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放射性液体球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放射性,剂量,狭窄,血管,核医学,近距离,函数。
放射性液体球囊论文文献综述
徐志勇,张良安,戴光复,苑淑渝[1](2006)在《放射性液体球囊剂量分布的影响因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放射性液体球囊在血管组织内剂量分布的影响因素。方法用模拟实验和理论计算两种方法估算注射压力对球囊的扩张能力、球囊内气泡、导管内核素对血液的不必要照射等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注射压力下球囊对血管组织产生的剂量不同,在压力大于4个大气压后,达到最大平衡。球囊内的气泡体积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减少,对血管剂量的影响也变小。导管内的液体对血液组织有一定剂量的照射。结论用放射性球囊治疗患者时,注射压力、球囊内气泡和导管内的液体对剂量分布有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期刊2006年06期)
龚新宇,周玉杰,陈郁生,何东方,张维君[2](2004)在《~(32)P放射性同位素液体球囊血管内照射防治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32 P放射性同位素液体球囊防治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的可行性 ,并探讨p2 7、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血管内放射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4 0只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放射治疗组和对照组 ,行单侧髂动脉球囊过度扩张损伤术 ,放射治疗组在球囊内灌注液体放射线同位素 32 P ,给予 2 0Gy照射 ,对照组充盈假源对照。分别于第3、2 8天处死动物 ,取髂动脉 ,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检测p2 7,PCNA阳性细胞的表达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新生内膜面积。结果 第 3天时放射治疗组p2 7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第 2 8天时放射治疗组新生内膜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p2 7的阳性细胞百分率仍高于对照组。放射治疗组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第 3、2 8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未见动脉瘤、坏死等不良病理改变。结论 32 P放射性同位素液体球囊抑制血管损伤后的内膜增生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血管内放射治疗显着抑制PCNA的表达 ,p2 7可能在放射治疗抑制再狭窄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04年02期)
徐志勇[3](2002)在《放射性液体球囊治疗成形术后血管内再狭窄:核医学的一个新机会?》一文中研究指出冠状动脉支架的引进使经皮腔内成形术的疗效有了提高 ,但是术后血管内的再狭窄又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世界各国科学家做了200多个独立的试验来寻找降低血管内再狭窄的方法 ,发现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对抑制再狭窄有一定的疗效。血管腔内放疗抑制再狭窄可分为固体源和液(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期刊2002年01期)
王日胜,霍勇,陈明,朱国英[4](2001)在《放射性液体球囊血管内照射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定放射性液体球囊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观察其剂量效应关系,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8只日本大耳白兔髂动脉经球囊过度扩张损伤后,一侧行32P或90Y放射性液体球囊血管内照射作治疗,另一侧以假源(充盈造影剂的液体球囊)未经治疗作对照。5周后重复血管造影观察血管影像学改变;原位固定取材后,分析血管断面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以了解血管壁细胞的增殖情况;行胶原染色显示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情况。结果造影可见兔髂动脉经球囊过度扩张损伤后未经治疗的靶血管段明显狭窄,平均狭窄程度达77%;血管壁吸收剂量为24 Gy的靶血管段无明显狭窄或仅轻度狭窄(平均狭窄程度为 12%),16 Gy者为 30%,8 Gy者为76%。兔髂动脉病理切片行 HE染色和弹力纤维染色,经计算机图像分析可见:血管壁吸收剂量为 24 Gy和 16 Gy的靶血管段外弹力板围绕面积,内弹力板围绕面积,新生内膜面积,管腔面积分别与其自身对照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Gy者与其自身对照血管段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PCNA染色可见:对照血管段,血管壁吸收剂量为 8 Gy、1?(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01年01期)
放射性液体球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研究32 P放射性同位素液体球囊防治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的可行性 ,并探讨p2 7、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血管内放射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4 0只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放射治疗组和对照组 ,行单侧髂动脉球囊过度扩张损伤术 ,放射治疗组在球囊内灌注液体放射线同位素 32 P ,给予 2 0Gy照射 ,对照组充盈假源对照。分别于第3、2 8天处死动物 ,取髂动脉 ,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检测p2 7,PCNA阳性细胞的表达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新生内膜面积。结果 第 3天时放射治疗组p2 7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第 2 8天时放射治疗组新生内膜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p2 7的阳性细胞百分率仍高于对照组。放射治疗组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第 3、2 8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未见动脉瘤、坏死等不良病理改变。结论 32 P放射性同位素液体球囊抑制血管损伤后的内膜增生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血管内放射治疗显着抑制PCNA的表达 ,p2 7可能在放射治疗抑制再狭窄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放射性液体球囊论文参考文献
[1].徐志勇,张良安,戴光复,苑淑渝.放射性液体球囊剂量分布的影响因素探讨[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6
[2].龚新宇,周玉杰,陈郁生,何东方,张维君.~(32)P放射性同位素液体球囊血管内照射防治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
[3].徐志勇.放射性液体球囊治疗成形术后血管内再狭窄:核医学的一个新机会?[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2002
[4].王日胜,霍勇,陈明,朱国英.放射性液体球囊血管内照射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