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南地区“02·5”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端禹,王晓芳,崔春光,闵爱荣,向芬[1](2021)在《台风“潭美”(1312)倒槽影响江汉平原强降水分析》文中提出利用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GFS (Globle Forecast System) 0.5°×0.5°再分析资料以及FY-2E卫星TBB资料等分析2013年8月23—24日发生在湖北江汉平原的强降水机理。结果表明:23日傍晚登陆的热带低压"潭美"(1312)南北走向850 hPa倒槽在江汉平原上空停滞,江汉平原西部宜昌站与东部武汉站低层都是暖平流,但高层只在武汉出现冷平流,江汉平原先后受到两个α深对流云团影响,短时强降水站次较少、降水量较小。24日傍晚冷空气从黄河下游南侵,850h Pa倒槽在江汉平原顺时针旋转为西南至东北走向,豫鄂之间925 hPa相当位温锋区加强。宜昌、武汉都是低层暖平流、高层冷平流。宜昌静力不稳定与可降水量加大,武汉维持静力不稳定与大值可降水量,两站风的垂直切变减小,这些促使江汉平原湿对流发展。江汉平原β尺度对流云团多次合并形成一个α深对流云团,短时强降水站次较多、降水量较大。短时强降水落区与850 hPa倒槽位置关系密切。定量诊断结果表明,纬向风地转偏差科氏力促进850 hPa鄂西南24日20时以后由偏北风转为偏南风,倒槽向西移出湖北;但南北风的平流项与对流项却一直不利于鄂西南地区南风增加,它们是"潭美"低层倒槽滞留江汉平原的主要原因。
张宇昕,沈阳,马旭林[2](2021)在《西北太平洋晚季台风频数突然减少的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西北太平洋地区晚季(10—12月)66%的热带气旋可以发展成为台风,其比率高于盛夏季节。基于贝叶斯突变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晚季台风频数在1998年前后发生了年代际转折,即相对于1979—1997年,台风频数在1998—2016年显着减少。台风生成的空间分布情况表明,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数总体呈减少状态,减少最多的区域出现在东南部(0°~17.5°N,135°~180°E)。相应的,台风生成潜在指数(Genesis Potential Index, GPI)在该区域也明显减小。通过对比分析涡度、垂直切变、相对湿度和最大潜在强度四个主要因子对GPI变化的相对贡献大小,结果表明动力因子(垂直切变和涡度)对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频数的年代际变化起关键作用。
边巴卓嘎[3](2021)在《冬季南支槽对西藏西南部暴雪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基于南支槽的客观识别方法,识别了1981-2015年冬半年(11月-次年4月)500 hPa上南支槽,主要分析冬季(1月)南支槽气候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环流上影响。将冬季南支槽以80°E为界,分为东部型南支槽和西部型南支槽,对两种类型南支槽的结构特征做对比分析。利用站点降水资料分析了南支槽对西藏降水影响,并针对3次南支槽背景下西藏西南部暴雪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冬季南支槽日高度场在高原南侧整层为异常负距平,说明冬季南支槽天气系统较为深厚。在南支槽槽前的高原南部和高原上大气表现为上升运动异常增强,西南气流使得水汽和热量异常增强,槽后高原西侧为异常下沉运动。南支槽活动加强了高原南部及其上空的上升运动,其次向高原输送水汽和热量。(2)冬季在南支槽识别范围内,东、西部出现两个频次中心,因此将南支槽以80°E为界分为东部型南支槽和西部型南支槽。对比两种类型南支槽结构特征发现:动力结构,西部型南支槽槽前上升运动强于东部型南支槽;热力结构,东部型南支槽上升运动区域内的θse东部南支槽明显高于西部型南支槽;水汽条件,东部型南支槽水汽主要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外围转向以及孟加拉湾沿西南气流对其补充带来,西部型水汽主要自阿拉伯海并伴随孟加拉湾水汽的补充,东部型南支槽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明显比西部大。(3)冬季南支槽影响西藏降水,尤其对西藏西南部的暴雪影响更加明显。对3次南支槽背景下西藏西南部暴雪过程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南支槽及高低空急流是3次暴雪的主要影响系统,其水汽主要自阿拉伯海向西藏输送,暴雪发生在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偏北侧及水汽通量辐合中心位置;湿位涡守恒下,MPV1的绝对值明显比MPV2大,暴雪区上空对流层中层MPV1<0、MPV2>0是暴雪发生的重要判断依据之一;垂直螺旋度的正值维持在暴雪区上空500 hPa附近,其正值中心位置和大小与暴雪区落区和降水强度对应较好;500 hPa上湿螺旋度负值中心分布与相应时刻的暴雪中心基本重合,负值中心强度与暴雪强度相对应。
徐同,杨玉华,李佳,陈葆德[4](2019)在《SMS-WARMS V2.0模式对中国西南地区降水预报能力的客观检验》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标准降水检验方法、EDI方法和MODE方法对新一代上海区域中尺度模式SMS-WARMS V2.0模式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的西南地区降水预报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模式对西南地区四季的降水TS评分均较高,夏季和秋季相对更高,且在48 h内预报性能比较稳定。(2)预报偏差和TSS评分显示,模式对西南地区春、夏两季的各个量级降水预报均较实况偏多,而对秋季的大暴雨和冬季的大雨以上量级预报则相对偏少。总体而言,对西南地区的降水技巧呈现出预报成功率高于空报率的特征。(3)模式对西南地区的小雨、暴雨和大暴雨预报评分优于EC模式。(4)EDI检验显示模式对西南地区的极端降水有较高的预报技巧,对四川中部和东北部以及贵州西南部的极端降水预报技巧相对更高。(5)模式对2015年8月一次西南涡诱发的暴雨过程的空间落区预报较好,强度较实况偏强。(6)MODE方法统计结果表明,模式对西南地区暴雨预报的目标质心偏差较小,降水中心强度偏强。
周玉淑,颜玲,吴天贻,谢泽明[5](2019)在《高原涡和西南涡影响的两次四川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文中提出为了进一步研究高原涡、西南涡对西南地区暴雨的影响,本文用中国气象局自动站与CMORPH降水数据融合的逐时降水资料、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逐时FY-2E卫星的云顶亮温(TBB)资料、欧洲气象资料中心(ERA-interim)的再分析资料,通过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以及拉格朗日轨迹模式HYSPLITv4.9,对发生在四川盆地的有高原涡东移影响西南涡发展引发暴雨的两次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两次暴雨过程的降水强度和分布有明显区别,并且TBB活动特征显示在过程一中有MCC(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二则没有。(2)对于过程一,500 hPa上,高原涡逐渐减弱为高原槽并伸展到四川盆地上空,850 hPa上,在鞍型场附近有MCC的产生和发展,200 hPa上,高原涡在南亚高压北部偏西风急流下方的强辐散区内,位于南亚高压东南侧急流区下方稳定少动,偏东风急流北部有辐散中心,有利于西南涡的加强。对于过程二,500 hPa高原涡东移在四川盆地上空与西南涡耦合,形成一个稳定且深厚的系统,这也是过程二的暴雨强度比过程一强的最主要原因。200 hPa上,四川盆地始终位于南亚高压东侧的西北气流中,"抽吸作用"明显。(3)在过程一中,位涡逐渐东传且位涡增加的地方对应强降水区与MCC发展区,反映了暴雨和位涡的发展基本一致。在过程二中,中层位涡高值区从高原上东移并下传至盆地上空,两涡耦合使得上下层打通,位涡值比耦合之前单独的两涡强度更强。MCC产生的必要条件是中层大气要有强正涡度、强辐合和强上升运动,在未产生MCC前,过程一与过程二在盆地上空的动力条件甚至是相反的;从热力条件看,过程一中有明显的干冷空气入侵,增强不稳定条件,有利于MCC的产生并引发强降水;另一方面,本文也应证了二阶位涡的水平分布与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4)通过拉格朗日方法的水汽轨迹追踪模式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可得两次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源地和通道也有明显区别,过程一主要有两条水汽通道,通道一来自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洋面的底层,通道二来自四川南部750 m以下高度;而过程二的主要水汽输送通道有三条,通道一来自西方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上空1500~2500 m高度附近,通道二来自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的底层,通道三的水汽从孟加拉湾低层绕过云贵高原直接输送到四川盆地。
黄瑶[6](2019)在《不同纬带大气低频扰动对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气象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REOF分解,小波分析,合成分析,Butterworth滤波等方法探讨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的低频特征和影响降水的各纬度带,各高度层大气低频振荡特征。展示了低频系统在三维空间上的配置关系和对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产生的影响,为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天气延伸期预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西南按降水特征可划分为“川西”、“盆地”、“川东”、“贵州”和“云南”五个区域,每个区持续性异常降水都集中在夏季并具有15-60d低频振荡特征,其中15-30d低频振荡方差贡献更大,也更接近实际降水变化。(2)低频环流场中,影响各区降水的关键区域主要集中在乌拉尔山、贝加尔湖以东、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附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南海附近、印度半岛和孟加拉湾地区。15-30d振荡在各层各纬度都能较好的反映原始环流特征,即15-30d振荡在各高度层和各纬度带都会对降水产生影响,而30-60d低频振荡则在低层的低纬度表现得更加明显,在中层和高层则较弱。(3)15-30d低频环流场中,持续性降水期间各区域低频大气具有较强的斜压性,为降水提供能量条件。北风从高到低自高纬度南传至雨区,南风从低到高北传至中纬度与北风汇合,在雨区形成南北气流的交汇,且涡度场下正上负,利于气流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低层,各区不同低频气旋和反气旋向中纬度移动,带来南下冷空气和北上暖空气,并以不同形式交汇于降水区。中层,中高纬度低频高低压中心向南移动,最终形成西高东低的环流形势。高层,雨区被来自不同地区低频反气旋和辐散中心控制,形成高空辐散场。(4)30-60d低频环流场中,垂直斜压性弱,盆地和川东降水相比其他地区受30-60d低频振荡影响较大。低层,低纬度低频系统较强,导致南风分量较强,中高纬低频系统较弱,北风分量弱。中层,只有川西和盆地受中高纬度低频系统影响。高层,盆地、川东和云南上空为低频辐散区,有利于降水产生,川西和贵州对应低频辐合区,不利于降水产生。
韩林君[7](2019)在《2004-2017年夏半年西南涡在四川盆地形成降水的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NCEP Climate Forecast System(CFS)再分析资料与TRMM多卫星降水分析产品TMPA(TRMM Multi-satellite Precipitation Analysis),对2004-2017年夏半年西南涡进行统计,按其最大降水量与西南涡低压中心的相对位置进行分类,分析频数最多的四类西南涡降水特征。随后,对四类西南涡代表个例的环流、水汽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利用WRF模式对不同类型西南涡降水形成机制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通过统计2004-2017年夏半年西南涡及其降水方位,发现降水频繁出现在西南涡东北部、东部、东南部、中部,有些西南涡在两个及以上方位有降水或者无降水。分析四个频数最多的西南涡的降水范围与强度,发现,四类西南涡平均最大雨量均达到大暴雨的级别,最大6h降水量达275.1mm。其中,西南涡中部降水型暴雨范围最广,平均暴雨范围达12.3个站,且降水强度最强,6h平均最大降水量达80mm;其次为东南降水型、东部降水型与东北降水型。(2)总结四类西南涡环流特征。东北降水型与中部降水型流场相似,冷暖气流在盆地北部交汇。不同的是,中部降水型冷空气入侵范围较广,西南气流更为强盛,两支气流在盆地内形成环型的流场。而东北部降水型中,两支气流形成对峙状态。东部降水型与东南部降水型风场相似,对流层中低层均无冷空气入侵,西南气流到达盆地北部山脉时转向西。不同的是,西南涡东部降水型中,西南气流偏东,遇秦岭后向西绕流,进入盆地后加强。而在东南部降水型中,西南气流遇大巴山向西绕流,使盆地东部气流较弱。(3)对大气垂直运动的分析发现,在西南涡临近地区,都对应有显着的垂直环流圈,该环流圈通常由西南涡附近的上升气流及其北侧的下沉气流构成,而降水区通常与环流圈位置相对应。通过对比四类西南涡的降水特征,发现在无冷空气入侵的情况下,西南涡降水位置较偏南。(4)对于时次为正午12点的两个西南涡,会受到由山谷风效应引起的相当位温经向差异。若低空急流西伸,且无冷空气入侵时,山谷风效应引起低层不稳定,不稳定受到西伸的低空急流配合得以加强。背风坡的正涡度、对流层高层辐散等因素共同加强对流。当低空急流位置偏东时,西南涡产生两支上升气流,一支由于盆地西北侧冷空气入侵而产生;另一支由于盆地边缘地形对周围大气的加热作用加强了由低空急流产生的位势不稳定而产生,从而造成此次降水向东延伸。当冷空气强烈入侵时,暖湿空气沿冷空气向北倾斜上升,故引起的降水范围最大。
许传阳[8](2019)在《中国南亚热带典型季风区雨季水汽空间分异特征研究》文中指出降水过程是一个地区气候旱涝更替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水汽输送是制约降水过程的关键环节,分析影响“干湿”气候状况的水汽来源及输送状况,对于进一步认知区域降水时空分异特征至关重要。本论文以位于典型亚热带季风区的中国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组合地带为研究区域,以稳定同位素示踪、HYSPLIT模式应用及SOFM非线性分类器构建等为研究手段,开展雨季降水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不同季风环流水汽输送过程及其交互影响区域的界定研究。创新性基于多元数据构建SOFM非线性分类器对西南和东南水汽通道交汇区位置作了进一步明确和重新认知,得出分异界线在哀牢山东侧的结论。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助于深入理解我国亚热带季风区域的旱涝灾害形成,实践意义则是能够促进气候区划修订和国家防灾减灾战略制定。论文沿着“降水分异-水汽来源-输送路径-水汽交互影响界定”的总体思路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如下:(1)辨识雨季开始期特征,阐明了雨季降水时空格局。应用16个气象台站1971-2016年日降水数据,基于ArcGIS平台,辨析雨季来临时间相位时空格局;探讨雨季降水构成特征(降水量、日数、强度)的年际、月际变化趋势及不同等级降水强度对降水量贡献的分异特征;阐明雨季降水空间关联特征与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971年到2016年间的研究区雨季降水区域分异显着,大体以哀牢山为界,东部地区稍早于西部地区进入雨季,降水量总体趋势是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区域逐渐减少,降水强度随时间波动呈现东减西增趋势,降水量年际波动东部地区稳定性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且有自东向西逐步降低之趋势。(2)揭示雨季降水来源分异特征,探讨了其交互影响区域。应用2014年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实测数据,借助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研究雨季全期及一次降水过程δD和δ18O的衰减过程,及水汽输送空间格局,探讨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空间突变的降雨量效应和大陆效应,分析西南水汽和东南水汽的交互区域。结果显示,整个雨季及一次典型性暴雨过程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展示出了来自西南方向的孟加拉湾水汽、来自东南方向的南海水汽的大气降水重同位素分别自西向东和自东向西不断递减现象。南海季风向西运移途经研究区东部的过程中,西来的孟加拉湾水汽越过哀牢山后在红河、个旧附近与其相遇,共同造成该区域稳定同位素量值减少较快,即空间分界特征较为清晰。(3)阐明雨季水汽输送路径及来源,揭示了水汽传输的时空演变规律。应用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格式的2013-2016年风向数据,基于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从月尺度追踪各站点的雨季水汽输送路径及各方向水汽对降水量贡献的时空演变规律;结合聚类分析,从雨季尺度进一步探讨西南水汽和东南水汽的交互影响区域。结果显示,研究区东、西部分别受南海水汽和孟加拉湾水汽影响且存在差异。影响研究区西部地区雨季的水汽以来自西南方向的孟加拉湾水汽占绝对优势,而东南方向的南海水汽和西南方向的孟加拉湾水汽都是影响东部地区雨季的主要水汽,即哀牢山以东地区的雨季不仅受南海水汽控制,还受到了孟加拉湾水汽明显作用。(4)构建SOFM非线性分类器,定量描述了雨季水汽来源分异特征。建立多元数据的水汽来源分异量化表征体系,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构建非线性分类器(SOFM),定量描述中国典型亚热带季风区雨季水汽来源分异规律,辨识分异界线。结果显示,基本以哀牢山为界,以西地区雨季主要受孟加拉湾水汽控制;哀牢山以东地区位置靠西的红河、个旧、蒙自除主要受南海水汽影响外,还明显受到孟加拉湾水汽影响,而再往东的砚山以东区域则显着受南海季风控制。得出哀牢山山脉东侧的个旧、蒙自附近是研究区内的南海水汽和孟加拉湾水汽交互影响区域,是西南夏季风和东南夏季风的分界地带。
冯典[9](2019)在《季风爆发前、后期孟加拉湾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事件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孟加拉湾热带气旋是造成我国低纬高原地区强降雨的天气系统之一,在其主体环流尚未到登陆之前,就可以在低纬高原地区造成远距离降雨过程。本文采用NCEP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中国气象局台站降水资料、以及JTWC最佳路径资料,识别出1981—2012年间孟加拉湾热带气旋在我国低纬高原地区引起的远距离强降雨事件(predecessorrainevent,PRE)21例,PRE事件发生频次呈现出典型的双峰型分布,主要发生在季风爆发前期的4-5月和季风爆发后期的10-11月,在季风爆发期间较少。而季风爆发前、后期孟加拉湾热带气旋在低纬高原地区造成的PRE事件发生的概率有显着差异。相比于季风爆发后期,季风爆发前期孟加拉湾热带气旋在低纬高原造成的PRE事件发生概率更高、降水量更强、影响范围更大。PRE事件的发生与孟加拉湾热带气旋、南海区域副高、东亚大槽、副热带高空急流等环流的异常有关,但在季风爆发前、后期各环流因子异常形态有显着差异。在季风爆发前期,孟加拉湾热带气旋仅与副热带高空急流异常相配合即可引起低纬高原PRE事件,而季风爆发后期PRE事件的发生则往往需要多环流因子异常相配合,对高低层环流异常的阈值要求较高,相对为小概率事件,发生概率较低。季风爆发前、后期孟加拉湾热带气旋在低纬高原造成的PRE事件均是孟加拉湾热带气旋与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空急流等系统共同作用的产物。PRE降雨区均处于距离孟加拉湾热带气旋主体环流千里之遥的右前端,孟加拉湾北部低压环流与其东侧南海副高之间的气压梯度使得对流层中低层有强烈的偏南气流将丰沛的水汽从孟加拉湾热带气旋附近输送至低纬高原,造成低纬高原地区中低层湿度增加、形成对流不稳定;同时PRE降雨区均位于高层副热带急流入口区的向赤道一侧,高层急流的次级环流与低层环流耦合共同造成了 PRE事件的发生。但季风爆发前期和后期,PRE事件发生机制也有差异,主要体现在孟湾热带气旋与高低层系统耦合及其地形强迫作用贡献程度不同。
高竞翔[10](2019)在《高原低涡切变影响云南强降水的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2012-2017年中国气象局MICAPS历史天气图、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ERA-Interim在月平均分析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的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数据、风云2号卫星红外云图和云南地面124个测站实测资料选取了3个高原低涡切变个例,将它们进行分析对比,探讨它们影响云南地区强降水的特征与它们之间的区别,最后使用HYSPLIT模式进行聚类后向轨迹分析和WRF模式进行模拟验证。得到主要结论如下:当高原低涡和切变线位于高原东部时对云南中北部降水影响大,高原低涡和切变线位于高原西部时对云南降水影响小。云南最易受到高原低涡、切变线影响的区域为滇西北、滇中北部、滇东北。(1)环流形势上,南亚高压的加强和高原低涡切变上空200hPa位置处于西风急流内部这两个因素对高原低涡切变的发展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缺少其中一个条件就有可能使得高原低涡切变不会移动发展,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有很大可能高原低涡切变会移动发展,而没有东移发展到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原低涡切变对云南强降水影响较小,对于移动发展到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原低涡切变则有很大可能会对云南强降水造成影响。在影响云南强降水的过程中,引导北方青藏高原冷平流南下进入云南和正涡度平流向云南传输都是高原低涡切变影响云南强降水的重要手段。并且高原低涡切变影响云南强降水一般有其他天气系统相互配合。(2)影响云南强降水的高原低涡切变动力结构特征:具有强的正涡度中心且相对湿度中心位置与之重合,其涡旋内部层结不稳定的大气高度较高,水平上正涡度分布区域较大。垂直螺旋度在反应高原低涡切变影响云南强降水的雨带分布较好。(3)高原低涡切变影响云南强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有三条路径:1、从孟加拉湾顺着偏西气流进入云南地区。2、南海地区水汽顺着西太平洋副高外围的偏东南气流进入云南地区。3、青藏高原的水汽从青藏高原下来进入云南地区。前面两个路径来的水汽占总水汽的比例较高,第三个路径水汽占比较少。(5)用WRF模式对高原低涡切变影响云南强降水个例进行模拟表明,模式对强降水过程模拟较好。
二、西南地区“02·5”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地区“02·5”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台风“潭美”(1312)倒槽影响江汉平原强降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能量锋区强度计算 |
1.3 经向风局地变化诊断 |
2“潭美”倒槽活动与江汉平原强降水 |
2.1 环流背景与“潭美”活动分析 |
2.2 江汉平原暴雨特征 |
2.3 江汉平原短时强降水特征 |
3“潭美”倒槽垂直结构 |
4 物理量与对流指数分析 |
5 江汉平原主要对流云活动 |
5.1 23日傍晚前后对流云活动 |
5.2 24日傍晚前后对流云活动 |
6 850 h Pa“潭美”倒槽停滞于江汉平原的原因浅析 |
6.1 850 h Pa鄂西南经向风变化特征 |
6.2 850 h Pa鄂西南经向风变化原因 |
7 结论 |
(2)西北太平洋晚季台风频数突然减少的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2 晚季台风活动的年代际变化 |
3 晚季台风生成减少的原因 |
4 结论 |
(3)冬季南支槽对西藏西南部暴雪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南支槽的来源概述 |
1.2.2 南支槽的结构概述 |
1.2.3 南支槽对天气影响概述 |
1.2.4 南支槽降水研究区域概述 |
1.3 问题提出 |
1.4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介绍 |
2.1 资料简介 |
2.2 方法简介 |
2.2.1 南支槽客观识别方法 |
2.2.2 天气学诊断方法 |
2.2.3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冬季南支槽活动气候特征及其对高原环流影响 |
3.1 引言 |
3.2 冬半年南支槽活动气候特征 |
3.2.1 冬半年季南支槽活动空间分布特征 |
3.2.2 冬半年南支槽活动年际变化特征 |
3.2.3 冬半年南支槽活动月变化特征 |
3.3 冬季南支槽活动气候特征 |
3.3.1 冬季南支槽活动空间分布特征 |
3.3.2 冬季南支槽活动气候特征变化 |
3.4 冬季南支槽活动对高原环流影响 |
3.4.1 水平环流背景 |
3.4.2 垂直环流背景 |
3.4.3 水汽与热量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冬季东、西部型南支槽对降水影响及其结构特征 |
4.1 引言 |
4.2 冬季东、西部型南支槽对降水影响 |
4.2.1 冬季南支槽对降水影响 |
4.2.2 冬季东、西部型南支槽对降水影响 |
4.3 冬季东、西部型南支槽结构特征 |
4.3.1 冬季东、西部型南支槽个例挑选 |
4.3.2 冬季东、西部型南支槽环流场 |
4.3.3 冬季东、西部型南支槽动力结构特征 |
4.3.4 冬季东、西部型南支槽水汽和热力结构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冬季南支槽对西藏降水的影响及个例诊断分析 |
5.1 引言 |
5.2 冬季南支槽对西藏降水影响 |
5.2.1 降水时间变化特征 |
5.2.2 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
5.2.3 降水不同量级对比 |
5.3 冬季南支槽影响西藏西南部暴雪个例诊断分析 |
5.3.1 降雪实况 |
5.3.2 环流形势及主要影响系统 |
5.3.3 水汽条件 |
5.3.4 湿位涡分析 |
5.3.5 垂直螺旋度和湿螺旋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SMS-WARMS V2.0模式对中国西南地区降水预报能力的客观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资料 |
2 检验方法 |
2.1 标准降水检验方法 |
2.2 极端降水检验方法 |
2.3 基于目标的诊断检验方法(MODE) |
3 检验结果分析 |
3.1 常规检验方法分析 |
3.2 极端降水检验方法分析 |
3.3 西南涡强降水过程检验 |
3.4 MODE方法统计检验 |
4 结论和讨论 |
(5)高原涡和西南涡影响的两次四川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3 降水概况、TBB活动特征以及大尺度天气背景的对比分析 |
3.1 降水概况 |
3.2 TBB活动特征 |
3.3 天气背景场的异同特征 |
4 物理量场的对比分析 |
4.1 位涡以及“二阶位涡” |
4.2 涡度、散度以及垂直速度的对比分析 |
4.3 假相当位温的对比分析 |
5 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水汽轨迹追踪及聚类分析 |
6 小结与讨论 |
(6)不同纬带大气低频扰动对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持续性异常降水的研究现状 |
1.2 大气低频振荡的研究进展 |
1.3 大气低频振荡与持续性异常降水关系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介绍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特征 |
3.1 西南地区降水的区域划分 |
3.2 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的定义 |
3.3 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的月分布状况 |
3.4 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的周期性 |
3.5 西南地区降水的低频振荡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持续性降水期间低频环流特征分析 |
4.1 低层低频环流特征分析 |
4.2 中层低频环流特征分析 |
4.3 高层低频环流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5-30d低频振荡传播特征及其源地 |
5.1 15-30d低频波的斜压结构 |
5.1.1 风场斜压结构 |
5.1.2 涡度场斜压结构 |
5.2 低层低频系统的配置及其演变特征 |
5.2.1 低层风场的经向传播特征 |
5.2.2 低层关键低频系统的源地及传播路径 |
5.3 中层关键低频系统的配置及其演变特征 |
5.3.1 中层高度场和风场的经向传播特征 |
5.3.2 中层关键低频系统的源地及传播路径 |
5.4 高层低频系统的配置及其演变特征 |
5.4.1 高层风场的经向传播特征 |
5.4.2 高层关键低频系统的源地及传播路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30-60d低频振荡传播特征及其源地 |
6.1 30-60d低频波的斜压结构 |
6.1.1 风场斜压结构 |
6.1.2 涡度场斜压结构 |
6.2 低层低频系统的配置及其演变特征 |
6.2.1 低层风场的经向传播特征 |
6.2.2 低层关键低频系统的源地及传播路径 |
6.3 中层低频系统的配置及其演变特征 |
6.3.1 中层高度场和风场的经向传播特征 |
6.3.2 中层关键低频系统的源地及传播路径 |
6.4 高层低频系统的配置及其演变特征 |
6.4.1 高层风场的经向传播特征 |
6.4.2 高层关键低频系统的源地及传播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7)2004-2017年夏半年西南涡在四川盆地形成降水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西南涡及其降水研究进展 |
1.2.1 西南涡的统计特征 |
1.2.2 影响西南涡降水的结构特征 |
1.2.3 西南涡降水的影响系统 |
1.2.4 西南涡降水特征 |
1.3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1.4 章节安排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定义 |
2.2 资料选取及其检验 |
第三章 西南涡降水特征分析 |
3.1 引言 |
3.2 西南涡降水分类与统计 |
3.3 西南涡降水范围与强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类型西南涡降水形成机制差异 |
4.1 引言 |
4.2 四类西南涡环流特征 |
4.3 水汽特征 |
4.4 垂直环流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系统对西南涡降水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对西南涡个例数值模拟与试验方案 |
5.3 三类西南涡涡度分析 |
5.4 三类西南涡对流有效位能与风暴相对螺旋度分析 |
5.5 三类西南涡影响系统的差异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6.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简介 |
致谢 |
(8)中国南亚热带典型季风区雨季水汽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雨季划分及降水变化特征 |
1.2.2 季风区水汽来源及输送过程 |
1.2.3 水汽输送研究方法应用 |
1.2.4 水汽交互影响区域分异研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位置 |
2.1.2 观测站点空间分布 |
2.1.3 研究区地形气候植被 |
2.2 研究方法 |
2.2.1 线性倾向估计 |
2.2.2 降水稳定性 |
2.2.3 同位素示踪法 |
2.2.4 HYSPLIT模式 |
2.2.5 SOFM网络模式 |
3 雨季开始期及降水时空变化 |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1 数据来源与获取 |
3.1.2 数据突变检验 |
3.1.3 数据处理 |
3.2 雨季开始期及其变化趋势 |
3.2.1 多年雨季开始期及其变化趋势 |
3.2.2 雨季开始期年际变化特征 |
3.3 雨季降水特征 |
3.3.1 降水变化与格局 |
3.3.2 降水日数时空分异 |
3.3.3 降水强度年际变化特征 |
3.3.4 降水的构成与稳定性分析 |
3.4 基于CMFD的雨季降水特征协同分析 |
3.4.1 降水变化与格局 |
3.4.2 降水日数时空分异 |
3.4.3 降水强度年际变化特征 |
3.4.4 降水量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降水水汽源地研究 |
4.1 样品采集 |
4.2 数据处理 |
4.2.1 同位素站点数据处理 |
4.2.2 同位素空间插值 |
4.2.3 空间数据表达 |
4.3 同位素空间分布格局 |
4.3.1 氢氧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格局 |
4.3.2 过量氘空间分布格局 |
4.3.3 一次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格局 |
4.3.4 一次降水过量氘空间分布 |
4.4 影响因素分析 |
4.4.1 氢氧稳定同位素影响因素 |
4.4.2 过量氘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 水汽来源及输送路径研究 |
5.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1.1 数据获取 |
5.1.2 数据处理 |
5.1.3 数据分析 |
5.2 水汽源地及输送路径 |
5.2.1 雨季水汽来源及贡献率定量分析 |
5.2.2 各月份水汽输送路径分析 |
5.2.3 雨季δ~(18)O极值事件水汽追踪 |
5.3 本章小结 |
6 水汽交互影响区域界定 |
6.1 水汽来源划分数据体系的构建原则 |
6.2 研究区水汽来源划分多元数据体系 |
6.3 SOFM非线性分类器构建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SOFM分类结果分析 |
6.4.2 SOFM分类结果与同位素证据 |
6.4.3 SOFM分类结果与HYSPLIT模拟 |
6.4.4 区域分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季风爆发前、后期孟加拉湾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事件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热带气旋远距离降雨研究 |
1.2.1 热带气旋远距离降雨研究现状 |
1.2.2 热带气旋远距离降雨机制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介绍 |
2.2 方法介绍 |
2.2.1 PRE事件识别 |
2.2.2 NHRE事件 |
2.2.3 统计分析方法 |
2.2.4 槽的客观识别方法 |
2.2.5 锋生函数 |
2.2.6 动力对流层顶的位涡平流计算 |
2.2.7 整层水汽通量及散度 |
第三章 季风爆发前、后期孟加拉湾热带气旋PRE事件特征对比分析 |
3.1 季风爆发前、后期PRE事件特征 |
3.2 小结 |
第四章 季风爆发前、后期孟加拉湾热带气旋PRE事件环流背景 |
4.1 季风爆发前期PRE事件环流背景 |
4.2 季风爆发后期PRE事件环流背景 |
4.3 季风爆发前、后期PRE事件背景环流对比分析 |
4.3.1 孟加拉湾热带气旋 |
4.3.2 南海区域副高 |
4.3.3 东亚大槽 |
4.3.4 副热带高空急流 |
4.3.5 小结 |
第五章 季风爆发前、后期孟湾热带气旋PRE事件发生机理分析 |
5.1 水汽条件分析 |
5.2 低空风场和垂直运动分析 |
5.3 锋生分析 |
5.4 高空急流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季风爆发前、后期PRE事件典型个例分析 |
6.1 季风爆发前期PRE事件典型个例分析 |
6.1.1 2002年02号孟加拉湾热带气旋个例基本情况 |
6.1.2 水汽条件 |
6.1.3 动力条件 |
6.1.4 热力条件 |
6.1.5 个例小结 |
6.2 季风爆发后期PRE事件典型个例分析 |
6.2.1 2008年04号孟加拉湾热带气旋个例基本情况 |
6.2.2 水汽条件 |
6.2.3 动力条件 |
6.2.4 热力条件 |
6.2.5 个例小结 |
6.3 总结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研究讨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 发表的学术论文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持及参与项目 |
(10)高原低涡切变影响云南强降水的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影响高原低涡切变生成发展因素的研究进展 |
1.2.2 高原低涡切变的结构特征 |
1.2.3 高原低涡切变东移对下游地区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4 高原低涡切变的其他研究进展 |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 |
2.2 主要方法 |
第三章 高原低涡切变对云南造成强降水个例环流场分析研究 |
3.1 2016年7月5日-7日的一次高原低涡切变过程 |
3.2 2017年6月29日-7月4日的一次高原低涡切变过程 |
3.3 2017年7月10日-14日的一次高原低涡切变过程 |
3.4 三个高原低涡切变个例的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高原低涡切变对云南造成强降水个例的动力场特征 |
4.1 2016年7月5日-7日高原低涡切变过程诊断分析 |
4.2 2017年6月29日-7月4日高原低涡切变过程诊断分析 |
4.3 2017年7月10日-14日高原低涡切变过程诊断分析 |
4.4 三次高原低涡切变过程的物理量的对比分析 |
第五章 水汽源地分析 |
5.1 2016年7月5日-7日高原低涡切变过程后向轨迹分析 |
5.2 2017年6月29日-7月4日高原低涡切变过程后向轨迹分析 |
5.3 2017年7月10日-14日高原低涡切变过程后向轨迹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WRF模式对高原涡影响云南降水的预报检验 |
第七章 结论分析与展望 |
7.1 结论分析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西南地区“02·5”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台风“潭美”(1312)倒槽影响江汉平原强降水分析[J]. 张端禹,王晓芳,崔春光,闵爱荣,向芬. 气象科学, 2021(04)
- [2]西北太平洋晚季台风频数突然减少的成因分析[J]. 张宇昕,沈阳,马旭林. 气象科学, 2021
- [3]冬季南支槽对西藏西南部暴雪的影响[D]. 边巴卓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SMS-WARMS V2.0模式对中国西南地区降水预报能力的客观检验[J]. 徐同,杨玉华,李佳,陈葆德. 气象, 2019(08)
- [5]高原涡和西南涡影响的两次四川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J]. 周玉淑,颜玲,吴天贻,谢泽明. 大气科学, 2019(04)
- [6]不同纬带大气低频扰动对西南地区持续性异常降水的影响研究[D]. 黄瑶.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7]2004-2017年夏半年西南涡在四川盆地形成降水的特征分析[D]. 韩林君.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9(05)
- [8]中国南亚热带典型季风区雨季水汽空间分异特征研究[D]. 许传阳.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7)
- [9]季风爆发前、后期孟加拉湾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事件对比研究[D]. 冯典. 云南大学, 2019(03)
- [10]高原低涡切变影响云南强降水的诊断研究[D]. 高竞翔. 云南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