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检测器论文_郭思维

导读:本文包含了磁检测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检测器,管道,调制器,基尔,电流,海底,缺陷。

磁检测器论文文献综述

郭思维[1](2017)在《双回路磁检测器测量直流电流输出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确测量直流大电流是能源、化工等高能耗行业实现节能降耗的主要技术手段。在诸多测量方法中,磁调制式直流电流比较仪在直流电流测量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工业现场的电磁场环境复杂,测量装置在现场工作时常受到强烈的外界干扰。为了提高抗干扰性能,将磁调制式直流电流比较仪由单通道式改为多通道式。但是实际应用时多通道磁调制式直流电流比较仪会出现通道封闭,该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于磁调制器开环特性上存在虚假平衡点。为了解决通道封闭问题,设计了双回路磁检测器结构,但是实验结果表明双回路磁检测器的工作特性不如预期理想。本文对如何改善双回路磁检测器测量直流电流时的开环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2章根据双回路磁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建立仿真模型,第3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激励电压对输入输出特性的影响,并根据仿真结果分析如何通过调整激励电压进行改善;第4章根据磁放大回路得到不同工作方式分别建立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激励电压、激励波形、电抗值、取样电阻值等多个因素对输入输出特性的影响,提出改善双回路磁检测器输入输出特性的方法。第5章在实验样机上进行试验,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为双回路磁检测器在直流大电流测量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供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臧延旭,杨博霖,马宁,关晶鑫,张元[2](2016)在《小口径漏磁检测器的探头机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叁簧探头机构不适用于小口径检测器的问题,对检测器所用探头机构进行了改进:将探头壳与支撑弹簧连接方式由螺钉固定连接改为支撑弹簧滑动连接;去除叁簧探头机构中辅助弹簧,避免探头臂、弹簧缩短后辅助弹簧与探头臂上的连接螺钉、铆钉等磕碰;将刚性探头臂设计成弹簧臂,抵消辅助弹簧去除后支撑力减弱的问题;探头壳与弹簧臂间增加弹性垫,使探头壳尾端处于翘起状态,防止探头壳出现"栽头"现象。机械性能测试及牵拉试验表明:新型探头机构具有良好的姿态稳定性、耐磨性及抗震颤能力,极限压缩尺寸为30 mm,适用于小口径检测器或径向空间有限的设备。将弹簧、探头臂等零件尺寸加长,该探头机构还能够应用于大口径检测器,使用范围更加广泛。(本文来源于《油气储运》期刊2016年11期)

傅丹蓉,杨寒,肖春辉[3](2015)在《管道漏磁检测器的磁路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优化大口径管道漏磁检测器的磁路结构,以一套管道漏磁检测器的优化为例,首先利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对检测器的磁路进行计算,得出一组合适的结构尺寸;然后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检测器的磁路进行优化计算;最后结合上述两种计算结果,得到该套管道漏磁检测器的磁路结构设计尺寸。结果表明,此种设计方法在满足检测器磁场强度的前提下磁路结构尺寸明显减小,有效地减轻了漏磁检测器的重量。(本文来源于《无损检测》期刊2015年07期)

刘情新[4](2015)在《双回路磁检测器及电流比较仪磁屏蔽效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7061大功率整流电源的能耗计量基础研究》。目前在磁调制式直流电流比较仪的研究领域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是多通道磁调制式直流电流比较仪的通道封闭问题,第二是电流比较仪磁屏蔽效能的计算问题。由于磁调制器虚假平衡点的存在,多通道磁调制式直流电流比较仪会遇到通道封闭问题,使它的正常工作受到严重影响。但是多通道直流电流比较仪的的防磁性能相比于同结构的单通道直流电流比较仪要高10倍以上,因而有更好的应用前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通道封闭问题,本文提出了双回路磁检测器的设计。双回路磁检测器由磁放大器回路和磁调制器回路组成,它的输出信号同时具有磁调制器输出信号高灵敏度的特性和磁放大器输出信号单质的特性。并且实际测量了双回路磁检测器实验模型的输入输出静特性曲线,建立了双回路磁检测器的Simulink仿真模型。实验和仿真结果证明了双回路磁检测器相比于磁调制器,它的输入输出静特性曲线的单调区间大大扩展,对于通道封闭问题的解决十分有利。为了保证电流比较仪的正常工作,应当加装磁屏蔽体来减小外界干扰磁场的影响。但是目前存在的几种对磁屏蔽体径向磁屏蔽效能的计算方法都不够准确,并且关于双层磁屏蔽体径向磁屏蔽效能计算的理论研究更加缺乏。根据磁屏蔽效能的磁路算法,本文提出了较为精确的单层和双层磁屏蔽体径向磁屏蔽效能的计算方法,并且通过Ansoft有限元仿真,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5-06-01)

马健[5](2015)在《φ377原油管道漏磁检测器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管道检测技术是管道完整性管理(包括管道适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的基础和前提。依靠管道检测技术和完整性评价可以避免不必要和无计划的设备更换和维修,从而真正实现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更大限度的延长管道使用寿命。管道检测技术包括管道内检测技术和管道外检测技术。目前,对于管道的检测较为普遍认可的观点是采用智能检测器对管道实施内检测。国际、国内目前最常用的内检测技术就是漏磁检测技术。本文分析和研究了管道内检测技术,以及内检测器改进的研究,并从中实体建模(金属管道内检测器),包括主机、数据处理系统和辅助设备叁部分组成。研究了开展管道内检测基础理论;开展检测设备研制;开展了检测器定位方面的研究;开展检测数据采集、存储、分析软件方面研究;完成了模拟试验;完成了现场试验。本文提出Φ377检测器的研制,使我们在金属管道内检测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进展,使我们掌握了管道内检测的核心技术,做到了提高内检测设备检测精度和增强设备适应范围的目标。(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5-03-01)

傅丹蓉,常连庚,邸强华,杨寒,肖春辉[6](2015)在《漏磁检测器用于海底管道的磁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制海底管道漏磁检测器,使用陆上管道漏磁检测器对海底管道的磁化效果进行研究。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分析了海底管道厚壁管、混凝土配重层、双层管对漏磁场的影响。小口径漏磁检测器用于海底双层管检测时,被测管壁的磁场强度可达漏磁检测磁场要求阈值下限,需要改进。大口径漏磁检测器用于海底管道检测时,管壁的磁场强度能够达到漏磁检测的要求,缺陷信号量化和识别精度亦能够满足漏磁检测器的设计要求。研究成果对指导海底管道漏磁检测器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油气储运》期刊2015年02期)

刘群,黄松岭,赵伟,陈俊杰[7](2015)在《海底管道缺陷漏磁检测器数据采集系统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海底管道内可利用空间小、运行工况恶劣的实际情况,研发一款海底管道缺陷漏磁检测器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选用ARM实现对各功能单元的控制,并以FPGA结合A/D采样芯片进行多路漏磁检测信号的并行采集;通过对各功能单元的一体化和集成设计,在确保能准确有效采集和存储缺陷漏磁信号数据的前提下,实现系统结构的整合及简化。牵拉试验和检测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数据采集系统运行稳定,采集、处理缺陷漏磁检测数据质量高,达到设计要求,完全满足海底油气管道缺陷漏磁检测工程应用的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5年01期)

[8](2013)在《国内首套大口径叁轴高清漏磁检测器投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在运行的天然气管道需要定期进行无损检测,才能确保运行安全。以往,管道检测普遍采用单轴检测技术,存在一些局限。叁轴检测技术是管道检测行业的高端技术。与单轴检测相比,叁轴检测一方面优化了磁铁、钢刷等导磁结构和新型探头结构,另一方面增加了叁轴方向的缺陷识别功能,具有检测精度高、腐蚀缺陷识别能力强等优点,实现了对在役管道内径像、轴像和动像的检测。(本文来源于《煤气与热力》期刊2013年11期)

彭同乐,吴枫[9](2013)在《叁轴检测打破国外垄断》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彭同乐 通讯员 吴枫)8月8日,在管道局检测公司设备中心,由管道局检测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大口径叁轴高清漏磁检测器正在进行测试、组装。这些检测器即将投入西南油气田和西气东输一线管道检测施工。 正在运行的天然气管道需要定期进行无损检(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报》期刊2013-08-21)

杨博霖,臧延旭,张元[10](2013)在《提高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17″(426)高清晰度管道漏磁检测器的机械结构和性能指标,指出通过能力是其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以该检测器在陕西某天然气管网内检测工程和东北某天然气管网内检测工程的实际应用为例,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支撑力不足,皮碗磨损严重,检测器易停球等。据此,提出了改进措施:使用刚度更大的压簧增加第1排支撑轮的支撑力,但使用效果不佳;采用环形钢刷或类似支撑作为电池驱动节的支撑系统,可使检测器的运行状态远远优于采用支撑轮作为支撑的情况;改变皮碗形状,使用支撑力更强的皮碗结构,或通过增加直皮碗的方式增强支撑力,是最简便而直接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来源于《油气储运》期刊2013年07期)

磁检测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决叁簧探头机构不适用于小口径检测器的问题,对检测器所用探头机构进行了改进:将探头壳与支撑弹簧连接方式由螺钉固定连接改为支撑弹簧滑动连接;去除叁簧探头机构中辅助弹簧,避免探头臂、弹簧缩短后辅助弹簧与探头臂上的连接螺钉、铆钉等磕碰;将刚性探头臂设计成弹簧臂,抵消辅助弹簧去除后支撑力减弱的问题;探头壳与弹簧臂间增加弹性垫,使探头壳尾端处于翘起状态,防止探头壳出现"栽头"现象。机械性能测试及牵拉试验表明:新型探头机构具有良好的姿态稳定性、耐磨性及抗震颤能力,极限压缩尺寸为30 mm,适用于小口径检测器或径向空间有限的设备。将弹簧、探头臂等零件尺寸加长,该探头机构还能够应用于大口径检测器,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磁检测器论文参考文献

[1].郭思维.双回路磁检测器测量直流电流输出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2].臧延旭,杨博霖,马宁,关晶鑫,张元.小口径漏磁检测器的探头机构设计[J].油气储运.2016

[3].傅丹蓉,杨寒,肖春辉.管道漏磁检测器的磁路优化[J].无损检测.2015

[4].刘情新.双回路磁检测器及电流比较仪磁屏蔽效能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

[5].马健.φ377原油管道漏磁检测器研制[D].东北石油大学.2015

[6].傅丹蓉,常连庚,邸强华,杨寒,肖春辉.漏磁检测器用于海底管道的磁化研究[J].油气储运.2015

[7].刘群,黄松岭,赵伟,陈俊杰.海底管道缺陷漏磁检测器数据采集系统研发[J].中国测试.2015

[8]..国内首套大口径叁轴高清漏磁检测器投用[J].煤气与热力.2013

[9].彭同乐,吴枫.叁轴检测打破国外垄断[N].中国石油报.2013

[10].杨博霖,臧延旭,张元.提高漏磁检测器通过能力的方法[J].油气储运.2013

论文知识图

永磁无刷交流电机等效电路图储罐底板漏磁检测器原理结构电...双重磁检测器直流比较仪原理框图漏磁检测器检测节的实物图双重磁检测器电流比较仪开环特性...双重磁检测器的等效电路

标签:;  ;  ;  ;  ;  ;  ;  

磁检测器论文_郭思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