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谈计算机课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认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陈美坤[2](2021)在《指向创造力培养的中学校本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大量政策支持和如火如荼的新课改教育背景驱动下,校本课程的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国家的发展,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创造力是我们每个人自身拥有的独特能力,是教育、培养和实践的结果,是区分人才的重要标志,是未来国际竞争的主要体现。培养未来的科技人才,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入手。每个人都拥有创造力,却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创造性行为。创造性行为可以借助外在环境刺激,通过开展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进行培养。为了顺应国家推进的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需求,为了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本研究选取了云南省某中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课程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实施等方面采用文献研究分析法提取了校本课程中创造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适合校本课程创造力培养的教学框架与模型,并运用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法实施教学实践并获取数据。对收集回来的数据展开分析得出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路径影响,就研究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在理论研究方面,本研究首先对我国校本课程与创造力培养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然后分析并阐述了与之相关的概念、理论以及国内外的教学模式。其次,在理论基础、国内外已有研究以及实际教学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指向创造力培养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和基本研究假设。在研究设计方面,本研究以创新实验室课程为校本课程的实施载体,以参加校本课程学习研究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整个研究过程紧跟课程进度,深入课堂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借助问卷收集研究数据。在数据分析方面,本研究首先基于回收的数据,借助SPSS、AMOS和Excel等数据分析与处理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影响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再以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研究的假设。其次,基于数据的分析结果为创造力培养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在研究结果方面,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正向显着影响着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学生的协作沟通能力与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影响不是特别显着,但是两者共同正向显着影响着学生创造行为的结果。总之,本研究能为相关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持,能为该类课程学生提供一个充实的、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对创造力培养的校本课程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高倩[3](2021)在《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我国“高精尖”人才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对创新创造型人才的需求大幅扩增。“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关注儿童创新、创造能力发展,是实现教育变革、回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探究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思维具有一定的时代紧迫性。图形化编程的认知负荷较小,倡导“用编程学”而非“学编程”,在启蒙儿童的编程思想、培养儿童的创造思维等方面,具有较为显着优势。据此,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准实验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图形化编程为基点,探究了儿童创造思维的培养。具体如下:(1)从创造思维培养与图形化编程教育深度融合的角度出发,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的指导下,以尊重和信任儿童的多元化发展为前提,通过引导和促进创造思维的生成过程、明确和利用图形化编程的自身优势,构建的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模型,可以辅助一线教师形成较为科学、完整的创造思维培养逻辑。(2)以“自主探究”、“案例教学”、“编程制作”、“综合探究”、“评价展示”等阶段的循环发展为主线,借助“问题引导→头脑风暴→概念形成”、“知识运用→素材选取→表现方法”等环节的迭代提升,构建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模型。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逻辑、树立学生的创造性自我效能,继而实现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3)应用所建构的培养模型进行教学实践,通过设计不对等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准实验进行实践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实践能够有效塑造儿童的创造性学习倾向、创造性自我效能和创造性思维信念,使儿童创造力表达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与精进性得到提升。上述研究及相关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图形化编程与创造思维的研究思路,为图形化编程教学和儿童创造思维培养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周玉珍[4](2020)在《基于项目式教学培养中职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以《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为例》文中提出信息时代对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当前学校对中职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重视程度不够,极大地影响和限制着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学方法带来了巨大冲击,传统教学弊端越来明显,课堂教学基本停留在低阶思维阶段,在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是有所缺失的,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相对缺乏创新和团队精神。而项目式教学提倡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理念开展教学,它构建起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协作交流、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在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项目式教学法培养和发展中职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结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研究法展开研究,通过设计、优化项目式教学活动的流程和开发相关教学案例等,去探究和创新中职计算机图形图像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促进中职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增强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竞争力。教学实验选取了中山市S职业学校信息技术专业的两个班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标准和特点制定了相应教学实验计划,把课程内容分为图像编辑工具与文字输入、色彩校正与蒙板通道、滤镜特效三大模块,对应设计了宣传栏、婚纱照、电影海报的综合任务开展项目式教学。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采取了“模拟公司”的运行模式,每个项目任务的探究分为项目主题设计、项目计划制定、项目教学实施、项目展示评价四个环节。经过三个进阶式的项目教学实践,运用SPSS工具分析班级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测试量表》前后测数据,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比对照班的学生有明显提升;而两个班级的《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测试成绩水平相当,说明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学中,并不会导致学生的低阶思维能力的下降。结合《项目式教学课程学习情况调查问卷》数据情况,综合得出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中应用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是切实可行的,学习者通过参与项目式教学流程中所做的分析、策划、交流、合作、设计、创作、展示、评价等活动能有效促进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宋哲琦[5](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伟[7](2020)在《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文中提出新课程改革以来,随着数学建模进入数学课程标准和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建模能力成为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关键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和改革方向。然而,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数学建模“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培养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仍然困扰着一线教师。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当前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缺乏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也缺乏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初中生的数学建模学习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创建一种具有通用性和统摄性的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理论,提出具体可行的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帮助和指导一线教师有效地进行初中数学建模教学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认识,本研究以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为切入点,希望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探查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又希望通过详细的课堂考察和教师深度访谈,全面调查初中生数学建模的过程,总结初中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以期研究并得到初中生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及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结构;然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和梳理,分析和研判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中的困境,透视和了解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的障碍;最后,为了有针对性地探查和寻找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本研究从提升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和为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提供系统性支持的视角,提出了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选择策略、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和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策略。由此可见,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通过探究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规律,解答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究竟“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构建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学理论雏形,可以有效改善初中数学建模教学,为培养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提供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教学模式,此项研究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本文共分为六大部分,各部分的理路分别是:第一部分是导论,简要介绍本文研究的缘起与意义、核心概念、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并对已有的研究文献做了研究综述;第二部分梳理了数学建模教育的背景、发展历程及理论基础,为制定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策略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重点对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做了文本分析,讨论了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初步分析了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不足;第四部分通过课堂考察和教师深度访谈,详细调查了初中生数学建模的过程,构建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结构,透视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现状;第五部分分析了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存在的局限性、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困境以及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的障碍,意在为探寻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策略奠定基础;第六部分主要探讨怎样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从数学建模教学内容选择、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和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三个方面提出了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策略。
孟悦[8](2020)在《促进初中生工程思维发展的STEM教学模式建构》文中指出21世纪人才的培养观点发生了质的转变,各国人才培养逐渐从知识传授转变为素养传授,我国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首次提出工程思维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注重以工程思维方式解决现实问题的STEM教育开始兴起,成为世界各国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初中生处于工程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且工程思维有待提高,综合考虑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专门开设工程课程或STEM课程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发现,STEM教育与初中生科学课程相整合是现阶段培养初中生工程思维最为可行的方法,但是我国的STEM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尚缺乏培养初中生工程思维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策略。因此,本研究旨在构建促进初中生工程思维发展的STEM教学模式,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丰富中学生工程思维培养的理论研究;为基础教育中科学教育提供一种新的途径;为STEM教学模式的设计与运用提供参考。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STEM教育以及工程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其次,基于上述研究,从理念与目标、要素与程序、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建构促进初中生工程思维发展的STEM教学模式原型;然后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的指导下,通过3个STEM项目的设计研究,对该模式原型进行三轮修改和完善,得到“STDRC教学模式”;最后对得到的教学模式进行解释。本研究最终得到的“STDRC教学模式”包括两个循环和八个环节,分别是: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识别问题和分解任务、调查研究、设计解决方案、建立模型、测试和优化、展示和反思、产生新挑战。通过对三轮教学实践后学生工程思维水平的定量分析,表明“STDRC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但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将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张敏[9](2020)在《培养小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的变化往往会带动教育的发展,关注学生的高层次思维成为国际教育界达成的共识.发展学生卓越的思维是新时代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与目标,笔者将“培养小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的研究”作为论文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小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的主要成分.2.具备高层次数学思维的小学生的表现特征.3.培养小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的教学建议.笔者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网络访谈确定小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的主要成分.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座谈会归纳出小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的外在表现特征,结合教学案例分析给出培养小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的教学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是指小学生在进行数学认知学习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复杂的综合思维.它涵括了六种主要的思维成分,分别是数学迁移能力、批判性思维、数学思考力、创造性思维、数学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2.具备高层次数学思维的小学生在六大思维成分上有突出的外在表现特征.此外,在课程内容上表现为:有较好的数感,具备初步符号意识,能简单推理;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和几何直观能力;拥有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统计思维开始萌芽等.3.发展小学生的高层次数学思维,宏观上需要加强对教师观念的引导,做精致的课堂设计,教学聚焦学生,采用多元评定方式等.从具体来看,建议从培育学生六大成分思维入手,形成思维合力,从而推动高层次数学思维的稳步发展.
文懿[10](2020)在《基于RoboExp的面向计算思维的初中信息技术机器人教学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相关,以计算机科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的计算思维逐渐受到相关专家与学者的关注,他们指出计算思维能够帮助人们产生对事物的客观认识,使人们的认知活动更加系统、科学,从而有效地进行问题解决活动。同时,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带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迅速向各行各业扩大,机器人教育的兴起就是人工智能向教育领域扩展的体现。各国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在国家号召下,各地纷纷以竞赛、机器人学科教学、机器人辅助教学等形式展开机器人教育实践。有学者发现机器人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但这方面的实践研究不多,通过机器人教学培养计算思维的有效策略仍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基于RoboExp的机器人教学总结出在机器人教学过程中培养计算思维的有效策略,通过收集计算思维与机器人教育的相关文献对这一部分的研究与发展进行梳理,总结计算思维与机器人教育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就其概念和要素内涵进行整理,确定本研究计算思维的维度。在此基础上以5E教学模式为依据,以初中信息技术拓展课程——《创意机器人》为载体,从创造性思维、算法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5个维度出发进行计算思维培养教学设计与实践活动,并根据课程内容以《简易计算器》、《智能道闸》和《迷你风扇》为例进行详细阐述和说明;同时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选取Korkmaz等人开发的计算思维评价量表检验《创意机器人》教学前后学生的计算思维水平,同时设计计算思维迁移应用测试卷来考察学生应用计算思维解决日常生活相关问题的能力,并结合访谈对检验结果进行解释;计算思维量表与计算思维迁移应用测试卷(A、B卷)在《创意机器人》教学前后分别发放一次,对量表与测试卷获取的数据进行威尔科克森检验,结果表明经过《创意机器人》课程学习,学生的计算思维水平(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算法思维和交流协作能力)和运用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均得到了显着提升,表明在机器人教学中运用5E教学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对初中阶段计算思维发展与培养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二、谈谈计算机课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计算机课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指向创造力培养的中学校本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创客教育 |
2.1.2 校本课程 |
2.1.3 创造力 |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 体验式学习理论 |
2.4 创客教育理论 |
2.5 多元智能理论 |
第3章 构建指向创造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
3.1 国内外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
3.1.1 斯滕豪斯过程模式 |
3.1.2 “学、做、创”为导向的高校创客教育课程模式 |
3.1.3 “珠—线”模型 |
3.2 指向创造力培养的教学模型设计 |
3.2.1 教学基本原则 |
3.2.2 教学基本框架 |
3.2.3 教学模型设计 |
3.2.4 教学结构设计 |
第4章 指向创造力培养的校本课程教学实施 |
4.1 指向创造力培养的校本课程学情分析 |
4.1.1 确定研究对象 |
4.1.2 教学对象分析 |
4.2 指向创造力培养的校本课程目标 |
4.2.1 教育目标 |
4.2.2 创客教育目标 |
4.2.3 校本课程目标 |
4.3 指向创造力培养的校本课程实施案例 |
4.3.1 《智能计步器》课程案例 |
4.3.2 《智能菜园》课程案例 |
4.3.3 《智能懒人闹钟》课程案例 |
第5章 问卷与访谈提纲设计 |
5.1 创造力培养问卷的相关研究 |
5.2 问卷的指标维度设计 |
5.2.1 创作者 |
5.2.2 创造历程 |
5.2.3 创造环境 |
5.2.4 确立指标维度 |
5.2.5 指标体系的形成 |
5.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1 层次分析法 |
5.3.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5.3.3 确定指标权重 |
5.4 创造力培养问卷的设计 |
5.4.1 问卷的结构 |
5.4.2 问卷的编制 |
5.5 访谈提纲的设计 |
第6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 |
6.1 基本假设 |
6.2 数据收集 |
6.3 数据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6.3.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6.4 分析结果与对策 |
6.4.1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
6.4.2 研究结果 |
6.4.3 对策与建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创造力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 B创造力培养指标权重分配评分调查表 |
附录 C创造力培养调查问卷 |
附录 D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造型人才培养是AI时代教育的重要目标 |
1.1.2 我国儿童编程教育从“非刚需”转为“刚需” |
1.1.3 图形化编程教育是培养儿童创造思维的重要载体 |
1.2 研究现状 |
1.2.1 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研究现状 |
1.2.2 儿童图形化编程教育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创造思维 |
2.1.2 图形化编程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多元智能理论 |
2.2.4 合作教育学理论 |
2.2.5 技术批判理论 |
第3章 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现状 |
3.1 问卷调查 |
3.1.1 问卷的设计与修正 |
3.1.2 调查实施 |
3.1.3 数据分析 |
3.2 访谈调查 |
3.2.1 访谈提纲的设计与修正 |
3.2.2 调查实施 |
3.2.3 数据分析 |
3.3 调查分析与小结 |
3.3.1 调查分析 |
3.3.2 调查小结 |
第4章 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模型构建 |
4.1 构建目标 |
4.2 构建原则 |
4.2.1 引导和促进创造思维的生成过程 |
4.2.2 明确和利用图形化编程的自身优势 |
4.2.3 拓展和深入多重教学理论的综合应用 |
4.2.4 尊重和信任儿童的多元化发展潜力 |
4.2.5 辅助和指导一线教师的培养逻辑构建 |
4.3 构建过程 |
4.3.1 创造思维的相关分析 |
4.3.2 图形化编程的相关分析 |
4.3.3 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过程分析 |
4.3.4 模型的初步构建 |
4.3.5 模型修正 |
第5章 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实践 |
5.1 实践方案设计 |
5.1.1 研究对象 |
5.1.2 研究假设 |
5.1.3 实验工具 |
5.1.4 实验过程 |
5.2 具体实施过程 |
5.2.1 教学前测 |
5.2.2 教学方案 |
5.2.3 教学过程 |
5.2.4 教学后测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对比分析 |
5.3.2 实验组前测与后测的对比分析 |
5.3.3 教师教学体验反馈分析 |
5.4 实践总结与反思 |
5.4.1 实践总结 |
5.4.2 实践反思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成果 |
6.1.2 研究结论 |
6.1.3 研究创新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项目式教学培养中职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以《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时代对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
1.1.2 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教学方法带来巨大冲击 |
1.1.3 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亟需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
1.2 研究问题和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设计与创新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现状 |
2.1.1 高阶思维概念的缘起 |
2.1.2 国外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现状 |
2.1.3 我国对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现状 |
2.2 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研究 |
2.2.1 项目式教学的应用发展情况 |
2.2.2 项目式教学促进高阶思维的提升研究 |
2.3 研究现状分析 |
2.4 相关概念界定 |
2.4.1 高阶思维能力 |
2.4.2 项目式教学 |
2.5 理论基础 |
2.5.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5.2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2.5.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及高阶思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3.1 中职学生专业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剖析 |
3.1.1 中职专业课程教学师生访谈 |
3.1.2 中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
3.2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标准与高阶思维能力量表 |
3.2.1 课程性质 |
3.2.2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目标与高阶思维能力的关联 |
3.2.3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知识点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
3.2.4 高阶思维能力评价与维度分析 |
3.2.5 高阶思维能力量表体系 |
4 基于高阶思维能力的项目式教学流程设计 |
4.1 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知识点选取分析 |
4.1.1 高阶思维教学方法分析 |
4.1.2 课程知识点分配与选取分析 |
4.2 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和作用分析 |
4.3 实施项目式教学的原则和流程 |
4.3.1 项目教学的实施原则 |
4.3.2 项目式教学流程 |
4.3.3 中职学校开展项目式教学可行性分析 |
5 应用项目式教学培养中职生高阶思维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介绍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设计 |
5.1.3 实验测评工具 |
5.1.4 数据处理工具 |
5.1.5 实施网络教学平台 |
5.1.6 实验计划 |
5.1.7 实验前测 |
5.2 进阶教学基础篇一:学校宣传栏图片设计 |
5.2.1 学情分析 |
5.2.2 项目教学目标 |
5.2.3 项目情景 |
5.2.4 项目主题分析 |
5.2.5 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及课时分配 |
5.2.6 项目教学过程设计 |
5.2.7 项目教学实施效果分析与反馈 |
5.3 进阶教学提高篇二:婚纱照后期精修 |
5.3.1 学情分析 |
5.3.2 项目教学目标 |
5.3.3 项目情景 |
5.3.4 项目主题分析 |
5.3.5 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及课时分配 |
5.3.6 项目教学过程设计 |
5.3.7 项目教学实施效果分析与反馈 |
5.4 进阶教学拓展篇三:电影海报设计创作 |
5.4.1 学情分析 |
5.4.2 项目教学目标 |
5.4.3 项目情景 |
5.4.4 项目主题分析 |
5.4.5 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及课时分配 |
5.4.6 项目教学过程设计 |
5.4.7 项目教学实施效果分析与反馈 |
5.5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5.5.1 课程测试成绩分析 |
5.5.2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高阶思维能力方面的比较分析 |
5.5.3 学生项目式学习情况问卷分析 |
6 研究总结、不足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高阶思维能力测试量表 |
附录3 :课程测试题 |
附录4 :学习情况调查 |
附录5 :微型项目教学设计方案 |
附录6 :综合项目教学设计方案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7)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核心概念及论题说明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数学建模教育的背景、发展历程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数学建模教育的背景 |
一、数学建模的兴起 |
二、数学建模教育的育人价值 |
第二节 数学建模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数学建模教育的萌芽起步阶段 |
二、数学建模教育的初步发展阶段 |
三、数学建模教育的稳步发展阶段 |
第三节 数学建模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问题解决理论 |
二、知识迁移理论 |
三、深度学习理论 |
第二章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要求 |
一、对课程设计思路的要求 |
二、对课程目标的要求 |
三、对课程实施的建议 |
四、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二节 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呈现与编排 |
一、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呈现 |
二、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建模内容的编排 |
第三节 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
一、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 |
二、初中数学教材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总结 |
第三章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课堂考察 |
一、课堂考察与分析 |
二、教师访谈与分析 |
第二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
一、七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
二、八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
三、九年级学生数学建模的方式及规律 |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的过程及数学建模能力结构 |
一、初中生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 |
二、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结构 |
第四章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困境分析 |
第一节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分析 |
一、数学建模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脱节 |
二、教学内容缺少真正意义的数学建模问题 |
三、教学内容与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不适切 |
四、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忽视了对教学资源的开发 |
第二节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困境分析 |
一、学校和教师对数学建模教学不够重视 |
二、数学建模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
三、数学建模教育理念不适应数学建模能力培养 |
四、数学建模教学缺乏培训和理论指导 |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困难分析 |
一、数学建模学习方式需要转变 |
二、尚未掌握数学建模的学习路径 |
三、学习进阶过渡中遇到障碍 |
第五章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
第一节 制定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的依据 |
一、依据对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分析 |
二、依据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现状 |
三、依据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现状 |
第二节 初中数学建模教学内容选择策略 |
一、反映数学本质,突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
二、贴近学生现实,体现数学建模的真实性 |
三、注重数学建模过程性,体现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阶段性 |
四、注重选择变式问题,促进问题解决能力的迁移 |
五、增加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全面提升数学建模能力 |
六、面向学生的长远发展选择数学建模内容 |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一、由平铺直叙转变为创建有利于数学建模的真实问题情境 |
二、由教碎片化知识转变为教完整的建模知识 |
三、由教会做题转变为教会解决问题 |
四、由强调记忆转变为致力于知识迁移 |
五、由重结果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 |
六、由单项能力训练转变为数学建模能力综合提升 |
第四节 初中生数学建模学习策略 |
一、学习完整的数学建模知识 |
二、学会条件化地储存知识 |
三、学会深度加工知识 |
四、掌握提取知识的路径 |
五、改善数学建模的程序与方法 |
六、学会类比与联想 |
七、学会知识迁移 |
结语 |
附录一 七年级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八年级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九年级数学建模教师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8)促进初中生工程思维发展的STEM教学模式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新生态 |
1.1.2 STEM教育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新发展 |
1.1.3 STEM课程是工程思维培养的新途径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工程思维 |
1.1.1 工程思维的内涵与特征 |
1.1.2 工程思维的构成要素 |
1.1.3 工程思维的培养与评价 |
1.2 STEM教育 |
1.2.1 STEM教育的缘起与发展 |
1.2.2 STEM教学实践 |
第2章 STEM教学模式原型的建构 |
2.1 理念与目标 |
2.1.1 教学理念 |
2.1.2 教学目标 |
2.2 要素与程序 |
2.2.1 构成要素 |
2.2.2 教学程序 |
2.3 教学策略 |
2.4 教学评价 |
2.5 教学模式原型图 |
第3章 STEM教学模式原型的研究设计 |
3.1 基于设计的研究框架 |
3.2 环境与参与者 |
3.2.1 环境 |
3.2.2 参与者 |
3.3 教学内容的选择 |
3.4 效果分析方法与工具 |
3.4.1 工程思维评价表 |
3.4.2 访谈 |
3.4.3 问卷调查 |
3.4.4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
第4章 促进初中生工程思维发展的STEM教学模式实施 |
4.1 第一轮设计研究 |
4.1.1 教学项目实施 |
4.1.2 教学模式评价 |
4.1.3 教学模式完善 |
4.2 第二轮设计研究 |
4.2.1 教学项目实施 |
4.2.2 教学模式评价 |
4.2.3 教学模式完善 |
4.3 第三轮设计研究 |
4.3.1 教学项目实施 |
4.3.2 教学模式评价 |
4.3.3 教学模式完善 |
第5章 STEM教学模式原型的研究结果 |
5.1 学生工程思维量化评价分析 |
5.1.1 工程成果评价结果分析 |
5.1.2 工程思维过程评价结果分析 |
5.1.3 学生工程思维自评表评价结果分析 |
5.2 STEM教学模式原型的研究结果 |
5.2.1 三次设计研究教学模式调整总结 |
5.2.2 STDRC教学模式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培养小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关于高层次数学思维界定的综述 |
2.1.1 以布鲁姆目标分类为基础的界定 |
2.1.2 从特征的角度进行界定 |
2.1.3 从思维集合论的角度进行界定 |
2.1.4 划分思维层次进行界定 |
2.1.5 评述 |
2.2 关于高层次数学思维教学的综述 |
2.2.1 教育指导文件中的要求 |
2.2.2 高层次数学思维的教学策略及原则 |
2.2.3 高层次数学思维的教学载体 |
2.2.4 评述 |
2.3 关于高层次数学思维评价的综述 |
2.3.1 高层次数学思维评价的理论研究 |
2.3.2 高层次数学思维评价的实证研究 |
2.3.3 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调查研究 |
3.1 小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的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
3.1.1 问卷调查的设计及实施过程 |
3.1.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2 小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的访谈与结果分析 |
3.2.1 访谈的设计及实施过程 |
3.2.2 访谈结果分析 |
3.3 调查结果 |
3.3.1 小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的主要成分 |
3.3.2 小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的外在表现 |
第4章 案例分析 |
4.1 《倒数》课堂实录分析 |
4.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课堂实录分析 |
4.3 《简单的数据分析》课堂实录分析 |
4.4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课堂实录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培养小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的教学建议 |
5.1 宏观上的教学建议 |
5.2 从六大思维成分上的教学建议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小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调查问卷 |
附录Ⅱ 小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调查问卷结果 |
附录Ⅲ 小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研究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10)基于RoboExp的面向计算思维的初中信息技术机器人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计算思维 |
2.1.2 机器人教育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IDC理论 |
第三章 基于RoboExp的面向计算思维的初中机器人教学设计 |
3.1 课程内容分析 |
3.2 RoboExp简介 |
3.3 基于RoboExp的面向计算思维的初中机器人教学设计 |
3.3.1 教学设计依据 |
3.3.2 教学目标设计 |
3.3.3 教学资源与环境设计 |
3.3.4 教学过程与活动设计 |
3.3.5 教学评价设计 |
3.4 基于RoboExp的面向计算思维的初中机器人教学实例 |
3.4.1 《简易计算器》案例设计 |
3.4.2 《智能道闸》案例设计 |
3.4.3 《迷你风扇》案例设计 |
第四章 基于RoboExp的面向计算思维的初中机器人教学实施 |
4.1 《简易计算器》教学实施 |
4.1.1 情境导入 |
4.1.2 新知讲授 |
4.1.3 探究协作 |
4.1.4 作品展示评价与拓展迁移 |
4.2 《智能道闸》教学实施 |
4.2.1 情景导入 |
4.2.2 新知讲授 |
4.2.3 探究协作 |
4.2.4 作品展示评价与拓展迁移 |
4.3 《迷你风扇》教学实施 |
4.3.1 情境导入 |
4.3.2 新知讲授 |
4.3.3 探究协作 |
4.3.4 作品展示评价与拓展迁移 |
第五章 数据收集与分析 |
5.1 数据收集 |
5.2 数据分析 |
5.2.1 量表信效度分析与测试卷质量分析 |
5.2.2 教学前后计算思维水平分析 |
5.2.3 教学前后计算思维迁移应用能力分析 |
5.2.4 访谈结果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一《计算思维能力评价量表》 |
附录 二《计算思维迁移应用测试卷》 |
附录 三《访谈提纲》 |
致谢 |
四、谈谈计算机课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指向创造力培养的中学校本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D]. 陈美坤.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基于图形化编程的儿童创造思维培养研究[D]. 高倩.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基于项目式教学培养中职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以《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为例[D]. 周玉珍.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5]《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初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研究[D]. 刘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8]促进初中生工程思维发展的STEM教学模式建构[D]. 孟悦. 扬州大学, 2020(05)
- [9]培养小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的研究[D]. 张敏. 苏州大学, 2020(02)
- [10]基于RoboExp的面向计算思维的初中信息技术机器人教学设计研究[D]. 文懿.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