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收集箱,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滑杆上套接有滑套,滑套通过第一支杆与收集箱相连接,上支撑板上还固定有电机,丝杠杆的下端可转动地设置在下支撑板上,丝杠杆的上端与电机的转子同轴连接,丝杠杆上还套接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通过第二支杆与收集箱相连接;下支撑板上还固定有格栅杆,格栅杆上套接有可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清理滑套,清理滑套通过第三支杆与收集箱相连接。解决了在污水处理设备中,污水管道口往往设置有拦截杂物的格栅装置,长期使用后格栅上会集聚较多的杂物,而这些集聚的杂物往往沉积在水位之下,很难对其进行清理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上支撑板(1)、下支撑板(2)和收集箱(6),滑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支撑板(1)和所述下支撑板(2),且所述滑杆(3)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滑杆(3)上套接有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滑套(9),所述滑套(9)通过第一支杆(10)与所述收集箱(6)相连接,所述上支撑板(1)上还固定有电机(4),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丝杠杆(5)的下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板(2)上,所述丝杠杆(5)的上端与所述电机(4)的转子同轴连接,所述丝杠杆(5)上还套接有丝杠螺母(7),所述丝杠螺母(7)通过第二支杆(8)与所述收集箱(6)相连接;所述下支撑板(2)的上表面还固定有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格栅杆(14),所述格栅杆(14)上套接有可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清理滑套(11),所述清理滑套(11)通过第三支杆(12)与所述收集箱(6)相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上支撑板(1)、下支撑板(2)和收集箱(6),滑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支撑板(1)和所述下支撑板(2),且所述滑杆(3)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滑杆(3)上套接有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滑套(9),所述滑套(9)通过第一支杆(10)与所述收集箱(6)相连接,所述上支撑板(1)上还固定有电机(4),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丝杠杆(5)的下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板(2)上,所述丝杠杆(5)的上端与所述电机(4)的转子同轴连接,所述丝杠杆(5)上还套接有丝杠螺母(7),所述丝杠螺母(7)通过第二支杆(8)与所述收集箱(6)相连接;
所述下支撑板(2)的上表面还固定有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格栅杆(14),所述格栅杆(14)上套接有可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清理滑套(11),所述清理滑套(11)通过第三支杆(12)与所述收集箱(6)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杆(14)、所述清理滑套(11)和所述第三支杆(12)组成格栅机构,所述格栅机构的数量不少于10组,且多个所述格栅机构沿所述下支撑板(2)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滑套(11)的上表面和所述清理滑套(11)的下表面都固定有多个锥刺体(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2)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轴承套,所述丝杠杆(5)的下端至少部分可转动地位于所述轴承套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杆(5)和所述滑杆(3)分别位于所述下支撑板(2)的两端。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污水处理设备中,污水管道口往往设置有拦截杂物的格栅装置,格栅装置能够有效阻止体积较大的杂物进入到污水管道中,防止其堵塞,通常格栅至少部分是位于水位以下的,长期使用后格栅上会集聚较多的杂物,而这些集聚的杂物往往沉积在水位之下,很难对其进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解决了在污水处理设备中,污水管道口往往设置有拦截杂物的格栅装置,长期使用后格栅上会集聚较多的杂物,而这些集聚的杂物往往沉积在水位之下,很难对其进行清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收集箱,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且所述滑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滑杆上套接有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滑套,所述滑套通过第一支杆与所述收集箱相连接,所述上支撑板上还固定有电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丝杠杆的下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板上,所述丝杠杆的上端与所述电机的转子同轴连接,所述丝杠杆上还套接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通过第二支杆与所述收集箱相连接;
所述下支撑板的上表面还固定有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格栅杆,所述格栅杆上套接有可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清理滑套,所述清理滑套通过第三支杆与所述收集箱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格栅杆、所述清理滑套和所述第三支杆组成格栅机构,所述格栅机构的数量不少于10组,且多个所述格栅机构沿所述下支撑板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
优选地,所述清理滑套的上表面和所述清理滑套的下表面都固定有多个锥刺体。
优选地,所述下支撑杆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轴承套,所述丝杠杆的下端至少部分可转动地位于所述轴承套内。
优选地,所述丝杠杆和所述滑杆分别位于所述下支撑板的两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收集箱,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且所述滑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滑杆上套接有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滑套,所述滑套通过第一支杆与所述收集箱相连接,所述上支撑板上还固定有电机,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丝杠杆的下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板上,所述丝杠杆的上端与所述电机的转子同轴连接,所述丝杠杆上还套接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通过第二支杆与所述收集箱相连接;所述下支撑板的上表面还固定有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格栅杆,所述格栅杆上套接有可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清理滑套,所述清理滑套通过第三支杆与所述收集箱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该污水净化处理装置是安装在排污管或者污水输送管的管口处,防止杂物进入到管道中,这里的下支撑板是位于水位之下的,格栅杆至少部分位于水位之下,长期过滤杂物会使得格栅杆上缠绕一些杂物,而部分杂物也会沉积在位于水位以下的格栅杆处,定期开启电机,使得电机带动丝杠杆转动,从而使得丝杠螺母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收集箱上下运动,以将沉积在水位以下的杂物捞起,方便清理,收集箱上下运动时会带动清理滑套上下运动,从而将缠绕在格栅杆上的杂物,例如塑料袋、水草等杂物清理干净,防止格栅杆上缠绕过多杂物影响过滤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结构简单,适合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污水处理构造中。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中清理滑套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支撑板 2-下支撑板
3-滑杆 4-电机
5-丝杠杆 6-收集箱
7-丝杠螺母 8-第二支杆
9-滑套 10-第一支杆
11-清理滑套 12-第三支杆
13-锥刺体 14-格栅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端、下端”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净化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上支撑板1、下支撑板2和收集箱6,滑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支撑板1和所述下支撑板2,且所述滑杆3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滑杆3上套接有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滑套9,所述滑套9通过第一支杆10与所述收集箱6相连接,所述上支撑板1上还固定有电机4,沿竖直方向设置的丝杠杆5的下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板2上,所述丝杠杆5的上端与所述电机4的转子同轴连接,所述丝杠杆5上还套接有丝杠螺母7,所述丝杠螺母7通过第二支杆8与所述收集箱6相连接;所述下支撑板2的上表面还固定有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格栅杆14,所述格栅杆14上套接有可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清理滑套11,所述清理滑套11通过第三支杆12与所述收集箱6相连接(这里的收集箱6的初始状态是和与下支撑板2处于同一平面的,其为长条型结构,沿下支撑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初始状态下收集箱6是处于水位之下的)。在实际使用时,该污水净化处理装置是安装在排污管或者污水输送管的管口处,防止杂物进入到管道中,这里的下支撑板2是位于水位之下的,格栅杆14至少部分位于水位之下,长期过滤杂物会使得格栅杆14上缠绕一些杂物,而部分杂物也会沉积在位于水位以下的格栅杆14处,定期开启电机4,使得电机4带动丝杠杆5转动,从而使得丝杠螺母7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收集箱6上下运动,以将沉积在水位以下的杂物捞起,方便清理,收集箱6上下运动时会带动清理滑套11上下运动,从而将缠绕在格栅杆14上的杂物,例如塑料袋、水草等杂物清理干净,防止格栅杆上缠绕过多杂物影响过滤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结构简单,适合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污水处理构造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格栅杆14的过滤效果,以及清理格栅杆14的效果,所述格栅杆14、所述清理滑套11和所述第三支杆12组成格栅机构,所述格栅机构的数量不少于10组,且多个所述格栅机构沿所述下支撑板2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清理滑套11清理格栅杆14的效果,所述清理滑套11的上表面和所述清理滑套11的下表面都固定有多个锥刺体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丝杠杆5能够更为顺畅的转动,所述下支撑杆2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轴承套,所述丝杠杆5的下端至少部分可转动地位于所述轴承套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格栅杆14的过滤效果,所述丝杠杆5和所述滑杆3分别位于所述下支撑板2的两端。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5962.9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4(南京)
授权编号:CN209468139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C02F 1/00
专利分类号:C02F1/00
范畴分类:41B;
申请人:王玉磊
第一申请人:王玉磊
申请人地址: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锁金村街道花园路11号2号楼2层
发明人:王玉磊;朱新胜;黄冠燚
第一发明人:王玉磊
当前权利人:王玉磊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