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哈丽达·赛力克大[1](2021)在《民族地区现代教育技术辅助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十九大的成功召开,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的发展时期作出重大决断,标志着我国进一步加快了构建教育现代化、努力建设世界一流教育强国的发展道路。在这样的发展形式下,国家教育部于2018年正式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该计划全面关注新时期对各类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提出了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这将带领我国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承此契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下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更是对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工作明确指示要加速推进,次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份发展纲领是国家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实施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时也是深刻贯彻中共十九大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的会议精神,努力加快教育现代化实施进度。全国各地的教育系统、学校和教师锐意开拓进取,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各地的教育教学设施质量也逐步改善,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于教学中,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提升。但是因为民族地区相对于内陆地区在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那么民族地区中学如何在此背景与差距下使用现有的、可利用、与实际条件可整合的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辅助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急迫解决的问题。本人借助工作机会,在此背景下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开展了本次研究。本研究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研究历史概况,综述了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部分:概述了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由民族地区、现代教育技术、化学实验教学等核心概念及本研究所使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语义网络理论、认知学习理论构成。第三部分:介绍本研究针对民族地区的首府城市乌鲁木齐的第三十六中学学生及乌鲁木齐市各类学校化学教师展开问卷调查,统计和整理该地区高中化学教学实验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通过调研去摸清化学教师是如何看待和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各个学校当前具备的硬件配置和教师所具备的运用多媒体技术、现代教育计划辅助教学的水平,从而为探究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化学实验教学的方式奠定基础。第四部分:通过前期调查,提出了三种与民族地区相整合的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实验设计与制作的原则,并依据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的教学设计方案。第五部分:把设计好的教学实施方案进行对应的实践性教学,通过实践反馈安排统一的考核测试,并对参加测试的班级在开展实践前后的成绩对比分析。第六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概述研究总结,提出研究反思和展望。通过本研究调查发现了民族地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走流程、简讲述、压课时、实效差、背实验、吸收弱、操作乱、记忆烂、缺条件、要求低、理念旧、能力差等问题,通过教学实践,学生的化学成绩与科学素养均有了良好改善,得到了运用现有的、可利用、与实际条件可整合的现代教育技术是可以更好地辅助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结论。希望本研究能够使民族地区的老师们尽快适应信息时代的来临,熟练掌握和应用与实际条件相整合的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化学实验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杨航[2](2020)在《西藏化学实验教学改进探究 ——以林芝市第一中学为例》文中认为为改变我校理科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科的积极性,让他们消除学习理科的畏惧感,能从内心开始喜欢学习化学并愿意学习化学。根据西藏林芝地区的实际情况,学生基础差,特别是理科的基础更差,我们通过让学生“眼见为实、亲身体验”,让他们能更好的理解书本上深沉难懂的理科术语,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尽可能多的在化学课堂中采用“实验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原本停留在课本上的枯燥的知识让学生能“眼见为实、亲身体验”,并能自主的对理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研究目的: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步,新课改得到有效的实施,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教师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也要充分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实验探究教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化学实验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然而目前来看,在林芝市第一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学的教学质量,更是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所以,针对此本文主要是对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便于促进林芝市第一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进步与发展。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对某高中学生化学实验学习情况进行了研究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探讨了目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结合我国教育实际状况以及新课改下的相关理论要求,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分析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化学实验探究模式的意义,提出了有效实施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策略,以便于促进林芝市第一中学化学教学效率的提高。研究结果:经过研究,笔者提出了以下策略来提升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1)完善学校实验室教学条件,提升对实验室的有效利用;(2)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教学能力,做好对新课改的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运用先进的方法进行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化学的动力;(3)科学合理的设置实验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4)完善教师的评价方式,利用有效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研究结论:在林芝市第一中学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化学实验进行合理的设置,以便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在交流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以此促进学生思维判断能力的提升,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建[4](2020)在《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提高运动兴趣,提升体育运动素养,形成健康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自2013年春季学期,上海市开始实施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2018年全市推广,实施的效果亟需科学测评。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测量法、观察法、德尔菲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形态进行历史梳理,确立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指标,测评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根据测评结果,发现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原因分析,最后提出改进性建议。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下述结论:第一,我国专项体育课程发展形态呈现出明显的时代背景。其演进沿着“单项运动→个性化选修→学科素养”的链条展开。第二,上海市实施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后,学生运动技能普遍提高,但是不同项目间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程度差异明显。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后,专项化学生在速度素质、男同学引体向上、女同学仰卧起坐、耐力素质、女同学肺活量、总分方面高于非专项化学生,但成绩不是很理想。第三,上海市高中专项体育课教学静态练习时间较多,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不足;专项化学生平均每天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高于非专项化学生,但良好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高中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培养效果依然欠佳;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女同学尤为明显。高中专项体育教师在课前设计行为、课中实施行为、课后评价与反思行为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第四,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部分项目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效果欠佳,主要受专项教师运动技能教学能力欠缺、未根据某项目特征建立运动技能一体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过程中未充分考虑运动项目群的特征、以及学生前期运动基础差异的影响。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达成效果欠佳,主要受学生对专项体育课程喜爱程度、有无专项体能练习、教学内容选择与优化、教学内容组织练习形式、下节课有无文化课、课堂教学氛围影响。第五,上海市高中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培养价值有待展现,主要受缺乏学校德育环境支撑、专项教师的德育认知不足、学生对专项体育课程的情感体验不足、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培养理论构建缺乏的影响。高中专项化改革后学生有效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其主要原因,高中专项体育课程身体活动促进性因素中的促成、强化因素未产生应有的效应;另一方面是因为身体活动意向未产生应有的中介效应。针对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形成统一共识,专项体育课程是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2)从社会中拓展资源,弥补专项化体育课程资源的不足;3)合理设置专项,因校而宜的开发校本教材;4)发挥竞赛作用,建立全员参与的联赛体系;5)强化师资,不断提高教师专项技能教学能力;6)克服学生个体差异,有效组织分层教学;7)完善教学评定,加快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8)加强监控,通过动态数据监测课程改革的成效。

吴玉沙[5](2020)在《黔南州高中化学教学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主要目标,指引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认知活动发展过程中,在解决化学相关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关键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将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融入到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意识,使模型认知和证据推理内化为一种固有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是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化学基础教育相对薄弱,就该地区高中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民族地区高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的对象为黔南州高中化学教师和学生。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践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围绕黔南州高中化学教学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展开研究。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黔南州高中化学教学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第二部分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教学实践研究,探索化学核心素养背景下黔南州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方法。通过调查及分析发现:1.黔南州高中化学教学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现状总体上一般。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在教师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为中等,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运用情况为中等偏下。3.大部分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重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培养。4.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善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假设、猜想和验证。教学实践研究的结果主要是:1.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课堂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新的知识。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培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培养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验教学、善于引导学生以简代繁进行建模,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意识。针对黔南州高中化学教学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教学实践研究结果,提出了黔南州高中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建议。

喻怀兴[6](2020)在《黔南州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继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高中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不少地区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长期处在弱势的位置,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体现尤为突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该地区高中办学条件大都比较艰苦,各种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该地区高中化学教师的化学实验教学开展如何?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影响因素有那些?就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对帮助基础教育欠发达地区高中化学教师提高实验教学认识,促进实验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从而增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的对象为黔南州高中化学教师和学生。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黔南州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教学实践研究。调查研究发现黔南州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学校方面:学校对实验室的建设不够重视、对化学课程的时间安排不尽合理、对教师开展学生实验的具体要求不到位、对化学实验教学资源资金投入不足;(2)教师方面:不少教师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正确认识不足、教师在实验教学方面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对自身发展要求不高、对学生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实验考核方式单一、不注重课外实验活动教学;(3)学生方面:多数学生缺乏对化学实验的正确认识、对化学实验的态度不够认真、没有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及实验方式、化学实验技能较差。在分析黔南州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方式开展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研究。研究发现,化学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化学成绩、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促进作用、化学实验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针对化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并结合实验教学实践研究,对黔南州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增加对化学实验相关的资金投入,保证化学实验教学基本资源;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强化化学实验教学;发展化学实验教学,丰富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完善评价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刘志萍[7](2020)在《中职《药物制剂技术》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云南某轻工业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具体场景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被广泛应用于基础教育中,鉴于其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联,也适用于中等职业教育。《药物制剂技术》作为中职制药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提高其教学效果,对制药技术专业培养优秀人才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将情境教学法在云南某轻工业学校制药技术专业《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以此来丰富情境教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论文对情境教学的研究现状、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分析、阐释;继而分析中职制药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标准,以及实习学校《药物制剂技术》教学现状和问题;通过论证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课堂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情境教学的设计,并在云南某轻工业学校2018级制药专业班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具体实施环节为:摸底调查、情境准备、情境授课、情境教学评价、情境教学反思和教学策略调整,且详细论述各环节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期间,进行了前、中、后三次测试和三次问卷调查;分析实验班的测考成绩、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智能情况等方面的变化,验证情境教学的实施效果,反思研究的不足,并建立重点章节的情境教学案例库。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情境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和态度、语言智能、探索智能、运动智能和人际智能等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缓解两极分化现象,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符合中职制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切合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

杨帆[8](2020)在《基于“双师教学”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后,城乡经济发展速度不一致,导致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乡村学校因交通地理条件不便、办学条件差等因素,乡村教师仍面临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生活条件艰苦等突出问题,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学校任教,导致乡村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制约了乡村教育质量提高。为了提高乡村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5年广西教育厅开展“双师教学”项目,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将城市优质的教学资源上传到到网上平台,共享给各地学校,当地教师通过模仿、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本论文首先对“双师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两个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双师教学”模式从提出到运用于实践教学已有5年,研究方向主要为“双师教学”是什么和“双师教学”实践效果如何,或提出相应策略提高“双师教学”课堂效率,而“双师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性研究仍然空白。所以,本论文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研究初中化学教师如何开发利用“双师教学”项目的优质资源,撰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设计。接着以学习金字塔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首要教学理论作为研究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其次,通过访谈南宁市某乡镇3位初中化学教师了解乡村初中化学教师如何开发利用资源进行教学设计,以及如何有效实施“双师教学”等。为了使“双师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系统化,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提出“四分析—两准备—五环节—一反思”教学模式,课前分析包括教材分析、课标分析、学情分析、优质教学资源分析,接着自制微课视频和设计学生任务单,以及课堂上问题反馈、合作释疑、交流展示、检测提升、总结评价等五环节,最后是课后教学反思。本课题以2011年的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材料》内容为例在广西南宁某乡镇初中进行教学实践,以A班为实验班,采用“双师教学”模式展开教学,以B班为对照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结果表明,开展“双师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能提高原本学习中等、中下的学生成绩;增加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乐于参与课堂学习;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最后,总结出有效实施“双师教学”,乡村初中化学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领悟优师的教学思想,将教学理念贯彻在教学活动中,慢慢形成自己教学风格;其次准确分析教材、课标、学生情况有利于达成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应与优师接轨,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最后学习方法应与优师接轨,学生学会学习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范想[9](2020)在《江苏省高校体育专业篮球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依赖于评价这一手段的特定功效,目前,高校教学工作的指向已不再追求办学规模的大小,而是注重内涵的提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不断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高校各部门工作都应基于深刻的思考并进行科学实施。篮球普修课的教学工作亦是如此。随着篮球运动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高校体育专业篮球普修课应该沿着怎样的方向不断前进?未来应采取哪些措施以保证篮球教学的稳定发展?本文认为,为了保证高校体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的有效实施,应制定科学严谨的教学评价,能够为篮球普修课的教学工作指明方向,为培养高质量篮球教学人才奠定基础,使篮球运动的推行与进步具有强进动力。本文通过对体育专业篮球课堂教学情况为基础,以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为着力点,通过搜集与查询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运用案例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来构建江苏省高校体育专业篮球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旨在推动篮球普修课课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研究结果:江苏省高校体育专业篮球普修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一级指标由3个维度组成,即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课堂教学延伸;二级指标由13个维度组成,即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案编写、教师指导、学生练习、互帮互学、组织措施、学习评价、课后指导、教学反思;65个主要观测点。通过两轮的德尔菲法分析显示:专家权威系数整体大于0.70,重要性均值全部大于3,变异系数介于0.00-0.21之间,肯德尔系数介于0.142-0.475之间,专家协调系数均达到显着差异(P≤0.05)。通过对比德尔菲法的规定要求,上述指标均符合标准,反映出整体指标科学、可靠。

BAATARCHULUUN SOLONGOO(慈棱格)[10](2020)在《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相继进行课程改革,蒙古国课程改革不能孤立于世界课程改革之外。同样,化学课程也必须进行改革。蒙古国2013年的第十五次课程改革针对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本论文共有四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论述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相关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本文第三章主要梳理了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历史上本文研究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研究了从第一次课程改革到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梳理了每一个课程改革的特殊和矛盾为了更好的理解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的课程改革中的一些要求,新思维、意义和价值。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中新思维的意义和价值。第四章蒙古国的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梳理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的。第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存在主要问题,第二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存在主要问题。第三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评价存在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蒙古国第十四次蒙古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内容进行梳理包括也四个方面。第一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存在主要问题课程目标不明确。第二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内容偏“难”,要求偏“高,第二,蒙古国中小学采用是俄罗斯中小学教材,课程内容不太合适蒙古国教育及学生发展。第三方面第十次中学化学课程实施存在主要问题:一、教学方法单一,第四方面第十四次课程评价存在主要问题是没有提展的评价。第二个方面第十四次中小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内容进行梳理包括也四个方面。第一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存在主要问题没有将过程与方法目标。第二方面第十四次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内容偏“难”,要求偏“高,二是教科书,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之间缺乏协调性。第三方面第十次中学化学课程实施存在主要问题:一、一是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面,二是缺乏多样性的化学课教学方法。第十四次课程评价存在主要问题是化学课程评价体系过随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主要研究了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泰勒课程理论。在此基础上,第六章分析了蒙古国第十五次的课程改革的主要追求,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的研究:在课程目标上(丰富了课程目标内容,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课程内容上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学科结合,在课程实施上适合每一个孩子,运用科学技术,提高课程的连续性,实践和理论教学结合,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形成,周期评价,详细评价,确保评价结果与奖惩制度相联系。在此基础上,第六章对蒙古国第十五次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主要追求的在化学课程目标上将“过程与方法”目标应用于实践,在化学课程内容上积极听取学生的教学建议,实现中学化学课本的趣味化全面化,在化学课程实施上加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增加丰富多样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在化学课程评价上提升对于化学课程评价的重视程度,严格制定化学课程评价体系制度。第四部分为论文第七章。第七章主要分析了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体现的新思维,主要体现为四方面。第一,课程目标中所提出的新思维—课程目标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是重在创新"的学生能力、三是提高重在生活中"的学生能力第二,课程内容中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第三,课程实施中体现出的新思维—一是建设分类化的教学思想、二是扩充复合化学教学内容、三是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四是强调教学的主导地位。第四,课程评价中所体现的新思维——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过程评价和结果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系、基于教学相关者的自我评价和外部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本论文对中学化学课程课程改革的要求来进行研讨,以蒙古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实情为研究的出发点,主要对中学化学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地区现代教育技术辅助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民族地区
        2.1.2 现代教育技术
        2.1.3 化学实验教学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语义网络理论
        2.2.3 认知学习理论
3 民族地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3.1 调查对象的选取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3.3 问卷信效度分析
    3.4 调查的具体实施
    3.5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结论
        3.5.1 学生调查分析与结论
        3.5.2 教师调查分析与结论
4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制作
    4.1 设计与制作的原则
        4.1.1 实验教学设计与实际条件的整合
        4.1.2 实验教学制作的原则与实际条件的整合
    4.2 制作案例
        4.2.1 虚拟仿真实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制作案例
        4.2.2 手机视频拍摄——“原电池”制作案例
        4.2.3 微课——“铁盐与亚铁盐的转化”制作案例
5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
    5.1 实践对象的选取
    5.2 教学实践的过程
    5.3 实践效果的比对
        5.3.1 成绩对比
        5.3.2 学生实验技能的改变
6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教师问卷
    附录2 学生问卷
致谢

(2)西藏化学实验教学改进探究 ——以林芝市第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初中理科课程标准
        1.1.2 高中理科课程标准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阐述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化学实验
        2.1.2 化学实验探究
        2.1.3 化学实验改进
        2.1.4 化学实验创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探究性学习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行动主义理论
3 高中化学(人教版)实验探究分析
    3.1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的相关原则
    3.2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的相关功能分析
    3.3 高中化学实验的分布
    3.4 高中化学实验的类型
    3.5 基本操作实验
    3.6 探究性实验
    3.7 趣味性实验
    3.8 高中化学实验的特点
    3.9 高中化学实验的不足
4 问卷调查分析
    4.1 调查对象
    4.2 问卷调查内容
    4.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4 实验调查
5 林芝一中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5.1 学校实验教学条件不完善
    5.2 教师教学模式落后
    5.3 实验教学脱离生活实际
    5.4 教师评价方式不合理
        5.4.1 没有明确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评价标准
        5.4.2 以考试作为学生实验技能考察的主要途径
    5.5 对于实验的重视度不够
        5.5.1 高中化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
        5.5.2 学生学习压力大
        5.5.3 忽视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学习重要性
6 提升林芝一中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
    6.1 完善学校实验教学条件
    6.2 教师更新教学观念
    6.3 科学合理的设置实验探究内容
        6.3.1 增加探究性实验比例
        6.3.2 引入趣味性家庭实验
    6.4 有效实施情境教学模式
        6.4.1 合理创设生活情境
        6.4.2 合理创设问题情境
    6.5 有效实施课堂导入及引入策略
        6.5.1 科学实施课堂导入
        6.5.2 采取样例引入型策略
    6.6 完善教师评价方式
    6.7 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教学案例(化学实验新编)
        6.7.1 钠与氧气常温下的反应
        6.7.2 钠与水的反应
        6.7.3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6.7.4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化学实验新编
附录2
致谢

(4)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缘起
        1.1.1 实践困惑: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亟需进行科学测评
        1.1.2 理论关注:如何科学推进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一直被人们关注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2.1.1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2.1.2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征及问题
        2.1.3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总结述评
    2.2 国外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相关研究
    2.3 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资料法
        3.3.2 测量法
        3.3.3 问卷调查法
        3.3.4 德尔菲法
        3.3.5 观察法
        3.3.6 内容分析法
        3.3.7 数理统计法
4 我国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形态与特征
    4.1 20世纪60-80年代初:“运动训练式”的单项运动体育课程
        4.1.1 以“竞技体育”思想为指导
        4.1.2 以“运动训练”为主要教学方式方法
        4.1.3 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竞技化”倾向
    4.2 20世纪80、90年代: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专项选修”体育课程
        4.2.1 逐步确立“终身体育”指导思想
        4.2.2 教材内容实现了“由教师选择”到“学生自主选择”的转变
        4.2.3 仍以“技术教学”为中心,开始理性对待技术教学与增强体质关系
        4.2.4 教学方法实现从“训”向“教”的观念转变
    4.3 2017年至今,学科素养引领下的上海市高中专项体育课程
        4.3.1 以“健康第一,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
        4.3.2 以高中为桥梁,切实帮助学生掌握一项运动特长为目标
        4.3.3 明确将技术传授方法纳入课程,注重学生认知学习能力培养
        4.3.4 以学生体育素养的养成为评价参考
5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与分析
    5.1 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与遴选
        5.1.1 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确定
        5.1.2 评估指标体系的专家验证与优化
        5.1.3 评估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5.1.4 评估指标内容、调查意向及数据来源
    5.2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能达成的效果测评
        5.2.1 改革前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各体能指标的结果
        5.2.2 改革后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各体能指标的结果
        5.2.3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后学生体能达成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5.3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运动技能达成的效果测评
        5.3.1 专项化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情况的问卷调查
        5.3.2 专项化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情况的实地测量
        5.3.3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5.4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达成的效果测评
        5.4.1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体育课堂身体活动水平的总体比较
        5.4.2 不同项目间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5.4.3 不同项目间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基本部分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5.4.4 不同性别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5.4.5 不同年级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5.4.6 不同肥胖程度(BMI)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5.4.7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达成的综合性分析
    5.5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一周身体活动情况的达成效果测评
        5.5.1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平均每天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比较
        5.5.2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周频次的比较
        5.5.3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平均每天中高强度能量消耗的比较
        5.5.4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形式的比较
        5.5.5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意向的比较
        5.5.6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一周身体活动情况达成的综合性分析
    5.6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效果测评
        5.6.1 对专项教师、专家的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情况访谈
        5.6.2 对专项化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
        5.6.3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5.7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效果测评
        5.7.1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达成的总体分析
        5.7.2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积极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5.7.3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自主与探究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5.7.4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运动参与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5.7.5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体育关注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5.7.6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兴趣情况测评
        5.7.7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综合性分析
    5.8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专项教师体育教学行为的效果测评
        5.8.1 专项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知态度
        5.8.2 专项教师的课前设计行为
        5.8.3 专项教师的课中实施行为
        5.8.4 专项教师的课后评价与反思行为
    5.9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6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6.1 课程改革对不同项目运动技能达成效果差异明显
        6.1.1 不同项目间运动技能达成效果差异明显的问题表现
        6.1.2 不同项目间运动技能达成效果差异明显原因分析
    6.2 课程改革后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6.2.1 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水平达成效果欠佳问题表现
        6.2.2 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水平欠佳原因分析
    6.3 高中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的培养价值有待展现
        6.3.1 专项化学生体育品德培养价值有待展现问题表现
        6.3.2 专项化学生体育品德培养价值有待展现原因分析
    6.4 课程改革尚未促进学生良好身体活动行为形成
        6.4.1 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的问题表现
        6.4.2 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的原因分析
    6.5 课程改革后专项教师的自身专业成长不足
        6.5.1 专项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不足的问题表现
        6.5.2 专项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不足的原因分析
    6.6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方案的自身设计有待继续完善
7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改进建议
    7.1 形成共识:专项体育课程是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
    7.2 拓展资源:从社会中弥补专项体育课程资源的不足
    7.3 课程开发:因校而宜的开发校本体育课程教材
    7.4 强化师资:不断提高教师专项技能教学能力
    7.5 注重竞赛: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联赛体系
    7.6 因材施教:克服学生个体差异有效进行分层教学
    7.7 完善评定:推进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与实施
    7.8 加强监控:通过动态数据监测课程改革的成效
8 结论、建议、创新与不足
    8.1 结论与建议
    8.2 创新
    8.3 不足
    8.4 展望
9 致谢
参考文献
教育背景与读博期间的科研经历
附件
    附件1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调查问卷
    附件2 体力活动(加速度传感器)测试记录表
    附件3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体育品德培养访谈表
    附录4 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
    附件5 家长告知书
    附件6 指标体系专家评价表

(5)黔南州高中化学教学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
        1.1.2 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1.1.3 民族地区学生发展需要
    1.2 研究综述
        1.2.1 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
        1.2.2 有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内容
        1.3.1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认识与解读
        1.3.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1.3.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分析
        1.3.4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
        1.3.5 黔南州高中化学教学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建议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调查研究法
        1.5.3 实践研究法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概念界定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2 有意义学习理论
        2.1.3 学习进阶理论
    2.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内涵与联系
        2.2.1 证据推理的涵义
        2.2.2 模型认知的涵义
        2.2.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内涵
        2.2.4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关系
3 黔南州高中化学教学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
    3.1 研究思路
    3.2 调查工具
        3.2.1 问卷来源
        3.2.2 问卷结构
        3.2.3 问卷的处理
        3.2.4 调查访谈设计
    3.3 调查对象的选取
    3.4 施测
        3.4.1 信度与效度分析
        3.4.2 正式调查
    3.5 调查结果及分析
    3.6 黔南州高中化学教学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存在问题及分析
4 黔南州高中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教学实践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变量控制
        4.2.1 研究方法
        4.2.2 研究的变量控制
    4.3 研究假设与研究路线
    4.4 实践对象
    4.5 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实践时间
        4.5.1 教学内容的选择
        4.5.2 教学实践时间
    4.6 教学实践案例
        4.6.1 人教版选修四“盐类的水解”的教学实践
        4.6.2 人教版选修四“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实践
    4.7 教学实践数据采集及分析
        4.7.1 学习成绩对比分析
        4.7.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测试对比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黔南州高中化学教学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部分
        5.1.2 黔南州高中化学教学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实践研究部分
    5.2 黔南州高中化学教学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建议
    5.3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
        5.3.1 研究的不足
        5.3.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 黔南州高中教学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调查问卷
附录2 黔南州高中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调查问卷
附录3 黔南州高中教学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访谈提纲(教师)
附录4 黔南州高中教学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访谈提纲(学生)
附录5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测试卷
在校读硕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6)黔南州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课程发展需要
        1.1.2 化学知识及其学习特点的要求
        1.1.3 黔南州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要求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实验和化学实验
        2.1.2 实验教学和化学实验教学
        2.1.3 黔南州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多元智能理论
        2.2.3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
        2.2.4 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理论
        2.2.5 课标对高中化学实验的要求
3 黔南州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3.1 调查对象
    3.2 调查工具的设计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2.2 调查的实施
        3.2.3 问卷的收集和处理
    3.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3.1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3.3.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3.4 黔南州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4.1 黔南州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3.4.2 黔南州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与研究评价
    4.3 研究对象
    4.4 研究内容的选取
    4.5 实践时间
    4.6 教学案例
    4.7 研究结果统计与分析
        4.7.1 前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4.7.2 后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4.7.3 学生访谈结果与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黔南州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部分
        5.1.2 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研究部分
    5.2 改善黔南州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建议
        5.2.1 增加对化学实验教学相关的资金投入,保证化学实验教学基本资源
        5.2.2 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化学实验教学
        5.2.3 发展化学实验教学,丰富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5.2.4 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完善评价机制
        5.2.5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3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
        5.3.1 研究的不足
        5.3.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读硕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7)中职《药物制剂技术》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云南某轻工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课题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相关课题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访谈法
        1.4.4 观察法
        1.4.5 实验研究法
    1.5 研究思路
第2章 情境教学概述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情境
        2.1.2 情境教学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情境认知理论
        2.2.2 多元智能理论
    2.3 情境教学运用于中职课堂的优势
第3章 中职制药技术专业《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相关分析
    3.1 中职制药技术专业教学分析
        3.1.1 中职制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3.1.2 中职制药技术专业的教学特点
    3.2 中职制药技术专业《药物制剂技术》课程相关分析
        3.2.1 课程性质和任务
        3.2.2 地位与作用
        3.2.3 课程目标的定位
        3.2.4 课程内容和要求
    3.3 中职制药技术专业《药物制剂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3.3.1 教学内容抽象、枯燥
        3.3.2 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职业性
        3.3.3 学生参与课堂形式单一
        3.3.4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3.4 在《药物制剂技术》中实施情境教学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4.1 必要性分析
        3.4.2 可行性分析
第4章 中职《药物制剂技术》情境教学设计
    4.1 中职《药物制剂技术》情境教学创设的原则
        4.1.1 多元化原则
        4.1.2 主体性原则
        4.1.3 基础性原则
        4.1.4 实用性原则
    4.2 中职《药物制剂技术》情境教学的具体设计
        4.2.1 教学目标的确立
        4.2.2 教学策略的设计
        4.2.3 教学内容的整合
        4.2.4 教学流程的设计
        4.2.5 教学评价的创新
    4.3 实验研究方案设计
        4.3.1 研究对象
        4.3.2 研究变量及变量控制
        4.3.3 实验设计
    4.4 实验步骤
        4.4.1 实验假设
        4.4.2 实验前测
        4.4.3 对实验班《药物制剂技术》课程实施情境教学法
        4.4.4 实验中测
        4.4.5 实验后测
第5章 情境教学在中职《药物制剂技术》中的应用案例
    5.1 调查分析
        5.1.1 学生知识水平调查分析
        5.1.2 问卷调查分析
    5.2 教学分析
        5.2.1 教材分析
        5.2.2 学情分析
        5.2.3 教学目标
        5.2.4 教学重、难点
        5.2.5 教学资源
        5.2.6 教学方法
    5.3 情境教学设计
    5.4 情境教学过程
    5.5 情境强化训练
    5.6 情境教学评价
        5.6.1 测试内容情境化
        5.6.2 综合评价
    5.7 情境教学反思
    5.8 教学调整
    5.9 《药物制剂技术》情境教学应用案例(部分)
第6章 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6.1 实验数据分析
        6.1.1 知识技能测试数据分析
        6.1.2 学习兴趣和态度测试数据分析
        6.1.3 多元智能评估测试数据分析
        6.1.4 校园文化活动参与情况分析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 研究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中职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的问卷调查
    附录B 多元智能测评量表
    附录C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双师教学”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
        1.1.2 广西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1.1.3 农村初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1.2 文献综述
        1.2.1 “双师教学”的相关研究
        1.2.2 教学设计的相关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意义
        1.4.1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的意义
        1.4.2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1.4.3 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1.4.4 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
第2章 基于“双师教学”模式的研究理论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双师
        2.1.2 双师教学
    2.2 理论依据
        2.2.1 学习金字塔理论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3 首要教学原理
第3章 初中化学“双师教学”现状调查
    3.1 教师访谈实录
        3.1.1 访谈对象
        3.1.2 访谈内容
    3.2 结果分析
第4章 基于“双师教学”模式的化学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4.1 实验内容和对象
    4.2 前期分析
        4.2.1 教学背景分析
        4.2.2 知识结构图
        4.2.3 单元教学流程
    4.3 教学设计案例
        4.3.1 案例1:金属材料(翻转课堂的用课模式)
        4.3.2 案例2: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化吸收,自主设计的用课模式)
        4.3.3 案例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翻转课堂的用课模式)
第5章 基于“双师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5.1 学生成绩对比分析
    5.2 学生问卷调查与分析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中的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9)江苏省高校体育专业篮球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案例分析法
        1.5.4 比较研究法
        1.5.5 德尔菲法
        1.5.6 数理统计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课堂教学
        2.1.2 教学质量
        2.1.3 体育专业篮球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关于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理论研究
        2.2.2 关于体育专业术科教学质量研究
        2.2.3 关于体育专业篮球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2.3 国外文献综述
        2.3.1 关于美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价
        2.3.2 关于英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价
    2.4 简要述评
第三章 江苏省高校体育专业篮球普修课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3.1 基本情况
    3.2 课堂教学设计
        3.2.1 设计理念
        3.2.2 教材分析
        3.2.3 学情分析
        3.2.4 教学目标
        3.2.5 教学方法
    3.3 课堂教学实施
        3.3.1 教师指导
        3.3.2 组织措施
        3.3.3 学习评价
    3.4 课堂教学延伸
        3.4.1 课后指导
        3.4.2 教学反思
    3.5 本章结论
第四章 案例比对
    4.1 案例分析
        4.1.1 案例述要
        4.1.2 一级指标对比分析
        4.1.3 二级指标比对分析
    4.2 假设模型构建
第五章 江苏省高校体育专业篮球普修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构
    5.1 指导思想
    5.2 构建原则
    5.3 价值定位
    5.4 基本原则
        5.4.1 科学性原则
        5.4.2 系统性原则
        5.4.3 导向性原则
        5.4.4 可操作性原则
    5.5 构建程序
        5.5.1 咨询专家的选定
        5.5.2 调查问卷的制作
        5.5.3 问卷发放与回收
        5.5.4 问卷整理与分类
        5.5.5 问卷统计与分析
        5.5.6 第一轮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5.5.7 第二轮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5.5.8 指标体系内容维度的确立
        5.5.9 指标体系权重系数的确定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10)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帮助蒙古国中学化学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二)研究者志趣所在
        (三)希望国外学者对蒙古国化学课程改革有更多认识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访谈法
        (3)历史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
        (一)课程
        (二)化学课程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蒙古国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二)关于自然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二、21世纪以来中国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方面的研究
        (二)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资源改革方面的研究
        (三)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
        (四)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
        (五)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内容改革方面的研究
        (六)关于中学化学课程目标改革方面的研究
        (七)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实验改革方面的研究
        (八)关于中学化学课程实施改革方面的研究
        (九)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评价方面的研究
        (十)关于中学化学课程趋向改革方面的研究
        (十一)关于中学化学课程教师改革方面的研究
第三章 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
    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历程
        第一阶段(从1921年到1940年)
        第二阶段(从1940年到1957年)
        第三阶段(从1958年到1975年)
        第四阶段(从1975年到1990年)
        第五阶段(从1990年到2003年)
        第六阶段(从2004年到2012年)
        第七阶段(从2013年至今)
第四章 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中学化学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上的主要问题
        (1)政治与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
        (2)课程目标包括太多能力,大部学生不能达到
        (3)没有将“过程与方法”落到实处
        (二)蒙古国第十四次基础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上的主要问题
        (1)内容偏“难”,要求偏“高”,学生忽视大量的知识
        (2)关注到了课程结构的形态,具体学科的形式和内容
        (三)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实施上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2)基于内容的教学方法
        (四)蒙古国基础课程改革评价上存在主要问题
        没有进展的评价
    二、化学课程改革中存在主要的问题
        (一)化学课程目标上问题
        没有将“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化学课程内容上问题
        (1)内容偏 “难” ,要求偏 “高”
        (2)教科书,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之间缺乏协调性
        (三)化学课程实施上问题
        (1)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2)缺乏多样性的化学课教学方法
        (四)化学课程评价上问题
        化学课程评价体系过随意,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三、小结
第五章 蒙古国第十五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一)认知领域
        (二)情感领域
        (三)动作技能领域
    二、泰勒的课程理论
        (一)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
        (1)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2)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
        (3)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二)如何选择有助于实现这些教育目标的学习经验
        (1)“学习经验”一词的含义
        (三)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
        (1)“组织”是什么
        (四)如何评估学习经验的有效性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学习模式
        (2)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3)蒙古国基础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容侧重
        (二)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第六章 蒙古国第十五次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一)在课程目标上
        (1)丰富了课程目标内容
        (2)将“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在课程内容上
        (1)学生学习科学探究
        (2)适合学习者的认知特征
    (三)在课程实施上
        (1)增加丰富多样丰富的教学形式
        (2)学习环境
        (3)加强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4)运用科学技术
        (5)提高课程的连续性
    (四)在课程评价上
        (1)新核心课程评价的类型和形式
        (2)拥有科学知识和理解
        (3)探索现象的必要性,热情和热情
第七章 蒙古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
    一、化学课程目标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一)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重在创新"的学生能力
        (三)提高重在生活中"的学生能力
    二、化学课程内容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
    三、化学课程实施中所体现出的新思维
        (一)建设分类化的教学思想
        (二)扩充复合化学教学内容
        (三)突出教学的主体地位
        (四)强调教学的主导地位
    四、化学课程评价中所体现的新思维
        (一)基于教学全过程的过程评价和结果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系
        (二)基于教学相关者的自我评价和外部反馈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
    小结
第八章 推进对蒙古国化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提高蒙古国化学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更多文化程度高的人愿意做化学教师
    二、加强蒙古国化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升蒙古国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增加蒙古国基础教育中学化学实验器材和设施配备,使学生机会动手进行化学实验
    四、老师的专业发展
    五、具备专业的准备和高素质的教师特点
        (一)公平
        (二)准备
        (三)个人接触
        (四)创造力
        (五)宽恕的
        (六)尊重
        (七)归属感
    六、为中学生创造更多到化学工厂进行参加的机会,做相关的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地区现代教育技术辅助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D]. 哈丽达·赛力克大.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西藏化学实验教学改进探究 ——以林芝市第一中学为例[D]. 杨航. 西南大学, 2020(05)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D]. 王建.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5]黔南州高中化学教学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与实践研究[D]. 吴玉沙.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2020(04)
  • [6]黔南州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实践研究[D]. 喻怀兴.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2020(04)
  • [7]中职《药物制剂技术》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云南某轻工业学校为例[D]. 刘志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基于“双师教学”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研究[D]. 杨帆. 南宁师范大学, 2020(02)
  • [9]江苏省高校体育专业篮球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 范想.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1)
  • [10]蒙古国第十五次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思维[D]. BAATARCHULUUN SOLONGOO(慈棱格).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