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论文_杨封友

导读:本文包含了原子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原子结构,中美,科学,教学设计,原子序数,化学键,教材。

原子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杨封友[1](2019)在《基于科学要素的化学史教学设计——以“原子结构的模型”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史涉及观察、假说、实验等科学要素,在科学方法、科学论证、科学精神等方面独具教育价值;文章以"原子结构的模型"教学为范例,立足科学要素,探索变讲述为探究的化学史教学设计。(本文来源于《化学教与学》期刊2019年12期)

贺艳斌,王金胜,高慧,杨金香,许学华[2](2019)在《构建“叁叁叁”混合式课堂教学新模式——以“原子结构”类比模型的建构为例(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和移动互联技术,探讨了医药类院校"无机化学"课堂教学的重构。实践中依托"一平台、一区域、六模块",运用移动互联思维重构了叁阶段、叁环节、叁分类的"叁叁叁"教学新模式。进一步以"原子结构"为例介绍了课堂重构的教学设计。教学改革从学生问卷调查、考试成绩、能力培养以及学习心理等不同角度均得到非常积极的反馈,期望这一理念和实践能为新时期高校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中英文)》期刊2019年22期)

陈女婷[3](2019)在《看两图 辨关系——巧解原子结构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原子或离子中,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和难点。中考对这部分知识的考查往往结合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单元格"进行考查。(本文来源于《初中生学习指导》期刊2019年30期)

张钟方,盛家荣[4](2019)在《中美高中化学教材“原子结构与性质”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原子结构与性质"的章节内容为例,对我国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与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化学:概念与应用》进行对比分析,从两版教材的内容体系、栏目设置及习题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两版教材的差异,从中得到思考与启示,为我国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写及教育教学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29期)

靳湘楠,吴太权,王晓月,蒋雪花,徐红梅[5](2019)在《Ni(111)表面二氧化硫分子单层膜的原子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0.25 ML覆盖度时Ni(111)表面二氧化硫(SO_2)的分子链、单层膜、SO_2/Ni(111)吸附系统的原子结构。方法: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CASTEP模块。结果:分子链或分子膜的能量比单分子能量更低时该系统稳定,吸附系统的能量比衬底和分子膜的能量之和更低时吸附系统稳定。稳定的SO_2分子链有一系列,其中分子与分子链的夹角α为50°~90°;稳定的SO_2单层膜只有一个,其中夹角α为90°;SO_2/Ni(111)有两个稳定的吸附结构,其一SO_2的S原子和两个O原子都吸附在顶位,其二SO_2的S原子吸附在表面的顶位而两个O原子吸附在桥位。结论:这是一个分子自组装系统,许多SO_2单分子自组装成若干稳定的分子链,然后许多SO_2分子链自组装成一个稳定的单层膜,最后SO_2单层膜平铺吸附在Ni(111)表面。比较吸附前后SO_2单层膜的结构参数,可知Ni衬底对对分子单层膜结构影响很小。(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姜有奎[6](2019)在《思维导图在新授课“原子结构”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工具,将其应用于新授课中,按照层层递进的原则,引导学生突破学习的重难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结构化学知识的方法。物质结构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占据着非常重的比例,而其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学习的效果不甚理想。众所周知,"原子结构"属于物理结构理论的范畴,且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中的"元素周期律"有衔接点,所以在新授课上,按照由浅及深、层层递进的原则,(本文来源于《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6期)

季蓉[7](2019)在《中美高中物理教材的对比与分析——以“原子结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教材的比较和分析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文章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和美国高中主流教材《物理:原理和问题》为例,从章节安排、引言设计、插图选择、栏目设置、例题和习题的编写这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期望能为我国的教材编写提供建议。(本文来源于《物理教学探讨》期刊2019年08期)

张叶琴[8](2019)在《渗透科学史实 培养科学精神——以初中科学“原子结构的模型”教学片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史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的重要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史能帮助学生体会科学发展的曲折和艰辛,更好地了解科学家顽强不息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本文来源于《理科考试研究》期刊2019年16期)

王丽洁[9](2019)在《原子结构和化学键解题中常见错误剖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有关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知识点的章节中,我们会学习到多种概念和对应规律,同学们一旦因为概念不清或者规律掌握不牢固,就会在解题时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下面举例剖析。一、对同位素、核素、同素异形体等概念理解错误而出错同位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同位"是指同一种(本文来源于《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期刊2019年Z1期)

王鹏飞[10](2019)在《Cu-Zr-Ag相分离型非晶合金形变过程中原子结构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晶合金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但较差的形成能力和低的室温塑性限制了其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纳米尺度相分离非晶有效地提高了室温塑性,但关于塑性变形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文以Cu-Zr-Ag系合金为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通过调整合金元素的含量,探讨体系的结构、动力学特征,通过室温压缩和动态力学实验,探讨合金体系变形过程中结构演变。对(CuZr)100-xAgx(x=0,10,20,33)非晶合金的熔体与非晶态结构对比发现,非晶态下Ag-Ag原子对聚集更明显,非晶中存在明显的化学不均匀性。随着Ag元素的加入,体系熔体的动力学变快、动力学不均降低,而其较强的化学不均匀性促使快慢原子进行分区,减少快慢原子区域之间的协同运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非晶形成能力提高。对非晶样品的压缩实验表明,非晶合金随着Ag含量的增加表现出更低弹性极限,更低的屈服强度和更低的△τ,表明样品有较低的应变局域化趋势。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Ag的增加,样品的局部剪切应变的分布更加均匀。随着Ag含量的增加,完整二十面体<0,0,12,0>(FI)多面体的比例在变形前后的差值不断增大,W值在变形过程中降低地更多,表明体系在更多区域发生塑性变形。随着Ag含量的增多,二十面体含量升高,其相互连接的中程序程度增强。而以Ag为中心的FI团簇较以Cu为中心的FI不稳定,而且以Ag为中心的FI形成的网状结构也更不稳定,在变形过程中较易被破坏。(CuAg)100-xZr1(x=0,10,20,33.4)系列非晶合金中,随着Zr含量的增加,样品的相分离程度逐渐减弱。Zr原子的加入使得体系的动力学变慢,动力学不均增强。对非晶样品进行压缩实验表明,随着Zr含量的增加,样品表现出较高的弹性极限,较高的屈服极限。样品的塑性虽略有降低,但获得了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局部应变主要分布在富Ag区,所以富Ag区的分布及尺寸大小对变形过程中局域剪切应变的分布会造成较大的影响。随着Zr含量的增加,样品的相分离程度减弱,富Ag区减小并且均匀分布在样品中,样品的局部剪切分布更加均匀。结构上,随着Zr含量增加,FI的比例在变形前后的差值越来越小,W值降低地更少,表明非晶中的FI变得更加稳定。以Ag为中心的FI形成的网状结构在变形过程中变得较稳定,在变形过程中不易被破坏。对Cu45Ag45Zr10进行动态力学分析(DMA)发现,温度和机械应变对系统的弛豫动力学行为起着相似的作用。通过调整弛豫温度,样品在600K时开始发生α弛豫。快原子<0,0,12,0>的多面体比例明显降低,<0,3,6,4>、<0,4,4,4>、<0,2,8,3>、<0,2,8,4>的比例升高。快原子区的原子更容易形成较低的五次对称结构,导致结构不稳定。(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9)

原子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和移动互联技术,探讨了医药类院校"无机化学"课堂教学的重构。实践中依托"一平台、一区域、六模块",运用移动互联思维重构了叁阶段、叁环节、叁分类的"叁叁叁"教学新模式。进一步以"原子结构"为例介绍了课堂重构的教学设计。教学改革从学生问卷调查、考试成绩、能力培养以及学习心理等不同角度均得到非常积极的反馈,期望这一理念和实践能为新时期高校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子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杨封友.基于科学要素的化学史教学设计——以“原子结构的模型”教学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9

[2].贺艳斌,王金胜,高慧,杨金香,许学华.构建“叁叁叁”混合式课堂教学新模式——以“原子结构”类比模型的建构为例(Ⅰ)[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

[3].陈女婷.看两图辨关系——巧解原子结构题[J].初中生学习指导.2019

[4].张钟方,盛家荣.中美高中化学教材“原子结构与性质”对比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9

[5].靳湘楠,吴太权,王晓月,蒋雪花,徐红梅.Ni(111)表面二氧化硫分子单层膜的原子结构[J].中国计量大学学报.2019

[6].姜有奎.思维导图在新授课“原子结构”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

[7].季蓉.中美高中物理教材的对比与分析——以“原子结构”为例[J].物理教学探讨.2019

[8].张叶琴.渗透科学史实培养科学精神——以初中科学“原子结构的模型”教学片段为例[J].理科考试研究.2019

[9].王丽洁.原子结构和化学键解题中常见错误剖析[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9

[10].王鹏飞.Cu-Zr-Ag相分离型非晶合金形变过程中原子结构的演变[D].山东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a)样品Graphene2(包括单层和多层...氮掺杂的AGNRs器件的结构模型图和ZGNR-H2异质结的结构示意图黄铁矿的理想、铁原子被取代后、硫原...模拟运算前的模拟系统模拟运算后的模拟系统

标签:;  ;  ;  ;  ;  ;  ;  

原子结构论文_杨封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