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量子密钥分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量子,密钥,测量,衰减器,信道,网络,贝尔。
量子密钥分发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钟纪锋[1](2019)在《基于身份验证和纠缠交换的量子密钥分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验证通信双方的身份,文中提出了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基于这种身份验证方法,利用纠缠交换的特殊性质,提出一种量子密钥分发方案。本方案中需要进行通信的二者在验证彼此合法性的同时,可以检测量子信道的安全性。无需传送量子比特、交换经典信息或执行酉操作,通信双方即可利用纠缠交换的性质进行贝尔测量即可生成安全的密钥,且每两对纠缠粒子就可以生成量子密钥的2个比特位。文中对该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计算了密钥生成效率。(本文来源于《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谷文苑,赵尚弘,东晨,王星宇,杨鼎[2](2019)在《参考系波动下的参考系无关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参考系无关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是解决实际系统中参考系对准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其安全性的前提是参考系偏移速度缓慢.考虑到现实参考系波动和信号长度有限的情况,重点讨论了参考系偏移和波动下的有偏基参考系无关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性能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协议密钥率是关于偏移角的周期函数,同时也是波动角的递减函数,为下一步参考系无关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实用化打下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24期)
李亚平[3](2019)在《基于光子偏振和轨道角动量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二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所需处理和传递的信息量以指数级增长。目前,被广泛使用的经典加密技术,为日常生活中的数据提供了安全保障。但是,其安全性是基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而在数学上的重大进展,比如未知漏洞的发现,或者在新型计算机的重大突破,比如量子计算机,可能会使现有的经典加密技术在较短时间内过时。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可以提供给认证的双方一串共享的随机数,也即安全密钥。这一技术是基于物理学原理的,且在理论上被证明是安全的。基于这一技术,再加上已经被证明绝对安全的一次一密技术,就可以实现无条件安全的量子通信。此外,该技术能够通过误码率等手段监测到侧窃听者的存在。1984年,Bennet和Brassard提出了第一个量子密钥分发协议,BB84协议。经过了 35年的发展,从第一个只有32 cm的自由空间信道实现量子密钥分发,到目前实现中国和奥地利之间的7600公里洲际量子密钥分发。在光纤信道里也完成了从北京到上海的2000公里长的京沪干线。现如今,以量子密钥分发技术为核心的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已从实验室演示走向实用化和产业化。本论文总结了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基于光子偏振和轨道角动量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中所做的几个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实现量子密钥分发中常见的偏振编码方案中,有多光源方案,有基于单光源的干涉仪方案,还有直接调制偏振控制器的方案。针对现有方案存在安全性隐患和偏振消光比低的缺点,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Sagnac干涉仪的相位调制偏振编解码方案。不仅弥补了多光源存在的安全性隐患,其在偏振制备和探测过程中的自补偿特性也提高了发送端和接收端光学装置的鲁棒性。我们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光纤诱骗态BB84协议,并在实验上证明了其较好的偏振消光比和稳定性。第二,轨道角动量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处理轨道角动量光束时,现有的光学元器件会改变入射光的轨道角动量量子数,比如可调节分束器。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偏振轨道角动量双无关的可调分束比的分束器,并在实验上验证了其偏振无关性和轨道角动量无关性。利用此分束器,我们搭建了Sagnac干涉仪,实验中优异的干涉可见度证明了其在量子信息处理或者基于轨道角动量的量子密钥分发中的潜在应用。第叁,现有的大部分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均需要校准参考系,在参考系变化剧烈的系统中,比如自转的卫星与地面接收站通信,需要大量的资源来对准参考系。而参考系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现有的参考系无关协议存在对损耗敏感和只能针对参考系弱漂移的缺点。在前人提出旋转不变光子态的概念以及演示实验的基础上,我们利用光纤Sagnac干涉仪,设计并实验实现了偏振和轨道角动量联合编码的BB84诱骗态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了我们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应对旋转参考系的有效性。第四,在实现全天候量子密钥分发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白天量子密钥分发是先要突破的一个技术难点。我们分别利用时间滤波,频率滤波,和空间滤波的方法,在自由空间实地信道实验实现了诱骗态BB84协议。我们持续一周的连续运行我们的系统,实验结果证明了其可靠性。受大气湍流影响,轨道角动量光束在自由空间传播时会增大其模间串扰,从而影响基于轨道角动量光通信的性能。我们提出了基于快反镜和四象限探测器的自适应光学方案来减弱大气湍流对轨道角动量光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自由空间实地参考系无关诱骗态BB84协议。相对较低的误码率和相对较高的安全密钥率证明了我们系统在自由空间实地信道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11-05)
郑异,黄鹏,彭进业,曾贵华[4](2019)在《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实际系统中量子攻防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是一种理论上可以提供无条件安全密钥分发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实际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却存在着一些违背安全性证明中假设的不完美性,它们可能为窃听者打开安全漏洞来隐藏他们的窃听行为,从而成功地窃取安全密钥信息。虽然量子黑客攻击严重地影响了系统的实际应用安全性,但这些攻击均有相应完善的防御方案,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系统的商业化应用。本文分别详细地展示了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硬件光路的信源、信道及信宿3个模块中不同的量子黑客攻击及防御策略,并对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期刊2019年10期)
曹原,赵永利[5](2019)在《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即服务》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密钥分发可以为信息通信提供长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鉴于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高成本和复杂性,量子密钥分发即服务成为未来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有效运营模式之一,可以实现全网用户通过申请量子密钥分发服务共享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基础设施。本文引入软件定义网络技术来提供高效灵活的量子密钥分发服务,介绍了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即服务的体系框架和演示平台,演示了量子密钥分发服务提供流程。(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期刊2019年10期)
桂运安[6](2019)在《可有效抵御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探测器攻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桂运安)记者9月24日从中科大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可以有效抵御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探测器控制攻击的方法,为提高实用化BB84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新思路。成果近期发表在权威期刊《光学》上。量子密钥分发是量子信(本文来源于《安徽日报》期刊2019-09-26)
王华,赵永利[7](2019)在《量子密钥分发城域光组网技术前瞻》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密钥分发是量子通信的基本实现技术,能够提供安全的密钥分发方式。随着点到点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的成熟与发展,多点到多点的量子密钥分发组网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如何构建多点到多点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是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提出了量子密钥分发城域光网络架构,研究了量子密钥分发城域光组网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策略,探讨了量子密钥分发城域光网络在相关场景的应用,最后总结分析了量子密钥分发组网未来的发展方向及面临的挑战。所提出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架构能够高效进行多点间的量子密钥分发,从而为业务灵活地提供密钥资源。(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吴长锋[8](2019)在《我首次验证远距离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可行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讯(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及其同事张强、刘洋与国内合作者携手,在300公里真实环境的光纤中完成了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限于通信光纤的损耗和探测器的噪(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9-11)
于波,菅在河,张清[9](2019)在《非线性效应对多通道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通道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具有系统稳定性高、多通道传输、通信容量大等优点,但是非线性效应会降低系统工作性能.文章计算了4阶非线性效应强度,考虑非线性效应研究实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利用优化的实验参数抑制非线性效应使系统成码率最大化.这种多通道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可以应用于城域量子通信网络.(本文来源于《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10](2019)在《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网络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计算机将改变整个加密领域。一项曾经被认为离我们很遥远的技术正在逐步走进现实应用。量子计算机将打破在公钥基础设施和密钥交换协议中使用的算法,使人们所熟知的密码学进行颠覆性重构。量子密钥分发是一种对量子或传统计算威胁免疫的物理层技术。然而,量子密钥分发需要一个物理底层,而光纤是最常见的选择。大多数情况下,它仅仅被用作专门传输精密量子信号(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量子密钥分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参考系无关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是解决实际系统中参考系对准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其安全性的前提是参考系偏移速度缓慢.考虑到现实参考系波动和信号长度有限的情况,重点讨论了参考系偏移和波动下的有偏基参考系无关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性能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协议密钥率是关于偏移角的周期函数,同时也是波动角的递减函数,为下一步参考系无关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实用化打下了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量子密钥分发论文参考文献
[1].钟纪锋.基于身份验证和纠缠交换的量子密钥分发[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谷文苑,赵尚弘,东晨,王星宇,杨鼎.参考系波动下的参考系无关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J].物理学报.2019
[3].李亚平.基于光子偏振和轨道角动量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4].郑异,黄鹏,彭进业,曾贵华.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实际系统中量子攻防研究进展[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19
[5].曹原,赵永利.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即服务[J].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2019
[6].桂运安.可有效抵御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探测器攻击[N].安徽日报.2019
[7].王华,赵永利.量子密钥分发城域光组网技术前瞻[J].通信学报.2019
[8].吴长锋.我首次验证远距离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可行性[N].科技日报.2019
[9].于波,菅在河,张清.非线性效应对多通道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影响[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软件定义量子密钥分发网络设计[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