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包括氧气面罩、球体气囊、氧气袋、透明套管、固定弧板、氧气连接管、弹性橡胶套、活动柱、转动柄以及弧面板,氧气袋上侧连接有球体气囊,传输管左侧装配有氧气面罩,透明套管安装在氧气袋环形侧面上侧,氧气连接管安装在球体气囊环形侧面下侧,弹性橡胶套安装在透明套管内部左侧,固定弧板设置在透明套管右侧,弹性橡胶套内部右侧设置有弧面板,弧面板左端面固定有活动柱,活动柱左端面固定有转动柄,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的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调节功能不够好,调节不够直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直观快速,调节便利。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包括氧气面罩、传输管、球体气囊、调节机构以及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袋上侧连接有球体气囊,所述球体气囊上端面安装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左侧装配有氧气面罩,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氧气袋上侧;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透明套管、固定弧板、氧气连接管、弹性橡胶套、活动柱、转动柄以及弧面板,所述透明套管安装在氧气袋环形侧面上侧,所述透明套管内侧安装有氧气连接管,所述氧气连接管安装在球体气囊环形侧面下侧,所述弹性橡胶套安装在透明套管内部左侧,所述固定弧板设置在透明套管右侧,所述弹性橡胶套内部右侧设置有弧面板,所述弧面板左端面固定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左端面固定有转动柄。
设计方案
1.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包括氧气面罩、传输管、球体气囊、调节机构以及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袋上侧连接有球体气囊,所述球体气囊上端面安装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左侧装配有氧气面罩,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氧气袋上侧;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透明套管、固定弧板、氧气连接管、弹性橡胶套、活动柱、转动柄以及弧面板,所述透明套管安装在氧气袋环形侧面上侧,所述透明套管内侧安装有氧气连接管,所述氧气连接管安装在球体气囊环形侧面下侧,所述弹性橡胶套安装在透明套管内部左侧,所述固定弧板设置在透明套管右侧,所述弹性橡胶套内部右侧设置有弧面板,所述弧面板左端面固定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左端面固定有转动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套管环形侧面左侧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设置有螺纹帽,所述活动柱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活动柱与螺纹帽相匹配,所述活动柱通过螺纹帽与透明套管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袋通过氧气连接管与球体气囊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柄外侧套设有软胶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套管内径大于氧气连接管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长度大于氧气连接管直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心内科疾病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容易出现呼吸不畅。抢救窒息、呼吸困难或需要提高供氧量的病人,需要使用人工呼吸装置辅助病人进行呼吸。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调节功能不够好,氧气传输量不能快速直观的进行调节,不方便适应不同人群,不能够及时的对病人进行供氧,现在急需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直观快速,调节便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包括氧气面罩、传输管、球体气囊、调节机构以及氧气袋,所述氧气袋上侧连接有球体气囊,所述球体气囊上端面安装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左侧装配有氧气面罩,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氧气袋上侧,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透明套管、固定弧板、氧气连接管、弹性橡胶套、活动柱、转动柄以及弧面板,所述透明套管安装在氧气袋环形侧面上侧,所述透明套管内侧安装有氧气连接管,所述氧气连接管安装在球体气囊环形侧面下侧,所述弹性橡胶套安装在透明套管内部左侧,所述固定弧板设置在透明套管右侧,所述弹性橡胶套内部右侧设置有弧面板,所述弧面板左端面固定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左端面固定有转动柄。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套管环形侧面左侧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设置有螺纹帽,所述活动柱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活动柱与螺纹帽相匹配,所述活动柱通过螺纹帽与透明套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氧气袋通过氧气连接管与球体气囊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柄外侧套设有软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套管内径大于氧气连接管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柱长度大于氧气连接管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透明套管、固定弧板、氧气连接管、弹性橡胶套、活动柱、转动柄以及弧面板,该设计能够及时的对病人进行供氧,解决了原有的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调节功能不够好,调节不够直观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调节便利性。
因透明套管环形侧面左侧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设置有螺纹帽,活动柱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活动柱与螺纹帽相匹配,活动柱通过螺纹帽与透明套管相连接,螺纹帽方便活动柱的安装以及转动,因氧气袋通过氧气连接管与球体气囊相连接,该设计方便氧气的传输,因转动柄外侧套设有软胶套,软胶套提高了转动柄的使用舒适度,因活动柱长度大于氧气连接管直径,该设计方便活动柱挤压氧气连接管,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直观快速,调节便利。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中调节机构的正视剖面图;
图中:1-氧气面罩、2-传输管、3-球体气囊、4-调节机构、5-氧气袋、41-透明套管、42-固定弧板、43-氧气连接管、44-弹性橡胶套、45-活动柱、46-转动柄、47-弧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包括氧气面罩1、传输管2、球体气囊3、调节机构4以及氧气袋5,氧气袋5上侧连接有球体气囊3,球体气囊3上端面安装有传输管2,传输管2左侧装配有氧气面罩1,调节机构4设置在氧气袋5上侧。
调节机构4包括透明套管41、固定弧板42、氧气连接管43、弹性橡胶套44、活动柱45、转动柄46以及弧面板47,透明套管41安装在氧气袋5环形侧面上侧,透明套管41内侧安装有氧气连接管43,氧气连接管43安装在球体气囊3环形侧面下侧,弹性橡胶套44安装在透明套管41内部左侧,固定弧板42设置在透明套管41右侧,弹性橡胶套44内部右侧设置有弧面板47,弧面板47左端面固定有活动柱45,活动柱45左端面固定有转动柄46,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的心内科护理用人工呼吸装置调节功能不够好,调节不够直观的问题。
透明套管41环形侧面左侧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设置有螺纹帽,活动柱45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活动柱45与螺纹帽相匹配,活动柱45通过螺纹帽与透明套管41相连接,螺纹帽方便活动柱45的安装以及转动,氧气袋5通过氧气连接管43与球体气囊3相连接,该设计方便氧气的传输,转动柄46外侧套设有软胶套,软胶套提高了转动柄46的使用舒适度,透明套管41内径大于氧气连接管43外径,该设计方便透明套管41的安装,活动柱45长度大于氧气连接管43直径,该设计方便活动柱45挤压氧气连接管4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医护人员在对病患进行人工呼吸装置对病人进行供氧前,为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先顺时针旋转转动柄46,转动柄46旋转带动活动柱45旋转,活动柱45旋转通过螺纹帽向透明套管41右侧旋转移动,活动柱45向右侧移动带动弧面板47向右侧移动,弧面板47向右侧移动带动弹性橡胶套44挤压氧气连接管43,固定弧板42防止氧气连接管43移动,使氧气连接管43的传输直径减小,从而减少氧气传输量,同理逆时针旋转转动柄46,增大氧气传输量,实现对氧气传输量调节的目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调节便利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9190.9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3(武汉)
授权编号:CN209713902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A61M16/00
专利分类号:A61M16/00
范畴分类:16A;
申请人:武汉市中心医院
第一申请人:武汉市中心医院
申请人地址: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26号
发明人:黄贤娜;刘巧玲;张薇;刘回丽
第一发明人:黄贤娜
当前权利人:武汉市中心医院
代理人:邢立立
代理机构:61244
代理机构编号: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内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