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源论文_杨见,何寅,王振齐

导读:本文包含了油气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油气,盆地,地球化学,同位素,天然气,阿尔金山,成因。

油气源论文文献综述

杨见,何寅,王振齐[1](2019)在《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背斜带油气源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油气源对比,是从成因关系出发,将含油气盆地油气与烃源岩之间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已聚集油气的来源,将油气和烃源岩一一对应。其原理是根据有机化学的知识,确定对比参数,从而分析油、气及与源岩之间的配置关系。文章是对比原油(天然气)和烃源岩之间相同馏分中某种成分的含量,确定了原油A、B、C叁大类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和标志性特征。结果可对分析油气朝哪个方向运移、运移距离和油气的次生变化,寻找油气聚集带,确定有利的勘探区域,为油气开发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粘接》期刊2019年09期)

黄合庭,税蕾蕾,陈金定,杨宝伟,黎燕凌[2](2019)在《琼东南盆地陵水13-2气藏凝析油生物标志物检测及油气源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琼东南盆地深水气藏的气源及其成藏地质条件,针对其深水气藏(邻近深水区陵水13-2和深水区陵水17-2)凝析油轻烃组分多、常规方法难以检测到甾萜烷生物标记物信息而无法开展有效的油气源对比追踪等问题,采用ZSM-5型分子筛对饱和烃络合等手段,成功获取了一系列甾、萜烷系列化合物信息,进而为深水气藏的气源追踪判识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深水气藏伴生凝析油中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即代表陆源高等植物的奥利烷含量异常丰富以及树脂生源的双杜松烷类脂化合物含量中等和规则甾烷组成中表征高等植物的C_(29)胆甾烷远大于低等水生生物C_(27)胆甾烷等重要生源信息,综合判识与确定了研究区深水气藏的油气源主要来自渐新统崖城组叁角洲前缘煤系-半封闭浅海烃源岩。(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8期)

蒋志伟[3](2019)在《阿尔金山前带东段油气源对比综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划分油气类型,重点体现不同类型油气之间的差异。通过进一步研究分析化验资料发现研究区存在四类原油,尖顶山原油为咸水湖相油;牛东和冷湖原油为淡水湖沼相油,利用天然气碳同位素的分布划分天然气类型并确定天然气来源,天然气为煤型气且局部存在碳同位素倒转,西部侏罗系源岩热演化程度高于东部。(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22期)

王遥平[4](2019)在《基于化学计量学的油气源对比与实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综合考虑多参数的影响和划分样品或变量的类别方面,化学计量学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适合于大量数据集的数据挖掘和区域性的油-油和油-源对比。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叁种目前国际上常用于油-油和油-源对比的化学计量学方法——谱系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多维标度(MDS),并且对这些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做了详细地对比和讨论。在应用化学计量学开展研究区域的地球化学对比时,我们还需要谨慎对待样品的筛选、对比参数的选择、数据预处理和高维空间距离的度量等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对比结果的可靠程度。本文主要通过叁个实例(呼和湖凹陷、方正断陷和乌尔逊凹陷)证实了化学计量学方法在解决我国油-油和油-源对比问题的可行性,这对开展我国其它某一特定地区的油-油和油-源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还将HCA和PCA这两种化学计量学方法首次引入到划分吐哈盆地的天然气成因类型上,通过与经典图解对比发现,化学计量学也是一种可靠的多参数气-气对比方法。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根据呼和湖凹陷烃源岩的岩石热解数据可知,3套泥岩烃源岩均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而煤的生烃潜力整体相对较低,然而K_1n_2的的煤可能也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由谱系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知,呼和湖凹陷存在Group A、Group B和Group C叁组成熟度不同的原油,其中Group A组原油的成熟度最高,主要来源于K_1n_2和K_1n_2段的泥岩;而Group B和Group C组原油成熟度相对较低,分别来源于K_1d_1段泥岩和K_1n_2段的煤。通过油-源对比结果,我们认为南屯组和相对较浅的地层(如K_1d_1段)均可作为呼和湖凹陷今后油气勘探的重要目标。方正断陷原油的主要特征为低-中碳数的正构烷烃(n-C_(12)-n-C_(20)或n-c12-n-C_(25))优势、中-高的Pr/Ph比值(1.44~5.3)、相对较低的C_(27)/C_(29)规则甾烷含量、C_(35)/C_(34)藿烷和GA/C_(31)R比值,反映了原油的沉积母质为淡水沉积条件下的相对氧化的沉积环境及陆源有机质输入为主的特征。通过前人已有的结果,我们证实了MDS也是一种可靠的多参数油-油和油-源对比方法。PCA和MDS结果表明,方正断陷的原油主要来源于新安村+乌云组,并通过MDS结果与非线性MDS双标图相结合,说明研究的烃源岩和原油样品的成熟度和沉积环境的大致变化方向。乌尔逊凹陷的K_1n组是研究区内最好的烃源岩,而K_1t组和K_1d_1段对乌尔逊原油的贡献较小。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多维标度(MDS)两种化学计量学方法解决了乌尔逊凹陷的油-油和油-源对比问题。根据PCA和地质证据,乌尔逊凹陷北部的原油主要来源于K_1n_1段的烃源岩,油气成藏时间约为100 Ma,而乌尔逊凹陷南部的原油可分为Group I和Group II两组。结合趋势面分析,MDS对比图中还揭示了烃源岩和原油的沉积条件和成熟度的变化方向。Group I组原油来源于后期生烃阶段(约25 Ma)的K_1n_1和K_1n_2段烃源岩的混合,而Group II组原油主要来源于早期生油阶段(约93 Ma)的K_1n_1烃源岩。Group I和Group II两组在乌尔逊凹陷南部的分布主要受构造控制。通过经典图版和化学计量学方法,重新讨论了吐哈盆地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划分。与经典图版一样,化学计量学也是一种有效的多参数天然气分类方法。根据经典图解可知,吐哈盆地的天然气可分为叁组;而化学计量学的结果表明,吐哈盆地的天然气可分为A、B、C和D四组,并且B可以进一步的划分为B_1和B_2两个亚组。此外,通过PCA叁个主成分的主要控制变量确定了吐哈盆地天然气中的叁个特征地球化学参数。(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于洪洲[5](2019)在《石北凹陷叁迭系油气源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特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石北凹陷及周缘油气源进行了初步讨论。研究表明,石北凹陷叁迭系油气地化特征与下石炭统滴水泉组腐泥型烃源岩地化特征较为相似,明确了下石炭统滴水泉组烃源岩是该凹陷主力烃源岩,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丁文静,侯读杰,陈立,甘军,梁刚[6](2018)在《琼东南盆地松南—宝岛凹陷特殊成因天然气及油气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天然气碳同位素、组分、轻烃,伴生凝析油轻烃、全油及单体烃碳同位素、生物标志物,以及渐新统—中新统烃源岩生物标志物及显微组分,研究琼东南盆地松南—宝岛凹陷天然气和凝析油的生烃母质和成熟度。结果表明:琼东南盆地松南—宝岛凹陷天然气可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即生物气与特殊低熟气的混合气(Type A)、特殊低熟气(Type B)、成熟煤型气(Type C)和特殊低熟气与成熟煤型气的混合气(Type D)。Type B特殊低熟气干燥因数小(0.65~0.91),富含有机成因CO_2,为较低温度12C—12C键优先断裂而形成的轻质烃类;低成熟的(Ro<0.6%)陵水组一段上部泥岩地层中有机质腐泥组体积分数逐渐增大,藻类及低等水生生物的贡献大于陆源高等植物输入的。Type B天然气伴生凝析油碳同位素较轻,奥利烷、杜松烷和扁枝烷等高等植物来源的生物标志物丰度低,叁环萜烷丰度及低甾烷/藿烷比较高,显示菌藻类生源优势,轻烃显示偏腐泥型母源及低成熟特点。特殊低熟气是琼东南盆地海陆过渡相—海相天然气的一种新的成因类型,是典型煤型气的极大补充,表明琼东南盆地陵水组一段上部地层有较好的低熟气勘探潜力。(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张国强[7](2018)在《东濮凹陷濮卫地区油气源精细对比及成藏主控因素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典型富油气凹陷,作为该凹陷现今最富油气、储量最高的勘探区,濮卫地区的油气资源占盆地叁级储量的百分之叁十以上。目前的勘探成果表明,濮卫地区油气分布复杂,地化参数差距显着,油气来源存在争议,主控因素有待总结,对研究区上述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学意义。本论文基于该地区勘探开发成果与最新地化实验数据,利用地质剖析、地球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分析油气成因来源的基础之上,探讨濮卫地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进一步归纳成藏规律并总结成藏模式,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濮卫地区原油混源现象普遍存在,混源比例不同导致地化指标相异:濮卫地区原油基本为沙叁中亚段、沙叁下亚段烃源岩的混源成藏,多种地球化学指标表征研究区原油受这两套主力烃源岩混合供烃,少数原油样品由于原油来源上的差异性,致使其原油地球化学指标异常。其中濮城地区沙一段原油为沙一段烃源岩与沙叁中亚段烃源岩混合供烃,可能存在沙一段单独供烃的原油;濮城地区沙二段、沙叁段原油为濮城次洼、濮卫洼陷沙叁段多个亚段烃源岩混合供烃;文明寨-古云集地区沙叁、四段原油为卫城次洼北部沙叁、四段烃源岩混合供烃。(2)濮卫地区天然气地化差异显着,煤成气、油型气及混合气均有发育:濮卫地区濮城次洼南部、卫城次洼北侧、户部寨叁处均有天然气分布,其中不同地区不同层系之间天然气的组分含量及碳同位素差异显着,甲烷含量在63.74%~94.63%之间均有分布,甲烷碳同位素主要分布于-42.3‰~-28.4‰范围内。地化指标的差异性主要与天然气成因相关,其中户部寨为典型的煤型气藏,气藏附近发育有沟通石炭-二迭煤系地层的深大断裂,使深部的煤型气向上运移至储层成藏;卫城地区为混合气藏,为沙河街组的油型气与石炭-二迭系的煤型气混合;濮城地区煤型气与油型气共存,其中沙二段天然气为油型气,以干酪根裂解气为主,伴有少量原油裂解气,沙叁下亚段天然气为煤型气、油型气混合成藏。(3)濮卫地区油气藏的分布主要受烃源岩、沉积储层、区域盖层(盐岩层)和断裂四个主要地质要素共同控制:两套主力烃源岩为濮卫地区油气藏发育提供物质基础,烃源岩的平面分布和有机质含量控制了油气展布,平面上油气主要围绕两大生烃洼陷发育;纵向上油气在优质烃源层(沙叁段)附近层位富集。研究区储层沉积相类型及物性特征控制油气藏差异聚集,宏观上辫状河叁角洲外前缘和曲流河叁角洲外前缘亚相为油气聚集的优势沉积相,微观上高孔高渗的优质储层是油气富集有利区。濮卫地区主要发育有两套优质盖层,分别为濮卫次洼沙一段的盐岩层,和沙叁段中的盐岩层与巨厚泥岩组合,前者在濮城次洼与濮卫洼陷发育,在卫城次洼缺失,对濮城次洼与濮卫洼陷沙二段的油气藏具有较好的封盖作用,并阻止油气从沙叁段向沙一段运移。后者主要在卫城次洼发育,在盖层阻挡下卫东断层下盘富集了大量油气。(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卢进才,魏仙样,魏建设,宋博,史冀忠[8](2018)在《银额盆地哈日凹陷Y井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源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Y井是银额盆地哈日凹陷施钻的第一口揭示二迭系厚度较大的参数钻井,于二迭系试获天然气9.15×104m3/d(无阻流量),并产少量凝析油。在对Y井天然气及凝析油组分、同位素,以及凝析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天然气和凝析油成因类型。结果表明,天然气为油型(腐泥型)凝析油伴生气,凝析油为高成熟腐泥型,生烃母质以水生生物为主,烃源岩演化进入高成熟阶段。将Y井凝析油与哈日凹陷周缘杭乌拉剖面出露的下二迭统埋汗哈达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对比,二者具有良好的亲缘关系,Y井凝析油及天然气源于二迭系,进一步证实了银额盆地石炭系—二迭系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8年01期)

黄家旋[9](2017)在《准噶尔盆地南缘烃源岩热演化生烃史及油气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准噶尔盆地南缘勘探程度较低,尚未有规模性的发现,按照成藏地质条件的类比,准南前陆冲断带下组合是准南前陆盆地可能取得重大战略突破的潜在领域。本文在调研准南复杂构造带成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地质、钻井、地震、分析化验等基础资料,以单井实测地温、Ro数据为约束,以单井和叁维盆地模拟为技术手段,以烃源岩的成烃演化分析为研究重点,通过对准南多套烃源岩的空间分布、热演化以及生烃史的分析,结合现今油气来源及分布特征,进行有效烃源岩及有效生烃区划分,从烃源岩热演化生烃史的角度去解释准南缘不同构造带或地区的油气来源、成藏匹配条件及油气分布的差异,深化准南前陆盆地烃源岩对油气分布规律的控制作用的认识,以期为下一步的勘探部署提供了指导性建议。通过以上研究主要取得以下几点创新性认识:1、准南地温梯度较低,仅为1.5~2.2℃/100m,地温梯度整体低于18℃/km,现今地表热流值低于35mW/m2,往南部山前带地温梯度逐渐降低,远低于准噶尔腹部、西北缘和东部。低地温有利于烃源岩生烃潜力的保持和晚期生烃。2、根据实测数据检验和单井、叁维盆地模拟,结合油气源对比结果,认为准南前陆发育叁套有效烃源岩,分别为二迭系、中-下侏罗统以及白垩系清水河组烃源岩。由于热演化程度低,安集海河组烃源岩为无效烃源岩,准南四棵树凹陷原油应来自于侏罗系烃源岩,而非之前认为的来自于E烃源岩。3、准南不同区带构造-埋藏史、热演化史差异巨大,可划分为四种类型:Ⅰ晚期抬升剥蚀型(齐古断褶带)、Ⅱ持续埋藏型(乌奎背斜带)、Ⅲ晚期缓慢埋藏型(前陆斜坡带)、Ⅳ早期浅埋晚期快速埋藏型(四颗树凹陷带)。4、根据已发现的来自于侏罗系烃源岩的油气分布,表明侏罗系烃源岩为准南地区的主力烃源岩,并且广泛分布。准南侏罗系来源油气分布具有中段富气,西段油气共存,东段富油的特征,从西向东,烃源岩成熟度具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天然气的成熟度也具有同样的变化规律,表明烃源岩成熟度对油气组成和油气成熟度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期刊2017-06-01)

徐文,李浩,陈延哲[10](2017)在《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伏龙泉地区油气源及成藏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天然气组成、轻烃、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地质条件,确定了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伏龙泉地区油气成因及来源,建立了研究区不同构造带的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伏龙泉地区泉头组—登娄库组天然气以煤型气和凝析油伴生气为主,油气源主要为下部断陷层下白垩统沙河子组烃源岩,营城组和火石岭组烃源岩有部分贡献;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存在差异,陡坡带主要为深大断裂控制下的次生油气藏成藏模式,具有"近源、深大断裂输导、后期强烈反转调整"的成藏特征,缓坡带主要为侧向运移的原生油气成藏模式。研究区下白垩统发育多套烃源岩、"Y"型断裂以及多个区域不整合面构成的叁维网络输导体系,油气源条件与输导条件良好,同时嫩江组沉积末期强烈的构造反转运动形成的反转构造,提供了较有利的圈闭条件,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潜力。(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17年03期)

油气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分析琼东南盆地深水气藏的气源及其成藏地质条件,针对其深水气藏(邻近深水区陵水13-2和深水区陵水17-2)凝析油轻烃组分多、常规方法难以检测到甾萜烷生物标记物信息而无法开展有效的油气源对比追踪等问题,采用ZSM-5型分子筛对饱和烃络合等手段,成功获取了一系列甾、萜烷系列化合物信息,进而为深水气藏的气源追踪判识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深水气藏伴生凝析油中的生物标志物特征,即代表陆源高等植物的奥利烷含量异常丰富以及树脂生源的双杜松烷类脂化合物含量中等和规则甾烷组成中表征高等植物的C_(29)胆甾烷远大于低等水生生物C_(27)胆甾烷等重要生源信息,综合判识与确定了研究区深水气藏的油气源主要来自渐新统崖城组叁角洲前缘煤系-半封闭浅海烃源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气源论文参考文献

[1].杨见,何寅,王振齐.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背斜带油气源对比研究[J].粘接.2019

[2].黄合庭,税蕾蕾,陈金定,杨宝伟,黎燕凌.琼东南盆地陵水13-2气藏凝析油生物标志物检测及油气源对比[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蒋志伟.阿尔金山前带东段油气源对比综合分析[J].化工管理.2019

[4].王遥平.基于化学计量学的油气源对比与实例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9

[5].于洪洲.石北凹陷叁迭系油气源对比[J].石化技术.2019

[6].丁文静,侯读杰,陈立,甘军,梁刚.琼东南盆地松南—宝岛凹陷特殊成因天然气及油气源分析[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8

[7].张国强.东濮凹陷濮卫地区油气源精细对比及成藏主控因素探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

[8].卢进才,魏仙样,魏建设,宋博,史冀忠.银额盆地哈日凹陷Y井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源对比[J].地质通报.2018

[9].黄家旋.准噶尔盆地南缘烃源岩热演化生烃史及油气源分析[D].西安石油大学.2017

[10].徐文,李浩,陈延哲.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伏龙泉地区油气源及成藏特征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17

论文知识图

半主动悬架示意图吐哈盆地含油气系统划分示意图东营凹陷洼陷带源内滩坝油气成藏模式同口北地区北东向地震剖面四川盆地上叁迭统烃源岩生烃强度等值...灯影组喜山期调整指向推测图

标签:;  ;  ;  ;  ;  ;  ;  

油气源论文_杨见,何寅,王振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