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一体化电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机,驱动器,变频器,矢量,永磁,机电一体化,电路。
一体化电机论文文献综述
伊辉博[1](2019)在《机电一体化电机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机电一体化就是把电子技术应用到信息的沟通上、传播控制方面等等,从其构成内容上分析就是电子技术和机械的相互融合,以此保证两者之间的优势能够互为一体共同促进行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机电一体化渐渐变成了一门专业的学科,它将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各项机械技术全部集成在一起,使得最终的工程技术能够实现低能耗、高质量。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得电机使用效率大大提升,但是很多人却忽视了对该设备的控制,因此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装备维修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卫一[2](2017)在《电动发电一体化电机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当今社会能源的稀缺,环境污染难以恢复,所以社会各界对能源进行了高效利用,减少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并且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理念。汽车行业首当其冲,在“绿色汽车”的研发和设计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在能源改进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其中一个较大的突破就是混合动力汽车的出现。它在“绿色汽车”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是其有拥有优越的性能,这是由于它所使用的电动发电一体化电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汽车行业发展的热点方向。而电动发电一体化电机的控制与改进将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背景,从而引出其核心部分电动发电一体化电机,对其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了解到混合动力汽车的优势。通过对几种电机性能的对比,基于永磁同步电机所具有的优良性能,本文最终选择了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电动发电一体化电机。然后介绍了叁相坐标系变换到旋转坐标系所需要用到的Clark变换和Park变换,并分析了电动发电一体化电机在叁种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针对电动发电一体化电机本身所具有的电动功能和发电功能,本文运用了矢量控制作为本文的核心控制策略,同时结合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通过对系统的仿真,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并结合理论分析采用STM32F103ZET6作为本文的主控制芯片,构建出了电动发电一体化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图,最后详细的建立出软件流程图,并编写了程序。(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朱艺超[3](2015)在《变频一体化电机在煤矿采面中的实际应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井下采面的现场应用中,变频调速一体电机主要起到连续无级调速的功能,通过内置PLC可以方便地对电机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并通过电子回路改变相序来实现改变转速方向。其加减速度可调节,电机可以集约化和高速化,电气保护齐全。(本文来源于《山东煤炭科技》期刊2015年06期)
[4](2013)在《一体化电机驱动器的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自动化系统和运动控制仪器区别开来的趋势使得模块化机械设计成为可能,同时也已经成为吸收伺服技术一体化电机驱动器很大一部分的潜在价值。这一趋势所导致的结果是更多自动化系统供应商开始引入市面上可售的一体化电机驱动器,并且急需添加先进的解决方案到其中。对于能够很容易地让远程分配的输入/输出相互协作的新(本文来源于《工业设计》期刊2013年03期)
孙鼎英[5](2013)在《机电一体化电机控制前景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机电制造行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了80年代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机电制造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昌盛的时代,由原来的简单工业逐渐过渡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其最大的特点是一些机械部件可以通过自动控制来处理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机电制造行业实现了机电一体化。本文就从机电制造的发展历史入手,对机电一体化及机电一体化过程中存在不足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阐述。(本文来源于《硅谷》期刊2013年04期)
王金林[6](2012)在《一体化电机叶片泵液压动力单元噪声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以电动机为原动机的液压动力单元多为离散式结构,其由电动机、联轴器、液压泵和油箱这些独立部件连接而成,存在结构复杂、效率较低、噪声大、有潜在外泄漏途径等问题已成为其发展和应用的主要问题。一体化电机叶片泵液压动力单元将电动机、孔板离心泵、液压泵、油箱及辅件集成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液压动力单元,具有结构紧凑、噪音小、无外泄漏、效率较高等优点。一体化电动液压动力单元已成为液压动力单元发展的重要方向。本论文以一体化电机叶片泵液压动力单元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流场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一体化电机叶片泵液压动力单元的气穴噪声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发现其吸油流道中增加孔板离心泵能够显着提高主泵的吸油口压力。应用流场解析技术优化孔板离心泵结构参数,进一步提高主泵的吸油口压力,改善主泵吸油性能,避免因主泵吸油不足造成的气穴噪声。同时,应用流场解析技术对其内部辅助动压支撑结构进行优化。建立了一体化电动液压动力单元的测试平台,为开展一体化电动液压动力单元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坚实的实验基础,并应用该平台对第二代电机叶片泵样机进行了内部压力分布和噪声测量。本文研究成果对一体化电机叶片泵液压动力单元及液压电机泵的设计和产品化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和目的;概述了国内外液压动力单元的研究发展概况;综述了液压动力单元噪声研究现状;概括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章,提出了一种一体化电机叶片泵液压动力单元结构,并阐述了一体化电机叶片泵液压动力单元工作原理;介绍了声学基础理论;分析了一体化电机叶片泵液压动力单元噪声产生原因。第3章,运用FLUENT软件对一体化电机叶片泵液压动力单元吸油流道及内部动压支撑结构进行了流场仿真计算,获得了吸油流道中孔板离心泵在不同离心管直径和离心管个数时,吸油流道的压力分布特点,通过分析得出当离心管直径为φ13mm,离心管个数为5时,吸油流道中的孔板离心泵具有很好的增压效果,能够显着提高主泵的吸油能力,避免因主泵吸油不足造成的气穴噪声;同时得出动压支撑结构具有内夹角β,且内夹角β大于1°时,其在轴向高压区范围显着大于低压区范围,对电机转子有较好的辅助支撑效果。第4章,搭建了一体化电动液压动力单元测试平台,并应用该平台对一体化电机叶片泵液压动力单元内的第二代电机叶片泵样机进行了内部压力测量和噪声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进口压力明显高于内部压力,靠近泵后盖处内部压力高于其他位置处的压力。第二代电机叶片泵样机噪声声级明显小于电机油泵组的噪声声级,在出口压力为14MPa时,样机噪声声级低12dB,样机噪声声级主要为低频噪声,基本消除气穴噪声。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和成果进行了总结,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2-06-06)
柳向龙[7](2011)在《矿用隔爆一体化电机结构设计及保护电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变频调速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种工业领域,目前通用型变频器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在煤矿矿井下存在大量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通用变频调速系统不允许直接下井使用,因为如果变频器的壳体不具有隔爆型,当壳体内部产生火花或温度过高时,火花或爆炸产物传出壳体就会引起瓦斯爆炸。因此为了防止壳体内的爆炸生成物传出壳体引起外界爆炸,要求矿用变频器的壳体必须具有耐爆性和隔爆性。由于矿用变频器的防爆要求,整个设备被密闭于防爆腔内,不利于与外界进行热量的交换,因此,功率元件的保护和散热问题以及隔爆结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以上问题,设计研制防爆变频调速系统就非常关键。本文在了解了整个矿用变频调速的发展现状之后,根据沈阳工业大学生物医学与电磁工程研究所和抚顺隔爆电机厂对1140V/75kW变频电机进行一体化改造项目,制作了针对1140V/75kW电机的变频器,本文主要介绍了整个变频器的硬件结构电路,包括主电路设计和控制电路设计,并且根据矿用变频器的特殊使用环境,对变频器的保护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搭建了实验电路的基础上,将各环节的电路结构利用SolidWorks进行了初步绘图,以便于变频柜的合理布局,绘制了变频器主电路方案、制动电阻柜,同时由于变频器必须具有耐爆性和隔爆性,对隔爆变频器的散热方案和隔爆结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另外利用SolidWorks本身自带的COSMOSXpress插件对生成的零件和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完成了最终的产品设计与优化。(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1-01-07)
孙力,聂剑红[8](2010)在《一体化电机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一体化电机系统中电磁兼容的若干问题,主要集中在骚扰产生机理、电磁干扰带来的危害以及系统对电磁干扰强度的测试与抑制等方面。通过本文能够较为浅显、清晰的揭示出一体化电机系统在电磁兼容问题上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来源于《伺服控制》期刊2010年06期)
于功山,张文昌,王怀杰[9](2010)在《一体化电机系统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方案着重介绍了一体化电机系统中发电机的分析计算、整流器的分析计算和逆变器的分析计算,同时还做了试验验证总结。(本文来源于《移动电源与车辆》期刊2010年02期)
陈德志[10](2010)在《矿用隔爆一体化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1986年矢量控制理论诞生于德国,经历了20多年历程。无论从调制方法、控制方式还是新型的功率器件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实发展。但是由于在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使用的电气设备和控制设备,必须是隔爆型或本质安全型设备。在一些有爆炸性气体和粉尘比较多的地方(煤矿焦化厂部分化工厂)变频调速系统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地方的变频调速系统需要防爆,所以,通用型的变频调速系统是严禁在井下应用的。目前还很少有符合煤矿安全要求的隔爆型变频调速系统的产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煤矿的增产、降耗、提效被提到了重要地位,设备节能改造势在必行。而目前生产的隔爆型变频器由于难于安装等特点也没有得到普及。根据上述情况,我们拟研制一种矿用隔爆变频一体化电机,以满足各类煤矿生产的需求。本文软件采用恒压频比以及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双重算法,文中详细介绍了U/F控制算法以及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的空间电压矢量SVPWM的控制算法、磁链的估计、转速的估计以及与矢量控制有关的各种变换等。并且以TI公司DSP2812为内核,编制了程序。硬件部分本文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了120KVA矿用中压变频器硬件设计,给出了设计过程中的硬件选择,分析了驱动电路,上电缓冲电路,直流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电容端电压检测,输出电流的检测,温度的检测等,设计了一个六路输出的开关电源,并且总结了大功率变频调速系统的硬件设计的一些经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变频调速系统,具有明显的可靠性与鲁棒性。(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0-01-17)
一体化电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当今社会能源的稀缺,环境污染难以恢复,所以社会各界对能源进行了高效利用,减少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并且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理念。汽车行业首当其冲,在“绿色汽车”的研发和设计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在能源改进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其中一个较大的突破就是混合动力汽车的出现。它在“绿色汽车”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是其有拥有优越的性能,这是由于它所使用的电动发电一体化电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汽车行业发展的热点方向。而电动发电一体化电机的控制与改进将对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背景,从而引出其核心部分电动发电一体化电机,对其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了解到混合动力汽车的优势。通过对几种电机性能的对比,基于永磁同步电机所具有的优良性能,本文最终选择了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电动发电一体化电机。然后介绍了叁相坐标系变换到旋转坐标系所需要用到的Clark变换和Park变换,并分析了电动发电一体化电机在叁种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针对电动发电一体化电机本身所具有的电动功能和发电功能,本文运用了矢量控制作为本文的核心控制策略,同时结合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通过对系统的仿真,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并结合理论分析采用STM32F103ZET6作为本文的主控制芯片,构建出了电动发电一体化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图,最后详细的建立出软件流程图,并编写了程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一体化电机论文参考文献
[1].伊辉博.机电一体化电机控制系统研究[J].装备维修技术.2019
[2].卫一.电动发电一体化电机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D].长春工业大学.2017
[3].朱艺超.变频一体化电机在煤矿采面中的实际应用探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5
[4]..一体化电机驱动器的发展趋势[J].工业设计.2013
[5].孙鼎英.机电一体化电机控制前景展望[J].硅谷.2013
[6].王金林.一体化电机叶片泵液压动力单元噪声特性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
[7].柳向龙.矿用隔爆一体化电机结构设计及保护电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
[8].孙力,聂剑红.一体化电机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分析[J].伺服控制.2010
[9].于功山,张文昌,王怀杰.一体化电机系统设计与分析[J].移动电源与车辆.2010
[10].陈德志.矿用隔爆一体化电机控制系统设计[D].沈阳工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