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轨热处理反变形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侧端面设有可水平左右推动的推力杆;所述推力杆的外端固定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有与工作台相隔离的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液压缸底部之间固定有连接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左右两侧设有第一支撑轮与第二支撑轮;所述工作台的侧端设有旋钮,所述旋钮延伸至所述工作台内部设有水平左右伸缩的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顶端设有若干个卡柱,所述卡柱的外侧设有固定槽,且所述卡柱与所述固定槽相适配;通过推力杆牵引钢轨一定的弧度,然后再进行钢轨淬火,淬火后,钢轨变形小,为钢轨调直顶弯缩短工时,从而解决钢轨易发生断裂的技术问题。
设计方案
1.一种钢轨热处理反变形装置,包括液压缸,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缸的侧端面设有可水平左右推动的推力杆;
所述推力杆的外端固定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有与工作台相隔离的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液压缸底部之间固定有连接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左右两侧设有第一支撑轮与第二支撑轮;
所述工作台的侧端设有旋钮,所述旋钮延伸至所述工作台内部设有水平左右伸缩的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顶端设有若干个卡柱,所述卡柱的外侧设有固定槽,且所述卡柱与所述固定槽相适配;
所述工作台的中部内表面设有用于卡接钢轨的弯曲卡槽,所述弯曲卡槽的内壁固定有橡胶层;
所述第一支撑轮与所述第二支撑轮的底端均设有可拆卸的螺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热处理反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的一端设有卸压阀口,所述液压缸的顶端一侧设有压力表,所述液压缸的两侧设有可前后翻转的把手,所述把手呈“U型”结构,所述把手外表面涂有防滑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热处理反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轮和所述第二支撑轮与所述液压缸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板紧密相接,且所述连接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热处理反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杆呈垂直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侧端,且所述弯曲卡槽直径大于所述推力杆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热处理反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轮、第二支撑轮均与所述底板焊接,且其之间呈为垂直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热处理反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与所述工作台活动连接,所述橡胶层与弯曲卡槽通过胶水粘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轨热处理反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且所述第一支撑轮与所述第二支撑轮的顶端设有可视窗,所述可视窗外壁由真空玻璃材料制成。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轨热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轨热处理反变形装置。
背景技术
钢轨作为运行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铁路有同样长久的历史。在1840年前后就开始了钢轨的使用,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主要采用钢轨热处理的方法提高强韧性,对钢轨进行轨头全长淬火,西欧一些国家则采用合金化钢轨以提高强韧性。由于使用性能的要求,在加工生产有很高的要求。
目前淬火机床给轨淬火时钢轨加热部分会产生弯曲变形较大,在淬火后钢轨调直顶弯时,造成钢轨断裂,也容易造成人员伤害,且钢轨变形效率较低,从而降低了钢轨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轨热处理反变形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轨热处理反变形装置,包括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侧端面设有可水平左右推动的推力杆;所述推力杆的外端固定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有与工作台相隔离的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液压缸底部之间固定有连接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左右两侧设有第一支撑轮与第二支撑轮;所述工作台的侧端设有旋钮,所述旋钮延伸至所述工作台内部设有水平左右伸缩的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顶端设有若干个卡柱,所述卡柱的外侧设有固定槽,且所述卡柱与所述固定槽相适配;所述工作台的中部内表面设有用于卡接钢轨的弯曲卡槽,所述弯曲卡槽的内壁固定有橡胶层;所述第一支撑轮与所述第二支撑轮的底端均设有可拆卸的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的一端设有卸压阀口,所述液压缸的顶端一侧设有压力表,所述液压缸的两侧设有可前后翻转的把手,所述把手呈“U型”结构,所述把手外表面涂有防滑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轮和所述第二支撑轮与所述液压缸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板紧密相接,且所述连接板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推力杆呈垂直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侧端,且所述弯曲卡槽直径大于所述推力杆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轮、第二支撑轮均与所述底板焊接,且其之间呈为垂直状。
进一步的,所述旋钮与所述工作台活动连接,所述橡胶层与弯曲卡槽通过胶水粘合。
进一步的,且所述第一支撑轮与所述第二支撑轮的顶端设有可视窗,所述可视窗外壁由真空玻璃材料制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种钢轨热处理反变形装置,通过将钢轨放置于工作台上,并通过工作台侧端设置的推力杆水平移动,从而使放置的钢轨达到一定的变形量,在工作台另一侧设有旋钮,通过旋钮使伸缩柱360°旋转,此时伸缩柱上设置的卡柱与工作台内部的固定槽相适配,从而使得伸缩柱能够固定且不再发生松动的现象,达到加宽工作台宽度的效果,从而能够一次性放置多块钢轨,使得多块钢轨同时进行反变形处理,从而提高了钢轨的生产效率,节省了一定的成本,避免了大多数钢轨在调直顶弯时断裂的可能,通过推力杆牵引钢轨一定的弧度,然后再进行钢轨淬火,淬火后,钢轨变形小,为钢轨调直顶弯缩短工时,满足了广大客户的使用需求,从而解决钢轨易发生断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压缸;2、把手;3、压力表;4、连接板;5、第一支撑轮;6、底板;7、工作台;8、推力杆;9、第二支撑轮;10、卸压阀口;11、旋钮;12、伸缩柱;13、橡胶层;14、弯曲卡槽;15、固定槽;16、卡柱;17、可卸螺栓;18、可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照图1-4,一种钢轨热处理反变形装置,包括液压缸1,液压缸1的侧端面设有可水平左右推动的推力杆8;推力杆8的外端固定有工作台7,工作台7的底部设有与工作台7相隔离的底板6,底板6与液压缸1底部之间固定有连接板4,底板6的顶端左右两侧设有第一支撑轮5与第二支撑轮9;工作台7的侧端设有旋钮11,旋钮11延伸至工作台7内部设有水平左右伸缩的伸缩柱12,伸缩柱12的顶端设有若干个卡柱16,卡柱16的外侧设有固定槽15,且卡柱16与固定槽15相适配;工作台7的中部内表面设有用于卡接钢轨的弯曲卡槽14,弯曲卡槽14的内壁固定有橡胶层13;第一支撑轮5与第二支撑轮9的底端均设有可拆卸的螺栓17。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一种钢轨热处理反变形装置进行工作时,将钢轨放置于工作台7上,并且钢轨同时处于第一支撑轮5、工作台7凹槽处与第二支撑轮9同一水平处,通过液压缸1释放压力,在推力杆8的作用下使得放置的钢轨产生一定的变形量,通过连接板4使底板6牢固,减少了工作台7对底板6产生的震动,通过卸压阀口10能够使液压缸1达到卸压的可能,从而对工作时的液压缸1进行了较好的保护作用,利用设置的压力表3能够显示液压缸1的内部压力,使得液压缸1随时处于正常的工作情况下,通过旋钮11使伸缩柱12呈360°旋转,此时伸缩柱12上设置的卡柱16与工作台7内部的固定槽15相适配,从而使得伸缩柱12能够固定且不再发生松动的现象,达到加宽工作台7宽度的效果,从而能够一次性放置多块钢轨,使得多块钢轨同时进行反变形处理,通过可视窗18能够实时观测第一支撑轮5、第二支撑轮9的工作状态,可视窗18外壁由真空玻璃材料制成,便于工作人员的检测与维修,通过橡胶层13防止钢轨在工作台7内部滑动,从而解决钢轨易发生断裂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的,液压缸1的一端设有卸压阀口10,液压缸1的顶端一侧设有压力表3,液压缸1的两侧设有可前后翻转的把手2,把手2呈“U型”结构,把手2外表面涂有防滑材料,便于该装置的携带。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轮5和第二支撑轮9与液压缸1之间通过连接板4紧密相接,且连接板4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提高了支撑轮的工作稳定性。
进一步的,推力杆8呈垂直设置在工作台7的侧端,且弯曲卡槽14直径大于推力杆8的直径,便于使钢轨发生轻微变形。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轮5、第二支撑轮9均与底板6焊接,且其之间呈为垂直状,提高了钢轨的固定效率。
进一步的,旋钮11与工作台7活动连接,橡胶层13与弯曲卡槽14通过胶水粘合,防止钢轨在工作台7上发生松动的现象。
进一步的,且第一支撑轮5与第二支撑轮9的顶端设有可视窗18,可视窗18外壁由真空玻璃材料制成,便于工作人员对支撑轮的检测与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轨热处理反变形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当一种钢轨热处理反变形装置进行工作时,将钢轨放置于工作台7上,并且钢轨同时处于第一支撑轮5、工作台7凹槽处与第二支撑轮9同一水平处,通过液压缸1释放压力,在推力杆8的作用下使得放置的钢轨产生一定的变形量,避免了大多数钢轨在调直顶弯时断裂的可能,通过卸压阀口10能够使液压缸1达到卸压的可能,从而对工作时的液压缸1进行了较好的保护作用,在工作台7另一侧设有旋钮11,通过旋钮11使伸缩柱12呈360°旋转,此时伸缩柱12上设置的卡柱16与工作台7内部的固定槽15相适配,从而使得伸缩柱12能够固定且不再发生松动的现象,达到加宽工作台7宽度的效果,从而能够一次性放置多块钢轨,使得多块钢轨同时进行反变形处理,从而提高了钢轨的生产效率,节省了一定的成本,通过可视窗18能够实时观测第一支撑轮5、第二支撑轮9的工作状态,可视窗18外壁由真空玻璃材料制成,便于工作人员的检测与维修,从而解决钢轨易发生断裂的技术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2354.6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3(河北)
授权编号:CN209890687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C21D9/04
专利分类号:C21D9/04;C21D1/62
范畴分类:25B;
申请人:秦皇岛市山海关桥服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秦皇岛市山海关桥服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066200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石河镇后七星寨东村村北
发明人:李运捷;白庆江;黄春元
第一发明人:李运捷
当前权利人:秦皇岛市山海关桥服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工作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