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复合墙板论文和设计-周亚群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墙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复合墙板,包括两个复合墙板主体,左侧的所述复合墙板主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移动块,左侧的所述复合墙板主体的右侧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移动槽。该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复合墙板主体安装在预安装位置,将第一限位移动块对准第二限位移动槽,将第二限位移动块对准第一限位移动槽,然后推动左侧的复合墙板主体将第一限位移动块与第二限位移动块分别推入第二限位移动槽及第一限位移动槽的内部,然后向后推动左侧的复合墙板主体使得限位杆与限位孔插接,利用固定装置将复合墙板主体固定,保证了两个复合墙板主体拼接的牢靠稳定,提高了复合墙板使用的安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复合墙板,包括两个复合墙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左侧的所述复合墙板主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移动块(2),左侧的所述复合墙板主体(1)的右侧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移动槽(3),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移动槽(3)分别位于第一限位移动块(2)的顶端与底端,右侧的所述复合墙板主体(1)左侧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移动块(4),右侧的所述复合墙板主体(1)的左侧开设有第二限位移动槽(5),所述第二限位移动槽(5)位于两个第二限位移动块(4)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移动块(2)的右端与第二限位移动槽(5)插接,两个所述第二限位移动块(4)的左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限位移动槽(3)插接,两个所述复合墙板主体(1)之间相接触,两个所述复合墙板主体(1)之间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装置(6),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移动槽(3)与第二限位移动槽(5)内部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8),所述第一限位移动块(2)与两个第二限位移动块(4)的背面均开设有限位孔(9),三个所述限位杆(8)分别贯穿并延伸至三个限位孔(9)的正面。

设计方案

1.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复合墙板,包括两个复合墙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左侧的所述复合墙板主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移动块(2),左侧的所述复合墙板主体(1)的右侧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移动槽(3),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移动槽(3)分别位于第一限位移动块(2)的顶端与底端,右侧的所述复合墙板主体(1)左侧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移动块(4),右侧的所述复合墙板主体(1)的左侧开设有第二限位移动槽(5),所述第二限位移动槽(5)位于两个第二限位移动块(4)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移动块(2)的右端与第二限位移动槽(5)插接,两个所述第二限位移动块(4)的左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限位移动槽(3)插接,两个所述复合墙板主体(1)之间相接触,两个所述复合墙板主体(1)之间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装置(6),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移动槽(3)与第二限位移动槽(5)内部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8),所述第一限位移动块(2)与两个第二限位移动块(4)的背面均开设有限位孔(9),三个所述限位杆(8)分别贯穿并延伸至三个限位孔(9)的正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复合墙板主体(1)之间设置有隔离密封垫(10),顶端与底端的所述隔离密封垫(10)的右侧与右端的复合墙板主体(1)固定连接,中间的所述隔离密封垫(10)的左侧与左端的复合墙板主体(1)固定连接,顶端与底端的所述隔离密封垫(10)的左侧与左端的复合墙板主体(1)接触,中间的所述隔离密封垫(10)的右侧与右端的复合墙板主体(1)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移动块(2)的右侧与两个第二限位移动块(4)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撞垫(11),三个所述防撞垫(11)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限位移动槽(3)与第二限位移动槽(5)的内部并与第一限位移动槽(3)及第二限位移动槽(5)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移动块(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2),所述第二限位移动槽(5)的内部开设有滑槽(7),所述滑块(12)的右端与滑槽(7)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装置包含有两个半圆形螺纹槽(601)与螺纹杆(602),四个所述半圆形螺纹槽(601)分别开设于两个所述复合墙板主体(1)相对一侧的顶端与底端,两个所述螺纹杆(602)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半圆形螺纹槽(601)之间并与半圆形螺纹槽(601)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2)与滑槽(7)的外观均呈T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墙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复合墙板。

背景技术

复合墙板是一种工业化生产的新一代高性能建筑内隔板,复合墙板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沙和粉煤灰或其他工业废弃物如水渣、炉渣等作为细骨料,再加入聚苯乙烯颗粒和少量的无机化学助剂,配合全自动高效率强制轻集料专用搅拌系统,在搅拌过程中引入空气形成芯层蜂窝状稳定气孔进一步来减轻产品容重,既降低了材料成本,又能达到理想的保温和隔音效果。

但是复合墙板在拼接安装时一般直接对接,这种连接结构会使得复合墙板之间产生缝隙,对保温和隔音效果造成影响,在安装时,简单的拼接会造成墙板之间的作用力小,让复合墙板的安装稳固程度变低,故而提出了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复合墙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复合墙板,具备拼接牢靠、密封性好等优点,解决了复合墙板之间产生缝隙,对保温和隔音效果造成影响,在安装时,简单的拼接会造成墙板之间的作用力小,让复合墙板的安装稳固程度变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拼接牢靠、密封性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复合墙板,包括两个复合墙板主体,左侧的所述复合墙板主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移动块,左侧的所述复合墙板主体的右侧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移动槽,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移动槽分别位于第一限位移动块的顶端与底端,右侧的所述复合墙板主体左侧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移动块,右侧的所述复合墙板主体的左侧开设有第二限位移动槽,所述第二限位移动槽位于两个第二限位移动块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移动块的右端与第二限位移动槽插接,两个所述第二限位移动块的左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限位移动槽插接,两个所述复合墙板主体之间相接触,两个所述复合墙板主体之间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装置,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移动槽与第二限位移动槽内部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移动块与两个第二限位移动块的背面均开设有限位孔,三个所述限位杆分别贯穿并延伸至三个限位孔的正面。

优选的,两个所述复合墙板主体之间设置有隔离密封垫,顶端与底端的所述隔离密封垫的右侧与右端的复合墙板主体固定连接,中间的所述隔离密封垫的左侧与左端的复合墙板主体固定连接,顶端与底端的所述隔离密封垫的左侧与左端的复合墙板主体接触,中间的所述隔离密封垫的右侧与右端的复合墙板主体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移动块的右侧与两个第二限位移动块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撞垫,三个所述防撞垫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限位移动槽与第二限位移动槽的内部并与第一限位移动槽及第二限位移动槽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移动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二限位移动槽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右端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装置包含有两个半圆形螺纹槽与螺纹杆,四个所述半圆形螺纹槽分别开设于两个所述复合墙板主体相对一侧的顶端与底端,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半圆形螺纹槽之间并与半圆形螺纹槽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滑槽的外观均呈T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复合墙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具有保温效果的复合墙板,通过将两个复合墙板主体安装在预安装位置,将第一限位移动块对准第二限位移动槽,将第二限位移动块对准第一限位移动槽,然后推动左侧的复合墙板主体将第一限位移动块与第二限位移动块分别推入第二限位移动槽及第一限位移动槽的内部,然后向后推动左侧的复合墙板主体使得限位杆与限位孔插接,利用固定装置将复合墙板主体固定,保证了两个复合墙板主体拼接的牢靠稳定,提高了复合墙板使用的安全性。

2、该具有保温效果的复合墙板,通过将两个复合墙板主体的部分插接在一起减小两者之间的通过缝隙,利用三个隔离密封垫将缝隙进行密封,提高了复合墙板之间的密封性能,增强了复合墙板的保温与隔音效果,增加复合墙板的使用效果,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移动块与复合墙板主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移动槽与复合墙板主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复合墙板主体、2第一限位移动块、3第一限位移动槽、4第二限位移动块、5第二限位移动槽、6固定装置、601半圆形螺纹槽、602螺纹杆、7滑槽、8限位杆、9限位孔、10隔离密封垫、11防撞垫、12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复合墙板,包括两个复合墙板主体1,左侧的复合墙板主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移动块2,左侧的复合墙板主体1的右侧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移动槽3,两个第一限位移动槽3分别位于第一限位移动块2的顶端与底端,右侧的复合墙板主体1左侧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移动块4,右侧的复合墙板主体1的左侧开设有第二限位移动槽5,第二限位移动槽5位于两个第二限位移动块4之间,第一限位移动块2的右端与第二限位移动槽5插接,两个第二限位移动块4的左端分别与两个第一限位移动槽3插接,两个复合墙板主体1之间相接触,两个复合墙板主体1之间的顶端与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装置6,两个第一限位移动槽3与第二限位移动槽5内部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8,第一限位移动块2与两个第二限位移动块4的背面均开设有限位孔9,三个限位杆8分别贯穿并延伸至三个限位孔9的正面,通过将两个复合墙板主体1安装在预安装位置,将第一限位移动块2对准第二限位移动槽5,将第二限位移动块4对准第一限位移动槽3,然后推动左侧的复合墙板主体1将第一限位移动块2与第二限位移动块4分别推入第二限位移动槽5及第一限位移动槽3的内部,然后向后推动左侧的复合墙板主体1使得限位杆8与限位孔9插接,利用固定装置6将复合墙板主体1固定,通过将两个复合墙板主体1的部分插接在一起减小两者之间的通过缝隙,该实用新型提高了复合墙板之间的密封性能,增强了复合墙板的保温与隔音效果,增加复合墙板的使用效果,保证了两个复合墙板主体拼接的牢靠稳定,提高了复合墙板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两个复合墙板主体1之间设置有隔离密封垫10,顶端与底端的隔离密封垫10的右侧与右端的复合墙板主体1固定连接,中间的隔离密封垫10的左侧与左端的复合墙板主体1固定连接,顶端与底端的隔离密封垫10的左侧与左端的复合墙板主体1接触,中间的隔离密封垫10的右侧与右端的复合墙板主体1接触,利用三个隔离密封垫10将缝隙进行密封,提高了复合墙板之间的密封性能,增强了复合墙板的保温与隔音效果,增加复合墙板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限位移动块2的右侧与两个第二限位移动块4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撞垫11,三个防撞垫11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限位移动槽3与第二限位移动槽5的内部并与第一限位移动槽3及第二限位移动槽5接触,通过防撞垫11对两个复合墙板主体1在拼接的时候进行保护,防止对复合墙板主体1造成破坏,对拼接结构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第一限位移动块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2,第二限位移动槽5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3,滑块12的右端与滑槽13滑动连接,通过滑块12与滑槽13的滑动连接,从而进一步限定两个复合墙板主体1的位置,提高结构的稳定程度。

进一步的,两个固定装置包含有两个半圆形螺纹槽601与螺纹杆602,四个半圆形螺纹槽601分别开设于两个复合墙板主体1相对一侧的顶端与底端,两个螺纹杆602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半圆形螺纹槽601之间并与半圆形螺纹槽601螺纹连接,通过相邻的两个半圆形螺纹槽601组合成完整的螺纹孔,从而使得螺纹杆602能够与其螺纹连接,从而限制两个复合墙板主体1的前后移动,对复合墙板主体1的位置进行限定。

进一步的,滑块12与滑槽7的外观均呈T形,使得滑块12滑入滑槽7的内部时能够相互作用,限制两个复合墙板主体1的左右移动。

工作原理:通过将两个复合墙板主体1安装在预安装位置,将第一限位移动块2对准第二限位移动槽5,将第二限位移动块4对准第一限位移动槽3,然后推动左侧的复合墙板主体1将第一限位移动块2与第二限位移动块4分别推入第二限位移动槽5及第一限位移动槽3的内部,然后向后推动左侧的复合墙板主体1使得限位杆8与限位孔9插接,利用固定装置6将复合墙板主体1固定,通过将两个复合墙板主体1的部分插接在一起减小两者之间的通过缝隙,利用三个隔离密封垫10将缝隙进行密封,该实用新型提高了复合墙板之间的密封性能,增强了复合墙板的保温与隔音效果,增加复合墙板的使用效果,保证了两个复合墙板主体拼接的牢靠稳定,提高了复合墙板使用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复合墙板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4105.1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760584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E04C2/30

专利分类号:E04C2/30;E04B1/68;E04B1/61

范畴分类:36D;

申请人:深圳市胜盈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胜盈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坑梓街道乌石路46号

发明人:周亚群

第一发明人:周亚群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胜盈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复合墙板论文和设计-周亚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