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延红姜楠王明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检验科辽宁鞍山114012)
【中图分类号】R73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215-02
【摘要】目的探讨粪便潜血化学法和免疫法在诊断伴有出血的消化道疾病(上消化道出血、结直肠癌)中的意义。方法对27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和16例确诊结直肠癌病人分别应用化学法和免疫法检测粪便潜血。结果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检测结果中化学法和免疫法阳性率分别为85.2%和51.9%(P<0.01);在结直肠癌病人检测结果中化学法和免疫法阳性率分别为62.5%和93.8%(P<0.01)。结论免疫法敏感性远远高于化学法,用于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甄别上消化道出血中,化学法具有检出范围宽、可半定量等优势。
【关键词】潜血联苯胺法胶体金法
化学法(联苯胺法、匹拉米洞法等)一直是传统的检测粪便潜血的方法。近年来,免疫金标法检测粪便潜血由于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不受食物和药物影响以及操作简便被广泛接受和应用[1]。本文分别用联苯胺试剂和胶体金试纸条对27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和16例确诊结直肠癌病人分别检测粪便潜血,并进行比较。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7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和16例确诊结直肠癌病人均为本院消化内科和普通外科2012年06月—2012年12月住院病人,采样前通知病人禁食动物血、内脏和含叶绿素类食物以及铁剂。
1.2材料联苯胺试剂配制、操作及注意事项按照参考文献[2];胶体金试纸条由万华普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1.3方法联苯胺法参照文献[2];胶体金免疫法,用采便棒在粪便标本6个不同部位取样,并置于1ml生理盐水中充分混匀,将试纸有箭头的一端插入稀释后的便样中,放置15s后平放,5min后观察结果。
2、结果
27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粪便潜血结果见表1;16例结、直肠癌病人粪便潜血结果见表2。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检测结果中化学法和免疫法阳性率分别为85.2%和51.9%,经x2检验,P<0.01;在结直肠癌病人检测结果中化学法和免疫法阳性率分别为62.5%和93.8%,经x2检验,P<0.01。
3、讨论
粪便潜血试验是检测慢性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往多数医院采用化学法,其原理是利用血红蛋白的类过氧化物作用,使联苯胺等底物氧化变色以测定粪便中血红蛋白[2]。但由于化学法底物对所有血红蛋白都易产生反应,容易受到动物血、内脏及含叶绿素类食物影响,也会受到铁剂和某些中药的影响出现假阳性结果,所以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医疗机构多用胶体金免疫法。免疫法是将特异的人血红蛋白单克隆包被于纤维素膜上,通过与标本中的人血红蛋白形成抗原抗体结合物聚集于检测带,实现显色。但是当标本中人血红蛋白浓度过高,抗原过剩时,却会由于竞争抑制,出现后带现象(钩状效应),导致生成的夹心抗原不足,以致显色程度减低,甚至不显色[3]。
本次试验中,笔者发现,在检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标本时,化学法检出率(85.2%)显著高于免疫法检出率(51.9%),同时可以进行半定量检测,而免疫法未检出的标本通常伴有肉眼易于分辨的柏油样外观。而在检测结、直肠病人标本时,免疫法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笔者据此建议应将胶体金免疫法作为检测粪便潜血的常规试验,对免疫法检测阴性但有外观明显改变的标本以及具有明显症状的病人标本辅以化学法检测,既可提高试验检出率,又能有效避免漏诊。
参考文献
[1]袁慧茹,刘宁弟.金标法潜血试验柏油便专用实验条的临床应用.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1:56-56.
[2]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42-143.
[3]单桂秋,李秋生,肖韶英.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一步法试剂的钩状效应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