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境承受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氮素,华北平原,承受力,冬小麦,环境,郧西,黄壤。
环境承受力论文文献综述
张邦喜,范成五,王萍,王文华,柳玲玲[1](2015)在《施氮对黄壤坡地玉/麦轮作体系氮素环境承受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黄壤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作物高产稳产、环境友好的氮肥施用量,减轻农业施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6个小麦氮肥用量(0,90,120,150,180和240 kg/hm2)和6个玉米氮肥用量(0,146,195,244,293和390 kg/hm2),研究了土壤高残留氮条件下黄壤旱坡地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对氮素的环境承受力及合适的氮肥投入量。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粒产量和植株氮素总积累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玉米季施氮量达210.9 kg/hm2、麦季施氮量达150.9 kg/hm2,玉米、小麦有减产风险;土壤中残留矿质氮以NO-3-N为主,其残留量、土壤氮素表观盈余率(SNASR)均与施氮量呈极显着相关;玉米季施氮量在102.2~120.0 kg/hm2,籽粒产量为4067.5~4131.9 kg/hm2,0~100 cm土壤中积累NO-3-N在146.9~151.3 kg/hm2,小麦季施氮量在93.0~113.2 kg/hm2,籽粒产量为1354.6~1395.7 kg/hm2,0~100 cm土壤中积累NO-3-N在141.1~153.4 kg/hm2,此时玉米、小麦分别达到最高产量的95.0%~96.5%和95.0%~97.9%。综合考虑产量、氮素利用和环境效应,土壤高残留氮条件下,黄壤坡地玉米季推荐施氮量为102.2~120.0 kg/hm2,麦季推荐施氮量在93.0~113.2 kg/hm2,可以在兼顾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获得较高产量。(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曾祥惠,张孺海,马献伦,马礼会,王志林[2](2009)在《发展追求与环境承受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 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面前,如何抓住时机,扬长避短,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各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来自十堰市的这组报道表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冷静分析,积极面对,勇于进取,我们前行的方向就会明朗,我们面对的困难就能克服,我们面(本文来源于《湖北日报》期刊2009-02-22)
李玉英,余常兵,孙建好,李春杰,李隆[3](2008)在《蚕豆/玉米间作系统经济生态施氮量及对氮素环境承受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河西走廊灌区田间试验,对不同施氮水平下蚕豆/玉米间作系统的生产力、氮素吸收利用率及土壤无机氮累积量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线性加平台模型探讨了间作系统的经济生态施氮量。结果表明间作系统的生产力与施氮量的线性加平台模型的相关性达到极显着水平(P<0.001),0~160 cm土壤无机氮累积量与施氮量间以二次曲线模型相关性最高;种间互作显着提高系统生产力和氮素吸收,增幅分别为23%和33%;间作系统生产力、养分吸收量及土壤无机氮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高氮肥量和种间互作使作物发生氮素"奢侈吸收"。如果充分考虑到生产、生态和经济效益,则间作系统适宜施氮量为186 kg/hm2,对应生产力为10.6×103 kg/hm2,增产14%,节约38%氮,减少75%土壤无机氮残留。(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钟茜,巨晓棠,张福锁[4](2006)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对氮素环境承受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对氮素的环境承受力。结果表明,冬小麦和夏玉米达到最高产量时的施氮量分别是112和180 kg/hm2。氮肥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生理利用率表现出抛物线的趋势。在农户习惯施氮条件下,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氮肥利用率分别是10%和6%,每千克氮肥分别增产2和3千克。灌水和集中降雨是引起土壤硝态氮明显下移的主要因素。氮素平衡计算的结果表明,低施氮量时,氮素盈余以残留Nmin为主,高量施氮则以表观损失为主。将收获后0—90 cm土壤中的硝态氮的量控制到150kg/hm2,可以在兼顾环境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产量;此时冬小麦季的施氮量是122 kg/hm2,产量(干物重)达到最高产量4331 kg/hm2;夏玉米季的施氮量是145 kg/hm2,产量(干物重)是7965 kg/hm2,达到最高产量的97%。(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王宇,张晓松[5](2005)在《发展重化工业无法避免要考虑能源环境承受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字显示,今年1至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034亿元,同比增长16.9%。 “从客观趋势来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谈到工业化进程(本文来源于《新华每日电讯》期刊2005/03/20)
钟茜[6](2004)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对氮素环境承受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寻找既能获得尽可能高的产量,又能在最大限度上减轻对环境压力的氮肥施用技术,是中国集约化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选择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山东省惠民县,通过田间小区试验,~(15)N微区试验的结果,分析了我国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对氮素的环境承受力,结果表明: 在华北平原当前土壤供氮水平下,低量施氮即可达到较高产量。作物收获后残留在土壤0-90cm土层中的硝态氮和氮肥总损失随施氮量的增加而直线上升,对施入的氮肥没有缓冲作用。将收获后硝态氮残留的上限控制在150kg/hm~2N,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施氮量可以降低到150kg/hm~2N以下,此时能够兼顾产量和环境。冬小麦季施入的氮肥在夏玉米上具有明显的后效,夏玉米施肥应充分考虑氮肥的后效与土壤氮素的矿化。在农户习惯施氮水平下,冬小麦每公斤氮肥增产2公斤籽粒,夏玉米每公斤氮肥增产3-7公斤籽粒。 在农户习惯施肥水平下(冬小麦季施氮量375kg/hm~2N,夏玉米季施氮240kg/hm~2N),当季作物化肥氮的利用率约为26%,损失率为29%—32%,0-100cm土壤残留量为41%—45%。试验条件下,夏玉米季肥料的损失率略低于冬小麦季。肥料氮在当季以及后茬的去向均以残留为主。施入氮肥具有明显的“carry over”效应。 冬小麦季观察到硝态氮移出0-90cm土体,在90-180cm的土层中累积,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过量灌水和集中降水是引起冬小麦季土壤硝态氮强烈下移的主要因素。夏玉米季硝态氮主要残留在0-90cm土体中,该季硝态氮移动与降雨关系密切,偏旱的年份一般淋洗不出90cm土体。 氮素平衡计算结果表明,高量的播前硝态氮和矿化是输入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是造成施氮不增产的主要原因。低施氮量时,氮素盈余以残留硝态氮为主,高施氮量则以损失为主。(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04-06-01)
王兴仁,张福锁,R.Odowski[7](1995)在《石灰性潮土对氮肥连续施用的环境承受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轮作条件下,通过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北京地区石灰性潮土对氮肥连续施用的环境承受力。结果表明,常量氮肥(N 一年169 kg·hm~(-2))与不施氮相比,在60 cm 以下土层 NO_3~--N 含量无显着差异,没有污染地下水,而在两倍于常量的施氮量(N 一年338 kg·hm~(-2))条件下,80~100 cm 土层的 NO_3~--N 含量比常量施氮显着增加,在雨季或灌水量较大及长期淋洗条件下有可能污染地下水。通过本试验并参考有关研究结果,将该土壤对氮肥的环境承受力定为 N 一年203 kg·hm~(-2)。研究还表明,适量施用有机肥及磷、钾肥能协调土壤对作物的养分供应,增加作物产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减少 NO_3~--N对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5年S2期)
环境承受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编者按 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面前,如何抓住时机,扬长避短,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各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来自十堰市的这组报道表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冷静分析,积极面对,勇于进取,我们前行的方向就会明朗,我们面对的困难就能克服,我们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境承受力论文参考文献
[1].张邦喜,范成五,王萍,王文华,柳玲玲.施氮对黄壤坡地玉/麦轮作体系氮素环境承受力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5
[2].曾祥惠,张孺海,马献伦,马礼会,王志林.发展追求与环境承受力[N].湖北日报.2009
[3].李玉英,余常兵,孙建好,李春杰,李隆.蚕豆/玉米间作系统经济生态施氮量及对氮素环境承受力[J].农业工程学报.2008
[4].钟茜,巨晓棠,张福锁.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对氮素环境承受力分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
[5].王宇,张晓松.发展重化工业无法避免要考虑能源环境承受力[N].新华每日电讯.2005
[6].钟茜.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对氮素环境承受力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
[7].王兴仁,张福锁,R.Odowski.石灰性潮土对氮肥连续施用的环境承受力[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