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皎(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114005)
【摘要】目的研究改变药物服药时间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两者同时服药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出院随访问卷三个月调查,观察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满意率97.3%,对照组血压控制满意率85.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变药物服药时间及普及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改变服药时间血压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146-02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胁人群健康的慢性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对生命质量有严重的影响。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1959年、1979年、1991年3次成人血压普查,高血压病患病率分别为5.11%、7.73%、11.88%,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人们对血压的时间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人体自身的昼夜节律对血压的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人体在24h内显示节律性变化,夜间较低,清晨起床活动后血压迅速升高,形成清晨血压高峰,17-18时出现第2个高峰,此后血压便逐渐降低,于凌晨3~5时血压水平达到最低。高血压目前不能根治,但是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对高血压病患者用药实施不同时间服药,加强健康教育,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2005年5月—2007年10月,我科收治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150列,其中男94例,女56例,年龄45~72岁,血压情况:舒张压74~116mmHg;收缩压130~180mmHg;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
2.方法
2.1干预措施。在血压高峰到来之前用药,观察组患者2次/天的药物分别于5:00—15:00服用,这样可以抑制双高峰的出现。对照组按传统服药时间7:00—16:00服用。同时采取对两组患者及家属床边指导与讲解的方法进行健康指导。内容包括:(1)血压概念: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通常指动脉内压力。高血压病因不确切,但是确切知道它是综合因素的作用结果,除了种族、遗传、年龄、性别之外,主要是不良生活习惯所致。如高脂高热量饮食、高盐饮食、吸烟、肥胖、缺少锻炼、紧张刺激等。(2)心理指导。多与患者及家属交谈,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控制血压的重要性,情绪波动可引起血压变化,对患者进行心理疏通,缓解其精神压力,培养兴趣如养花、听音乐。(3)运动指导。根据患者临床特征,制订适当运动处方。坚持经常性有氧运动,以散步,慢跑,骑车等为宜。避免紧张刺激,学会放松,保持心理平衡,劳逸结合。(4)生活方式和行为指导①饮食指导。应以低脂、低盐、低热量、高纤维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摄盐量不超过6g/﹙d?人﹚约半汤匙。少吃动物脂肪,对肥胖者应限制总热量使其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少吃甜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芹菜、元葱、木耳、香菇等,多吃奶制品、豆制品、芝麻酱和虾皮,补充钙质,忌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②劝告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导致血压升高,限酒可使血压显著降低。③保持充足睡眠,热水泡脚,必要时可用镇静剂,不要观看刺激、恐怖影视,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才能保证高质量睡眠。④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必要时给予开塞露或缓泻剂,禁止憋气、用劲,以免引起血压升高。⑤服药指导。高血压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根治,必须坚持按医嘱服药,切记忽用忽停。即使症状缓解也不能停止用药,降压药不是价格越贵越好,要因人而异。同时病人家属也应积极配合支持,督促使其按时服药。建议服药初期,每天测量血压2次,以观察疗效,血压平稳后可1周2次。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家庭自测血压。⑥2组患者出院前由护士填写健康教育卡,患者与科室各保留1份,采取电话回访每周1次形式督促指导,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2.2评价方法。两组患者出院随访3个月,观测血压控制情况,主张血压控制目标值<140/90mmHg,对老年收缩性高血压降压目标为收缩压140-150mmHg,舒张压﹤90mmHg。对2组患者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
2.3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进行x2检验
3.结果
2组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73例,满意率97.3%,对照组血压在正常范围内64例,满意率85.4%,2组满意率有显著性(p<0.05)。
4讨论
当今随着物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作压力及强度越来越大,高血压发病率越来越高。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伤由血压的峰值及持续水平决定,虽然目前不能根治,但是可以根据血压波动每日有2个高峰(6:00—8:00,16:00—18:00),这一特点,对患者服药时间进行调整,有效地控制了血压峰值,使同等剂量的药物发挥最大的降压作用,对保护靶器官免受损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