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井冈山精神诞生于革命先烈开拓井冈山根据地的伟大实践中,具有深厚的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本文从马克思价值哲学视角重新审视井冈山精神,指出了对井冈山精神进行哲学价值审视的意义,旨在使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得到弘扬,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井冈山精神;价值实现
井冈山精神源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90多年前,革命志士在罗霄山中段的井冈山插上了革命的红旗,为“工农武装割据”点燃了星星之火,使火种呈燎原之势,照亮了革命前程,开辟了工农武装新的革命道路,井冈山精神也在这艰苦卓绝的奋斗过程中孕育而生。总的来说,井冈山精神以“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闯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其精神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成为影响我国革命进程和现代化建设重要的精神力量,也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有必要从理论角度出发,以马克思价值哲学为视角进一步审视井冈山精神的社会价值和时代作用,让井冈山精神在新时期得到更深入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弘扬。
1 马克思价值哲学与井冈山精神的基本阐释
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价值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为了探索人与世界的价值关系,从而构建更完善的价值体系。从价值论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井冈山精神是一种价值客体,具有鲜明的价值属性,它是广大革命志士在艰苦抗战的过程中孕育而生,代表着毛泽东等无数先烈的革命作风和光辉形象,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升华,指引和激励着一代代革命工作者奋勇向前,沿着正确的革命道路取得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价值哲学为井冈山精神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理解方式,将井冈山精神纳入马克思哲学的价值体系中进行解读,可以更好地挖掘其精神内涵和潜在意义,从主体需求角度出发,对主体进行满足,也可以更好地完善其价值关系,推进其价值的最终实现,提升其产生的价值效果。
2 井冈山精神哲学价值审视的意义
对井冈山精神进行哲学价值审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层面上看,将属于精神意识领域的井冈山精神作为价值哲学的客观对象进行研究,就将此类研究提升到哲学层面,也为今后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和研究方法;对井冈山进行价值哲学的研究,也是对马克思价值哲学理论的丰富和延伸,有利于哲学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据对《嘉泰会稽志》引用《旧经》情况的分析,作为地名的“会稽”向山系名称转化的情况,是在两宋时期才发生的。
从实践层面上看,井冈山精神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井冈山精神进行价值哲学视角的审视,可以更好发挥井冈山精神的积极作用,同时,新时代更需要有井冈山精神等传统文化的浸润,所以,挖掘井冈山精神的价值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这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对其他优良精神文化价值的探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站在价值主体的角度,对价值主体的人的塑造也不容忽视,井冈山精神的价值主体主要有领导干部、广大党员等,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井冈山精神的价值研究,也必然需要投射到价值主体上,通过结合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真正将井冈山精神内化为品质、行动和动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也是用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审视井冈山精神的最终意义和最终目的所在。
3 井冈山精神的价值形态分析
3.1 井冈山精神的精神价值
按照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从价值体现领域的不同,可以将价值形态分为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井冈山精神是在革命者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广大革命工作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坚定革命信仰,外化为流血牺牲的革命行动,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而不懈奋斗,这本身就是对政治信仰的坚守,而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奋勇抗战更是自身政治素养的鲜明体现,总之,井冈山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先进的政治本质和政治价值追求,具有鲜明的政治价值。马克思认为,改造社会的同时还要改造人,这与我们所进行的伟大事业相一致。井冈山精神诞生于革命战争时期,由广大的共产党人经过不断探索和奋斗培育起来,以往对井冈山精神的解读往往停留在政治价值层面,而实际上,革命斗争在夺取政权,实现政治目的同时,也必然带来价值观的重构。中国共产党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斗争,在革命根据地开展生产建设,进行了广泛的文化宣传,将中国农民从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束缚中解放出来,培育出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生活方式,鼓励广大农民站起来“人民当家做主”。所以,井冈山精神也具有鲜明的文化价值,对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本实施例中,斜马道使用C25混凝土进行路面硬化,混凝土面层厚度20 cm。为保证混凝土路面厚度均匀,同时尽可能的增大道路有效宽度,对坡脚进行了垂直切坡处理,道路有效宽度宽度增加:
3.2 井冈山精神的个人价值、群体价值和人类价值
按照马克思价值理论,根据价值主体类型的不同,可以将价值区分为个人价值、群体价值、人类价值。群体价值的实现要依靠个人价值的实现,人类价值的实现又要依靠个人和群体价值的实现。不同的价值主体互相区别,互相联系,构成了不同的价值形态,井冈山精神个体价值体现为个体价值主体对于井冈山精神内涵的认可,以及内在情感与井冈山精神中高尚情感的相通和相近,并在个人层面被不断加强和升华。井冈山精神的群体价值体现为群体价值的主体在与井冈山精神的沟通和对接中,价值主体的社会心理与井冈山精神中蕴含地对共产主义的忠诚信仰、对党的绝对拥护,对群众路线的坚持,对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作风的推崇达到同构,使社会群体聚焦全社会共同利益,拥护党的路线和共产主义事业,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人类价值则是着眼于全人类利益,中国革命是为无产阶级而战,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进行的斗争,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部分,井冈山精神也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井冈山精神的价值具有人类价值,井冈山精神中蕴含的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走群众路线等,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宝贵经验,其中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更是各民族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导向。
3.3 井冈山精神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
马克思价值论中根据主体需要性质的不同,将价值形态分为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井冈山精神是一种精神体现,主要具有精神价值。一是认识价值。认识价值是指客体满足人的求知需要的价值。马克思价值哲学认为只有知识和真理才能满足人们的求知需求。知识涵盖很广,知识体系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井冈山精神体现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理论,也正是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从这个角度看,井冈山精神蕴含着先进的科学理论,挖掘井冈山精神的价值,其知识价值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二是审美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类懂得按照任何一个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井冈山精神也可以从审美价值角度考虑,这种精神之所以有着感染人心的力量,正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因为井冈山精神代表了一个时代,也代表了一代革命先烈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革命者艰苦奋斗显示出鲜明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慷慨的民族气概和英雄情结,这都可以引导我们从审美角度去认识井冈山精神,去挖掘革命志士身上的人格形象魅力。三是道德价值。道德价值的客体一般指人们的社会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关键看它是否与一定时期的社会道德规范相符合,井冈山精神诞生于革命战争时期,革命志士为广大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可以成为各个时代的道德风尚。
3.4 井冈山精神的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
从马克思理论的价值实现机制角度来分析,价值可以分为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工具价值又可以理解为手段性价值。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工具价值的发挥,促进目的价值的实现,而没有目的价值,工具价值就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为了保留实力,毛泽东做出了科学的战略分析,将重心转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等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可见,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不断将马克思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相结合,对革命形势做出科学分析,从而采取正确的战略方针路线和革命手段,最后夺取革命的胜利,井冈山精神形成的过程,也体现出了明显的手段性价值。目的性价值相对手段性价值起到的是导向作用,如果没有目的价值的指引,手段性价值就很难得到正确的体现。井冈山精神的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共产党领导的领导下,通过艰苦奋斗、奋勇抗战夺取革命胜利。而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即为人民服务,井冈山精神中也蕴含着坚持群众路线的内容,其目的价值也主要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中国共产党以此为目的,进行了艰苦的革命斗争,从而取得了胜利。
小寺小庙的管理,还包括很多实际的帮助。李世坤说,几年前,一个寺庙建设过程中,因为欠款,跟建筑老板闹了纠纷。祝国寺为此不仅多次做工作,还筹集了资金,支付了欠款,最终解决了纠纷。除了这种极端例子,很多小寺小庙都面临维修,以及活动经费不足等问题。每当这时候,祝国寺都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总之,井冈山精神具有深厚的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以马克思价值哲学视角对井冈山精神进行审视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井冈山精神价值、个人价值、群体价值、政治价值、审美价值等形态,可以对井冈山精神进行多维度、多角度研究,促进新时代井冈山精神当代价值的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80.
[5] 张泰城.罗学渭等.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M].南 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6] 李春青.文学价值学引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7] 李根寿,陈世润.井冈山精神的价值哲学审视[J]求实.2009(3).
中图分类号:D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19)10(C)-0003-02
作者简介:翟屿潼(198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井冈山论文; 价值论文; 精神论文; 马克思论文; 目的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第30期论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