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型家庭子女论文-卢巧云

完型家庭子女论文-卢巧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完型家庭子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教育金,专款专用,年金保险,投资连结险

完型家庭子女论文文献综述

卢巧云[1](2017)在《富裕型家庭子女教育金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孩子建立一份长期教育保障计划,使孩子在每个阶段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撑,家长可以考虑专门的教育金保险产品。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是父母最大的期望。但教育费用的增长却令人担忧,统计数据显示,教育费用的增长率超过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教育金支出已经占到很多家庭总支出的20%以上,甚至达到30%~40%。怎样才能利用保险为孩子做好教育金规划?(本文来源于《大众理财顾问》期刊2017年11期)

张芳芳[2](2011)在《缺损型家庭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关系到每位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目前,我国社会上缺损型家庭越来越多,这类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心理学的热点话题。本研究将缺损型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和完整家庭父母教养方式进行对比;将缺损型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水平和完整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对比,试图寻找他们之间的差异,寻找父母教养方式和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帮助父母改进教养方式,从而促进子女心理的健康发展。并有针对性地为正确的父母教养方式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途径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以期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本研究运用整群抽样法,在西安市随机选取四所中学及陕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15-18岁的1200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家庭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异,缺损型家庭父母多倾向于采用专制型和忽视型的教养方式,他们在对孩子的教养上面缺少情感上的温暖和理解,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厉或者过于漠视和放松。而完整家庭的父母相对于缺损型家庭的父母来说,他们采用权力型教养方式的比例要高。2.不同家庭类型的子女之间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缺损型家庭的孩子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完整家庭的孩子。缺损型家庭的孩子在强迫、偏执、敌对、抑郁、焦虑、人际紧张敏感这些消极特质方面显着高于普通家庭的孩子,而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方面明显比完整家庭孩子差,而他们在情绪和心理的不平衡感上也比完整家庭的孩子有更高的不平衡感受。3.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关,父母采取的教养方式越科学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家庭类型影响着父母对教养方式的选择,父母教养方式影响着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此,笔者针对以上的结论提出如下建议,以期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做出贡献:1.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2.建立相关的社会心理救助体系。3.教育机构积极帮助缺损型家庭子女的心灵成长。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5.对缺损型家庭的孩子做合理的归因训练。(本文来源于《西安体育学院》期刊2011-05-01)

骆风[3](2010)在《亲密民主型家庭利于子女成长》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2000年我选择了“名牌大学学生成长中的家庭教育因素分析”作为研究课题。在同事的支持和家人的帮助下,经过9年研究,我完成了《幸福两代人——北京大学硕士生家庭教育探秘》等研究成果。   我们发现,北大学子家长(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期刊2010-07-22)

刘余香[4](2008)在《“子女殴打父母”型家庭暴力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子女殴打父母"这一新型家庭暴力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求维护家庭和睦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来源于《湘南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姜华[5](2008)在《农村溺爱与放任型家庭影响子女成长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从事农村初级中学教学工作已经10多年。经过长期教学接触和几次专题调研(例如2006年本人主持的花溪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影响花溪民族中学数学学习因素调查》),目前像花溪民族中学这样的城郊型初中学生生源,就其家庭分类、父母行为、社会环境及其对子女的心里和行为影响而言,可以分为以下类型。有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必要的父爱或(本文来源于《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期刊2008-09-13)

王萍[6](2007)在《城市离异家庭与完型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时代给都市人们带来缤纷生活与便捷的同时,新的思想和多元化观念也在影响着人们。一方面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和情感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婚姻和家庭受到潜在的破裂危机,一部分原本较为稳定的婚姻走向解体。从教育的角度看,夫妻离异不仅给彼此造成心理创伤,离异家庭在离异前的情感战役以及离异后所导致的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将给处于成长中的子女带来极大的心理伤害。父母离异不仅会在某种程度上遏制其智力、性格、情绪和社会性的良好发展,严重者将导致精神异常和心理变态,从而影响我国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本文拟从心理健康角度出发,完成城市离异家庭与完型家庭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挖掘离异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的原因所在。本研究采用测量法和访谈法,对沈阳市中小学学生离异家庭子女和完型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将离异家庭子女与完型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与部分离异家庭子女、家长、教师的访谈,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究。结果表明:离异家庭子女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显着低于完型家庭子女。离异家庭子女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方面症状显着高于完型家庭子女;从性别方面看,离异家庭的男孩、女孩心理健康水平分别显着低于完型家庭男孩、女孩;从离异家庭单亲生活时间长度看,父母离异单亲生活五年以下的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显着低于父母离异单亲生活五年以上的子女;从离异单亲家庭与离异再婚看,两类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无显着差异。在影响因素的探究过程中发现,父母离异后,父母不良情绪的消极影响、亲子关系失调、社会支持相对减少、父母教养方式失当、社会评价压力以及个体自身因素等方面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本研究对切实做好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粱天珍[7](2000)在《“残缺型”家庭子女的消极心理反应与教育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残缺型”家庭子女具有消极的心理反应 ,应给他们更大的关心和爱护 ,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 ,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扩大社会交往范围(本文来源于《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期刊2000年02期)

H,B,丹尼什,陈一筠[8](1993)在《“权威型”家庭及其青春期子女》一文中研究指出曾几何时,患有精神疾病的青少年大多来自破碎家庭和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阶层;可现在,这类患者却常常出自富有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尚属稳定的家庭。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权威型”家庭的特点、动态和如何解决这类家庭的“疾病”问题。一、“权威型”人格与“权威型”家庭关于“权威型”人格的基本特点,最初是由阿多诺在《权威型人格》这本手册中提出来的。此后,其他人又进一步对权威型人格作了界定。概括各种着作中的观点,“权威型”人格的主要特征可从下列四方面去认识:(1)权力导向;(2)对分歧见;(3)情感和智力僵化刻板;(4)服从权威。下面就分别来解释这些特点。(本文来源于《国外社会科学》期刊1993年12期)

完型家庭子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稳定与和谐,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关系到每位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目前,我国社会上缺损型家庭越来越多,这类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心理学的热点话题。本研究将缺损型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和完整家庭父母教养方式进行对比;将缺损型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水平和完整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对比,试图寻找他们之间的差异,寻找父母教养方式和子女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帮助父母改进教养方式,从而促进子女心理的健康发展。并有针对性地为正确的父母教养方式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途径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以期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本研究运用整群抽样法,在西安市随机选取四所中学及陕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15-18岁的1200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家庭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异,缺损型家庭父母多倾向于采用专制型和忽视型的教养方式,他们在对孩子的教养上面缺少情感上的温暖和理解,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厉或者过于漠视和放松。而完整家庭的父母相对于缺损型家庭的父母来说,他们采用权力型教养方式的比例要高。2.不同家庭类型的子女之间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缺损型家庭的孩子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完整家庭的孩子。缺损型家庭的孩子在强迫、偏执、敌对、抑郁、焦虑、人际紧张敏感这些消极特质方面显着高于普通家庭的孩子,而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方面明显比完整家庭孩子差,而他们在情绪和心理的不平衡感上也比完整家庭的孩子有更高的不平衡感受。3.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关,父母采取的教养方式越科学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家庭类型影响着父母对教养方式的选择,父母教养方式影响着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此,笔者针对以上的结论提出如下建议,以期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做出贡献:1.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2.建立相关的社会心理救助体系。3.教育机构积极帮助缺损型家庭子女的心灵成长。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5.对缺损型家庭的孩子做合理的归因训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完型家庭子女论文参考文献

[1].卢巧云.富裕型家庭子女教育金规划[J].大众理财顾问.2017

[2].张芳芳.缺损型家庭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1

[3].骆风.亲密民主型家庭利于子女成长[N].中国教育报.2010

[4].刘余香.“子女殴打父母”型家庭暴力探析[J].湘南学院学报.2008

[5].姜华.农村溺爱与放任型家庭影响子女成长的调查[C].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2008

[6].王萍.城市离异家庭与完型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7].粱天珍.“残缺型”家庭子女的消极心理反应与教育策略[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

[8].H,B,丹尼什,陈一筠.“权威型”家庭及其青春期子女[J].国外社会科学.1993

标签:;  ;  ;  ;  

完型家庭子女论文-卢巧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