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食道降温对猪复苏后肺损伤及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影响

经食道降温对猪复苏后肺损伤及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经食道降温对猪心肺复苏后肺损伤及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头国产雄性白猪分为假手术组(S组,n=5)、正常温度组(NT组,n=9)、体表降温组(SC组,n=9)与食道降温组(EC组,n=9)。S组仅进行动物准备,其余3组通过8 min心室颤动与5 min心肺复苏的方法制备心肺复苏模型。S组和NT组使用控温毯全程维持(38.0±0.5)℃。复苏后5 min时,SC组和EC组分别经体表控温毯与食道降温导管降温和维持在33℃持续24 h,再以1℃/h复温5 h。复苏后1、6、12、24、30 h时检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ex,PVPI),采集动脉血检测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采集静脉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nerleukin-6,IL-6)的血清水平。复苏后30 h时处死动物,检测肺组织TNF-α、IL-6、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结果复苏后,EC组较SC组诱导低温的速率加快(2.8 vs.1.5℃/h,P<0.05),同等效率地维持低温及复温。与NT组相比,EC组在复苏6 h后、SC组在复苏12 h后的ELWI与PVPI降低,OI升高(均P<0.05)。与SC组相比,EC组在复苏12 h后的ELWI与PVPI下降、OI增加[ELWI:12 h为(13.4±3.1)vs.(16.8±2.7)mL/kg,24 h为(12.4±3.0)vs.(16.0±3.6)mL/kg,30 h为(11.1±2.4)vs.(13.9±1.9)mL/kg;PVPI:12 h为3.7±0.9 vs. 5.0±1.1,24 h为3.4±0.8 vs. 4.6±1.0,30 h为3.1±0.7 vs. 4.2±0.7;OI:12 h为(470±41)vs.(417±42)mm Hg(1 mm Hg=0.133 kPa),24 h为(462±39)vs.(407±36)mm Hg,30 h为(438±60)vs.(380±33)mm Hg;均P<0.05]。与NT组相比,SC组与EC组在复苏6 h后TNF-α与IL-6的血清水平降低(P<0.05)。与SC组相比,EC组在复苏6 h后IL-6与复苏12 h后TNF-α的血清水平下降[IL-6:6 h为(299±23)vs.(329±30)pg/mL,12 h为(336±35)vs.(375±30)pg/mL,24 h为(297±29)vs.(339±36)pg/mL,30 h为(255±20)vs.(297±33)pg/mL;TNF-α:12 h为(519±46)vs.(572±49)pg/mL,24 h为(477±77)vs.(570±64)pg/mL,30 h为(436±49)vs.(509±51)pg/mL;均P<0.05]。与NT组相比,SC组与EC组肺组织TNF-α、IL-6、丙二醛含量减少及SOD活性升高(P<0.05)。与SC组相比,EC组肺组织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损伤进一步减轻[TNF-α:(557±155)vs.(782±154)pg/mg prot;IL-6:(616±134)vs.(868±143)pg/mg prot;丙二醛:(4.95±1.53)vs.(7.53±1.77)nmol/mg prot;SOD:(3.18±0.74)vs.(2.14±1.00)U/mg prot;均P<0.05]。结论复苏后经食道降温较传统体表降温法能快速地诱导治疗性亚低温,减轻复苏后肺损伤与全身性炎症反应。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徐杰丰,吴春双,陈启江,金晓红,张茂

关键词: 心脏骤停,心肺复苏,肺损伤,炎症反应,治疗性亚低温,食道降温法

来源: 华西医学 2019年1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心血管系统疾病

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浙江大学急救医学研究所,宁海县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基金: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F18H150003),浙江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建重点项目(2018271879)

分类号: R541.78

页码: 1261-1267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1202K

下载量: 30

相关论文文献

  • [1].胆碱能抗炎通路及其在脓毒症治疗中的作用[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1)
  • [2].SIRS患者炎症因子变化与病情相关性的研究[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1(06)
  • [3].口腔感染引发心血管疾病的机制[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02)
  • [4].牛磺酸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下血浆降钙素原的影响及意义[J]. 中国当代医药 2010(24)
  • [5].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04)
  • [6].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在临床上的意义[J]. 基层医学论坛 2013(16)
  • [7].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体会(附45例报告)[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12)
  • [8].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脓毒症与噬血细胞综合征[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2(10)
  • [9].脓毒症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近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22)
  • [10].清肠合剂治疗腹膜炎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35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8(02)
  • [11].瘦素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J]. 实用临床医学 2008(01)
  • [12].脓毒症及其治疗策略的探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13)
  • [13].白细胞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机制中的作用[J]. 中国医疗前沿 2011(12)
  • [14].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新策略——胆碱能抗炎通路[J].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10(11)
  • [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合并症临床研究进展[J]. 临床肺科杂志 2013(07)
  • [16].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 2011(07)
  • [17].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J]. 临床荟萃 2015(08)
  • [1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进展[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6(03)
  • [19].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脓毒症中的作用[J]. 江西医药 2009(10)
  • [20].急性胰腺炎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J]. 临床医学工程 2010(09)
  • [21].不同年龄段成人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征研究[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12)
  • [22].SIGIRR与TLRs信号通路[J]. 四川医学 2011(03)
  • [23].胆碱能抗炎通路的研究进展[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4(06)
  • [24].扶正败毒颗粒治疗脓毒症15例[J]. 中国中医急症 2011(02)
  • [25].PCT异常高值的临床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07)
  • [26].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相关因素[J]. 重庆医学 2012(10)
  • [27].急性白血病合并血流感染临床现状[J]. 安徽医学 2011(03)
  • [28].乌司他汀对老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13)
  • [29].体外循环术中肺保护的研究进展[J]. 继续医学教育 2008(03)
  • [30].胆碱能抗炎通路的机制及其在脓毒症的应用[J].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11(06)

标签:;  ;  ;  ;  ;  ;  

经食道降温对猪复苏后肺损伤及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