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思想论文-吕满文

报刊思想论文-吕满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报刊思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家国情怀,邹韬奋,《生活》周刊,编辑思想

报刊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吕满文[1](2019)在《家国情怀:邹韬奋的报刊编辑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邹韬奋以推进大众文化、服务社会为己任,创办有趣味有价值的刊物,传播先进理念,提升民众文化水平。办刊中,邹韬奋将家国情怀的编辑思想融入其中,奉献给读者奋发向上的精神产品。在他主办《生活》周刊时期,刊物站在时代前列,对民族解放和大众解放发出正义之声;刊物增设栏目,不断创新,关注社会生活,关心民族未来,用笔杆子带动枪杆子,提振民族精神;刊物肩负历史使命,鼓舞抗战斗志、凝聚抗战力量、追求民族解放、推进历史进程。(本文来源于《中国编辑》期刊2019年11期)

朱文广[2](2019)在《民国报刊青蛙保护思想的宣传特点及相关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遏制青蛙大量遭受捕食的现象,民国政府发布禁捕青蛙的命令,却收效不佳。在此情形下,报刊媒体介入。它们刊载作品,大力宣传保护青蛙思想。就宣传方式而言,它们或注重科学论证,或从深层拷问人性,尤其是将儿童群体牵涉进来,注重对儿童护蛙思想的培养。这些宣传既有科学理性、人文关怀,又体现了时代特征。不过,即使如此,民间捕食青蛙之风也未得到根本遏止。宣传活动成效不佳的原因,表面上是官方缺乏具体惩罚措施与舆论宣传有效配合,本质却是中国社会存在问题。民国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有限,在社会动荡、警力有限、民俗积重难返的情况下,宣传很难在短时期内收到效果。此外,人性的自私与农民的贫困是食蛙习俗的最主要内在驱动力。不过,这种宣传仍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是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保护思想的表现。(本文来源于《农业考古》期刊2019年03期)

朱晓敏[3](2019)在《五四时期自由思想的发展流变——基于清末民初代表性报刊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自由思想在近代中华民族危亡之际,被知识分子视为救亡图存的工具介绍到中国。在传入之初,人们对其理解较为直观,将关注重点置于个人自由,迫切追求与西方国家实现同等程度的自由。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人们对自由思想的解读在态度上、内容上、心理上都作出了调整,但有限的调整无法改变其资本主义社会思想的属性。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孕育而来的自由思想始终无法满足中国社会的需求,最终走向落寞。通过梳理清末民初相关代表性报刊,还原五四时期自由思想的嬗变过程,厘清近代知识分子对自由思想的认知,对当下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如何诠释自由机理、追求什么样的自由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9年06期)

秦宗杰[4](2019)在《政治家办报的历史起源——论蔡和森报刊思想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蔡和森是我党早期公认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是中共中央第一份政治机关报的首任主编。在上世纪20年代的国内复杂形势下,他以《向导》为阵地,开展了长时期的宣传活动,对党的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的传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使"反帝反封"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工作的过程中,他的工作理念体现为政治家办报,其中包括坚定马克思主义,洞悉中外局势,全身心地奉献给党的新闻宣传事业等。(本文来源于《新闻传播》期刊2019年11期)

杨清华[5](2019)在《戊戌至五四中国报刊思想启蒙递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胡适先生曾在1923年于友人信中说:“二十五年来,只有叁个杂志可代表叁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叁份报刊”代表“叁个时代”,其语境更多的是从思想启蒙角度切入的。近代中国报刊参与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理性建构,反映着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轨迹。以叁份报刊为主要研究中心,透过戊戌到五四时期近代中国报人思想启蒙的递嬗逻辑,体知近代知识分子借报刊之力进行思想启蒙的路径。从而厘清启蒙在中国现代化中的逻辑演进,冷静洞察近代中国的启蒙内蕴,给我国当下公民意识提升、实现民族复兴以现实参考。戊戌至五四,是一段中国近代报刊思想启蒙由萌芽走向高潮的光辉历史。就启蒙者而言,从《时务报》、《新民丛报》再到《新青年》,启蒙群体的知识结构由新旧杂糅走向学贯中西;群体集结由人际关系的短视走向群体聚合的自觉;社会理想由“求变”、“新民”到“人”的共同发现,最终实现了由开明士绅向近现代知识分子的“丕变”。就启蒙对象而言,由最初的“读者有所指”的官员士绅到新旧学堂学子、留日学生、士绅名流,再扩至进步青年以及社会各阶层知识分子,读者群体不断扩大。可启蒙空间也不断扩大,由守常图新的艰难,到变渡的纠结,再到迎接新生的激情,启蒙的推进产生了一种链式反应,新知识分子的数量开始呈几何级增长。就启蒙内容而言,《时务报》、《新民丛报》、《新青年》为主体的中国近代报刊始终致力于在“破”与“立”中促进与重建中国现代化。于“破”,从力脱传统桎梏到有限的破坏,再到向“一切”传统宣战,以“破”求“立”实现了启蒙的承继与超越;于“立”,从追求政治自由转向个人自由,从民权走向人权,从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到倡导科学精神,最终推进人的主体性构建,推进人的现代化。就启蒙效果而言,中国近代报刊思想启蒙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互动互应,使部分中国人经历了一次现代的“灵魂转向”,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西方现代的文化因子被吸纳进来,人的现代性得以提升;同时,近代报刊历次思想启蒙,都为下一个阶段锻冶了一批杰出的启蒙者,启蒙之功伟哉!(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峰[6](2019)在《中国近代妇女报刊发展与妇女解放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妇女报刊、妇女解放运动的逐渐崛起,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面对的民族危机以及首次国人办报的热潮等因素都为中国近代妇女报刊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与此同时,传教士以及维新派为广大妇女传播的新思想和观念也为其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在1898年中国近代意义上的首份妇女报刊得以诞生。这份报刊意义重大,是我国妇女力争自由和思想解放的载体,与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按时间顺序分别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抗日战争四个阶段对中国近代妇女报刊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从中找出妇女解放思想对当代女性报刊发展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新闻传播》期刊2019年09期)

张勇丽[7](2019)在《英敛之报刊编辑思想与出版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英敛之是清末民初享誉北方新闻界的着名报人,曾由他主持的《大公报》一度成为北方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而其出版的《敝帚千金》《也是集》同样是一版再版,影响很大。英敛之的报刊编辑思想和出版发行实践别具一格,丰富了近代中国编辑出版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中国近代新闻传播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来源于《中国出版》期刊2019年07期)

梁德学[8](2019)在《列宁主义与苏区党报:中央苏区“新闻干部”对列宁报刊思想的理解与执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早期进程中,列宁主义中所关涉的党报学说影响甚大,中共党报理论事实上也主要建基于列宁党报学说。但对相关议题,目前学界讨论较少,即便有所涉及,也大多以延安时期为起点或重点,忽略了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新闻干部"所进行的列宁主义式党报实践,也忽视了延安新闻事业与中央苏区党报列宁主义式实践的内在关联及演变关系。本文尝试以中央苏区"新闻干部"及其对列宁党报学说的理解与执行为线索,对列宁主义对苏区党报理论与实践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初步梳理和分析。(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缴盛楠[9](2019)在《《庸言》报刊政论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庸言》是梁启超归国后所办的第一份报刊,该刊是以政论为主的综合性刊物,在民初政治和社会生活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梁启超、吴贯因、张东荪、黄远生等作家群体在《庸言》发表了大量政论文章,利用该刊凝聚政治共识、制造舆论声势、组织政治势力,宣传自己的宪政主张,彰显了报刊政论文体在民初政坛中的特殊地位及价值。梁启超也借助此刊的宣传实现了入阁目标,但随着梁启超从拥袁到倒袁的转变,《庸言》命运也随之走向衰落,沉入历史的故纸堆中。梁启超《庸言》融入民初政治的历史,显示了近代中国报刊嵌入民初政治的特质,揭示了近代中国报刊与政治千丝万缕的联系。《庸言》一刊虽只创办30期,但它也是民初政治风云变幻、时局动荡,中国知识分子对变革图强的一个缩影,对研究中国近代报刊政论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梁启超流亡日本14载,阅读和接受了大量西方政治思想,此番归国创办的《庸言》必体现其思想的变化,因而研究该刊对研究梁启超报刊政论思想也有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学界还没有关于《庸言》报刊政论文章的论述,本文试图对《庸言》的报刊政论文体进行考察,以梳理民初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的政论思想和其为革新图强所作的努力。本论文将从叁方面对《庸言》的报刊政论思想进行分析与研究。第一章将主要分析清末报刊这一传媒的发展,和清末民初报刊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报刊政论文章的源起与发展。报刊政论文章由王韬所创建,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将之发展扩大,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前后引发两次高潮,报刊政论文从而进一步成熟。第二章中将对《庸言》这一刊物创刊背景、办报思想、栏目介绍、作家群体进行分节介绍,并为第叁章对《庸言》政论文主要内容的分析做铺垫。第叁章坚持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庸言》以“建言”栏目为主体,“时评”和“艺林”栏目为补充的政论文章结构进行剖析。《庸言》一刊作家群体所关注的视角广阔、多元,具有综合性;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作家群体重视针对实际问题立言,具有现实性;重视与国情分析宪政思想,具有实践性;《庸言》的作家群体多受到西方思想影响,多数曾有留学经历,其思想先进、自由,不受桐城体束缚,笔端犀利,重实用。在第叁章的末节,也将对《庸言》一刊的政论宣传思想宣传特色进行简单梳理与概括。(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蒋正和[10](2019)在《清末地方报刊市场化编辑思想研究——以《岭东日报》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岭东日报》创刊于1902年,是广东乃至全国最早的地方性本土报刊之一,持续出版时间达八年之久。该报形成以受众为中心的市场化编辑特色,在版面安排上注重新闻的重要性、接近性,在新闻体裁的选择上重消息轻言论,在语言形式的呈现上注重双文表达。这种独特的编辑方式源于该报背后的区位特点、本土商人网络、传播基础和港口兴盛四个支撑条件。(本文来源于《韩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报刊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遏制青蛙大量遭受捕食的现象,民国政府发布禁捕青蛙的命令,却收效不佳。在此情形下,报刊媒体介入。它们刊载作品,大力宣传保护青蛙思想。就宣传方式而言,它们或注重科学论证,或从深层拷问人性,尤其是将儿童群体牵涉进来,注重对儿童护蛙思想的培养。这些宣传既有科学理性、人文关怀,又体现了时代特征。不过,即使如此,民间捕食青蛙之风也未得到根本遏止。宣传活动成效不佳的原因,表面上是官方缺乏具体惩罚措施与舆论宣传有效配合,本质却是中国社会存在问题。民国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有限,在社会动荡、警力有限、民俗积重难返的情况下,宣传很难在短时期内收到效果。此外,人性的自私与农民的贫困是食蛙习俗的最主要内在驱动力。不过,这种宣传仍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是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保护思想的表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报刊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1].吕满文.家国情怀:邹韬奋的报刊编辑思想[J].中国编辑.2019

[2].朱文广.民国报刊青蛙保护思想的宣传特点及相关问题分析[J].农业考古.2019

[3].朱晓敏.五四时期自由思想的发展流变——基于清末民初代表性报刊的研究[J].理论界.2019

[4].秦宗杰.政治家办报的历史起源——论蔡和森报刊思想的贡献[J].新闻传播.2019

[5].杨清华.戊戌至五四中国报刊思想启蒙递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6].张峰.中国近代妇女报刊发展与妇女解放思想研究[J].新闻传播.2019

[7].张勇丽.英敛之报刊编辑思想与出版实践研究[J].中国出版.2019

[8].梁德学.列宁主义与苏区党报:中央苏区“新闻干部”对列宁报刊思想的理解与执行[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

[9].缴盛楠.《庸言》报刊政论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

[10].蒋正和.清末地方报刊市场化编辑思想研究——以《岭东日报》为中心[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

标签:;  ;  ;  ;  

报刊思想论文-吕满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