而形成了认知语用学。关联理论作为这一领域中的一项突破,对认知语用学领域内的反讽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明示交际行为”和“最佳关联假设”是关联理论中的两个关键性概念。关联理论把交际过程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听话者要经过反复推理以理解说话者的言语。在理解过程中,听话者推理说话者话语,交际双方在共有的认知语境中进行交流,从而产生了新的认知语境效果,最佳关联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只有当反讽与语境相符时,反讽才能够被理解。语境效果是理解言语反讽的重要前提。言语反讽看似与正常交际所产生的语境效果不同,实则说话者的真实意图与语境相关,言语反讽遵循了最佳关联原则。本文选择颇为经典且深受观众喜爱的情景剧《老友记》为语料,分析其中的言语反讽。《老友记》是一部众所周知的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主要讲述了在纽约曼哈顿居住的六个年轻人,携手走过十年岁月的一系列故事。作为一部风靡全球、经久不衰的情景剧,《老友记》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六个年轻人之间的故事,不仅幽默生动,并且对白中含有着大量的言语反讽。选择情景剧作为语料,是因为理解言语反讽离不开推理与语境效果,而情景剧中的人物交际和对话恰恰具备了这两点。此外,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脱口秀、美剧等节目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因为文化差异等因素,对于脱口秀、美剧等节目中的言语,部分观众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同时,对于非以英语为母语的观众来说,理解美剧中的言语反讽就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本课题尝试以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探究出言语反讽的实现条件、类型、反讽的作用以及如何回应反讽,从而探究关联理论视角下,反讽如何形成以及反讽与情景剧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帮助观众理解美剧中的美国语言及文化。本文通过分析情景及反讽参与者的言语,采用案例分析法,归纳法和综合法尝试探究以关联理论为框架,言语反讽是如何实现的,以及言语反讽有怎样的作用。从而探究出言语反讽的语用功能及反讽参与者对反讽的回应方式。通过分析《老友记》中的反讽语料,共有四点发现:第一,语境和共知是实现反讽的两个关键因素;第二,划分叁种不同形式的反讽能更高的了解反讽的内部机制;第叁,了解反讽的语用功能和回应反讽的不同方式能更好地理解回应反讽;第四,通过研究推断出语言对电视电影作品的作用。希望以关联理论为框架进行的言语反讽分析,能够丰富对于言语反讽的研究,同时给观众和英语学习者提供一定帮助。(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赵梦丹[3](2017)在《言语反讽的实现与回应及其认知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言语反讽是日常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一种语力较强的言语行为,是间接迂回的表达方式,具有特殊的存在价值。本文对汉语币的言语反讽进行了界定:言语反讽是反讽的一种,说话者采取非贬义性的间接表达实施讥讽的言语行为,表达否定的情感态度。对立性是言语反讽的突出特征,表现为心理对立、字面义与真实义的对立以及字面义与语境的对立。本文基于言语行为理论和言语反讽理论,通过实际言语反讽交际语料,对汉语语境下的言语反讽进行了多角度考察和分析,包括实现方式、反讽语境、回应和认知模式。本文建立了会话交际中言语反讽的语境框架,对言语反讽和语境的双向互动关系展开了探讨,并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言语反讽回应的内容和功能。同时,论文对回应的影响因素也进行了研究。在对言语反讽识别与理解心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尝试构建了言语反讽认知模式——多源语境顺应理想化认知模式,阐述了个体认知言语反讽的心理过程。本文尝试突破前人有关言语反讽研究的局限,从语言载体形式与话语功能两方面探讨了反讽的实现方式,将新兴实现方式纳入研究系统,并分析了反讽回应以及回应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语境信源、语用预设等因素,本文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言语反讽认知模式。(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王君丽[4](2017)在《反讽回声解释论视角下《傲慢与偏见》言语反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言语反讽是言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已成为语用学者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语用学者开始在语用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这一语言现象,其中出现频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当数Austin和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Grice的合作原则以及Leech的礼貌原则。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运用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反讽回声论对简·奥斯汀的经典着作《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话语进行了个案研究,力图来验证这一理论在分析文学文本中反讽话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为反讽类文学着作的理解开辟一个新的角度。本文以反讽回声论为理论基础,从《傲慢与偏见》中摘选了二十叁例言语反讽实例,依其所回应的他属内容的不同分为叁类进行研究:直接和及时回应;对他属的思想观点进行回应;对社会规范、标准普遍期许的回应.通过研究发现,摘选的所有反讽实例都可以用Sperber和Wilson的反讽回声论来解释,进而成功的证实了此理论对分析文学作品中反讽现象具备有效性、可行性和强大阐释力。其次,用反讽回声论来分析小说《傲慢与偏见》,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和欣赏简·奥斯汀对反讽炉火纯青的应用。最重要的是,在解读简·奥斯汀其它五篇小说乃至国内外其他作家的作品中的反讽艺术时,此研究将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极具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7-05-01)
陈玫婷[5](2017)在《《生活大爆炸》言语反讽的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言语反讽是反讽的一种主要类型,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无处不在,是一种人类特有的重要交际方式,对其正确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解他人的话语。长期以来,反讽受到了哲学、修辞学、语言学等诸多领域的关注。自认知对话句法理论兴起以来,虽有学者尝试应用该理论的观点对反讽进行分析,但缺乏系统的分析模式,也没有封闭的语料作为支撑。本文尝试以认知对话句法理论为理论视角,基于对话共振和自主/依存联结,建构“ADR”分析模型。同时,本文以当前较为经典的英语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中具有代表性的反讽对话为语料,采用定性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生活大爆炸》中的言语反讽进行实例分析,探究言语反讽的认知机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言语反讽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提供新的理论支撑。本文通过对所收集的160条英语言语反讽的语料进行筛选分类和分析发现:(1)在收集到的160条言语反讽中,有61条是直接共振式反讽,有47条是和他人观点共振式反讽,有52条是社会期望共振式反讽,各占比例为38.1%、29.4%和32.5%;(2)直接共振式反讽属于显性共振,他人观点共振式反讽属于隐性共振,而社会期望共振式反讽属于半隐性共振;(3)言语反讽是高度依赖语境的语言现象,其中他人观点共振式反讽依赖语境的程度最高;(4)使用言语反讽的说话人选择反讽是出自一定的心理动机,如表达反对、批评、讽刺、幽默或是礼貌等;(5)言语反讽的认知过程是说话人对前一个说话人的话语进行共振式回应的认知过程,通过反讽话语对所听到话语进行共振回应,以表达说话人的否定或不赞成的态度,同时产生讽刺、幽默等语境效果。(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4-01)
周思雅[6](2017)在《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奥巴马白宫记者协会晚宴演讲的言语反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反讽一词最早起源于希腊文“eironeia”,是人类日常交流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语言现象,在书面语和口语中都有广泛的运用,自古以来便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对反讽的研究也从早期的修辞学领域延伸到了哲学、文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现代语言学的各个分支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审视该语言现象,包括对反讽的概念,生成及理解机制的探究。然而由于反讽本身的复杂性和上述研究的局限,它们都无法系统全面的解释反讽的动态意义建构过程。本研究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出发,选取了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演讲为语料,试图剖析反讽话语的认知过程,并对其展开动态化研究。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反讽话语的特点,其中的不相容性,即指根据语境资源作出的判断与话语命题隐含的信息之间的冲突,在反语识别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本文将Yus基于对关联理论的扩展而形成的语境激活模式引用于识别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2009年至2016年的白宫记者协会晚宴演讲中的反讽话语,以完成必要的反讽言语语料收集工作,为后期关于反讽认知过程的案例分析提供前提条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大致介绍了与本研究相关的背景信息。在第二章作者对反讽的相关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文献综述。Yus的反讽理解模型也将在该部分被介绍。第叁章则将关注点放在本文的研究方法上,包括对概念整合理论框架的介绍以及将Yus模型的应用。而作为最重要的部分,第四章将主要利用概念整合理论来研究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WHCD演讲中的反讽话语。四种类型的概念整合网络将应用于探索反讽意义建构的动态认知过程。第五章则总结全文。通过分析奥巴马白宫记者协会晚宴演讲中的反讽语料中的数个典型例子,该研究体现出概念整合理论对政治演讲中的反讽言语的线上意义建构的强大阐释力,是对该理论的创新性拓展。同时也为反语的认知机制提供切入点。其次,该研究通过将概念整合理论应用于演讲语言分析,能够发现理论本身存在的优势与劣势,有助于理论自身的进一步提升与发展。(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7-03-01)
孙瑞红[7](2016)在《基于关联理论的中文广告中的言语反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商品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广告俨然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由于其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和语用功能的实效性,带有言语反讽的广告于众多类型的广告中脱颖而出,也因此广泛受到学者们关注。然而目前国内外对反讽广告的研究有以下两点不足:一是主要从单一的角度解释其创作的缘由或研究消费者的理解,缺乏一个从创作到理解的统一完整解释;二是主要研究广告反讽表幽默、讽刺、批评指责、期望和礼貌等语用功能,很少对其表赞美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本文从认知的视角研究中文广告反讽,探讨中文广告中言语反讽的生成依据、过程及其理解。本文采用以分析法为主的研究方法,依据关联理论框架下最大关联、最佳关联、明示-推理和认知语境等重要概念试图分析解释诸多中文广告反讽实例。本文试图依据关联理论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中文广告言语反讽的生成依据和生成过程是什么?(2)如何成功理解中文广告中的言语反讽?通过分析研究发现:(1)中文广告言语反讽的生成依据是其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和语用功效,尤其是其首先表赞美义的语用功效。而结合认知语境创作出具有语义信息差的中文广告反讽是其关键所在。(2)受众的理解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根据语境觉察到广告存在字面义和内涵义的语义不一致,即中文广告中存在的语义信息差;第二,由广告反讽的字面义作明示刺激,推理出广告人真实的交际意图和态度,理解到中文广告言语反讽表达的赞美义,并加以欣赏。从广告创作到成功理解,认知语境贯穿于中文广告反讽的整个过程。我们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推广关联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为之后研究类似的语言现象提供一定的借鉴。此外,希望研究对于广告创作者的有效创作、受众对广告反讽的充分理解及之后的相关广告研究也可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8](2016)在《《奇葩说》中言语反讽行为的实现与回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言语反讽是汉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形式灵活多样,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被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在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语言学界对言语反讽的研究极少涉及实现与回应,尤其是自然会话语境中的言语反讽。因此,本文主要研究自然会话语境中如何实现言语反讽及对其作出回应。本文以中国首档说话达人选秀节目《奇葩说》作为语料来源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主要有叁大目的:(1)通过辩论节目中的语料研究言语反讽的实现方式;(2)研究言语反讽的回应方式;(3)结合语境分析影响言语反讽回应方式选择的因素。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我们对言语反讽的实现与回应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影响回应方式选择的因素。因能力有限,笔者使用的语料都来源于《奇葩说》,这些语料能否代表一般自然会话语境中的言语反讽还有待商榷。假以时日,笔者会不断充实语料进一步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第六届东亚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暨第九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6-05-07)
仲伟华[9](2016)在《反语回声解释论视角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言语反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言语反讽一直受到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传统上对其研究仅限于说话人话语的字面意思和他真正要表达的意思之间的关系。随着语用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说话人的态度、意图以及语境。本文首先回顾了言语反讽的相关历史研究,接着以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在其关联理论框架下所提出的反语回声解释论作为理论基础,采用定性研究法对着名作家Mark Twain的名着《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出现的言语反讽实例进行具体分析。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的核心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从认知到推理的互明过程。交际的目的就是改变听话人的语境,听话人通过推断和语境假设来理解话语。人们不遗余力的分析和处理话语就是为了取得认知效果,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关联。言语反讽也像其它话语一样受关联原则的支配,Sperber和Wilson认为所有的言语反讽都是回应的,并根据回应内容的不同将言语反讽分为叁类:直接和及时的回应;对他属的思想、观点(真实或想象)的回应;对社会规范、标准普遍期许的回应。同时说话人对回应的话语持有否定态度。笔者从小说中选取了39个言语反讽实例,并依据其所回应的他属内容的不同分为叁类进行研究,从而证实了反语回应解释论理论对言语反讽研究的可信度,同时也验证了该理论对各类“中性”文学语料的分析的可行性。通过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言语反讽的分析,本文能够得到以下结论:(1)反语回声解释论为言语反讽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证明言语反讽是寻求最佳关联的认知过程;(2)反语回声解释论对文学作品中言语反讽的分析具有强大解释力和可行性;(3)关联原则在反语分析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把语言学理论运用到具体篇章中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由于以上结论受到本研究所选择的文本的限制,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结果,需要进行更广泛、更丰富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饶丹[10](2016)在《小说《劝导》的言语反讽原则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J.L.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结合英国着名女作家Jane Austen(简·奥斯丁)显着的写作风格——反讽,重新解读她的最后一篇小说《劝导》。通过对《劝导》中的话语进行分析,从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视角出发,力图证明反讽性言语行为理论对文学作品鉴赏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6年02期)
言语反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反讽是日常交流、文学作品及新闻和广告中时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反讽通常分为叁种:言语反讽、情景反讽以及戏剧反讽。我们平时所说的反讽,大多指言语反讽。言语反讽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言语行为,是出于表达需要,说话者说出与字面意义相反的言语。近年来,反讽在文学、哲学、心理学等各种领域被广泛研究。在语言学中,也有诸多学者一直对反讽给予很多关注。本文从认知语用学角度出发,以斯泊柏(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的关联理论为理论依据,对言语反讽进行分析。斯泊柏和威尔逊用认知理论研究语用学问题,从而形成了认知语用学。关联理论作为这一领域中的一项突破,对认知语用学领域内的反讽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明示交际行为”和“最佳关联假设”是关联理论中的两个关键性概念。关联理论把交际过程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听话者要经过反复推理以理解说话者的言语。在理解过程中,听话者推理说话者话语,交际双方在共有的认知语境中进行交流,从而产生了新的认知语境效果,最佳关联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只有当反讽与语境相符时,反讽才能够被理解。语境效果是理解言语反讽的重要前提。言语反讽看似与正常交际所产生的语境效果不同,实则说话者的真实意图与语境相关,言语反讽遵循了最佳关联原则。本文选择颇为经典且深受观众喜爱的情景剧《老友记》为语料,分析其中的言语反讽。《老友记》是一部众所周知的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主要讲述了在纽约曼哈顿居住的六个年轻人,携手走过十年岁月的一系列故事。作为一部风靡全球、经久不衰的情景剧,《老友记》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六个年轻人之间的故事,不仅幽默生动,并且对白中含有着大量的言语反讽。选择情景剧作为语料,是因为理解言语反讽离不开推理与语境效果,而情景剧中的人物交际和对话恰恰具备了这两点。此外,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脱口秀、美剧等节目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因为文化差异等因素,对于脱口秀、美剧等节目中的言语,部分观众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同时,对于非以英语为母语的观众来说,理解美剧中的言语反讽就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本课题尝试以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探究出言语反讽的实现条件、类型、反讽的作用以及如何回应反讽,从而探究关联理论视角下,反讽如何形成以及反讽与情景剧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帮助观众理解美剧中的美国语言及文化。本文通过分析情景及反讽参与者的言语,采用案例分析法,归纳法和综合法尝试探究以关联理论为框架,言语反讽是如何实现的,以及言语反讽有怎样的作用。从而探究出言语反讽的语用功能及反讽参与者对反讽的回应方式。通过分析《老友记》中的反讽语料,共有四点发现:第一,语境和共知是实现反讽的两个关键因素;第二,划分叁种不同形式的反讽能更高的了解反讽的内部机制;第叁,了解反讽的语用功能和回应反讽的不同方式能更好地理解回应反讽;第四,通过研究推断出语言对电视电影作品的作用。希望以关联理论为框架进行的言语反讽分析,能够丰富对于言语反讽的研究,同时给观众和英语学习者提供一定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言语反讽论文参考文献
[1].李雪维.基于言语行为理论视角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言语反讽[J].现代交际.2018
[2].冯肖潇.关联理论视角下《老友记》的言语反讽研究[D].吉林大学.2018
[3].赵梦丹.言语反讽的实现与回应及其认知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4].王君丽.反讽回声解释论视角下《傲慢与偏见》言语反讽分析[D].安徽大学.2017
[5].陈玫婷.《生活大爆炸》言语反讽的认知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
[6].周思雅.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奥巴马白宫记者协会晚宴演讲的言语反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
[7].孙瑞红.基于关联理论的中文广告中的言语反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8]..《奇葩说》中言语反讽行为的实现与回应研究[C].第六届东亚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暨第九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16
[9].仲伟华.反语回声解释论视角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言语反讽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10].饶丹.小说《劝导》的言语反讽原则探析[J].名作欣赏.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