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外旋论文_洪克建,丁健,刘文虎,房红生,顾本进

导读:本文包含了髋关节外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关节,置换术,隐性,节后,运动员,工作者,临床研究。

髋关节外旋论文文献综述

洪克建,丁健,刘文虎,房红生,顾本进[1](2019)在《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置换术中缝合外旋肌和保留关节囊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中缝合外旋肌和保留后方关节囊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经后外侧切口行THA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保留修复后方关节囊及外旋肌术式,对照组不给予保留修复后方关节囊。分析并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血流变学指标变化;采用Harris评分对两组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肌力情况。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220.37±37.51) ml,对照组为(228.94±36.93) ml,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治疗组住院时间为(15.08±1.91)天,对照组为(15.49±2.58)天,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组术后引流量为(113.57±45.72) ml,少于对照组(209.68±51.97) ml,且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的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802);术后6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全血粘度[(4.25±1.36),(4.31±1.28) mPa·s]、血浆粘度[(1.71±0.19),(2.46±0.43)mPa·s]、红细胞比容[(37.91±2.37),(38.02±2.40)%]、红细胞刚性指数[(5.60±0.84),(5.66±0.71)]均较术前下降(P=0.000),红细胞变形指数[(0.88±0.04),(0.89±0.03)]较术前上升(P=0.000),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70%)高于对照组(45%),且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治疗组术后关节脱位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有效肌力较对照组高。结论经后外侧入路行THA术中修复关节囊和外旋肌群能有效降低术后关节脱位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少,有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王艳欣,周爱国[2](2019)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类解剖重建外旋肌群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类解剖重建外旋肌群的疗效。方法从2018年2月到2018年3月共收集了行首次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9~87岁,平均年龄78.6岁。术中均采用类解剖缝合方法重建外旋肌群。结果术后3个月时对30例患者进行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85分,其中2例患者长时间行走后髋关节伤口周围稍有肿胀,但无明显发红、皮温增高表现。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中类解剖重建外旋肌群方法效果肯定,且未发现严重手术并发症。(本文来源于《实用骨科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刘永强,李晓华,郝志朋,范金鹏[3](2018)在《缝合外旋肌联合不同方法重建关节囊对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缝合外旋肌联合不同方法重建关节囊对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置换术后脱位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09年6月至2016年1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采用后外侧切口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术中保留部分关节囊并缝合的40例患者纳入A组,行股骨粗隆部钻孔缝合外旋肌的40例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围术期血液学指标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假体稳定性、外展肌肌力等。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个月,B组Harris评分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术后关节脱位的发生率显着低于A组,有效肌力显着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缝合外旋肌联合股骨粗隆部钻孔修复后方关节囊可有效改善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关节脱位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刘毅,唐光明,舒畅[4](2018)在《修补关节囊及外旋肌群预防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作用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修补关节囊及外旋肌群预防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的股骨颈骨骨折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切除后方关节囊行外旋肌群修补,研究组将关节囊与外旋肌群进行修补。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评分与脱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周Harris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3个月均显着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2.50%感染率显着低于对照组15.00%,且研究组脱位率0.0%低于对照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患者实施修补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临床疗效较高,脱位情况显着得到改善。(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73期)

付廷,付炯,舒科杰,张平,尹良军[5](2016)在《外旋肌群止点缝扎术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缝扎外旋肌群止点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笔者自2012-08—2014-08诊治50例行单侧初次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疾患,随机分为A组(术中缝扎外旋肌群止点)和B组(不予缝扎外旋肌群止点)。2组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均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微创手术入路。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为(103.63±14.51)ml,B组为(150.80±15.85)ml,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2,P=0.019)。A组术后隐性失血为(206.89±50.23)ml,B组为(340.37±54.72)ml,A组术后隐性失血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3,P=0.036)。2组获得随访3~24个月,平均6个月,A组术后下床活动较B组明显提前。结论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缝扎外旋肌群止点可以显着减少术中出血及隐性失血,有利于术后康复。(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翟饶生,王云飞[6](2015)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外旋肌群离断后对髋关节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后外侧手术入路外旋肌群不进行修补和外旋肌群修补等手术方式,分析术中修补外旋肌群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比对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2-06~2014-09对入院的患者,通过电子病历检索的方式检索出其行髋关节置换术的作为研究对象,各自筛检外旋肌不修补和外旋肌修补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术中外旋肌修补,对照组术中外旋肌群不进行修补术。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致伤原因、原发疾病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髋臼外展角、患侧偏心距与体重力臂比值、双侧偏心距比值、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中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全髋关节置换术行外旋肌修复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髋臼外展角、患侧偏心距与体重力臂比值、双侧偏心距比值等指标。2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行外旋肌修复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任伟,王洪昭,尹路[7](2015)在《少年竞走男子运动员腹内压力提高与髋关节外旋肌力的增长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目的髋关节转动是竞走技术的最主要特征,髋关节转动对减小每一步的重心波动和有效增加步长及身体向前的直线运动至关重要。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少年竞走男子运动员腹内压力变化与髋关节外旋肌力变化的关系,设计出以髋关节外旋动作模式为基础的练习方法,用以促进运动员对腹内压力的调控能力。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的需要,查阅了大量关于腹内压力变化与髋(本文来源于《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期刊2015-11-05)

张峰,陈福建,李波,廖娇艳,朱美俊[8](2015)在《弹力绷带纠正脑瘫患儿髋关节内外旋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弹力绷带对脑瘫患儿髋关节内外旋的矫正效果。方法:脑瘫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运动训练时加用弹力绷带。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内旋步宽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外旋步宽及站立位髋关节内、外旋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弹力绷带能改善脑瘫儿童的髋关节内外旋,提高运动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期刊2015年04期)

鲁成,王恒,刘磊,杨军,耿天勇[9](2014)在《重建外旋肌群对预防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后脱位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采用后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重建外旋肌对预防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后脱位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13年3月,采用后外侧切口入路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75例77髋,在股骨大转子后方贴近原解剖位置处钻孔将外旋肌群用7号线或是薇乔线"8"字缝合重建作为A组。同期常规初次THA未行外旋肌群止点重建的65例66髋作为B组,比较2组THA术后脱位率,最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术后随访8~40个月。A组患者随访出现术后关节后脱位1例(约1.30%);B组患者1例因脑梗塞未能随访,其余术后出现关节后脱位6例(约9.23%)。A组患者术后关节后脱位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重建外旋肌群与股骨大转子之间的完整性及连续性,有助于恢复髋关节外旋肌群肌力及降低初次行后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髋关节后脱位的发生率,增加髋关节的稳定性,从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所引起的痛苦,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和康复时间,减少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华全科医学》期刊2014年11期)

袁锋,蔡俊丰,周炜,马敏,罗树林[10](2014)在《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修补在后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修补在后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的临床意义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1年8月后外侧入路初次THA术患者186例,根据术中是否修补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90例,"T"形切开关节囊,术毕将关节囊及外旋肌群原位缝合于大转子后方;B组96例,切除后关节囊,术毕未行外旋肌群修补。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感染、早期脱位率、Ha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2~42个月(平均27.5±7.8个月),其中A组随访(27.2±7.9)个月,B组随访(27.9±7.8)个月。手术时间、感染率、术后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余各项指标A组均优于B组。结论后外侧入路THA术中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修补,创伤小,出血少,有利于增加髋关节的稳定性,有效的降低早期脱位率。(本文来源于《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期刊2014年05期)

髋关节外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类解剖重建外旋肌群的疗效。方法从2018年2月到2018年3月共收集了行首次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9~87岁,平均年龄78.6岁。术中均采用类解剖缝合方法重建外旋肌群。结果术后3个月时对30例患者进行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85分,其中2例患者长时间行走后髋关节伤口周围稍有肿胀,但无明显发红、皮温增高表现。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中类解剖重建外旋肌群方法效果肯定,且未发现严重手术并发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髋关节外旋论文参考文献

[1].洪克建,丁健,刘文虎,房红生,顾本进.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置换术中缝合外旋肌和保留关节囊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9

[2].王艳欣,周爱国.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类解剖重建外旋肌群技术[J].实用骨科杂志.2019

[3].刘永强,李晓华,郝志朋,范金鹏.缝合外旋肌联合不同方法重建关节囊对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18

[4].刘毅,唐光明,舒畅.修补关节囊及外旋肌群预防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脱位的作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5].付廷,付炯,舒科杰,张平,尹良军.外旋肌群止点缝扎术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影响[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

[6].翟饶生,王云飞.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外旋肌群离断后对髋关节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

[7].任伟,王洪昭,尹路.少年竞走男子运动员腹内压力提高与髋关节外旋肌力的增长变化[C].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2015

[8].张峰,陈福建,李波,廖娇艳,朱美俊.弹力绷带纠正脑瘫患儿髋关节内外旋的临床应用[J].中国康复.2015

[9].鲁成,王恒,刘磊,杨军,耿天勇.重建外旋肌群对预防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后脱位的评价[J].中华全科医学.2014

[10].袁锋,蔡俊丰,周炜,马敏,罗树林.关节囊及外旋肌群修补在后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4

论文知识图

图:髋关节内旋角度测量B图:髋关脊柱前深部重力肌群,包括颈部脊柱肌群...被动运动试验-图9.56 髋关节的外旋肌群髋关节外旋提踵被动运动试验-图9.55 无重力下髋关节内收检...被动运动试验-图9.57 髋关节的外旋检查

标签:;  ;  ;  ;  ;  ;  ;  

髋关节外旋论文_洪克建,丁健,刘文虎,房红生,顾本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