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排水论文_王延辉,饶虎,冯军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裂隙排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裂隙,隧道,介质,基岩,张量,孔隙,水文地质。

裂隙排水论文文献综述

王延辉,饶虎,冯军伟[1](2019)在《双层盲沟截排水设计在基岩裂隙水地区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变电站工程边坡侧面积水导致边坡失稳及地下水位抬升导致的地面积水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层盲沟设计的新方法,边坡外侧截水盲沟和内侧排水盲沟的双层设计和综合应用,对边坡形成了有效保护,并对基岩裂隙引起的地面积水进行了有效疏通,设计时充分考虑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盲沟施工方便,所用材料易取,且造价低廉,设计方案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双层盲沟施工后的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设计方案为条件相同的类似情况的排水设计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工程经验。(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周磊,王欢[2](2017)在《裂隙富水矿山采矿前期疏排水方案模拟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泰斯(Theis)非稳定流分析法分析基岩含水层在不同疏干强度下的水位-时间关系,参照矿山地表沉降允许的基岩年水位最大降深要求,得出不同降深条件下所允许的年最大疏排水强度。以上述疏排水强度作为初始的采矿前期疏排水方案,在采矿前期基岩水位总降深的条件约束下,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模拟优化采矿前期疏排水方案,以适应采矿前期排水能力逐步增加的特点,指导矿山安全有效疏排地下水,避免因疏排地下水而引发次生灾害。(本文来源于《采矿技术》期刊2017年05期)

齐天松,束龙仓,张依楠,温忠辉,刘波[3](2017)在《落水洞对裂隙-管道介质排水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自行研制的裂隙-管道介质物理模型进行多组试验,探究落水洞对介质排水过程的影响。对裂隙-管道介质按照介质空隙结构特点进行分区,引入反映介质排水过程中水体排泄快慢的单位时间排水量,进而得到对应不同介质分区和介质整体的四个单位时间排水量。利用单位时间排水量分析九种落水洞横截面积对裂隙-管道介质排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落水洞横截面积的增大对裂隙-管道介质结构的影响为增大其储水空间和导水空间;落水洞横截面积的增大会加快裂隙-管道介质的排水过程,排水过程对落水洞横截面积增大的响应在横截面积的增大量达到某一阈值后才会发生,该阈值和介质空隙结构有关;排水过程的叁个不同阶段的阈值不同,末期的阈值小于初期、中期的阈值。(本文来源于《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期刊2017年05期)

梁春阳[4](2017)在《裂隙岩体公路隧道防排水新技术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裂隙岩体中公路隧道渗漏水是隧道频繁发生的病害之一,为解决公路隧道渗漏水问题,改善公路隧道渗漏水现象,本文依托闹枝隧道工程,调查总结在裂隙岩体中新建隧道渗漏水频发的部位,分析其渗漏水原因。对比分析裂隙岩体在实际工程常用的数学模型,并借助Midas GTS/NX对隧道开挖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阐述裂隙水渗流作用对隧道开挖的影响,肯定了注浆堵水的作用。通过对实际工程的调查分析,找出我国隧道防排水设计和施工中的不足。通过现场实践和试验提出防水层铺设新工艺——LV铺设法,其有效改善目前公路隧道既有防水层铺设工艺的不足。针对隧道衬砌结构“叁缝”处防排水存在的渗漏水问题,研发出新型止水带——梯形背贴式止水带和蝶形中埋式止水带,详细叙述其防水原理及施工工艺,明确其施工工艺的具体参数,有效解决衬砌结构“叁缝”处渗漏水问题。这叁项新技术与新工艺为今后裂隙岩体地区公路隧道防排水的设计与施工起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7-05-08)

邵冠慧,梁恒辉,袁宽瑶[5](2014)在《岩体裂隙发育区域的地下排水设计施工措施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岩体中裂隙较多且地下水发育的区域修造建筑或道路时,渗水是影响施工的主要因素,特别在雨季降雨量较大时,没有完善的地下排水设施,将直接影响建筑及路面的使用性能,减少其使用寿命,严重影响运营安全。以无锡地铁某停车场为研究对象,从勘察、设计、施工等方面,系统研究了场内渗流区域排水设施的解决方案,分别提出库体结构基础和路基不同的预防技术措施,并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关键点进行了强调,对于多裂隙山体附近大规模建筑的地下排水系统设计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技术》期刊2014年06期)

黄明清,杨保华,刘斯忠,李广泽,吴爱祥[6](2014)在《矿井裂隙水水源特征及其分段排水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矿井水源特征及设计高效经济的排水系统,分析了裂隙水源特征及其关联因素,结果表明,矿井水源以岩溶裂隙水及构造裂隙水为主;控矿断层导水性在不同的构造深度不同,褶皱核部的劈理、裂隙易成为地表水下渗通道,而岩性对裂隙水的影响取决于岩石结构、矿物成分及裂隙导水性。优化后的5台泵3条管路并联分段排水系统符合安全与经济要求,实践证实新分段排水系统全年排水电耗比原有系统降低21.3%,吨水百米电耗降低23.6%,节约排水费用105万元/年。(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4年05期)

宋永佳,胡恒山[7](2013)在《裂隙挤喷流对孔隙介质排水体积模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际岩石比如沉积形成的岩石往往是裂隙和孔隙并存的孔隙介质.由于扁状的裂隙与近似球形或圆管形的孔隙具有不同的可压缩性,当孔隙介质受压时,液体会从易压缩的裂隙中挤出流入不易压缩的孔隙中,这种挤喷流会引起弹性模量的频散和能量的耗散.着重研究了裂隙挤喷流和液体可压缩性对孔道变形的影响,推导出了动载荷作用下排水体积模量的表达式.与挤喷流相关的裂隙附加柔度会引起排水体积模量随频率变化,使得孔隙介质呈现黏弹性.频率越高,模量的实部越大,岩石抵抗变形的能力越强.而模量的虚部体现了挤喷流对能量的耗散.裂隙密度主要决定模量频散的幅度以及能量耗散的强度,且裂隙密度越大,模量频散幅度越大,能量耗散也越强.裂隙的纵横比主要决定模量频散速率最快或能量耗散最强时对应的特征频率.若孔隙介质中不含有裂隙,即裂隙密度是0时,排水体积模量退化为Biot理论中的排水体积模量.(本文来源于《力学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刘春平,石云,万飞[8](2011)在《不排水条件下裂隙流体压力对引潮高的振幅比和位相差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裂隙潮汐应力分析,提出了不排水条件下,单裂隙和多裂隙流体压力-引潮高的振幅比和位相差响应模型。基于响应模型的分析计算,绘制了单裂隙流体压力振幅比和位相差与裂隙产状的关系曲线,分析了岩体弹性参数(λ、μ)和Skempton系数(B)对裂隙流体压力振幅比和位相差的影响。结果表明,M2和O1波裂隙流体压力-引潮高的振幅比随裂隙倾角(DIP)增加而增加,位相差都在±165°~±180°(DIP<15°)和0°~±10°(DIP>15°)之间,且两波位相差符号相反;流体压力振幅比线性地响应岩体弹性常数(λ、μ)和Skempton系数(B)的变化,但位相差几乎不受裂隙和岩体弹性参数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期刊2011年03期)

刘志春,孙明磊,高新强[9](2011)在《裂隙岩体隧道排水影响范围数值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隧道排水影响范围一直是难以突破的水文地质问题,直接关系到隧道施工及运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程度。以石太客运专线石板山隧道为例,采用非均质、各向异性等效连续介质渗流模型进行瞬态分析,研究了隧道排水影响半径与施工过程、水文地质因素、工程因素及降雨入渗补给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层渗透系数、降雨入渗补给量及洞顶含水层厚度影响较大,而结构面方向、各向异性特性系数及支护封闭时间影响相对较小,为有效评价隧道施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期刊2011年02期)

李亮辉[10](2007)在《裂隙岩体隧道渗流场分析与防排水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隧道渗漏水是已建隧道中普遍存在的病害。渗漏水使路面湿滑,威胁行车安全;渗漏水增加洞内湿度,降低洞内设施的工作效率;在寒区渗漏水还会引发各种冻害,进一步恶化隧道运营环境。隧道渗漏水是隧道设计、施工和运营中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隧道防排水和渗漏治理已经成为隧道工程建设的一大关键课题。本文结合江西省交通科技项目“隧道渗水病害的现场观测与防治技术研究”课题,以景婺黄(常)高速公路上的新建隧道为主要工程背景,在对新建隧道工程地质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对隧道围岩结构面的调查,采用DIPS软件分析了裂隙分布规律及围岩优势结构面,并计算出隧道围岩的叁维渗透张量。作者分析了裂隙岩体常用的的几种数学模型及其基本方程,然后基于流固耦合的渗流理论,应用FLAC~(3D)有限差分法软件对隧道进行数值模拟。选取新建隧道YK12+450~YK12+500之间一浅埋断面,根据工程勘测报告提供参数以及现场测试参数建立模型,分别进行考虑渗流场作用与不考虑渗流场作用下的隧道开挖数值分析,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一些有益于工程实践的结论。论文通过在隧道施工时期分阶段地对隧道渗漏水进行详细调查,并从地质、设计与施工的角度上分析了隧道渗漏水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总结了山岭隧道工程开挖支护与防水堵漏的一些主要措施,针对新建隧道施工完成后二衬施工缝隙沉降缝等裂缝渗水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渗漏水合理的治理方案,并进行效果的观测分析。(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07-04-01)

裂隙排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泰斯(Theis)非稳定流分析法分析基岩含水层在不同疏干强度下的水位-时间关系,参照矿山地表沉降允许的基岩年水位最大降深要求,得出不同降深条件下所允许的年最大疏排水强度。以上述疏排水强度作为初始的采矿前期疏排水方案,在采矿前期基岩水位总降深的条件约束下,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模拟优化采矿前期疏排水方案,以适应采矿前期排水能力逐步增加的特点,指导矿山安全有效疏排地下水,避免因疏排地下水而引发次生灾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裂隙排水论文参考文献

[1].王延辉,饶虎,冯军伟.双层盲沟截排水设计在基岩裂隙水地区的应用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

[2].周磊,王欢.裂隙富水矿山采矿前期疏排水方案模拟与优化[J].采矿技术.2017

[3].齐天松,束龙仓,张依楠,温忠辉,刘波.落水洞对裂隙-管道介质排水过程的影响[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7

[4].梁春阳.裂隙岩体公路隧道防排水新技术研究与应用[D].长安大学.2017

[5].邵冠慧,梁恒辉,袁宽瑶.岩体裂隙发育区域的地下排水设计施工措施探讨[J].岩土工程技术.2014

[6].黄明清,杨保华,刘斯忠,李广泽,吴爱祥.矿井裂隙水水源特征及其分段排水系统[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4

[7].宋永佳,胡恒山.裂隙挤喷流对孔隙介质排水体积模量的影响[J].力学学报.2013

[8].刘春平,石云,万飞.不排水条件下裂隙流体压力对引潮高的振幅比和位相差的响应[J].中国地震.2011

[9].刘志春,孙明磊,高新强.裂隙岩体隧道排水影响范围数值试验研究[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1

[10].李亮辉.裂隙岩体隧道渗流场分析与防排水技术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

论文知识图

西昌川03井静水位(a),Mi波潮汐水位振幅...不同高程排水硐内岩层倾角随硐深变化曲...裂隙非饱和渗透系数与孔隙率关系中里柯岛组砂岩边坡治理方案平面布置(单...软土加固加固前后不同位置处十字板剪切...地裂缝

标签:;  ;  ;  ;  ;  ;  ;  

裂隙排水论文_王延辉,饶虎,冯军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