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善达克沙地黄柳水分来源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浑善达克沙地黄柳水分来源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尤为重要。本文以浑善达克沙地优势灌木黄柳为研究对象,基于碳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分析当地大气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大气水汽等同位素以及与气象因子关系,并结合多源线性混合模型、贝叶斯模型,分析黄柳在不同阶段的水分来源以及水分利用效率,为实现该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改善荒漠化、恢复当地植被和生态系统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水体同位素值差异表现为黄柳枝干水>向阳面土壤水>背阳面土壤水>大气降水>大气水汽>地下水。通过研究各水体同位素值与温度、降水之间的关系,发现大气降水、大气水汽δD、δ180值与温度成正相关关系,地下水与埋深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黄柳茎干水δD、δ180值与降水有正相关关系,大气水汽δD、δ18O值而与降水呈负相关关系。(2)利用直接相关法以及多源线性混合模型、贝叶斯模型分别定性定量判断各月份黄柳水分来源,并由此总结出的黄柳水分利用模式。黄柳在4-5月主要吸取中深层水,6-8月由于降水的增多,主要利用降水以及经过降水入渗过后的表层土壤水,9-10月主要吸收中上层土壤水,并且随深度变化也有可能吸收深层土壤水,也可能利用地下水。(3)2018年黄柳叶片向阳面δ13C值变化范围为-28.34‰~-26.49‰,而背阳面δ13C值变化范围为-29.16‰~-26.96‰。月变化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也存在旱季高、雨季低的特点。δ13C值与当天温度也没有相关关系,与降水呈负相关关系。向阳面、背阳面黄柳的WUE范围分别为84.83~155.23mmol C·mol-1H2O、72.30~153.75mmol C.mol-1H2O;平均值分别为 124.22、116.80 mmol C.mol-1H2O。从 WUE值可以看出黄柳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氢氧同位素研究进展
  •     1.4.2 碳同位素研究进展
  •   1.5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条件
  •   2.3 自然资源
  •   2.4 社会经济
  • 3 试验方案及观测项目
  •   3.1 试验方案
  •   3.2 气象数据观测
  •   3.3 土壤含水率
  •   3.4 同位素测定
  •     3.4.1 野外采样
  •     3.4.2 室内实验
  • 4 氢氧稳定同位素值特征分析
  •   4.1 降水特征分析
  •     4.1.1 降水量以及降水同位素特征分析
  •     4.1.2 大气降水线方程
  •     4.1.3 大气氘盈余
  •     4.1.4 降水与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   4.2 地下水特征分析
  •     4.2.1 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分析
  •     4.2.2 地下水与降水、埋深的关系分析
  •   4.3 土壤水特征分析
  •     4.3.1 含水率变化特征分析
  •     4.3.2 土壤水同位素值变化特征分析
  •   4.4 植物水特征分析
  •     4.4.1 植物水同位素特征分析
  •     4.4.2 植物水与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   4.5 叶片周边水汽特征分析
  •     4.5.1 水汽同位素特征分析
  •     4.5.2 水汽与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   4.6 小结
  • 5 植物吸水来源分析
  •   5.1 直接相关法定性判别吸水来源
  •   5.2 多源线性混合模型定量判别吸水来源
  •     5.2.1 多源线性混合模型理论
  •     5.2.2 IsoSource软件应用与数据处理分析
  •   5.3 贝叶斯混合模型定量判别吸水模型
  •     5.3.1 贝叶斯混合模型理论
  •     5.3.2 MixSIR软件判别水分来源
  •   5.4 植物根系吸水范围分析
  •   5.5 小结
  • 6 碳同位素与植物水分关系特征分析
  •   6.1 碳同位素值变化规律
  •   6.2 碳同位素值与环境因子关系
  •   6.3 碳同位素值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张雨强

    导师: 贾德彬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黄柳,稳定同位素,水分来源,水分利用效率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

    分类号: Q948

    DOI: 10.27229/d.cnki.gnmnu.2019.000063

    总页数: 62

    文件大小: 7365K

    下载量: 101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稳定氧同位素确定植物水分来源不同方法的比较[J]. 生态学杂志 2020(04)
    • [2].雨水的重要性(英文)[J]. 英语画刊(高级版) 2017(11)
    • [3].解渴“喝啥呦”?[J]. 健康之家 2014(06)
    • [4].采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判定喀斯特地区植物水分来源的挑战与可能应对方案[J].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7)
    • [5].黑河中游河岸带柽柳水分来源的~(18)O同位素示踪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07)
    • [6].科尔沁沙地樟子松水分来源贡献率的稳定同位素模型估计(英文)[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2(04)
    • [7].北京山区松栎混交群落的植物水分来源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8(01)
    • [8].干旱区植物水分来源的D、~(18)O同位素示踪研究进展[J]. 地质科技情报 2009(04)
    • [9].柴达木盆地荒漠植物水分来源定量研究——以格尔木样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5(02)
    • [10].氢氧同位素示踪法探测新疆地区防护林和棉花体系水分来源与竞争[J]. 生态学报 2019(18)
    • [11].六道沟流域2种典型灌木不同季节水分来源及利用效率[J]. 西北植物学报 2018(01)
    • [12].石灰岩地区连片出露石丛生境植物水分来源的季节性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11(10)
    • [13].雨季北京山区3种典型植物的水分来源[J]. 干旱区研究 2014(04)
    • [14].利用稳定氢氧同位素定量区分白刺水分来源的方法比较[J]. 生态学报 2011(24)
    • [15].稳定氢氧同位素定量植物水分来源的不确定性解析[J]. 生态学报 2018(22)
    • [16].夏季高寒沙地乌柳林的水分来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17].黑河流域不同生境植物水分来源及环境指示意义[J]. 冰川冻土 2013(01)
    • [18].植物水分来源季节性变化对区域蒸散发模拟的影响[J].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8(04)
    • [19].新疆准东荒漠区5种典型植物水分来源[J]. 干旱区研究 2018(05)
    • [20].用什么饮品来补水[J].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4(07)
    • [21].喀斯特区专属植物水分来源研究[J]. 地球与环境 2012(02)
    • [22].选对饮品来补水[J]. 中老年保健 2015(04)
    • [23].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群落优势植物水分来源[J]. 中国沙漠 2018(05)
    • [24].云冈石窟水分来源探查工程及若干成果[J]. 工程勘察 2012(11)
    • [25].用什么饮品来补水?[J]. 健康人生 2017(11)
    • [26].应用δD和δ~(18)O确定敦煌莫高窟洞窟蒸发水分来源[J]. 干旱区地理 2017(06)
    • [27].用隔绝法对极干旱区土壤水分来源的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13(01)
    • [28].基于SPAC系统干旱区水分循环和水分来源研究方法综述[J]. 生态学杂志 2013(08)
    • [29].新疆准噶尔盆地不同径级梭梭和白梭梭的水分来源[J]. 生态学报 2020(06)
    • [30].补水里面有学问[J]. 老同志之友 2014(15)

    标签:;  ;  ;  ;  ;  

    浑善达克沙地黄柳水分来源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