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抗风降噪防护结构,包括:底座和防护屏,所述防护屏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开口指向上方的C形钢,所述防护屏包括护板、横梁和透气降噪组件,所述横梁上下间隔设置在两块平行的护板之间,所述透气降噪组件位于上下间隔的横梁之间,所述护板上设置有指向透气降噪组件的锥形导风孔,所述透气降噪组件包括隔音毡和隔音棉,所述隔音棉设置在隔音毡的两侧。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公路抗风降噪防护结构,安装便利,结构牢固,确保了降噪效果,并利用锥形导风孔降低了防护屏的风阻,提升了防护屏的抗风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公路抗风降噪防护结构,包括:底座和防护屏,所述防护屏设置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开口指向上方的C形钢,所述防护屏包括护板、横梁和透气降噪组件,所述横梁上下间隔设置在两块平行的护板之间,所述透气降噪组件位于上下间隔的横梁之间,所述护板上设置有指向透气降噪组件的锥形导风孔,所述透气降噪组件包括隔音毡和隔音棉,所述隔音棉设置在隔音毡的两侧。
设计方案
1.一种公路抗风降噪防护结构,包括:底座和防护屏,所述防护屏设置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开口指向上方的C形钢,所述防护屏包括护板、横梁和透气降噪组件,所述横梁上下间隔设置在两块平行的护板之间,所述透气降噪组件位于上下间隔的横梁之间,所述护板上设置有指向透气降噪组件的锥形导风孔,所述透气降噪组件包括隔音毡和隔音棉,所述隔音棉设置在隔音毡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抗风降噪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为铝合金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抗风降噪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底部延伸至C形钢中,所述C形钢上横向设置有贯穿护板进行固定的第一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抗风降噪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上横向设置有贯穿横梁的第二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抗风降噪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为铝合金空心方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公路抗风降噪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间隔的横梁之间设置有纵梁进行限位和连接,所述纵梁端部焊接有封堵板,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与封堵板相连接的第三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抗风降噪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钢焊接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C形钢侧面焊接的三角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抗风降噪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螺栓安装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抗风降噪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外侧下部设置有延伸至C形钢侧面的定位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抗风降噪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屏顶部设置有斜向上延伸的隔音板,所述隔音板底部设置有与对应的横梁贴合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横梁相连接的第四螺栓。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公路抗风降噪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交通网络的不断建设,城市内的各种高架道路越来越多,方便了车辆通行的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噪音问题。
由于设计规划以及老城改造问题,部分高架道路距离居民楼的距离较近,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噪音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为了降低噪音问题,部分公路两侧安装了隔音屏,虽然降低了噪音是传播,但是为了提升隔音效果,隔音屏通常为实心板结构,风阻大,使用稳定性差,容易受暴风天气影响而损坏,损坏后的隔音屏跌落至高架道路下方而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公路抗风降噪防护结构,减少车辆噪音的传播,提升抗风效果,加强使用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公路抗风降噪防护结构,包括:底座和防护屏,所述防护屏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开口指向上方的C形钢,所述防护屏包括护板、横梁和透气降噪组件,所述横梁上下间隔设置在两块平行的护板之间,所述透气降噪组件位于上下间隔的横梁之间,所述护板上设置有指向透气降噪组件的锥形导风孔,所述透气降噪组件包括隔音毡和隔音棉,所述隔音棉设置在隔音毡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护板为铝合金板。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护板底部延伸至C形钢中,所述C形钢上横向设置有贯穿护板进行固定的第一螺栓。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护板上横向设置有贯穿横梁的第二螺栓。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横梁为铝合金空心方管。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下间隔的横梁之间设置有纵梁进行限位和连接,所述纵梁端部焊接有封堵板,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与封堵板相连接的第三螺栓。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C形钢焊接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C形钢侧面焊接的三角筋。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螺栓安装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护板外侧下部设置有延伸至C形钢侧面的定位弯板。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屏顶部设置有斜向上延伸的隔音板,所述隔音板底部设置有与对应的横梁贴合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与横梁相连接的第四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公路抗风降噪防护结构,安装便利,结构牢固,特别采用了护板进行第一层降噪,阻挡大部分向外传递的声波,少量声波通过锥形导风孔进入透气降噪组件,利用隔音棉的多纤维结构,使得声波通过时经过无数纤维的反射、相互叠加和碰撞,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而强度减弱,并利用隔音毡使得音波减弱至消失,确保了降噪效果,并利用锥形导风孔降低了防护屏的风阻,使得气流可以进入锥形导风孔并利用透气降噪组件进行弱化和缓冲,大大提升了防护屏的抗风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抗风降噪防护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如图1所示的公路抗风降噪防护结构,包括:底座1和防护屏,所述防护屏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螺栓安装通孔2,在公路两侧预埋或者现场安装地脚螺栓,底座1通过螺栓安装通孔2与地脚螺栓的配合实现固定,施工便利。
所述防护屏1顶部设置有斜向上延伸的隔音板3,所述隔音板3底部设置有与对应的横梁贴合的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设置有与横梁相连接的第四螺栓,拆装便利。隔音板3和固定板4采用一体化塑料板或者铝合金板,减少上部声波的传递。
如图2所示,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开口指向上方的C形钢13,所述C形钢13焊接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与C形钢13侧面焊接的三角筋14,确保结构强度。
所述防护屏包括护板5、横梁9和透气降噪组件,所述横梁9上下间隔设置在两块平行的护板5之间,所述护板5上横向设置有贯穿横梁9的第二螺栓10,拆装便利,分体进行维护的成本低。
所述透气降噪组件位于上下间隔的横梁9之间,所述5上设置有指向透气降噪组件的锥形导风孔8,护板5进行第一层降噪,阻挡大部分向外传递的声波,少量声波通过锥形导风孔8进入透气降噪组件,进行第二层降噪,锥形导风孔8减少了透气降噪组件的工作量,而且降低了护板5的自重和风阻,抗风效果好,部分气流进入锥形导风孔8并利用透气降噪组件进行弱化和缓冲,大大提升了防护屏的抗风效果。
如图3所示的,所述透气降噪组件包括隔音毡6和隔音棉7,所述隔音棉7设置在隔音毡6的两侧,利用隔音棉7的纤维多孔结构,实现声波和风力的减弱,最终利用隔音毡6实现声波的阻隔,使得车辆噪音的声波消失或者弱化到对人们生活没有影响的程度。
如图2所示,所述护板5为铝合金板,重量轻,强度高。所述护板5底部延伸至C形钢13中,所述C形钢13上横向设置有贯穿护板5进行固定的第一螺栓12,同时贯穿护板5内侧底部的横梁,利用横梁进行两侧护板5的限位,结构稳定。
所述横梁9为铝合金空心方管,自重轻。上下间隔的横梁9之间设置有纵梁进行限位和连接,提升了防护屏的抗弯性能,纵梁也采用铝合金空心方管,所述纵梁端部焊接有封堵板,所述横梁9上设置有与封堵板相连接的第三螺栓,组装便利,可以分体进行维护和回收,降低成本。
所述护板5外侧下部设置有延伸至C形钢13侧面的定位弯板11,提升防护屏组装在C形钢13上时的定位便利性,增加使用过程中护板5与C形钢13的连接强度,特别是护板5底部的抗弯效果,能够承受较大的风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公路抗风降噪防护结构,防护屏可以在工厂组装后再运输到公路的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效率高,缩短了施工周期,提升了抗风和降噪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8558.0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86268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E01F8/00
专利分类号:E01F8/00;E01F7/02
范畴分类:36A;36E;
申请人:沙洲职业工学院
第一申请人:沙洲职业工学院
申请人地址: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福新路1号
发明人:何海荣
第一发明人:何海荣
当前权利人:沙洲职业工学院
代理人:李猛
代理机构:32234
代理机构编号: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