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张弦梁论文-殷志祥,岳旭,杨元文,郝万金

双向张弦梁论文-殷志祥,岳旭,杨元文,郝万金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向张弦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向张弦梁结构,施工仿真模拟,预应力,张拉控制

双向张弦梁论文文献综述

殷志祥,岳旭,杨元文,郝万金[1](2019)在《检察官学院体育中心网球馆双向张弦梁预应力施工仿真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检察官学院体育中心网球馆屋盖采用双向张弦梁结构,它属于半刚性结构,张拉前的整体刚度很小,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变形,结构的预应力和索力控制难度大,这给施工带来了许多困难。通过施工仿真模拟,研究了不同张拉级别和张拉顺序对结构的影响,确定了实际张拉工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多种索力监测方法确保拉索的精确张拉。实践证明,施工中采取的张拉顺序和张拉级别能够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仿真模拟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对同类工程具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04期)

吴捷[2](2019)在《基于平衡荷载态整体优化的双向张弦梁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基于平衡荷载态整体优化的双向张弦梁结构在弹塑性极限承载力方面的特征与规律,对影响结构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结构缺陷、荷载非对称性、支座形式、撑杆高度、预应力大小等进行了系统的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双向张弦梁对初始缺陷并不敏感;结构设计、施工时对可能出现的非对称分布荷载需要仔细验算;在结构使用期内,一端固定铰支座,一端滑动铰支座是较为合理的支座形式;撑杆高度可明显提高结构极限承载力,同时应力比不大;双向张弦梁结构下弦索的预应力存在一个最优值,过大或过小都会使结构构件过早进入塑性。(本文来源于《钢结构》期刊2019年02期)

殷志祥,岳旭[3](2018)在《基于半波法的双向张弦梁结构索力测试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向张弦梁结构的索力测试是预应力张拉结构健康监测的核心内容,精确测试拉索的索力关系到整个结构的安全。双向张弦梁结构中拉索长径比较小,且是双向多跨拉索,拉索的撑杆边界条件比较复杂,传统的索力计算方法难以精确地识别出这类拉索的索力。针对这类拉索的索力识别问题,进行了双向张弦梁结构试验模型的索力测试试验研究。利用模态试验给出了模型拉索的模态信息,利用半波法索力识别技术测试了不同长径比的拉索索力。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半波法能够精确地测试出双向张弦梁结构拉索的索力,并且采用高阶模态信息计算的索力比低阶模态信息计算的索力要精确。为在役预应力张拉结构的健康监测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应用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王立伟,孙超[4](2018)在《逆向分析法在双向张弦梁施工张拉模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张弦粱结构作为一种自平衡体系,由于其高效的结构效能,已逐步在大跨度屋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双向张弦梁结构下部索撑节点在两个方向均存在施工预调值,因此计算较为复杂。通过将张力补偿法与逆分析法进行结合,采用几何非线性分析方法,对一双向张弦梁结构的张拉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利用张力补偿法得到了结构的设计力学状态,研究了拉索拉力随迭代次数的收敛过程。然后利用逆分析法逐步释放各个拉索,得到了各个施工步的结构位移及应力云图以及下部各个索撑节点在两个方向上的施工张拉预调值。计算结果表明,逆分析施工张拉模拟方法可以高效简便的得到双向张弦梁结构的施工预调值,同时可以避免不收敛问题。(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期刊2018-06-20)

刘金波,梁志勇[5](2017)在《考虑下部结构的双向张弦梁竖向地震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考虑上下部结构协同工作的双向张弦梁的地震响应规律,采用时程分析法对一个80m×80m的双向张弦梁结构模型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在竖向地震作用下,对其有、无下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相同而支座条件不同情况的抗震性能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竖向地震作用下考虑下部结构时其撑杆轴力与无下部结构时几乎相同,而此时上弦梁的竖向位移增大,屋盖周边处甚至增大几倍;下部结构相同而支座条件不同时竖向地震作用下撑杆轴力及上弦梁竖向位移几乎相同,而上弦梁的水平位移的差异较大;支座条件的改变仅影响结构各振型出现的阶数而不影响结构振型。研究结果为双向张弦梁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科技》期刊2017年06期)

岳旭[6](2017)在《基于半波法的双向张弦梁结构索力测试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向张弦梁结构是预应力张拉结构,拉索索力稳定在设计范围内是保证结构正常使用的关键。精确识别出拉索索力对于评估该类结构的安全性、预测结构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双向张弦梁结构中的拉索是双向多跨拉索,拉索同时受到撑杆、邻跨索和相交索的约束作用,边界条件非常复杂,对索力识别的精度影响较大。为了精确识别出双向张弦梁结构的索力,研究了用半波法测试双向张弦梁结构的索力。通过双向张弦梁模型索力测试试验、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试验模型的整体受力特性和拉索的工作状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态试验给出待测拉索的模态信息,分别使用频率法和半波法计算出模型的索力;以实际工程的安装过程为背景,验证了半波法在双向张弦梁结构索力测试中的适用性。模型拉索两端的索力、挠度和撑杆轴力具有空间对称性,模型的整体受力特性符合实际双向张弦梁结构、拉索的工作状态符合理论设计,制作的模型满足试验要求。双向张弦梁结构中拉索边界条件比较复杂,拉索的动力行为比较特殊,将其简单的简化为理想的铰接约束,使用频率法识别索力会产生不可接受的误差。半波法利用局部拉索的振动信息来识别整体拉索的索力,能够有效避免双向张弦梁结构中复杂边界条件对索力识别的影响,精确识别出了双向张弦梁结构的索力;高阶模态信息计算的索力比低阶模态信息要精确,随着振型阶数的增加,半波法所采用的局部拉索受边界条件的影响会减小,得到的索力也更加精确。(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期刊2017-05-01)

王鑫,陈志华,闫翔宇,马青,姜玉挺[7](2017)在《天津某采光顶双向张弦梁设计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双向张弦梁结构的特点,详细介绍了于家堡某建筑中庭尺寸为33.45m×31.35m的采光顶结构选型和设计过程。采用MIDAS/Gen 2013软件计算得到预应力对张弦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位移的影响,较为准确地确定了张弦梁中所要施加的预应力值,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对设计软件中将计算结果线性迭加的方法进行了验算,得出了其对于预应力结构的不适用性,给出了正确的计算方法并加以验证。同时,给出了6根梁相交的特殊预制节点,避免了梁与梁之间的相贯和小角度的焊接作业。(本文来源于《建筑钢结构进展》期刊2017年02期)

窦春宇[8](2016)在《大跨双向张弦梁动力性能及风致疲劳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张弦梁结构体系广泛应用于体育馆、机场、火车站、会展中心等各类大型公共建筑。由于张弦梁结构采用预应力技术,具有跨度大、质量轻、阻尼小的特点,属于高柔性结构。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疲劳问题成为工程界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大跨双向张弦梁结构进行了如下方面的研究:①本文基于线性滤波法数值模拟了东南沿海地区百年一遇风速的时程模拟。其中双向张弦梁结构的竖向和水平脉动风压分别采用Panofsky谱和Kaimal谱。时程模拟分析表明,竖向和水平的风速时程与所对应的风谱有良好的拟合。②本文基于张弦梁的自平衡结构,首先对其分析了结构的静力性能和稳定性能,以便更好地把握结构基本的受力特点,有利于开展后续的研究工作。采用参数化研究方法,考虑了下弦拉索的张力系数、上弦梁的弯曲圆心角、梁索刚度比、垂跨比、撑杆数目等影响因素,得到结构位移和杆件内力的变化规律,数值计算了带有初始缺陷的单向和双向张弦梁结构特征值屈曲,结果表明双向张弦梁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③本文研究了双向张弦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及风振响应,分析了大跨双向张弦梁结构频率、振型的特点,得到张弦梁结构的基频随张力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而其高阶频率受张力系数的影响较小;结构垂跨比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结构的刚度,增大结构的基频;张弦梁结构开间距离的减小可以明显提高结构的基频。采用时域法计算结构的风致响应,得到结构动力的响应可以通过增加结构的垂跨比、阻尼比进行控制。增加结构初始预应力可减小结构的整体位移和上弦梁的应力,同时部分拉索应力会有增加。④本文基于Miner线性累计损伤准则采用雨流计数法研究了双向张弦梁结构的风致疲劳,得到结构最容易破坏的位置在边榀张弦梁附近,增大结构的阻尼对结构疲劳寿命非常有利。结构疲劳寿命在整体上是随着垂跨比的增加而增加的,部分构件随着垂跨比的增加疲劳寿命减弱。(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6-04-16)

吴捷[9](2016)在《索形优化后的双向张弦梁索力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平衡荷载值确定双向张弦实腹梁结构的形状,由特制花篮螺丝和改装的U型绳卡分别模拟拉索张拉端和锚固端,采用多点分配梁杠杆集中加载与跨中直接吊挂加载相结合的加载方案,设计了一个索形优化后的双向张弦梁整体结构索力静载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双向张弦梁下部双向预应力索以两个方向交叉进行分步张拉且张拉顺序由跨中向跨端进行为宜;经过索网形状优化之后,当竖向荷载增大到设计平衡荷载值时,双向张弦梁双向各索索力值相近,分布均匀,明显改善受荷阶段结构中的索力分布.双向张弦梁下弦索对非对称荷载尤其是二分之一跨分布形式较为敏感,可能出现边跨索力超过同级全跨荷载下的现象.(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期刊2016年01期)

吴捷,舒赣平[10](2015)在《索形优化后的双向张弦梁索力静载试验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平衡荷载值确定双向张弦实腹梁结构的形状,设计了一个索形优化后的双向张弦梁整体结构索力静载试验。用万向节模拟撑杆与上弦钢梁节点,用特制花篮螺丝和改装的U型绳卡模拟拉索张拉端和锚固端,采用多点分配梁杠杆集中加载与跨中直接吊挂加载相结合的加载方案。试验结果显示,经过索网形状优化之后,竖向荷载增大到设计平衡荷载值时,双向各索索力值相近,分布均匀,明显改善受荷阶段结构中的索力分布。双向张弦梁下弦索对非对称活载尤其是二分之一跨分布形式较为敏感,可能出现边跨索力超过同级全跨荷载下的现象。(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5年09期)

双向张弦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基于平衡荷载态整体优化的双向张弦梁结构在弹塑性极限承载力方面的特征与规律,对影响结构承载力的主要因素:结构缺陷、荷载非对称性、支座形式、撑杆高度、预应力大小等进行了系统的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双向张弦梁对初始缺陷并不敏感;结构设计、施工时对可能出现的非对称分布荷载需要仔细验算;在结构使用期内,一端固定铰支座,一端滑动铰支座是较为合理的支座形式;撑杆高度可明显提高结构极限承载力,同时应力比不大;双向张弦梁结构下弦索的预应力存在一个最优值,过大或过小都会使结构构件过早进入塑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向张弦梁论文参考文献

[1].殷志祥,岳旭,杨元文,郝万金.检察官学院体育中心网球馆双向张弦梁预应力施工仿真模拟研究[J].建筑结构.2019

[2].吴捷.基于平衡荷载态整体优化的双向张弦梁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参数分析[J].钢结构.2019

[3].殷志祥,岳旭.基于半波法的双向张弦梁结构索力测试试验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8

[4].王立伟,孙超.逆向分析法在双向张弦梁施工张拉模拟中的应用[C].《工业建筑》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2018

[5].刘金波,梁志勇.考虑下部结构的双向张弦梁竖向地震响应分析[J].河北工业科技.2017

[6].岳旭.基于半波法的双向张弦梁结构索力测试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7

[7].王鑫,陈志华,闫翔宇,马青,姜玉挺.天津某采光顶双向张弦梁设计及分析[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7

[8].窦春宇.大跨双向张弦梁动力性能及风致疲劳的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

[9].吴捷.索形优化后的双向张弦梁索力特性试验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16

[10].吴捷,舒赣平.索形优化后的双向张弦梁索力静载试验设计与研究[J].工程力学.2015

标签:;  ;  ;  ;  

双向张弦梁论文-殷志祥,岳旭,杨元文,郝万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