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卤化氢分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原子电荷,单电子作用势,单电子作用力,单电子作用势垒
卤化氢分子论文文献综述
张乐[1](2018)在《卤化氢分子中原子电荷的计算及分子形貌理论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原子核与特定数量的电子组成原子这个微观体系。原子电荷作为一个重要参数,不仅可以预测反应的活性位点,还可以用来计算分子之间或分子内的相互作用。本文是在分子中单电子作用势(PAEM)结合分子中单电子作用力(FAEM)基础上,研究H原子与X卤素原子由近及远过程中原子PAEM电荷及H-X键上分子中单电子作用势势垒D_(Pb)的变化特点,并绘制了由近及远过程中分子形貌图,分析形貌图上的内禀特征信息。利用其它多种方法计算原子电荷,同PAEMAIM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详细的研究内容如下:1.应用Gaussview软件构建分子结构,调节化学键键长,获得分子的几何结构。在CISD/6-311++G(d,p)的理论水平下,分子中单电子作用势基础上,使用自编程序,计算原子的PAEM电荷、分子的第一电离能、原子核到分子边界轮廓的距离及到对应边界轮廓上的电子密度、H-X键上分子中单电子作用势势垒D_(Pb),绘制了HX分子化学键长变化时的形貌图。通过计算分析,在H原子与卤素原子X由近及远过程中,H原子与卤素原子X的PAEM电荷与原子间距离存在一定关系,H-X键上分子中单电子作用势垒D_(Pb)与原子间距离存在相反的变化关系,原子核到分子边界轮廓的距离及对应的边界轮廓上的电子密度也存在规律性的变化。2.在CISD/6-311++G(d,p)理论水平下,得到不同原子间距离下HX分子的稳定结构,计算不同原子间距离下H、X原子的QTAIM电荷、Mulliken电荷、CHELPG电荷、MK电荷、NPA电荷及Hirshfeld电荷,计算结果表明,QTAIM、Mulliken、CHELPG、MK、NPA几种方法计算的原子电荷偏大,原子电荷与原子间距离存在着不确定关系。Hirshfeld方法计算电荷稳定性不好,且电荷偏小。PAEMAIM方法计算的原子电荷,无论是在电荷的稳定性方面,还是在电荷结果上,都较其它方法的结果有一定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王小琴[2](2009)在《拟合的卤化氢分子与氦原子的相互作用势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原子分子碰撞过程确定原子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途径。基于MS势模型得到了卤化氢与氦原子碰撞体系的相互作用势模型,从中得到了有关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09年34期)
曹维良,张敬畅[3](1997)在《乙烯基乙炔与卤化氢分子间π型氢键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从头算法在6-31G**基组下,对π型氢键体系C2H2·HCl、C2H4·HCl和H2C=CHC≡CH·HCl及其组份分子的稳定构型进行了全优化。对于C2H2·HCl和C2H4·HCl分别得到了一种稳定的π型氢键络合物;对于H2C=CHC≡CH·HCl得到了顺式和反式两种可能的π型氢键络合物。此外,用MP2法对上述四种络合物作了相关能校正,得到了氢键键能分别为13.217、14.446、15.562和15.039kJ/mol。最后,用电荷密度的拓扑理论对上述络合物的电荷密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电荷密度梯度向量场的性质和分子图的结果表明,HCl分子中的H原子分别与C2H2和C2H4分子的C=C和C≡C形成π型氢键。而在顺式和反式H2C=CHC≡CH·HCl中,HCl与C≡C键所形成的氢键较C=C更为有利。顺式和反式相比,前者更稳定。电荷密度的Laplacian量,2p(r),预见了氢键的位置和方向,也解释了HCl中的H与C≡C生成较强氢键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7年03期)
刘海燕,王艳,冯文林,朱维新[4](1994)在《7-羟基喹啉与卤化氢分子形成1∶2桥式氢键化合物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AM1方法并采用能量梯度优化研究了7─羟基喹啉烯醇式(I)和酮式(Ⅱ)与HF,HC1,HBr分子形成1∶2桥式氢键化合物的结构和相对稳定性。研究表明,与HF,HBr分子形成的化合物I和Ⅱ的构型基本保持Cs对称性;而与HC1分子形成的化合物I和Ⅱ具有小角度的椅式结构。所有化合物I均比Ⅱ更加稳定。(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4年01期)
马忠新,戴树珊[5](1986)在《卤素分子与卤化氢分子的相对论量子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原子序数增加,电子的相对论作用相对地增强,在重原子中,其值达到库伦相互作用和原子间键能的数量级。所以,在研究含重原子的分子体系时,相对论效应必须予以考虑。本文参照了Bersuker和Pyykko的方法,提出非经验参数的相对论扩展Huckel方法(REHT),(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1986年11期)
卤化氢分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原子分子碰撞过程确定原子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途径。基于MS势模型得到了卤化氢与氦原子碰撞体系的相互作用势模型,从中得到了有关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卤化氢分子论文参考文献
[1].张乐.卤化氢分子中原子电荷的计算及分子形貌理论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8
[2].王小琴.拟合的卤化氢分子与氦原子的相互作用势模型[J].科技信息.2009
[3].曹维良,张敬畅.乙烯基乙炔与卤化氢分子间π型氢键的理论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
[4].刘海燕,王艳,冯文林,朱维新.7-羟基喹啉与卤化氢分子形成1∶2桥式氢键化合物的理论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
[5].马忠新,戴树珊.卤素分子与卤化氢分子的相对论量子化学研究[J].化学通报.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