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能源甘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甘蔗,能源,新品种,广西,叶面积,酒精,生物量。
能源甘蔗论文文献综述
[1](2014)在《广西选育出能源甘蔗新品种》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广西农科院主持选育、通过省级审定的桂糖33号、桂糖39号新品种,实现了我国能源甘蔗品种选育的新突破。据项目主持人、广西农科院教授李杨瑞介绍,选育的能源甘蔗新品种生物产量达到每公顷195 t蔗茎产量每公顷163.5 t,蔗汁锤度为20%以上,总可发酵糖每公顷产量超过26 t。该项研究创建了一套适合于我国的能源甘蔗育种技术体系,解决了我国甘蔗汁发酵生产酒精存在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科技》期刊2014年12期)
[2](2013)在《广西选育出能源甘蔗新品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近日举行的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甘蔗制酒精关键技术合作研究"验收会上获悉,由广西农科院主持选育、通过省级审定的桂糖33号、桂糖39号新品种,实现了我国能源甘蔗品种选育的新突破。据项目主持人、广西农科院教授李杨瑞介绍,(本文来源于《世界热带农业信息》期刊2013年01期)
[3](2012)在《广西选育出能源甘蔗新品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近日举行的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甘蔗制酒精关键技术合作研究"验收会上获悉,由广西农科院主持选育、通过省级审定的桂糖33号桂糖39号新品种,实现了我国能源甘蔗品种选育的新突破。据项目主持人、广西农科院教授李杨瑞介绍选育的能源甘蔗新品种生物产量达到195t/hm2蔗茎产量163.5t/hm2,蔗汁锤度为20%以上,总可发酵糖产量超过26t/hm2。验收专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彭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该项研究创建了一套适合于我国的能源甘蔗育种技术体系,解决了我国甘蔗汁发酵生产酒精存在的一些关键技(本文来源于《世界热带农业信息》期刊2012年12期)
[4](2012)在《广西选育出能源甘蔗新品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近日举行的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甘蔗制酒精关键技术合作研究"验收会上获悉,由广西农科院主持选育、通过省级审定的桂糖33号、桂糖39号新品种,实现了我国能源甘蔗品种选育的新突破。据项目主持人、广西农科院教授李杨瑞介绍,选育的能源甘蔗新品种生物产量达到195吨/公顷,蔗茎产量163.5吨/公顷,蔗汁锤度为20%以上,总可发酵糖产量超过26吨/公顷。验收专家、中国热带农业(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农业》期刊2012年06期)
陈道德,吕达,肖祎,陈政[5](2012)在《能源甘蔗新品系新植品比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近年选育的6个参试甘蔗品系进行了产量、品质、能源成分含量、抗逆性及其主要工农艺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川糖2004-2158、川糖2004-6227和川糖99-8602表现高产、高糖、早熟、能源成分总量较高,且工农艺综合性状优良,建议进一步试验研究;其余品系综合性状表现欠佳,建议终止试验。(本文来源于《中国糖料》期刊2012年03期)
黄家雍,唐仕云,李翔,王伦旺,方锋学[6](2011)在《高产栽培模式中能源甘蔗的光合能力和叶面积指数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揭示能源甘蔗光合性能及相关指标对生物产量形成的作用机理,为能源甘蔗品种选育与栽培提供参考。【方法】对广西甘蔗研究所近年来自育与引进的13个甘蔗新品种,进行小面积高生物量用作能源生产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参试品种按生物量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特高、较高和高产3类,类平均生物总量分别达216699、186634、145416kg/ha。各高产类群的甘蔗叶面积指数(LAI)从7月至11月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结论】高产能源甘蔗LAI与生物产量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在高生物量栽培模式中,提高叶面积指数是提高能源甘蔗生物产量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赵丽萍,张跃彬,吴彦兰[7](2010)在《生物能源甘蔗开发利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能源甘蔗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甘蔗作为生物能源的优势,提出了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说明能源甘蔗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糖料》期刊2010年04期)
郭家文,张跃彬,刘少春[8](2010)在《能源甘蔗在3种尾矿砂上的生长适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铜、铅锌、锡3种尾矿,选用能源甘蔗在3种不同改良方式的盆栽试验,不同盆栽处理以m(尾矿砂)∶m(水稻土)分别为7∶3,8∶2,9∶1配比混合而成。结果表明,除Cu3有减产外,其余处理均比对照增产,其中增产较大的处理是Sn2、Cu1和Sn1。甘蔗的根系除Pb1处理,其余处理均比对照增产。不同配比的尾矿砂对制糖工艺指标糖分、纤维分、简纯度、还原糖有不利的影响,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综合考虑尾矿砂和水稻土的配比,铜尾矿与土壤的配比用8∶2,锡和铅锌尾矿与土壤的配比用9∶1较合适(重量比)。该研究结果对指导能源甘蔗在尾矿山上的植物修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王晓斐[9](2009)在《能源甘蔗汁高温酒精发酵酵母菌种的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甘蔗糖蜜酒精生产菌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viae)Y01和耐高温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s marxianus)Y05作为出发菌株,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属间杂交,选育适合于能源甘蔗汁高温发酵高产酒精的酵母菌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全面考察了融合亲株的生理特性及酒精发酵特性。酿酒酵母Y01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Y05都能发酵甘蔗汁产生酒精。Y01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发酵温度为32℃,能耐受14%(v/v)的酒精和35°Bx的蔗糖,但对温度较为敏感,以18°Bx的能源甘蔗汁为发酵培养基,32℃发酵72h,发酵醪中酒精为10.63%(v/v),40℃发酵72h,发酵醪中酒精降为7.90%(v/v)。Y05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发酵温度为34℃,温度升高对其酒精发酵影响不大。2.确定了酿酒酵母Y01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Y05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菌龄9h的酿酒酵母Y01,在30℃下用1.5%的蜗牛酶+0.5%的纤维素酶处理70min,其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0.8%~95.3%,再生率为15.1%~21.3%。菌龄8h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Y05,在30℃下用1.0%的蜗牛酶+0.5%的纤维素酶处理50min,其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4.8%~99.7%,再生率为32.5%~39.8%。2株菌酶解液稳渗剂都采用4%NaCl,稀释和配制再生培养基采用15%蔗糖。3.筛选到1株耐高温高产酒精的融合子(融70),融70在16°Bx的能源甘蔗汁中,以6%的接种量接种,40℃发酵72h,产酒率可达到9.79%。经过十次传代后,其遗传性能稳定。4.采用紫外诱变及TTC鉴别培养基,筛选到4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Y05呼吸缺陷型突变株,比较了呼吸缺陷型突变株与野生菌株的产酒精能力。(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7)
许旭萍,王晓斐,陈由强,黄祖新[10](2009)在《适合能源甘蔗酒精发酵酵母生理及发酵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甘蔗汁作为培养基,研究了酿酒酵母Y01的生理及酒精发酵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发酵蔗汁产生酒精,蔗糖酶活性为237.84μmol/min·mL.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代时为1.8 h,最适发酵温度为32℃.可耐受体积分数为14%的酒精、质量分数为35%的糖.以质量分数为18%的甘蔗汁作为发酵培养基,发酵72 h后,发酵液中酒精体积分数可达10.63%.(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能源甘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近日举行的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甘蔗制酒精关键技术合作研究"验收会上获悉,由广西农科院主持选育、通过省级审定的桂糖33号、桂糖39号新品种,实现了我国能源甘蔗品种选育的新突破。据项目主持人、广西农科院教授李杨瑞介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能源甘蔗论文参考文献
[1]..广西选育出能源甘蔗新品种[J].福建农业科技.2014
[2]..广西选育出能源甘蔗新品种[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3
[3]..广西选育出能源甘蔗新品种[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2
[4]..广西选育出能源甘蔗新品种[J].中国热带农业.2012
[5].陈道德,吕达,肖祎,陈政.能源甘蔗新品系新植品比试验[J].中国糖料.2012
[6].黄家雍,唐仕云,李翔,王伦旺,方锋学.高产栽培模式中能源甘蔗的光合能力和叶面积指数比较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2011
[7].赵丽萍,张跃彬,吴彦兰.生物能源甘蔗开发利用探讨[J].中国糖料.2010
[8].郭家文,张跃彬,刘少春.能源甘蔗在3种尾矿砂上的生长适应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
[9].王晓斐.能源甘蔗汁高温酒精发酵酵母菌种的选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9
[10].许旭萍,王晓斐,陈由强,黄祖新.适合能源甘蔗酒精发酵酵母生理及发酵特性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