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流域水沙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泾河流域水沙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黄河的水沙情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来水来沙量大幅锐减,给黄河治理和水资源利用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因此,研究黄河河川径流泥沙的变化特征,探明其变化的驱动力因素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泾河是黄河中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因此本研究以泾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有序聚类分析法、累积距平法和双累积曲线等数学方法分析泾河流域多年来径流、泥沙、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定量评估了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泥沙减少的贡献,揭示了植被、梯田和淤地坝对水沙的影响。得到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泾河流域的水沙特征变化。泾河流域19342016年的年均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为16.08×108m3和2.21×108t,流域内径流量和输沙量都呈显著减少趋势(p=0.01),突变年份分别为1996年和1997年,自突变点后分别减少38.5%和62.3%。通过累积距平分析发现水沙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径流量的变化过程为丰-平-枯三个阶段,呈阶梯式减少;输沙量变化为丰-枯-丰-枯四阶段,第一个丰沙期和第二个枯沙期持续时间最长。近60多年来,流域内多数水文站的水沙都表现为显著减少(p=0.05),马莲河流域各水文站的突变点大多在20022004年,中下游水文站的突变点多位于8090年代间,上游的泾川水沙发生突变的时间最早,分别为1970年和1973年。(2)泾河流域产流产沙强度的时空变化。泾河流域的径流模数从60年代的5.02×104m3/km2·a降至2000年后的2.4×104m3/(km2·a),减少了52%,各年代间径流模数呈阶梯式递减。2000年后流域内径流模数大于7×104m3/(km2·a)的区域消失,5×1047×104m3/(km2·a)的区域减少,小于3.5×104m3/(km2·a)的区域增加。泾河的输沙模数自80年代减少、90年代增加、2000年后急剧减少,从60年代的6262 t/km2·a减少至2000年后的2138 t/(km2·a),下降了61%。输沙模数在8000 t/(km2·a)以上的区域消失,50008000 t/(km2·a)的区域减少,2000t/(km2·a)以下的区域增多。(3)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泾河流域19662014年的年均降水量为515mm,汛期降水集中程度高。8090年代降水总体偏枯,2000年以来降水逐渐转丰,2010年后暴雨频发。19662014年,在降水的年际和年内分配上,小雨和中雨的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大雨、暴雨及大暴雨的降水量为增加趋势。降雨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黄土塬区降水量较丰,马莲河上游地区的黄土丘陵区降水偏少,年降水量在500mm以下,马莲河中下游、蒲河和汭河上游地区为暴雨高发区。(4)降水和人类活动是导致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流域内近年来水沙显著减少的主要驱动力是人类活动。1996年前径流量减少主要是由于降水影响,而19972014年径流量减少的主因是人类活动,人类活动的贡献率为97%,降水的贡献率为3%。流域内输沙量减少的主导因素一直是人类活动,19792014年人类活动的贡献率为61.4%,降水贡献率为38.6%。而2000年后人类活动对减沙起绝对主导作用,贡献率达92%,降水影响占8%。人类活动对水沙的影响在2000年后显著增强,2010年后由于暴雨频发,降水起到增水增沙的作用,人类活动对水沙减少的贡献率均超过100%。(5)流域尺度水沙对于主要人类活动的响应,包括植被、梯田和淤地坝。流域内近年来植被状况明显改善,林草植被盖度从1978年的41.8%增至2016年的68.6%,植被和径流、泥沙之间呈非线性的负相关关系,其减水减沙作用具有明显的临界现象。植被盖度小于40%时,减水减沙作用不明显;植被盖度位于40%60%时,植被盖度每增长1%获得最大的减水减沙效益,取得最大的边际效益;当植被盖度超过60%时,减水减沙作用趋于稳定。截至2012年,流域内梯田面积为7758.7km2,分析梯田占比与径流系数和产沙系数的关系发现,在流域尺度上,梯田对径流泥沙均呈非线性的负相关关系。当梯田规模较小时,其减水减沙效果不明显,梯田占比大于510%以后,随着梯田占比增加,流域的产水产沙能力减弱。梯田的减沙能力强于其减水能力,梯田对黄土塬区的减水减沙更显著。截至2016年,流域内大中型淤地坝共633座,92%的淤地坝是19902009年建成。截至2011年,流域内淤地坝的平均淤积比例为25%,自淤地坝运行至2011年共拦泥12.16×108t。淤地坝是马莲河流域泥沙减少的主要人为驱动因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对流域水沙的影响
  •     1.2.2 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沙的影响
  •     1.2.3 减水减沙效益的评价方法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数据基础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土壤和植被
  •     2.1.4 气候和水文
  •     2.1.5 水土保持情况
  •   2.2 数据及预处理
  •     2.2.1 水文气象数据
  •     2.2.2 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度数据
  •     2.2.3 淤地坝数据
  •     2.2.4 梯田统计数据
  •     2.2.5 梯田遥感解译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水文气象要素的趋势检验
  •     2.3.2 水文气象要素的突变检验
  •     2.3.3 水文气象要素的阶段划分
  •     2.3.4 气候和人类活动对水沙影响的分离方法
  • 第3章 泾河流域水沙时空分异特征
  •   3.1 水沙的时间变化特征
  •     3.1.1 水沙的年际变化规律
  •     3.1.2 水沙的变化趋势及突变年份
  •     3.1.3 水沙变化的阶段性
  •   3.2 泾河不同分区水沙的时间变化特征
  •     3.2.1 主要分区的水沙年际变化趋势
  •     3.2.2 主要分区的水沙突变点分析
  •     3.2.3 主要分区水沙变化的阶段性
  •   3.3 水沙分布的时空特征
  •     3.3.1 水沙来源区
  •     3.3.2 产流格局时空变化
  •     3.3.3 产沙格局时空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泾河流域的降水变化及其对水沙的影响
  •   4.1 降水的时间分异特征
  •     4.1.1 降水量的时间变化
  •     4.1.2 各强度降水的时间变化
  •   4.2 降水的空间分异特征
  •     4.2.1 降水的分布特征
  •     4.2.2 降水的空间分异特征
  •   4.3 径流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     4.3.1 降水-径流关系的转折年识别
  •     4.3.2 降水对径流量变化的定量评价
  •   4.4 输沙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     4.4.1 降水-输沙关系的转折年识别
  •     4.4.2 降水对输沙量变化的定量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沙变化的人为影响因素分析
  •   5.1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   5.2 植被变化的水文响应
  •     5.2.1 植被对水沙的调控机理
  •     5.2.2 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特征
  •     5.2.3 植被覆盖率对流域水沙的影响
  •   5.3 梯田变化的水文响应
  •     5.3.1 梯田的水沙响应机理
  •     5.3.2 梯田的建设历程
  •     5.3.3 梯田对流域水沙的影响
  •   5.4 淤地坝对流域水沙的影响
  •     5.4.1 淤地坝的水沙响应机理
  •     5.4.2 淤地坝建设历程
  •     5.4.3 淤地坝的淤积特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韩向楠

    导师: 谢世友

    关键词: 泾河流域,水沙,降水,人类活动,水土保持

    来源: 西南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地球物理学,水利水电工程

    单位: 西南大学

    分类号: P333

    总页数: 78

    文件大小: 3534K

    下载量: 178

    相关论文文献

    • [1].陕西省泾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建议[J]. 陕西水利 2011(02)
    • [2].甘肃省泾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趋势分析[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6(02)
    • [3].泾河流域淤地坝拦沙对降雨的响应分析[J].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10(03)
    • [4].泾河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及归因分析[J].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2019(02)
    • [5].泾河流域固碳释氧功能的时空动态测评[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 [6].区域土壤侵蚀演化风险分析——以泾河流域为例[J]. 地理研究 2011(08)
    • [7].泾河流域近80a径流变化趋势及特征分析[J]. 人民黄河 2013(01)
    • [8].泾河流域近50年来的径流时空变化与驱动力分析[J]. 地理科学 2011(06)
    • [9].泾河干流(陕西段)水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10].黄土高原泾河流域梯田对河道径流及生态基流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 2015(05)
    • [11].泾河流域4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区对比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08)
    • [12].泾河流域陕西段水环境容量估算和分配模型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6)
    • [13].泾河流域水沙联合分布特征分析及其不确定性评估[J]. 水利学报 2019(02)
    • [14].泾河流域源头段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J]. 中国水利 2009(03)
    • [15].基于流域的黄土高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特征及协调发展策略——以泾河流域为例[J]. 小城镇建设 2018(02)
    • [16].泾河流域的降水径流影响及其空间尺度效应[J]. 生态环境学报 2017(03)
    • [17].陕西彬县商周时期遗址考古调查[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6(03)
    • [18].泾河与洛河流域数字地貌量化指标的比对分析[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04)
    • [19].泾河流域县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相互关系及影响因子[J].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5)
    • [20].人类活动对泾河流域径流时空变化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06)
    • [21].泾河流域1470—1979年旱涝灾害变化规律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22].泾河流域不同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9)
    • [23].泾河流域明代干旱灾害与成因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12)
    • [24].考虑数据变换的泾河流域月降雨空间插值[J]. 水土保持研究 2008(04)
    • [25].唐代渭河流域与泾河流域涝灾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09(02)
    • [26].基于Choudhury-Yang公式的泾河流域蒸散发归因分析[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9(01)
    • [27].泾河流域北部山地柿栽培技术要点[J].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3(05)
    • [28].泾河流域现代洪水泥痕沉积学特征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08)
    • [29].泾河流域影响侧柏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分析[J]. 防护林科技 2013(08)
    • [30].泾河流域自然植被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10(12)

    标签:;  ;  ;  ;  ;  

    泾河流域水沙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