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墙夹芯保温系统用固定盘论文和设计-李敬雨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墙夹芯保温系统用固定盘。该混凝土墙夹芯保温系统用固定盘,包括盘体、螺纹环、螺纹杆、梯形板、连接杆和转动块,所述螺纹环的顶部与盘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顶端的表面与螺纹环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梯形板的顶部与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该混凝土墙夹芯保温系统用固定盘,通过设置了螺纹环、螺纹杆、梯形板、连接杆和转动块,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便于对盘体进行固定,然后通过设置有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使得该装置在通过螺纹杆进行固定后,便于对梯形板进一步进行固定,使得螺纹杆始终固定在螺纹环的内部,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固定效果达到更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混凝土墙夹芯保温系统用固定盘,包括盘体(1)、螺纹环(2)、螺纹杆(3)、梯形板(4)、连接杆(5)和转动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环(2)的顶部与盘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3)顶端的表面与螺纹环(2)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梯形板(4)的顶部与螺纹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梯形板(4)的顶部与螺纹环(2)的底部搭接,所述连接杆(5)的顶端与梯形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6)的顶部与连接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盘体(1)的底部包括有两个壳体(8),两个所述壳体(8)位于盘体(1)底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壳体(8)的内部均包括有固定机构(9)。

设计方案

1.一种混凝土墙夹芯保温系统用固定盘,包括盘体(1)、螺纹环(2)、螺纹杆(3)、梯形板(4)、连接杆(5)和转动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环(2)的顶部与盘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3)顶端的表面与螺纹环(2)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梯形板(4)的顶部与螺纹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梯形板(4)的顶部与螺纹环(2)的底部搭接,所述连接杆(5)的顶端与梯形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6)的顶部与连接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盘体(1)的底部包括有两个壳体(8),两个所述壳体(8)位于盘体(1)底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壳体(8)的内部均包括有固定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墙夹芯保温系统用固定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1)的底部包括有弧形板(7),所述弧形板(7)的顶部与盘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壳体(8)的顶部分别与弧形板(7)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墙夹芯保温系统用固定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9)包括有活动杆(901)、活动板(902)、三角板(903)、两个第一转杆(905)、两个第二转杆(906)和弹性片(908),所述壳体(8)的左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杆(901)的侧表面与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902)的侧表面与壳体(8)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902)的左侧与活动杆(901)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板(903)的右侧与活动杆(901)的左端固定连接,且三角板(903)的侧表面与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杆(905)的左端均通过第一转动轴(904)与活动板(902)的右侧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杆(906)的左端分别通过两个转轮与第一转杆(905)的右端活动连接,两个第二转杆(906)的右端均通过第二转动轴(907)与壳体(8)右侧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弹性片(908)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第一转动轴(904)和第二转动轴(907)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墙夹芯保温系统用固定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的内部包括有两个伸缩弹簧(10),两个伸缩弹簧(10)相背的一端分别与壳体(8)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固定连接,两个伸缩弹簧(10)相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转杆(905)和两个第二转杆(906)的连接处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墙夹芯保温系统用固定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的内部包括有两个滑块(11)和两个滑槽(12),两个滑块(11)相对的一侧分别与活动板(902)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滑槽(12)分别位于壳体(8)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两个滑块(11)远离活动板(902)的一侧分别与滑槽(12)的内部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墙夹芯保温系统用固定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板(903)的正面包括有辅助轮(13),所述辅助轮(13)的背面通过转轴与三角板(903)的正面活动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墙夹芯保温系统用固定盘。

背景技术

在墙体受力钢筋的外侧将保温模块经积木式相互错缝插接拼装成现浇混凝土墙体的夹芯保温层,用相应连接件固定保温模块的位置,将金属热镀锌电焊网安装在连接件外侧端头的预制卡槽内,将内外两侧模板连接和紧固后,形成保温模块外侧有50mm、模块内侧有与结构墙体厚度等同的两道空腔构造,然后分别向空腔构造内浇筑混凝土,等达到一定强度,拆除内外两侧模板,由此构成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的复合墙体,称为夹芯保温现浇混凝土墙体。在混凝土墙体的制作过程中需要通过固定盘进行固定,现有的一些固定盘在使用时大多直接使用螺栓等方式进行固定,没有对固定盘进行进一步的固定,其固定效果不是很好,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装置,能够便于对固定盘进行固定,然后使得固定盘的固定效果达到更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墙夹芯保温系统用固定盘,具备便于固定且固定出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一些固定盘在使用时固定效果不是很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墙夹芯保温系统用固定盘,包括盘体、螺纹环、螺纹杆、梯形板、连接杆和转动块,所述螺纹环的顶部与盘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顶端的表面与螺纹环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梯形板的顶部与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梯形板的顶部与螺纹环的底部搭接,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梯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块的顶部与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盘体的底部包括有两个壳体,两个所述壳体位于盘体底部的左侧和右侧,所述壳体的内部均包括有固定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盘体的底部包括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顶部与盘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壳体的顶部分别与弧形板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活动杆、活动板、三角板、两个第一转杆、两个第二转杆和弹性片,所述壳体的左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杆的侧表面与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侧表面与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左侧与活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板的右侧与活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且三角板的侧表面与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杆的左端均通过第一转动轴与活动板的右侧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杆的左端分别通过两个转轮与第一转杆的右端活动连接,两个第二转杆的右端均通过第二转动轴与壳体右侧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弹性片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包括有两个伸缩弹簧,两个伸缩弹簧相背的一端分别与壳体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固定连接,两个伸缩弹簧相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转杆和两个第二转杆的连接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包括有两个滑块和两个滑槽,两个滑块相对的一侧分别与活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滑槽分别位于壳体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两个滑块远离活动板的一侧分别与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三角板的正面包括有辅助轮,所述辅助轮的背面通过转轴与三角板的正面活动连接。

工作原理:通过旋转转动块,通过连接杆带动梯形板进行转动,使得螺纹杆在螺纹环的内部进行转动,通过螺纹的作用带动梯形板向上移动,梯形板的斜面通过辅助轮的作用在三角板的斜面向上移动,推动三角板向两侧移动,当梯形板的顶部与螺纹环的底部搭接后,梯形板的底部与三角板的斜面分离,然后通过弹性片的弹力作用,推动活动板向靠近连接杆的一侧移动,使得三角板的顶部与梯形板的顶部搭接,从而使得螺纹杆可以得到进一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混凝土墙夹芯保温系统用固定盘,通过设置了螺纹环、螺纹杆、梯形板、连接杆和转动块,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便于对盘体进行固定,然后通过设置有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使得该装置在通过螺纹杆进行固定后,便于对梯形板进一步进行固定,使得螺纹杆始终固定在螺纹环的内部,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固定效果达到更好。

2、该混凝土墙夹芯保温系统用固定盘,通过设置了伸缩弹簧,通过伸缩弹簧的弹力作用可以使得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向中间转动,第一转杆905的一端推动活动板向靠近三角板的一侧移动,然后通过三角板将梯形板进行固定,防止梯形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得螺纹杆固定在螺纹环的内部,再通过设置有辅助轮,使得螺纹杆在螺纹环的内部转动时,便于辅助梯形板在三角板的斜面向上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结构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盘体、2螺纹环、3螺纹杆、4梯形板、5连接杆、6转动块、7弧形板、8壳体、9固定机构、901活动杆、902活动板、903三角板、904第一转动轴、905第一转杆、906第二转杆、907第二转动轴、908弹性片、10伸缩弹簧、11滑块、12滑槽、13辅助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请参阅图1-4,一种混凝土墙夹芯保温系统用固定盘,包括盘体1、螺纹环2、螺纹杆3、梯形板4、连接杆5和转动块6,螺纹环2的顶部与盘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螺纹杆3顶端的表面与螺纹环2的内部螺纹连接,梯形板4的顶部与螺纹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梯形板4的顶部与螺纹环2的底部搭接,连接杆5的顶端与梯形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转动块6的顶部与连接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盘体1的底部包括有弧形板7,弧形板7的顶部与盘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壳体8的顶部分别与弧形板7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盘体1的底部包括有两个壳体8,两个壳体8位于盘体1底部的左侧和右侧,壳体8的内部均包括有固定机构9,固定机构9包括有活动杆901、活动板902、三角板903、两个第一转杆905、两个第二转杆906和弹性片908,壳体8的左侧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杆901的侧表面与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活动板902的侧表面与壳体8的内部活动连接,活动板902的左侧与活动杆901的右端固定连接,三角板903的右侧与活动杆901的左端固定连接,且三角板903的侧表面与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两个第一转杆905的左端均通过第一转动轴904与活动板902的右侧活动连接,两个第二转杆906的左端分别通过两个转轮与第一转杆905的右端活动连接,两个第二转杆906的右端均通过第二转动轴907与壳体8右侧的内壁活动连接,弹性片908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第一转动轴904和第二转动轴907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壳体8的内部包括有两个伸缩弹簧10,两个伸缩弹簧10相背的一端分别与壳体8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固定连接,两个伸缩弹簧10相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转杆905和两个第二转杆906的连接处固定连接,壳体8的内部包括有两个滑块11和两个滑槽12,两个滑块11相对的一侧分别与活动板902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滑槽12分别位于壳体8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两个滑块11远离活动板902的一侧分别与滑槽12的内部活动连接,三角板903的正面包括有辅助轮13,辅助轮13的背面通过转轴与三角板903的正面活动连接。

使用时,通过旋转转动块6,通过连接杆5带动梯形板4进行转动,使得螺纹杆3在螺纹环2的内部进行转动,通过螺纹的作用带动梯形板4向上移动,梯形板4的斜面通过辅助轮13的作用在三角板903的斜面向上移动,推动三角板903向两侧移动,当梯形板4的顶部与螺纹环2的底部搭接后,梯形板4的底部与三角板903的斜面分离,然后通过弹性片908的弹力作用,推动活动板902向靠近连接杆5的一侧移动,使得三角板903的顶部与梯形板4的顶部搭接,从而使得螺纹杆3可以得到进一步固定。

综上所述,该混凝土墙夹芯保温系统用固定盘,通过设置了螺纹环2、螺纹杆3、梯形板4、连接杆5和转动块6,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便于对盘体1进行固定,然后通过设置有壳体8,壳体8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9,使得该装置在通过螺纹杆3进行固定后,便于对梯形板4进一步进行固定,使得螺纹杆3始终固定在螺纹环2的内部,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的固定效果达到更好。

其次,通过设置了伸缩弹簧10,通过伸缩弹簧10的弹力作用可以使得第一转杆905和第二转杆906向中间转动,第一转杆905的一端推动活动板902向靠近三角板903的一侧移动,然后通过三角板903将梯形板4进行固定,防止梯形板4向下移动,从而使得螺纹杆3固定在螺纹环2的内部,再通过设置有辅助轮13,使得螺纹杆3在螺纹环2的内部转动时,便于辅助梯形板4在三角板903的斜面向上移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设计图

一种混凝土墙夹芯保温系统用固定盘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5767.7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3(河北)

授权编号:CN209703754U

授权时间:20191129

主分类号:E04B2/00

专利分类号:E04B2/00;E04B1/76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李敬雨

第一申请人:李敬雨

申请人地址: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辛立庄镇赵马营村150号

发明人:李敬雨

第一发明人:李敬雨

当前权利人:李敬雨

代理人:张玉婵;薛琳

代理机构:13130

代理机构编号: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混凝土墙夹芯保温系统用固定盘论文和设计-李敬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