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质量飞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飞轮,质量,刚度,阻尼,特性,弹簧,惯量。
双质量飞轮论文文献综述
陈龙,史文库,陈志勇,刘国政,刘鹤龙[1](2019)在《双质量飞轮扭转特性分析与整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中针对双质量飞轮的性能展开台架与整车试验研究。首先分析了扭转角度对双质量飞轮静态扭转刚度的影响;其次对双质量飞轮样件进行台架试验,通过台架试验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其刚度值满足扭转刚度设计要求;最后对双质量飞轮开展实车道路试验,分别获得怠速、匀速、加速、减速多工况下双质量飞轮对传动系扭振的减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双质量飞轮在各个工况下对传动系扭振都有明显的衰减效果;稳态工况(怠速、匀速)下双质量飞轮扭振衰减幅度约50%;非稳态工况(加、减速工况)下扭振衰减幅度约80%。(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王健,姜德艳,刘敏,佘晓东,莫家奇[2](2019)在《混合动力系统中扭矩冲击对离合器和双质量飞轮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动力总成中扭矩冲击导致离合器系统过载失效是一种常见的失效模式,而在混合动力系统中,多动力源的组合以及系统更多的不同工况会提高对离合器系统造成大扭矩冲击的概率。文章针对某自主品牌的新一代混合动力系统在特定工况下的扭矩冲击问题,结合仿真分析和实车工况分析,得到了冲击扭矩的发生规律,并根据该规律制定了发动机断油保护策略,解决了离合器和双质量飞轮因受到扭矩冲击而导致的失效问题。(本文来源于《上海汽车》期刊2019年11期)
杨国宾,赵川,侯丽,孙道培,王瑞平[3](2019)在《双质量飞轮引起发动机异常转速波动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某款发动机双质量飞轮在开发过程中引起发动机转速异常波动的问题。通过CAE分析、试验工况分析找出发动机转速异常波动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应对方案,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解决方案有效。为以后出现类似问题提供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内燃机》期刊2019年05期)
胡昌良,程志勇,昂金凤[4](2019)在《某匹配双质量飞轮汽油发动机曲轴系统扭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某款配有双质量飞轮发动机建立了曲轴系统扭振计算模型,通过扭振系统频率、转速波动、角位移的计算,分析了双质量飞轮的减振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双质量飞轮能有效隔离发动机的振动,减小后端齿轮间的冲击,提升整车的NVH水平。(本文来源于《客车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黄可婧,曾荣,杨清旭[5](2019)在《周向长弧形弹簧式双质量飞轮扭振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动机扭转振动是影响汽车NVH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双质量飞轮具有优异的扭振减振效果,使用越来越广泛。扭转弹簧与阻尼元件作为双质量飞轮(简称DMF)的主要减振单元,决定了其减振性能。本文以周向长弧形弹簧式双质量飞轮(DMF-CS)为研究对象,对其扭振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DMF-CS的结构与动力学模型,并对VM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扭振特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首先,分析双质量飞轮的组成结构特征,将怠速工况下匹配双质量飞轮的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简化成二自由度扭振系统,分析了不同转动惯量比和不同扭转刚度时的系统幅频响应特性。其次,建立匹配DMF-CS的VM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的扭振动力学模型,对怠速工况下和行驶工况下动力传动系统扭振的固有特性进行分析。最后,通过MATLAB软件计算,分析了DMF-CS对怠速扭振的影响,并得出了行驶工况的固有扭振特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24期)
李凯玥[6](2019)在《从专利角度看双质量飞轮技术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分析了双质量飞轮相关专利,统计了本领域国内外专利申请的时间、地域分布特点,并以其发展为脉络,对双质量飞轮的基本结构及其相应的改进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15期)
夏长高,陈思达,何刘鹏,吴花军[7](2019)在《周向短弹簧型双质量飞轮参数匹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周向短弹簧型双质量飞轮的扭转减振特性参数匹配,以某一商用车辆为对象,遵循模型简化前后动力传动系统的动能和势能不变原则,建立了目标车型的传动系统集中质量分析模型。并基于模型分析了双质量飞轮的主要参数(惯量比、扭转刚度和阻尼系数)对其减振性能的影响。结合目标车型的传动系统参数,进行了双质量飞轮参数匹配设计,确定了主要参数的数值。通过整车试验对本次设计的双质量飞轮的减振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怠速工况下,本次设计的双质量飞轮对发动机角加速度幅值的衰减约为71.4%,效果显着;在行驶工况下,加速过程中的最大衰减达到78.6%,同时减速过程中也具有较好衰减效果,达到设计要求,为双质量飞轮参数匹配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小铭[8](2019)在《周向短弹簧式双质量飞轮的匹配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产生的扭振是汽车振动的主要来源之一,而发动机产生的扭矩波动是传动系统扭振激励的主要原因。控制传动系统扭振的传统方法是在离合器从动盘上加装扭转减振器,但此种减振器安装空间有限,减振效果差,而双质量飞轮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周向短弹簧式双质量飞轮为研究对象,对双质量飞轮的初次级飞轮转动惯量比、叁级扭转刚度以及阻尼系数等性能参数进行匹配设计,并通过台架试验探索了双质量飞轮的扭转刚度和阻尼随发动机转速变化的动态规律。首先,根据动力传动系统的扭振当量简化原则,分别建立样车在怠速工况和行驶工况下的扭振模型。通过AMESim软件建立各挡位下的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仿真模型,并在整车半消声室内的轮毂上对样车进行扭振试验,通过对比仿真结果与测试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为双质量飞轮动力学仿真奠定基础。其次,在系统扭振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双质量飞轮设计模型。利用怠速工况下系统的第1、2阶扭振频率公式,得到初次级飞轮转动惯量比系数和第1级扭转刚度的取值范围;根据飞轮传递的极限扭矩和极限扭转角,确定第2、3级扭转刚度的取值,并对双质量飞轮的叁级扭转刚度进行优化。第叁,利用以上匹配方法,为某前置后驱样车匹配周向短弹簧式双质量飞轮。通过对比匹配双质量飞轮前后的动力学仿真,验证了双质量飞轮的减振性能。根据匹配的性能参数,通过Pro/E软件设计叁维结构图,并确定了主要零部件的加工工艺要求。然后,利用AMESim软件中批次处理功能,仿真分析了初次级飞轮惯量比系数、扭转刚度以及阻尼系数等参数对双质量飞轮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五电机试验室,搭建台架试验,模拟周向短弹簧式双质量飞轮的实际工作状况,研究双质量飞轮的扭转刚度和阻尼随发动机转速变化过程中的动态规律。(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何刘鹏[9](2019)在《双质量飞轮动力学参数研究与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消费者与国家法规对汽车经济性和NVH性能日趋严格要求的背景下,双质量飞轮(DMF)作为优化动力总成的解决方案之一,展现了充足的应用优势。但DMF与整车传动系的匹配仍然存在许多技术壁垒,学术研究也多是基于离合器减振器(CTD)的思路展开。为此,本文以某轻型客车的DMF传动系为对象,进行了起动、怠速和行驶工况的扭转振动仿真与试验研究,并对DMF动力学参数与传动系扭转振动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论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相关现有研究、CTD设计方法和课题合作企业的DMF设计经验,为轻客初步设计了DMF的转动惯量分配、扭转刚度和迟滞扭矩。(2)在DMF动力传动系各部件的当量转化和参数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起动怠速工况和WOT工况的整车传动系扭振分析模型;以怠速工况为例,使用Matlab计算分析了系统固有特性,结果表明DMF可有效降低传动系的二阶固有频率,避免了怠速共振;但在发动机起动过程中,传动系必将产生共振抖动现象。(3)使用SimulationX建立了起动机和发动机的激励控制模型,基于分析模型建立了起动怠速工况和WOT工况的DMF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完成了各工况的强迫响应仿真;设计并进行了各研究工况的整车传动系扭转振动试验;基于仿真和试验结果,分析了DMF在起动、怠速和行驶工况的响应特点与减振效果;各工况的仿真和试验相对误差均小于7.5%,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准确性。(4)基于起动怠速工况和WOT工况的DMF传动系强迫响应仿真模型,展开了DMF转动惯量比、扭转刚度和迟滞特性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研究,并提出各工况下DMF减振效果的评价指标;基于各研究工况的传动系扭振减振效果提出了DMF的参数匹配与设计要求。本文区分建立了DMF传动系起动与行驶工况的输入激励,提出了各工况下DMF减振效果的评价指标,可应用于传动系扭振仿真和试验结果的分析;首次揭示了起动工况下DMF的工作特性与设计要求,完善了DMF的匹配准则,可用于指导DMF的产品开发。(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5-01)
史文库,陈龙,陈志勇,丁吉[10](2019)在《分段刚度双质量飞轮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中研究了具有分段线刚度的双质量飞轮在扭转振动过程中的非线性振动特性。首先建立双质量飞轮分段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平均法得到系统响应在周期激励下的一次近似解,以及系统幅频特性函数;然后以实际双质量飞轮参数为例,分析各参数对幅频特性的影响;最后利用AMEsim软件对单级刚度和两级刚度双质量飞轮在不同工况下的减振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平均法适用于双质量飞轮的非线性振动分析,同时系统幅频特性曲线在分段处具有向高频拐弯的特性,非线性特性可以降低系统共振峰值,仿真结果也表明两级刚度双质量飞轮在点火、熄火工况下第二质量转速波动和角加速度值要比单级刚度小。(本文来源于《汽车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双质量飞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汽车动力总成中扭矩冲击导致离合器系统过载失效是一种常见的失效模式,而在混合动力系统中,多动力源的组合以及系统更多的不同工况会提高对离合器系统造成大扭矩冲击的概率。文章针对某自主品牌的新一代混合动力系统在特定工况下的扭矩冲击问题,结合仿真分析和实车工况分析,得到了冲击扭矩的发生规律,并根据该规律制定了发动机断油保护策略,解决了离合器和双质量飞轮因受到扭矩冲击而导致的失效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质量飞轮论文参考文献
[1].陈龙,史文库,陈志勇,刘国政,刘鹤龙.双质量飞轮扭转特性分析与整车试验研究[J].汽车工程.2019
[2].王健,姜德艳,刘敏,佘晓东,莫家奇.混合动力系统中扭矩冲击对离合器和双质量飞轮的影响研究[J].上海汽车.2019
[3].杨国宾,赵川,侯丽,孙道培,王瑞平.双质量飞轮引起发动机异常转速波动问题研究[J].内燃机.2019
[4].胡昌良,程志勇,昂金凤.某匹配双质量飞轮汽油发动机曲轴系统扭振分析[J].客车技术.2019
[5].黄可婧,曾荣,杨清旭.周向长弧形弹簧式双质量飞轮扭振特性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
[6].李凯玥.从专利角度看双质量飞轮技术的发展[J].南方农机.2019
[7].夏长高,陈思达,何刘鹏,吴花军.周向短弹簧型双质量飞轮参数匹配[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王小铭.周向短弹簧式双质量飞轮的匹配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9
[9].何刘鹏.双质量飞轮动力学参数研究与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分析[D].江苏大学.2019
[10].史文库,陈龙,陈志勇,丁吉.分段刚度双质量飞轮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J].汽车工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