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稀毛小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鼠,突变,李斯特,基因,生长,皮肤,存活率。
稀毛小鼠论文文献综述
冀中豪[1](2018)在《NIH稀毛小鼠的皮肤转录组分析及其对单增李斯特杆菌的易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发性被毛突变小鼠是研究皮肤毛发和肿瘤等相关疾病的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在2007年,本实验室在封闭群NIH小鼠的繁育过程中发现了一窝被毛生长异常的小鼠,之后通过近交交配手段将这种小鼠保留了下来,实验室将这种小鼠称为NIH稀毛小鼠。在实验的第一个部分,通过对不同日龄的小鼠皮肤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发现小鼠在出生后42d毛发周期循环呈现出异常。为了探明在这一异常表型下的基因表达情况,选择42d的雌性NIH稀毛小鼠背部后侧皮肤进行取样,以正常NIH小鼠为对照,提取RNA后进行转录组测序,测序后阈值设定为差异被数≥2、P<0.05共获得5068个差异基因。参照数据库进行Pathway分析和GO分析,结果显示basal cell carcinoma,cell cycle和Hippo,Hedgehog和Wnt signaling pathways等通路在NIH稀毛小鼠中呈现上调趋势,而signal transduction,bacterial and parasitic infection和receptor-mediated pathways呈现下调趋势。通过基因互作分析来筛选与毛囊发育相关的差异基因。为了验证这次测序结果的准确性,从中挑选了12个差异基因,包括8个下调基因和4个上调基因,通过荧光定量PCR来验证。通过这部分的研究,构建了NIH稀毛小鼠出生后42d的背部皮肤差异基因表达谱,差异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NIH稀毛小鼠在毛发发育和免疫相关的通路上存在改变,运用免疫组化和定量对Pik3r1基因进行了进行了分析,对于其在毛发发育中的具体功能和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自发性被毛突变小鼠在毛发表型异常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免疫能力的改变。而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杆菌(下文统一简称为单增李斯特杆菌)作为一个革兰氏阳性的全身性的胞内致病菌,常被用来评价机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水平。因此在第二部分实验中,通过腹腔接种单增李斯特杆菌制作感染模型来评价NIH稀毛小鼠的固有免疫能力并分析肠道微生物对感染的影响。结果显示NIH稀毛小鼠死亡率高,体重下降明显,易感器官肝脏和脾脏荷菌数高,脏器损伤严重。肠道内容物的16S测序结果显示梭菌、理研菌、毛螺菌和变形菌的丰度发生改变。这部分的研究结果表明,稀毛小鼠比正常小鼠更容易受到单增李斯特杆菌的感染。感染单增李斯特杆菌可使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发生改变,同时肠道菌群的组成也会影响单增李斯特杆菌对小鼠的感染。这些结果将增进我们对NIH稀毛小鼠的认识,为其作为一种良好的动物模型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蔡岩,冀中豪,袁宝,陈健,任文陟[2](2017)在《NIH稀毛小鼠皮肤结构及主要免疫指标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NIH稀毛小鼠在毛发发育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皮肤结构,并对小鼠的主要免疫指标进行检测。方法按C57BL/6小鼠毛发生长周期节点的时间观察NIH稀毛小鼠表型的增龄性改变,并剪取小鼠背部后侧皮肤,用4%多聚甲醛固定12 h,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皮肤中毛囊发育情况。选取6周龄的雌性小鼠,经小鼠眼眶静脉丛毛细管采血,血常规检测仪检测常用指标;经腹腔注射单增李斯特菌液,2×10~6 cfu/(100μl·只),感染48 h后,制备小鼠脾脏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比例。结果随着日龄的增长,NIH稀毛小鼠出现了无毛-稀毛-无毛的转变;在出生后第7天(P7)毛发结构异常,无法正常长出体表;P42时出现周期转换异常,皮下组织中仍存在部分结构异常的毛囊,至P180时未发生改变。NIH稀毛小鼠血液指标中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明显降低(P<0.05);淋巴细胞数及其在白细胞中的比例显着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NIH稀毛小鼠感染单增李斯特杆菌前后脾脏中CD3~+CD4~+/CD3~+CD8~+比值均显着降低(P<0.05),CD3~+及CD19~+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H稀毛小鼠毛发生长异常,生长过程中出现无毛-稀毛-无毛的表型改变,成年后会出现造血功能障碍和免疫力减弱。(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朱拓[3](2015)在《NIH稀毛小鼠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NIH稀毛小鼠是在NIH正常小鼠繁育过程中发现的自发突变的基因突变小鼠,突变表型为体表被毛稀疏且无须。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对NIH稀毛小鼠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本实验通过窝产仔数和仔鼠离乳期成活率对NIH稀毛小鼠的繁殖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小鼠的脏器系数与脏器石蜡切片的光镜观察对NIH稀毛小鼠的脏器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使用了扫描电镜对NIH稀毛小鼠和NIH正常小鼠的背部皮肤进行了扫描观察。研究结果表明NIH稀毛小鼠幼鼠的窝产仔数与仔鼠离乳期存活率均低于NIH正常小鼠,部分脏器系数差异显着(P<0.05),心、肝、肺、肾组织学并未发现明显差异。NIH稀毛小鼠的背部皮肤表现为皮下组织及真皮层内毛囊数量较少且毛囊出现角化现象,未观察到明显的毛干结构。为探究NIH稀毛小鼠免疫能力是否发生改变,本实验使用了ELISA法对NIH稀毛小鼠与NIH正常小鼠血清中的IgG的表达量进行了检测与比较,另取小鼠脾淋巴细胞亚群后使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得到CD4+CD3+/CD8+CD3+的比值。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同月龄小鼠的CD4+CD3+/CD8+CD3+的比值进行分析。此外,还使用了血常规检测仪对小鼠血常规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NIH稀毛小鼠血清中的IgG表达量与NIH正常小鼠无显着差异,而脾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4+CD3+/CD8+CD3+的比值低于NIH正常小鼠,差异显着。NIH稀毛小鼠的部分血常规指标也与NIH正常小鼠有着显着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NIH稀毛小鼠除了表型的改变外,其它生物学特性也发生了改变,有着极高研究价值和开阔的前景,可以开发为一种新的小鼠模型。(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6-01)
朱拓,蔡岩,杨淑萍,陈健,袁宝[4](2015)在《NIH稀毛小鼠繁殖性能及部分器官组织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5对2月龄NIH稀毛小鼠合笼,同时将5对2月龄正常小鼠合笼。记录窝产仔数与仔鼠离乳期存活率。使用统计学方法对1月龄与2月龄NIH稀毛小鼠与正常小鼠(雄性5只,雌性5只)的心、肝、脾、肺、肾的脏器系数进行分析。取1月龄的NIH稀毛小鼠与正常小鼠心、肝、肺、肾、背部皮肤石蜡切片后光镜观察,取1周龄与2周龄的NIH稀毛小鼠与正常小鼠的背部皮肤进行电镜扫描观察。研究发现NIH稀毛小鼠幼鼠的窝产仔数与仔鼠离乳期存活率均低于NIH正常小鼠,部分脏器系数差异显着(P<0.05),心、肝、肺、肾组织学并未发现明显差异。NIH稀毛小鼠的背部皮肤表现为皮下组织及真皮层内毛囊数量较少且毛囊出现角化现象,未见观察到明显的毛干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吴宝金,茅慧华,曾咏梅,殷黎静,殷筱舒[5](2009)在《snthr~(-1Bao)稀毛小鼠突变基因的精确定位及克隆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snthr-1Bao稀毛小鼠是本实验室培育的呈单基因隐性遗传的突变系小鼠,突变基因已被初步定位于第9号染色体末端;为了精确定位并鉴定snthr-1Bao稀毛小鼠的突变基因,将(C57BL/6J×snthr-1Bao)F1代互交繁殖F2代小鼠4400余只,其中稀毛小鼠1100只,并在2个微卫星、35个可能的简单序列重复标记(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及3个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1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s,CAPS)标记中找到4个合适的基因组标记。利用这些标记及F2代稀毛小鼠将突变基因精确定位到第9号染色体距着丝粒117.763kb及119.129kb之间1.367Mb的范围内,在其间的21个基因中确定Plcd1为稀毛突变的强力候选基因。通过对基因组的直接测序,发现snthr-1Bao稀毛小鼠基因组上有一个14883bp的缺失,这一缺失包含了Plcd1基因的4—15号外显子及Vill基因的10—19号外显子。推测极可能是Plcd1基因缺失导致snthr-1Bao小鼠出现稀毛表型。(本文来源于《动物学研究》期刊2009年03期)
曾咏梅[6](2009)在《snthr~(-1Bao)稀毛小鼠突变基因的鉴定及其调节基因的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snthr-1Bao稀毛小鼠是本实验室培育的呈隐性遗传的突变系小鼠(DBA/2J背景)。前期工作已将突变基因定位于第9号染色体末端距着丝粒117763Kb及119129Kb之间。本课题鉴定了snthr-1Bao稀毛小鼠的突变基因,同时对稀毛调节基因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进行了染色体定位。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两部分:1 snthr-1Bao稀毛小鼠突变基因的鉴定在前期工作把snthr-1Bao稀毛小鼠突变基因定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1.3Mb范围的基础上。通过查询Mouse Genome Resources数据库及相关文献,Plcd1基因被确认为稀毛突变的强力候选基因。以DBA/2J背景小鼠作为对照,本实验首先在mRNA水平上对Plcd1基因进行鉴定:先后设计引物扩增Plcd1基因cDNA全长(2270bp)及分3段扩增Plcd1基因cDNA全长,结果来自DBA/2J小鼠的标本扩增成功,而来自snthr-1Bao稀毛小鼠的模板扩增失败。随后在DNA水平上对Plcd1基因进行鉴定:Plcd1基因有15个外显子,针对外显子设计10对引物,DBA/2J小鼠扩增成功;而snthr-1Bao稀毛小鼠只有1、2、3号外显子扩增成功,4-15号外显子均扩增失败。考虑到snthr-1Bao稀毛小鼠基因组局部缺失的可能性,本实验针对Plcd1基因3号外显子及以后的基因组序列重新设计9对引物,覆盖Plcd1基因的3-15号外显子和内含子及Vill基因的4-19号外显子和内含子对应的基因组区域。逐一使用相邻的引物对进行PCR扩增,DBA/2J小鼠的基因组标本扩增成功,但snthr-1Bao小鼠的基因组标本只能扩增出Plcd1基因3号外显子和Vill基因的10号外显子附近的区域。综合前后实验结果,考虑稀毛突变为基因组局部的巨大缺失,于是采用成功扩增的Plcd1基因3号外显子附近的正向引物和成功扩增的Vill基因10号外显子附近的反向引物配对进行PCR扩增,snthr-1Bao稀毛小鼠的标本扩增均可见到清晰的980bp左右的单一条带。将稀毛小鼠PCR产物测序,测序结果与基因组数据库比对之后发现snthr-1Bao稀毛小鼠第9号染色体在距着丝粒118972407bp与118987290bp之间存在14883bp巨大缺失,这一缺失包含Plcd1基因的4-15号外显子及Vill基因的11-19号外显子。这一缺失导致PLCD1及VILL蛋白的功能丧失,而PLCD1的缺失极可能是导致snthr-1Bao小鼠稀毛的主要原因。2 Plcd1调节基因的QTL定位在定位snthr-1Bao稀毛小鼠突变基因的过程中,〔snthr-1Bao×C57BL/6J〕F1互交后代,突变型F2代小鼠的被毛疏密与亲代小鼠不同,有一个从多到少的渐变过程,表现为典型的数量性状特征。本研究繁殖507只突变型F2代小鼠,并按照被毛多少区分为叁个群体:多毛发型、中间型和少毛发型,提取每个小鼠的基因组DNA,选用96个微卫星标记对具有调节作用的QTL进行基因组扫描,用R/QTL软件分析发现D2Mit249、D5Mit409、D7Mit126和D15Mit171具有QTL特征,其中第15号染色体的LOD值超过7,各位点的P值都<0.01,统计学意义显着。就各位点的效应而言,D2Mit249和D5Mit409在B/B型导致多毛,D/D型时少毛,且D2Mit249的效应较强;D7Mit126和D15Mit171在D/D型时导致多毛,B/B型时少毛,这两个位点的效应都比较强,但四个QTL位点之间没有相互拮抗或协同作用。QTL的置信区间测算出15号染色体上的95%区间只有12cM(42.7-54.7cM间),为进一步寻找候选基因提供了条件。本实验第一次定位了与毛发稀疏相关的4个数量性状位点,同时将Plcd1基因和调节基因集合到一起,对它们相互作用模式的研究将有助于理解毛发稀疏的分子机制。(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09-05-01)
吴宝金,茅慧华,殷俊,陈兵,薛整风[7](2008)在《snthr~(-1Bao)稀毛小鼠皮肤组织的病理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snthr-1Bao稀毛小鼠皮肤组织及其他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方法:取2月龄snthr-1Bao稀毛小鼠和正常DBA/2J小鼠的主要脏器,两品系4、5、6、7、8周龄小鼠的睾丸、附睾、子宫、卵巢以及胚胎18·5d、初生、1周、2周、1月、2月6个年龄段背部肩胛间皮肤,常规处理后行石蜡切片,光镜观察;取2月龄小鼠背部毛发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snthr-1Bao稀毛小鼠除皮肤外,其他内脏器官均无明显病理变化,扫描电镜见毛发鳞片边缘略粗糙,皮肤病变始发于出生后1~2周,随年龄增长,病变加重。原发病变表现为皮肤棘层肥厚、角化过度及部分毛发结构缺陷、继发病变为部分毛发皮内卷曲、折断、皮肤损伤并引发局部非感染性炎症,继而导致疤痕形成。结论:snthr-1Bao小鼠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皮肤组织,1~2周龄间是病变的关键期。(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杂志》期刊2008年02期)
茅慧华,吴宝金,殷俊,陈兵,张倩[8](2008)在《snthr~(-1Bao)稀毛小鼠的生物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稀毛小鼠snthr-1Bao和对照组DBA/2小鼠的生长情况、繁殖性能、形态学和大体解剖学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snthr-1Bao小鼠的生长发育较DBA/2小鼠迟缓,被毛异常,呈稀疏状。在繁殖学特性方面,snthr-1Bao小鼠与DBA/2小鼠相比雄性睾丸组织绝对重量和脏器系数均比DBA/2小,差异呈极显着性(P<0.01);断奶仔数比DBA/2小鼠少,差异呈极显着性(P<0.01)。对大体解剖学特性的观察表明,两种品系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脑等脏器的位置、形态结构无差异,但有些脏器的绝对重量和脏器系数存在品系间差异(P<0.05或P<0.01)。血液生理指标方面两种品系小鼠相比在白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以及嗜碱细胞的数量上存在差异(P<0.01)。因此,该突变不仅影响小鼠被毛的正常生长,还影响小鼠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及血液生理指标。(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08年01期)
茅慧华[9](2007)在《snthr~(-1Bao)稀毛小鼠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突变基因精确定位和毛发调节基因的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鼠(Mus musculus, mouse)是生物医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实验动物之一,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基因功能的比较研究、人类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及药物开发等需要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模型动物。小鼠因其与人类的基因组序列、生化代谢及生理特点的相似性而成为研究人类基因功能和疾病最理想的模式动物。小鼠模型的获得有自然突变、诱变、基因陷阱、转基因或基因敲除等多种方式。snthr-1Bao稀毛小鼠(注:本稀毛小鼠由The Jackson Lab专家指导命名,尚未递交到MGI(Mouse Genomic Informatics))是本实验室2002年通过ENU(乙酰基亚硝基脲)诱变获得的一种呈隐性遗传的突变种,背景品系为DBA/2,最显着的可见表型为被毛稀疏。我们通过遗传学手段,采用基因组扫描的办法将snthr-1Bao小鼠突变基因初步定位于第9号染色体,距着丝粒71cM处。被毛突变小鼠是皮肤科学研究的绝好材料,定位、克隆被毛突变基因能够揭示被毛脱落的分子机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同源检索可以找到人类的相关基因,为人类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探询药物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snthr-1Bao稀毛小鼠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精确定位了稀毛突变基因以及对该稀毛小鼠毛发调节基因的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数量性状基因座)进行了初步定位。我们的工作分为四个部分:1. snthr-1Bao稀毛小鼠的生物学特性对稀毛小鼠snthr-1Bao和对照组DBA/2小鼠的生长情况、繁殖性能、形态学、大体解剖学和血液生理指标进行了观察。从两种品系仔鼠初生起每周称取仔鼠的重量直至12周龄,比较它们的生长情况并观察稀毛小鼠snthr-1Bao和对照组DBA/2小鼠每窝的产子情况。分别取25只2月龄snthr-1Bao小鼠和对照组DBA/2小鼠称重后脱颈椎处死,解剖观察各内脏器官的位置和形态结构,取它们的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脑、生殖器官等脏器去淤血后称重,比较脏器的绝对重量和脏器系数。分别取20只(公母各10只)2月龄snthr-1Bao小鼠和对照组DBA/2小鼠眶静脉采血,大约300μl置于加有抗凝剂的指形管中,用于生理指标的分析。结果snthr-1Bao小鼠初生重比对照组DBA/2小鼠轻,四周前每周体重较DBA/2小鼠亦轻,4周龄后公鼠体重与对照差异不大,雌鼠直至成年均较背景品系轻,表明snthr-1Bao小鼠的生长发育较DBA/2小鼠迟缓,而且被毛异常,呈稀疏状。在繁殖学特性方面,snthr-1Bao小鼠与DBA/2小鼠相比雄性睾丸组织绝对重量和脏器系数均比DBA/2小,差异呈极显着性(p﹤0.01);雌性子宫卵巢的脏器系数较DBA/2母鼠小,差异均呈极显着性(p﹤0.01);断奶仔数比DBA/2小鼠少,差异呈极显着性(p﹤0.01)。对大体解剖学特性的观察表明,两种品系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脑、生殖器官等脏器的位置、形态结构间无差异,但有些脏器的绝对重量和脏器系数存在品系间差异(p﹤0.05或p﹤0.01)。血液生理指标方面两种品系小鼠相比在白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以及嗜碱细胞的数量上存在差异(p﹤0.01)。因此,该突变不仅影响snthr-1Bao小鼠被毛的正常生长,还影响小鼠的生长发育、脏器的绝对重量和脏器系数、繁殖性能及血液生理指标。2. snthr-1Bao小鼠各组织的病理变化及皮肤的生长发育分别取2月龄snthr-1Bao稀毛小鼠和正常DBA/2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脑、淋巴结、胸腺、睾丸附睾、卵巢子宫、肠组织、肠淋巴结等脏器,用10%福尔马林固定、脱水、包埋后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snthr-1Bao稀毛小鼠各脏器的病理变化。分别取snthr-1Bao稀毛小鼠和DBA/2小鼠胚胎期18.5天、初生、1周龄、2周龄、1月龄、2月龄时期的背部皮肤,同样用10%福尔马林固定、脱水、包埋后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snthr-1Bao稀毛小鼠皮肤的发育情况及病理变化。观察组织病理切片,snthr-1Bao稀毛小鼠除皮肤外其它内脏器官均无明显病理变化。发现初生到1周龄前两种小鼠的皮肤无较大差异,部分毛囊开始发育,皮下脂肪和皮脂腺开始出现,皮肤结构未见异常。1周龄到2周龄时,snthr-1Bao小鼠表皮及真皮层较厚,表皮及毛囊角化显着,皮脂腺增多。毛根排列不规则,部分毛发出现卷曲,不能长出皮肤表面。真皮内成纤维细胞增多,处于瘢痕形成阶段。随着年龄的增加,snthr-1Bao小鼠皮肤病变加重。1月龄时,snthr-1Bao小鼠皮肤棘细胞层肥厚,与对照比明显增加数倍,表皮及毛囊角化显着。部分毛发在皮内卷曲、横生,未能穿出皮肤,仍有部分毛发尚正常生长。皮下纤维细胞显着增多,排列紊乱,呈陈旧疤痕状。虽然随着小鼠年龄的增加,皮肤厚度变薄,皮脂腺数量增加,但与对照DBA/2小鼠相比snthr-1Bao小鼠的皮肤厚度仍然显着增加,皮脂腺数量增加得更多。因此snthr-1Bao小鼠皮肤组织病变始发于出生后1~2周,随年龄增长,病变加重。皮肤的原发病变是棘层肥厚、角化过度及部分毛发结构有缺陷。继发病变则包括毛发皮内卷曲,皮肤损伤并引发局部非感染性炎症,继而导致疤痕形成。3. snthr-1Bao小鼠突变基因的精确定位及候选基因提出先前的研究中,我们利用145只F2小鼠[(C57BL/6J×DBA/2)F1]互交及D9Mit18将突变基因定位于小鼠第9号染色体距着丝粒71cM处。为了进一步更精确定位该突变基因,需要扩大繁殖F2代小鼠、选择更多靠近突变基因的基因组标记。我们共繁殖F2小鼠4500余只,其中筛查到具有稀毛表型的F2小鼠1100只,提取这部分小鼠基因组DNA,PCR扩增后分析基因型。并在D9Mit18(距着丝粒119987Kb)两端共选取了16个STS、2个微卫星、35个SSR及3个SNP标记,设计合成引物,PCR扩增后电泳,筛选在DBA/2和C57BL/6JJ间呈多态性的标记。结果筛选到D9Mit151 (据着丝粒121180Kb )、SSR NC_000075_60440_61095(据着丝粒119129Kb)、2个SNP rs8254361(据着丝粒119332Kb)和rs30195705(据着丝粒117761Kb)共4个基因组标记在DBA/2和C57BL/6J间呈多态性的标记,PCR产物经电泳后可将DBA/2和C57BL/6J区分开。经过对1100只F2小鼠的检测,突变基因与D9Mit18有10例交换,与D9Mit151间有28例交换,与rs8254361间共出现3例交换,与NC_000075_60440_61095间也有3例交换,而与rs30195705有15例交换。由于使用了1100只F2小鼠,实际能够反映2200例染色体交换情况,定位精度已在100/2200=0.05cM左右。经计算突变基因在距着丝粒117762Kb~119129Kb间,大约1.3Mb。搜索小鼠基因组数据库,发现期间共有已发现的基因15个,其中Itga9、Golga4、Azi2、Dlec1、Oxsr1、2010110K16RiK、Ctdspl、Vill、Plcd1、Acaa1b共10个基因在皮肤有表达。用FQ-PCR检测这10个基因在snthr-1Bao小鼠和DBA/2小鼠皮肤中的表达量,发现基因Itga9高表达,基因Azi2和Plcd1低表达。但对Itga9测序未发现突变。查询资料发现Plcd1基因敲除小鼠与snthr-1Bao小鼠表型及其相似。综合生物学特征研究、精确定位、FQ-PCR检测及数据库资料,我们确定Plcd1为snthr-1Bao小鼠的强力候选基因。本研究为克隆稀毛突变基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 snthr-1Bao小鼠毛发调节基因的QTL定位观察到snthr-1Bao小鼠与C57BL/6J杂交后的F1代再互交得到的F2代小鼠的稀毛表型不同于亲代snthr-1Bao小鼠,其稀毛表型可以分为叁种:多毛发型、少毛发型和毛发数量处于中间的中间型。我们的猜测是,在对突变基因定位交配的过程中可能有相关基因从C57BL/6J介入到F2小鼠中,调节了本来突变基因的功能。基于这一设想,我们设计了一个新的QTL位点的基因定位策略来寻找这些相关基因:将F2稀毛小鼠按照毛发疏密的程度取其2个极端类型:多毛发型和少毛发型,提取这些小鼠的基因组DNA;并在小鼠19条常染色体上选取了35个微卫星对70个多毛发型F2样本和57个少毛发型样本进行了全基因组扫描,分析每个样本在每个位点上的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然后利用R/qtl1.04-53软件,通过线性回归模式和Logistic回归分析,以染色体位点显着性水平的阈值p为0.63且LOD值超过2为标准分析可能存在的QTL,发现D4Mit17、D11Mit258、D12Mit136、D14Mit50和D15Mit34五个位点可作为候选QTL。接着进行QTL的单基因效应分析,分别计算这5个候选位点与毛发疏密之间的效应关系,发现D4Mit17和D15Mit34两个位点有使毛发增加的效应,而D11Mit258、D12Mit136和D14Mit50叁个位点则有使毛发变稀少的效应。在这些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针对这5个候选QTL详细比较分析他们之间的可能的互作效应。经过叁次运算,我们发现D11Mit258、D14Mit50和D15Mit35相互间有相互作用的关系,且统计学效应十分显着,p值均小于0.01,LOD值都在2.3以上。本实验成功发现了分别导致F2代小鼠毛发增加的D15Mit34位点和毛发减少的D11Mit258和D14Mit50两个位点。这些调节位点附近的基因与snthr-1Bao极有可能在同一分子信号过程中相互作用,调节毛发的生长发育。这对进一步研究snthr-1Bao稀毛小鼠的表型分子机制及寻找药物靶点提供了极好的线索。(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07-05-01)
茅慧华,邵义祥,吴宝金,薛整风,陈兵[10](2005)在《两例新的稀毛小鼠突变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连锁分析法对乙烷基亚硝基脲(ENU) 诱变获得的两例被毛突变小鼠(snthr 1Bao及snthr 2Bao) 的突变基因进行定位。选择平均分布于小鼠基因组且在C57BL/6J和DBA/2 间有差异的39 个微卫星对B6D2F1 互交得到的稀毛F2 进行全基因组扫描。扫描了9个微卫星后发现snthr 1Bao突变基因与D9Mit243 的LOD值为7 73。突变基因被定位于9号染色体。在此基础上又选择了D9Mit355 和D9Mit18 两个微卫星进行检测, 并扩大F2 的数量至145只。结果发现, snthr 1Bao与D9Mit18间无1 例重组, 稀毛突变基因与该微卫星紧密连锁, 距着丝点71cM。同理, 将snthr 2Bao突变基因也定位在与snthr 1Bao相近的区域。检索发现snthr 1Bao是一尚未克隆的新基因。(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稀毛小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NIH稀毛小鼠在毛发发育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皮肤结构,并对小鼠的主要免疫指标进行检测。方法按C57BL/6小鼠毛发生长周期节点的时间观察NIH稀毛小鼠表型的增龄性改变,并剪取小鼠背部后侧皮肤,用4%多聚甲醛固定12 h,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皮肤中毛囊发育情况。选取6周龄的雌性小鼠,经小鼠眼眶静脉丛毛细管采血,血常规检测仪检测常用指标;经腹腔注射单增李斯特菌液,2×10~6 cfu/(100μl·只),感染48 h后,制备小鼠脾脏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比例。结果随着日龄的增长,NIH稀毛小鼠出现了无毛-稀毛-无毛的转变;在出生后第7天(P7)毛发结构异常,无法正常长出体表;P42时出现周期转换异常,皮下组织中仍存在部分结构异常的毛囊,至P180时未发生改变。NIH稀毛小鼠血液指标中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明显降低(P<0.05);淋巴细胞数及其在白细胞中的比例显着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NIH稀毛小鼠感染单增李斯特杆菌前后脾脏中CD3~+CD4~+/CD3~+CD8~+比值均显着降低(P<0.05),CD3~+及CD19~+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H稀毛小鼠毛发生长异常,生长过程中出现无毛-稀毛-无毛的表型改变,成年后会出现造血功能障碍和免疫力减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稀毛小鼠论文参考文献
[1].冀中豪.NIH稀毛小鼠的皮肤转录组分析及其对单增李斯特杆菌的易感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8
[2].蔡岩,冀中豪,袁宝,陈健,任文陟.NIH稀毛小鼠皮肤结构及主要免疫指标的观察[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7
[3].朱拓.NIH稀毛小鼠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5
[4].朱拓,蔡岩,杨淑萍,陈健,袁宝.NIH稀毛小鼠繁殖性能及部分器官组织学研究[J].中国兽医学报.2015
[5].吴宝金,茅慧华,曾咏梅,殷黎静,殷筱舒.snthr~(-1Bao)稀毛小鼠突变基因的精确定位及克隆鉴定[J].动物学研究.2009
[6].曾咏梅.snthr~(-1Bao)稀毛小鼠突变基因的鉴定及其调节基因的QTL定位[D].扬州大学.2009
[7].吴宝金,茅慧华,殷俊,陈兵,薛整风.snthr~(-1Bao)稀毛小鼠皮肤组织的病理变化[J].解剖学杂志.2008
[8].茅慧华,吴宝金,殷俊,陈兵,张倩.snthr~(-1Bao)稀毛小鼠的生物学特性[J].四川动物.2008
[9].茅慧华.snthr~(-1Bao)稀毛小鼠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突变基因精确定位和毛发调节基因的QTL定位[D].扬州大学.2007
[10].茅慧华,邵义祥,吴宝金,薛整风,陈兵.两例新的稀毛小鼠突变基因的染色体定位[J].动物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