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场景仿真器论文_姬爽,王艳奎,吴根水

导读:本文包含了红外场景仿真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场景,特性,波段,目标,仿真器,建模,线性。

红外场景仿真器论文文献综述

姬爽,王艳奎,吴根水[1](2019)在《变跟踪点红外场景仿真建模时间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第四代红外成像空空导弹的发展,在制导半实物仿真过程中导引头对红外图像仿真的需求逐步提高,本文在已有基于导引头光轴指向的变跟踪点红外场景仿真建模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变中心点红外场景仿真建模在分布式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中引入的时间误差进行分析。在充分考虑可能引入时间误差的各参数的可能取值及噪声情况后,给出了定量的时间延迟结果,分析了各参数对时间延迟的贡献,为变跟踪点红外场景仿真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数据与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9年01期)

方浩,李艾华,潘玉龙,王学进,何川[2](2019)在《基于自学习框架的红外场景仿真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红外场景仿真效果评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学习框架的评价方法。首先,从仿真图像与实际图像视觉对比的角度提出了面向图像视觉相似的红外场景仿真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用于量化评价过程;其次,提出以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为核心建立评估模型,建立包括蒙特卡罗样本仿真、ELM评估网络及自更新仿真样本评估模型等3部分在内的自学习框架来生成仿真样本、强化对ELM的训练;最后,针对实际样本数量较少的问题,在此框架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样本评定、自学习、评估模型测试3个阶段在内的仿真图像相似性评估方法,实现了从样本生成到评估过程的自动化。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自学习框架能够显着提高评估模型的正确率,而且训练后的评估模型适用性强,可独立自主进行红外场景仿真效果评估。(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李霞,刘建国,董雁冰,刘兴润[3](2018)在《基于遥感数据的地球背景中红外场景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遥感是研究地球大气背景红外辐射特性的重要手段,受大气影响及传感器观测条件的限制,无法获取多气象、多探测条件的辐射数据。针对该问题,基于JHU地物光谱数据库,分析了植被、水体、岩石等光谱辐射特性,结合传感器光谱响应,建立了3~5μm基于光谱相关性的地表辐射波段转换模型,并利用逐步回归法计算误差,模型误差小于10%。利用MODIS、AIRS等多源遥感数据产品,根据地表-大气-传感器辐射传输模型,模拟不同时空分辨率、探测条件等的地球背景辐射中红外图像。结果表明,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进行中红外图像仿真,可以实现大尺度、具有细致纹理结构的图像模拟,应用于遥感研究。(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8年11期)

滕小虎[4](2018)在《OSSIM系统在导弹对抗中的红外场景仿真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武器系统的设计与使用需要使用仿真系统建立较为真实的红外辐射场景,使用仿真系统进行红外特性预测、评估和导弹传感器开发、图像信息处理算法开发和飞行器红外对抗系统的开发和评价。论文通过研究OSSIM仿真系统中红外特性模型、渲染方程和应用架构,给出了实现系统仿真的简明定义和设备场景,探讨了仿真系统架构中的红外场景仿真问题,总结了红外场景仿真系统主要的辐射强度要求,提出了进一步增强和提升红外场景模拟器中的特性模型和渲染方程的建议。(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18年08期)

田珂宇[5](2018)在《基于海谱模型的海面红外场景仿真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面红外场景仿真技术通过调用计算机CPU与图形硬件GPU对理论模型进行计算和渲染,能够模拟出真实度高、实时性强的动态海面场景,降低了科研机构在获取红外图像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消耗,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分析了海面红外场景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根据现有仿真方法的不足,对海面建模方法进行了详细地对比分析,择优选择了基于海谱模型的海面建模方法,利用不同海谱模型,对海面红外场景进行了仿真,解决了海面红外场景仿真方法选择的盲目性。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海面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比了五种常见海面建模方法:基于流体力学、几何模型、分形几何、粒子系统以及海谱模型五种方法,分析以上方法的优缺点,综合考虑计算速率与模拟效果的真实感,选择了基于海谱模型的建模方法,这种方法又分为线性迭加法和线性滤波法,利用这两种方法将PM谱、JONSWAP谱、Bretschneider谱转换成对应的海面高度场,并定量分析其生成效果与性能,结果表明,海谱模型中JONSWAP谱生成效果最佳,线性迭加法生成结果较好但速率较低,线性滤波法生成速率更快、更适用于大规模实时模拟环境。(2)对海面红外辐射模型进行了研究。探测器接收到的辐射能量是由海面自身辐射能量、海面对环境反射的辐射能量以及大气辐射能量共同组成的。首先讨论了海面的发射率、反射率、粗糙海面双向反射率以及大气透过率,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面自身辐射、海面对环境辐射的反射以及与大气传输辐射的特性,最后建立了红外辐射特性模型。(3)重点研究了不同海谱模型在海面红外场景仿真中的应用价值。首先对所用的OGRE叁维渲染引擎与纹理生成技术进行了介绍,接着给出了整个海面红外场景仿真的框架与流程,最后结合前文相关技术,实现了对不同条件下动态海面红外场景的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得到0-4级海况下,PM谱、JONSWAP谱、Bretschneider谱的适用范围以及这叁种海谱模型对太阳反射、天空反射以及大气效应呈现效果的优缺点。(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周鑫[6](2018)在《冰凌红外散射特性及场景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冰凌因为其强方向性散射以及强散射辐射亮度的散射特性,严重影响了卫星对地的目标检测识别。因此,对冰凌散射特性及其场景仿真技术方案的研究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军事领域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冰凌特殊的散射特性,针对一般下垫面的散射辐射计算方法无法应用在冰凌散射问题上。此外,在一些特殊的领域需要得到不同条件下的冰凌场景图像,而卫星对冰凌观测在此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需要通过仿真技术对冰凌的场景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实时仿真生成。本文通过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理论以及大气辐射传输理论,对冰凌的红外散射特性进行了建模计算,并对其遥感场景进行了仿真。本文选择的红外波段为2.5~3um,该波段范围内背景干扰较小,目标与背景对比度大,更易检测到目标。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研究了冰凌的基本散射过程。对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建模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统计分析,采用直方图的方法对黄河冰凌和青海湖冰凌的遥感图像进行了解译,研究了这两类冰凌各自的特点。(2)研究了冰凌红外散射特性计算模型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冰凌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并根据不同类型冰凌所对应的冰凌特征参数,建立了冰凌的红外散射模型,并对黄河冰凌、海冰、湖冰进行了辐射亮度的计算。研究了有积雪覆盖时,散射辐射亮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辐射亮度值和遥感测量的辐射亮度值能够达到同一数量级。并且模型能较好的模拟冰凌的强方向性散射特征。(3)研究了本文建立的冰凌红外散射特性计算模型敏感性。从冰凌特征参数、太阳照射几何参数、海拔高度叁个方面,采用光谱散射辐射亮度图和积分散射辐射亮度图研究了模型的敏感性。敏感性分析中的计算结果为与冰凌相关的反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4)研究了冰凌红外遥感场景的仿真方法,生成了黄河冰凌和青海湖冰凌的场景仿真图像,并且研究了不同太阳天顶角、观察天顶角、相对方位角对场景仿真图像的影响。(5)开发了冰凌红外散射特性计算及场景仿真软件。软件能够根据用户设置的输入参数,对冰凌红外散射特性进行计算并且对场景进行仿真,软件会直接将计算和仿真结果显示在界面上,同时会将结果保存成文件和图片。(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3-20)

王霄,高思莉,李范鸣[7](2017)在《深空双波段红外动态场景仿真与目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深空中红外探测器探测波段选择的效率以及反映目标真实的在轨状态,文中研究了空间目标动态红外图像的生成技术以及双波段红外图像的仿真。结合从STK获得的空间目标的运行轨迹和姿态数据以及从3DS MAX获得的目标模型数据提出了一种进行空间目标红外成像仿真的方法。首先分析了深空背景中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以及目标在中波和长波两个波段中的辐射特性,为探测器波段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然后介绍了用节点网络法求解热平衡方程的方法并且简化了求解过程,提高了效率;最后阐述了空间目标红外成像系统的理论模型,实现了空间目标的红外可视化建模与仿真。仿真图像对新型系统的研制和红外图像处理算法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7年09期)

王霄,高思莉,李范鸣[8](2017)在《深空双波段红外动态场景仿真与目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深空中红外探测器探测波段选择的效率以及反映目标真实的在轨状态,文中研究了空间目标动态红外图像的生成技术以及双波段红外图像的仿真。结合从STK获得的空间目标的运行轨迹和姿态数据以及从3DS MAX获得的目标模型数据提出了一种进行空间目标红外成像仿真的方法。首先分析了深空背景中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以及目标在中波和长波两个波段中的辐射特性,为探测器波段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然后介绍了用节点网络法求解热平衡方程的方法并且简化了求解过程,提高了效率;最后阐述了空间目标红外成像系统的理论模型,实现了空间目标的红外可视化建模与仿真。并仿真图像对新型系统的研制和红外图像处理算法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2017年光学技术研讨会暨交叉学科论坛论文集》期刊2017-09-20)

祝清瑞[9](2017)在《基于增强现实的动态红外场景仿真系统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红外成像探测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要进行大量的系统性能测试和评估,由于高昂的时间、人力、财力成本,外场试验次数有限且不全面,红外场景仿真系统可以模拟外场试验数据,大大缩短研发周期,因此得到了大力发展。本文基于增强现实技术,通过双目红外立体视觉系统对真实红外场景中显着景物进行3D建模,根据红外成像原理及计算机图形学,建立虚拟目标仿真模型,研发红外场景渲染引擎,完成虚拟目标和真实场景的无缝融合,在保证仿真系统实时性的基础上,提高仿真图像的真实度。本文的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双目立体视觉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实现,从立体匹配算法理论入手,在可见光领域主流匹配算法的基础上,针对红外图像纹理细节不明显及边缘模糊的问题,设计了基于金字塔+图分割的立体匹配算法,融合Census和TAD的多特征计算初始匹配代价,在高斯金字塔算法得到的多尺度图像上,使用图分割算法加权聚合匹配代价,实现红外场景的稠密视差计算;根据分割块的视差一致性,计算视差平面参数,估计由于遮挡、弱纹理等导致的误匹配点的视差,优化处理视差图;通过对室内和室外红外场景进行评估测试,本文设计的算法可有效获取场景视差图,景物轮廓较显着,误匹配区域较少,算法实时性较好。2、研究建立了红外虚拟目标的几何模型、运动模型和辐射模型,根据增强现实的思想,研制红外场景仿真实时渲染引擎,使用立体包围盒方法剔除不可见面元,快速实现几何一致性渲染,结合辐射定标实现红外辐射一致性渲染,完成叁角面元光栅化渲染的算法实现;根据探测器的角分辨率,设置精细采样平面,多倍采样像素灰度值,基于场景深度信息,完成虚拟目标与真实场景之间的相互遮挡处理,生成虚实融合的红外场景仿真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虚拟目标和真实场景可以无缝平滑地融合,真实感较高。3、设计和研制了基于增强现实的动态红外场景仿真系统的实验样机,搭建短波红外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硬件平台,完成双目图像的高速采集、预处理,以及立体视觉的软件开发,优化软件算法实时性;使用立体视觉获取红外场景中显着景物的深度信息;利用红外场景实时渲染引擎,完成仿真图像中的虚实遮挡融合;测试表明,实验样机能够实现红外场景叁维建模和红外场景仿真功能,输出实时动态的红外场景仿真图像,系统实时性可达15帧/秒。系统通用性较好,可灵活进行功能扩展和应用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期刊2017-05-01)

韩庆[10](2017)在《数字微镜器件在红外目标场景仿真器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半实物仿真实验系统的核心部件,红外目标场景仿真器主要是为半实物仿真系统提供动态的红外目标和背景环境,满足仿真实验所需要的场景条件需求。目前几种典型的红外目标仿真技术包括液晶光阀、红外CRT、激光二极管、电阻阵列和DMD等技术。相较于其它红外目标仿真技术,DMD型红外目标场景仿真器以其良好的性能和较低的成本优势而得到了比较深入的应用研究。本文通过调研DMD型红外目标场景仿真器发展现状,针对DMD型红外目标场景仿真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与具体分析。DMD芯片是由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于1987年发明的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并被广泛应用于DLP投影显示,高清影院,光谱成像以及光刻等诸多领域。目前TI公司生产的DMD芯片工作波段为320~2500nm,其光学窗口的光谱透过率截止波长为2700nm。因此DMD应用于3~5μm和8~12μm波段时,需要对其表面的光学窗口进行更换,以保证DMD能在中波和长波红外波段正常工作。本论文选用Zn Se红外材料作为DMD光学窗口,首先对Zn Se窗口玻璃进行镀膜处理,镀膜完成后的Zn Se光学窗口在3~5μm波段的光谱透过率高于95%,在8~12μm波段的光谱透过率高于80%,然后针对DMD微镜片更换过程中要求的严苛环境和精细操作,依托实验室微纳加工工艺,完成了DMD芯片光学窗口的无损更换。经过实验测试,更换窗口后的DMD芯片可正常应用于3~5μm和8~12μm波段。DMD器件应用于红外波段时,DMD微镜片的衍射效应会引起系统成像对比度下降,并且随着入射波长的增大,衍射效应越来越显着。当其应用于8~12μm波段时,衍射效应造成系统对比度严重下降,使得DMD型红外目标场景仿真器成像性能无法满足仿真需求。为降低DMD微镜片的衍射效应,提高系统成像对比度,本文根据微镜片工作原理和结构特性,建立DMD微镜片二维衍射光栅衍射模型,利用标量衍射理论与矢量衍射理论仿真分析DMD微镜片在红外波段的衍射特性。首先利用标量衍射模型仿真计算得出:在3~5μm波段,照明光束以28°角度入射时,DMD型红外目标场景仿真器成像对比度最好。然后利用矢量衍射模型仿真计算在8~12μm波段,光束偏振态对DMD衍射光强分布影响,由仿真结果得出结论:在8~12μm波段,照明光束以TM线偏振光入射,入射角调整为48°,能明显降低衍射效应对DMD型目标场景仿真器成像对比度影响。为测量验证不同光束入射角和偏振态下DMD衍射特性,首先搭建DMD衍射特性测量系统,验证分析在8~12μm波段,DMD矢量衍射模型的正确性。然后结合系统成像质量因素的分析,定量测量分析DMD微镜片衍射效应和微镜片以及投影镜头自发辐射对系统成像对比度的影响。最后根据DMD衍射特性实验分析结果,对改进的DMD型红外目标场景仿真器成像对比度进行实验验证。由实验测量分析可知:在8~12μm波段,照明光束为TM线偏振光,光束以48°角度入射时,微镜片衍射效应对DMD型目标场景仿真器系统影响最小,系统成像对比度最好。研制了DMD型长波红外目标场景仿真器,首先根据DMD衍射模型的仿真计算和实验测量结果,设计相应的照明和投影光学系统,通过照明和投影光路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以及光束特性的调制,降低DMD衍射效应对系统成像质量的影响,提高系统对比度。其中照明光路选用直接照明的结构设计,既能使系统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又减小系统结构长度;投影镜头选用远心光路设计,保证了投影系统与照明系统的光瞳匹配和实现系统出射平行光。然后对研制的样机进行成像性能测试,经实验测量验证,在8~12μm波段,系统成像对比度为0.85左右,成像性能良好,可为半实物仿真系统提供高质量的长波红外目标场景条件。(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期刊2017-04-01)

红外场景仿真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红外场景仿真效果评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学习框架的评价方法。首先,从仿真图像与实际图像视觉对比的角度提出了面向图像视觉相似的红外场景仿真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用于量化评价过程;其次,提出以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为核心建立评估模型,建立包括蒙特卡罗样本仿真、ELM评估网络及自更新仿真样本评估模型等3部分在内的自学习框架来生成仿真样本、强化对ELM的训练;最后,针对实际样本数量较少的问题,在此框架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样本评定、自学习、评估模型测试3个阶段在内的仿真图像相似性评估方法,实现了从样本生成到评估过程的自动化。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自学习框架能够显着提高评估模型的正确率,而且训练后的评估模型适用性强,可独立自主进行红外场景仿真效果评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红外场景仿真器论文参考文献

[1].姬爽,王艳奎,吴根水.变跟踪点红外场景仿真建模时间误差分析[J].激光与红外.2019

[2].方浩,李艾华,潘玉龙,王学进,何川.基于自学习框架的红外场景仿真效果评价[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9

[3].李霞,刘建国,董雁冰,刘兴润.基于遥感数据的地球背景中红外场景仿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

[4].滕小虎.OSSIM系统在导弹对抗中的红外场景仿真应用[J].舰船电子工程.2018

[5].田珂宇.基于海谱模型的海面红外场景仿真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6].周鑫.冰凌红外散射特性及场景仿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7].王霄,高思莉,李范鸣.深空双波段红外动态场景仿真与目标分析[J].激光与红外.2017

[8].王霄,高思莉,李范鸣.深空双波段红外动态场景仿真与目标分析[C].2017年光学技术研讨会暨交叉学科论坛论文集.2017

[9].祝清瑞.基于增强现实的动态红外场景仿真系统的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7

[10].韩庆.数字微镜器件在红外目标场景仿真器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7

论文知识图

半实物仿真的典型架构红外动态场景仿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sensorvision生成的红外场景Fig.2E...红外动态场景仿真器的工作原理图红外动态场景生成算法的原理图

标签:;  ;  ;  ;  ;  ;  ;  

红外场景仿真器论文_姬爽,王艳奎,吴根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