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喜马拉雅地块北部在板块俯冲产生的持续挤压力下,发生了陆-陆碰撞挤压和广泛的拆离作用,造成了这一地区的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多样。本文以板块构造学说为主导思想,以地质构造学、沉积岩石学与岩浆岩石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通过将野外地质调查成果与前人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梳理了喜马拉雅地块北部拉康镇至章达乡一线地区的地质构造变形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分析研究区内不同地区构造层次的差异;并综合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及变质作用的发育情况,以雅鲁藏布江洋的发展演化过程为主线,对现今构造格架的演化发展进行探讨分析。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喜马拉雅地块北部的研究程度,从基础地质方面提供了更多可供参考的资料,以期能为新特提斯域地质构造演化和冈底斯地质演化的理解提供依据。受印度陆块俯冲碰撞欧亚大陆影响,喜马拉雅地块北部地区逆冲推覆体的构造特征比较明显,形成一系列平行于造山带走向的褶皱-冲断构造。主要褶皱和大型断层呈近东西向发育,次级褶皱和断裂走向大多为北西-南东向。持续的俯冲作用使研究区内构造变形更加强烈,伴随着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形成和藏南拆离系的产生和发展,孕育出了大量高角度正断层,并使部分断层由原先的逆冲性质转为正断性质,逐渐形成区内南深北浅的构造变形特点,研究区北部浅-表构造层次、中部浅-中构造层次以及南部中-深构造层次,形成原因可能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形成过程有关。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本文认为研究区北部褶皱均为线性褶皱,详细的野外工作中并未发现前人所说的平卧共轴叠加褶皱;在研究区南部,前人划分的个别小型断层证据不够充分,仍需进一步研究。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的构造演化历史初步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雅魯藏布江洋消亡阶段、碰撞造山阶段、挤出拆离阶段以及高原隆升裂谷阶段。与前人对雅魯藏布江洋演化过程、喜马拉雅隆升过程的研究成果可以相互印证。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钟鑫
导师: 陶晓风
关键词: 构造特征,构造层次,构造演化,喜马拉雅造山带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
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计划中的“东特提斯成矿带大型资源基地调查工程”下属的二级项目“冈底斯-喜马拉雅铜矿资源基地调查项目”的子项目“西藏绒布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H46E020003,H46E020004,H46E020005,H46E020006)”,拉康地区构造稳定性评价专题研究项目
分类号: P542
DOI: 10.26986/d.cnki.gcdlc.2019.000044
总页数: 68
文件大小: 9361K
下载量: 37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藏喜马拉雅地块显生宙古地磁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J]. 矿物岩石 2016(01)
- [2].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块白垩纪古纬度变化对印欧碰撞模式的制约[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06)
- [3].藏南措美地区二长花岗岩成因及构造意义浅析[J]. 矿物学报 2013(S2)
- [4].藏南扎西康铅锌矿矿床成因与控矿构造分析[J]. 矿物学报 2015(S1)
- [5].中国西部现今地壳形变与地震活动特征[J]. 测绘工程 2008(01)
- [6].再论印度与亚洲大陆何时何地发生初始碰撞[J]. 地球物理学报 2010(09)
- [7].从古地磁研究看中国大陆形成与演化过程[J]. 地学前缘 2008(03)
- [8].藏南拉木由塔锑(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 矿物学报 2013(S2)
- [9].早白垩世存在刚性/准刚性大印度板块的古地磁学新证据[J]. 科学通报 2019(21)
- [10].基于大地电磁测深的藏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电性结构研究[J]. 地震学报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