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类学论文_李洪池,罗建

导读:本文包含了系统分类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形态,分类学,形态学,花粉,系统,果实,毛茛。

系统分类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洪池,罗建[1](2019)在《西藏色季拉山区龙胆科植物种子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分类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扫描电镜和解剖镜对西藏色季拉山区分布的龙胆科6属20种植物种子微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这20种植物的种子颜色有黑色、黄色、黑褐色、黄褐色、灰褐色和红棕色6种;种子形状分为长卵球形、卵球形、椭圆球形、矩圆形和近球形;表皮纹饰可分为4种类型,即网纹型、条纹型、疣状型和嚼烂型,其中网纹型又细分为6个亚型。根据种子微形态特征,笔者对龙胆科相关属的进化趋势、分类学意义和分类鉴定等进行了讨论,认为獐牙菜属(Swertia L.)和龙胆属(Gentiana(Tourn.)L.)进化程度较高;从种子微形态特征上看肋柱花属(Lomatogonium A. Br.)、花锚属(Halenia Borkh.)和假龙胆属(Gentianella Moench.)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龙胆科各属种子表皮纹饰特征与分类系统基本吻合。本研究表明种子微形态在植物分类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作为植物系统划分、鉴定和进化研究的参考性状。(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隋吉星,李新正[2](2019)在《蛰龙介亚目分类学与系统发育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蛰龙介亚目(Terebellomorpha)营管栖生活,其形态和栖息环境多样,从海滨至深海均有分布,尤其在潮间带和近岸环境蛰龙介种类异常繁多,地域性分布明显,是海洋底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因系统演化的复杂性和分类系统的混乱造成大量属的并系和多系现象,使得蛰龙介亚目成为多毛类研究中难度较大的类群。中国海域蛰龙介亚目尚缺乏系统分类学研究,在渤、黄、东、南各海区的分布和区系特点鲜为人知。因此,有必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分类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证据相互支持的、更加接近自然演化历史的分类系统。(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张超,刘华杰,蒋淑华[3](2019)在《中国异性菌属和星果衣属地衣型真菌系统分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异形菌属地衣Anisomeridium隶属于真菌界Fungi,子囊菌门Ascomycota,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单芽菌目Monoblastiales,单芽菌科Monoblastiaceae,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全世界共报道99种,中国之前只报道14种。异形菌属地衣体壳状,子囊壳半埋生到埋生,子囊圆柱形到棍棒状,每个子囊中有1-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有1-3个横隔,无色。分生孢子器呈壳状(Lucking 2008)。星果衣属地衣Astrothelum隶属于座囊菌纲,乳嘴衣目Trypetheliales,乳嘴衣科Trypetheliaceae。该属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子囊器单生或聚集,主要特征为其子囊孢子具隔膜,带有菱形的流明腔,最多见的是带有横隔的子囊孢子(Aptroot&Lucking 2016)。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以上两属的研究多集中于表型,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异性菌属和星果衣属物种多样性,并揭示其与相关类群的系统发育学关系和种间关系。通过结合外部形态观察、解剖结构观察、显色反应法(CT)、薄层层析法(TLC)及分子系统学分析,对采自中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江西、湖南8个省份保存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标本馆(HMAS-L)和聊城大学地衣标本室(LCU-L)的900余份标本进行综合研究,目前发现异形菌属4个新种,2个新纪录种,同时对筛选出的43份星果衣属标本,正在进行综合分析中。(本文来源于《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期刊2019-08-03)

何江,朱军,胡双双,聂国嫒,杨庆贵[4](2019)在《MALDI-TOF MS与16S rDNA方法对弧菌科微生物的鉴定与系统分类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与16S rDNA方法对弧菌科微生物的鉴定及系统分类学分析能力。方法对19株弧菌科微生物,采用MALDI-TOF MS进行蛋白质图谱采集,通过对特征峰的分析,实现对微生物的鉴定和系统分类学分析;同时对19株微生物进行16S rDNA测序,用邻接法对16S rDNA序列进行鉴定和系统分类学分析,比较两种方法在弧菌科微生物鉴定和系统分类学分析中的异同。结果两种方法对19株弧菌科微生物的种属鉴定结果一致。系统分类学分析中,多株同种属的弧菌的两种方法分析结果一致,但对拟态弧菌和霍乱弧菌在树状图中的位置和亲缘关系,两种方法差异较大。结论 MALDI-TOF MS与16S rDNA均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弧菌科微生物,但利用MALDI-TOF MS进行系统分类学分析还有待数据库的扩大及算法的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张俊波,宋海燕,苏明声,赵宽,江可[5](2019)在《江西大型真菌系统分类学研究:侧耳属及栽培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率先对江西的野生侧耳属真菌进行了系统的分子和形态学研究。采集到江西野生侧耳标本4份,经鉴定,代表了3个物种,分别为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巨大革耳(P. giganteus)和美味侧耳(P. sapidus),其中巨大革耳为江西新记录种。从野生子实体中分离得到4个菌株并进行了驯化栽培试验,确定了出菇的基本条件。其中,美味侧耳(JAUCC 0916)属于低温种,头茬菇生物学效率为112.8%;糙皮侧耳(JAUCC 0733和JAUCC0917)为广温种,生物学效率为126.62%;巨大革耳(JAUCC 0730)为广温种且覆土栽培产量较高。对江西省报道的共6种侧耳属真菌做了系统的分类学综述,并编制分种检索表。(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哲[6](2019)在《十六种淡水缘毛类寄生纤毛虫的分类学与系统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缘毛类纤毛虫是淡水水产动物常见的原生动物寄生虫,其引发的病害能导致宿主大量死亡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但淡水缘毛类寄生纤毛虫分类学、系统发育和致病机理等基础研究工作十分匮乏,不利于对其引发的病害进行准确诊断和有效防控。因此,本文利用形态学和分子学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的对部分淡水缘毛类寄生纤毛虫进行鉴定和描述,利用组织病理技术和扫描电镜方法对该类群的致病机理进行研究,并基于本研究新增加的缘毛类物种核糖体序列和Gen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可靠序列,讨论缘毛类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其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一、从湖北、河南、湖南、江苏、江西和广州六省采集患病鱼,利用形态学和分子学等方法,鉴定和描述16个缘毛类物种的23个种群,其中鉴定新种1个,补足性描述及厘定物种15个。物种种群名录如下:采集到的固着目纤毛虫共计2属4种7个种群,其中新种武汉累枝虫种群3个、重描述物种绿累枝虫种群1个、新记录种水平累枝虫种群2个和沼泽钟形虫种群1个;采集到的游走目纤毛虫共计4属12种16个种群,包括柯氏拟车轮虫种群1个、急尖车轮虫种群3个、异齿车轮虫种群2个、重寄生车轮虫种群1个、狮鱼车轮虫种群1个、马丁车轮虫种群2个、适度车轮虫种群1个、显着车轮虫种群1个、卡氏车轮虫种群1个、周丛小车轮虫种群1个、莱西叁分虫种群1个和大型叁分虫种群1个。二、利用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等技术,研究缘毛类与宿主的互作关系,发现此类物种的寄生主要对宿主造成机械性损伤,影响宿主呼吸、摄食和游泳等正常生理活动,破坏宿主上皮组织完整性,从而导致宿主应激或引发继发性感染,最终造成宿主死亡。具体结论如下:固着类纤毛虫利用柄或帚胚吸附在宿主体表,形成类似水霉病的症状,并损伤宿主上皮组织,引发出血等症状,且此类纤毛虫并不直接从宿主获得营养,而是以宿主为载体,摄食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游走类纤毛虫则利用附着盘在鳃丝上皮上粘附和游动,破坏上皮组织完整性,导致组织水肿和增生等现象,严重时导致鳃丝融合,影响宿主的正常呼吸功能。叁、基于核糖体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分析,确定采集缘毛类的系统发育位置,并分别探讨固着目和游走目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评估形态学分类指标的有效性。基于新获得的30条固着目纤毛虫的核糖体序列和GenBank上可靠序列构建固着目物种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口围唇在固着目物种中进化多次,并不是一个单进化的过程,且累枝虫科和盖虫科皆为多系起源,因此口围唇可能无法作为区分两者形态标准;(2)除基部类群外,累枝虫科核心物种聚集在聚缩虫科物种内部,表明这些累枝虫物种有可能是从聚缩虫样的物种进化而来,且在进化中经历了牵引丝的丢失;(3)固着目的祖先可能是营群体固着生活、具柄且柄无牵引丝、无壳的物种;(4)鞘巨虫科是一具胶质壳物种的类群,其进化位置需进一步讨论和验证;(5)固着目物种应该下分为盖虫亚目和钟形亚目,而并非是盖虫目和钟形目。基于核糖体小亚基序列的游走目物种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虫体中央的颗粒可能无法反映游走目物种进化关系,仅能作为一个有效的形态分类指标;(2)车轮虫科物种可能为多系起源,小车轮虫属分类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确定;(3)车轮虫物种的宿主、寄生部位和栖息环境可能均无法反映其物种间的进化关系。(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徐雨[7](2019)在《西太平洋海山金柳珊瑚科分类学和系统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柳珊瑚科隶属刺胞动物门、珊瑚虫纲、八放珊瑚亚纲、软珊瑚目、钙轴珊瑚亚目,分布在全球海域,目前包含14属112种。除少数物种生活于浅水外,大多数金柳珊瑚生长在海山、陆坡等深水硬底生境。目前,在西太平洋仅记录冠柳珊瑚属Stephanogorgia、侧柳珊瑚属Pleurogorgia、根柳珊瑚属Radicipes、金相柳珊瑚属Metallogorgia、金柳珊瑚属Chrysogorgia和假金柳珊瑚属Pseudochrysogorgia 6个属。在我国,尚未开展金柳珊瑚的分类学研究。海山是大洋中独特的生境,成为深海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热点区域。热带西太平洋海山众多,但真正开展探索的却很少。自2016年以来,通过“科学号”科考船及其搭载的“发现号”无人深潜器在西太平洋采样,从热带西太平洋叁座海山共获取了23号金柳珊瑚标本。基于该样品,本论文开展了系统的分类学与系统发育研究。本研究在总结金柳珊瑚科各个类群研究背景和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所有种类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包括外部形态、分枝、珊瑚虫和不同部位的骨片等,同时提供了各属种的分类检索表和地理分布信息。共鉴定了4属(金柳珊瑚属、金相柳珊瑚属、虹柳珊瑚属Iridogorgia、波柳珊瑚属Rhodaniridogorgia)16种,发现了9个金柳珊瑚新种(簇生金柳珊瑚Chrysogorgia fascicularis n.sp.、双列金柳珊瑚Chrysogorgia binata n.sp.、叉状金柳珊瑚Chrysogorgia ramificans n.sp.、枝状金柳珊瑚Chrysogorgia stipitiformis n.sp.、脆弱金柳珊瑚Chrysogorgia fragilis n.sp.、纤柔金柳珊瑚Chrysogorgia gracilis n.sp.、致密虹柳珊瑚Iridogorgia densispicula n.sp.、粗糙虹柳珊瑚Iridogorgia squarrosa n.sp.、长枝波柳珊瑚Rhodaniridogorgia macroclada n.sp.)。MtMutS基因是八放珊瑚里的一种线粒体错配修复蛋白基因。通过采用mtMutS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构建了4种金柳珊瑚的系统发育树。经分析显示,Iridogorgia densispicula n.sp.和其它种的mtMutS基因遗传距离比同类其它种之间的明显要高,且在系统发育树中以单一的演化枝最先分化出来,支持该新种的有效性。对于I.squarrosa n.sp.、C.ramificans n.sp.和C.binata n.sp.等,基于遗传距离和进化树数据很难与相近种进行区分,它们均有着高的置信度,显示出较近的间亲缘关系。本研究揭示和描述了热带西太海山地区金柳珊瑚的多样性及多个深海新物种,为海山生物多样性分布假说的准确性判定提供了参考。通过探索金柳珊瑚的进化关系,丰富了海洋生物的基因库和物种信息,对我国探索和利用深海生物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9-06-01)

陈志祥[8](2019)在《中国变豆菜属(伞形科)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变豆菜属(Sanicula L.)在恩格勒系统(Engler System)、哈钦松系统(Hutchinson System)、克朗奎斯特系统(Cronquist System)和被子植物发育系统(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APG)中均作为一个自然的类群,隶属于伞形科(Apiaceae/Umbelliferae)变豆菜亚科(Saniculoideae Drude)。全球约40余种,分布在中国的大约17种,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中国变豆菜属种间易混淆,造成鉴定困难。本研究通过对该属植物形态学(果实微形态、花粉形态)和分子系统学(ITS片段和叶绿体全基因组)的研究,进一步去探讨中国变豆菜属的系统分类等问题。基于变豆菜属植物分布特征,本研究重点对该属分布中心(美国及中国)的标本馆进行走访、查询和借阅。共整理变豆菜属标本7000余份,成功建立种类齐全及覆盖全球范围的变豆菜属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http://site.nsii.org.cn/api/site.ashx?id=HQU&a=app&app=Checklist&checkli stid=HQU_Checklist3),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变豆菜属15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观察发现,大多数花粉类型均为叁裂长球形,赤道观为矩形,近矩形或赤道收缩形,极面观为叁裂圆形、钝叁角形、叁角形;极轴(Polar axis)长28.51~54.29μm,赤道轴(Equatorial axis)长15.22~28.98μm,P/E值为1.87;具沟孔沟;外壁纹饰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为粗条—网状;通过对该属植物花粉类型,萌发孔的特征及外壁纹饰的分析,发现变豆菜属植物花粉类型在伞形科演化中属于较为进化的类型。本研究对15种变豆菜属植物的果实微形态进行了研究观察,发现变豆菜属果实大小一般为1.5~3.2 mm×1.5~2.8 mm,不同的种类间也存在明显差异,如S.gregaria Bicknell(1.5×1.5 mm)与S.marilandica L.(3.2×2.8 mm);大部分变豆菜属植物果实表面均存在皮刺结构,但皮刺之间微形态(蜡质纹饰、纹饰密度和纹饰平直度)略有不同却无法完全区分;而果棱及果柄之间表面突起(突起类型、突起度和细胞形状),蜡质纹饰(纹饰类型、纹饰密度、纹饰之间相对长度和纹饰平直度)各有不同。研究表明果实微形态特征对于变豆菜属的分类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根据12种变豆菜属植物和其近缘属的ITS基因序列,以Kozlovia属为外类群,采用最大简约法(MP)重建了变豆菜属的系统发育,结果支持变豆菜属是单系群(BS=100%),变豆菜属与刺芹属关系密切(BS=82%)。并且S.rubriflora与Hacquetia epipactis的支持率达80%,支持将H.epipactis组合为Sanicula epipactis(Scop.)E.H.Krause,归入变豆菜属中。本文首次报道两种常见易混淆种类(变豆菜S.chinensis和直刺变豆菜S.orthacantha)的叶绿体基因组全基因组序列,发现其叶绿体基因组长度分别是154,650 bp和157,163 bp,均具有典型的四分结构:大单拷贝区和小单拷贝区被一对反向重复区分开;基因的顺序及内容与已发表的伞形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相似。两种变豆菜属植物叶绿体基于组中,差异程度较大的区域有matK,rps15,ycf 2,rps 13,ndh A,pet B,pet N,psb L,trnS-trnG等,需要进一步验证其是否适合作为变豆菜属的系统发育研究的分子标记。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采用最大似然法(ML)建树发现,芹亚科植物与变豆菜属植物关系密切(支持率为100%),与天胡荽亚科分支构成姐妹关系(支持率为100%)。(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30)

胡桂林[9](2019)在《蝎蛉总科分子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暨双角蝎蛉属整合分类学研究(长翅目)》一文中研究指出现生蝎蛉总科Panorpoidea(昆虫纲Insecta:长翅目Mecoptera)由蝎蛉科Panorpidae和拟蝎蛉科Panorpodidae组成。蝎蛉科是长翅目中物种最丰富的科,目前包含8属470多种,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但是,目前该科系统发育研究较少,取样范围局限,属、种间关系未被详细阐明。另外,该科地理分布格局的成因、起源和扩散等生物地理历史进程也缺乏研究。因此,本文采用分子系统学方法,探讨了蝎蛉科属、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以及该科的起源和演化过程。拟蝎蛉科物种稀少,仅包含13种,分为2属,即拟蝎蛉属Panorpodes MacLachlan,1875和短喙蝎蛉属Brachypanorpa Carpenter,1931。拟蝎蛉属分布在东亚和北美西部,而短喙蝎蛉属在北美西部和东部地区均有分布。此外,来自波罗的海的拟蝎蛉琥珀化石暗示该科物种在普利亚本阶时期在欧洲也有分布。本研究采用历史生物地理学方法,探讨了拟蝎蛉科的起源和当前间断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双角蝎蛉属Dicerapanorpa Zhong&Hua,2013是蝎蛉科中的小属,目前仅有8个已知种,分布在全球着名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横断山脉和邻近的秦岭-巴山山脉。该属物种可分为2个种团,即大双角蝎蛉种团D.magna group和双角蝎蛉种团D.diceras group。双角蝎蛉属存在复杂的种内形态变异和种间相似性,物种界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采用整合分类学方法研究了双角蝎蛉属的物种界定。此外,该属物种独特的地理分布格局、有限的扩散能力和严格的生境需求,使其成为研究东亚地区高山昆虫物种形成机制和多样性分化的理想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蝎蛉科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研究:基于COI,COII和28S rRNA等3个基因片段,重建了蝎蛉科系统发育关系和祖先分布区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华蝎蛉属Sinopanorpa、双角蝎蛉属Dicerapanorpa、单角蝎蛉属Cerapanorpa、以及新蝎蛉属Neopanorpa均为单系群;蝎蛉属Panorpa并系于华蝎蛉属、叉蝎蛉属Furcatopanorpa、双角蝎蛉属和单角蝎蛉属。生物地理重建表明,蝎蛉科大约起源于古近纪早期至始新世中期,起源中心为东亚地区,向东经过白令陆桥扩散至北美,向西扩散至欧洲;中国蝎蛉科物种扩散至日本,二者在日本海形成之后逐渐产生隔离。2)拟蝎蛉科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研究:基于COI,COII,28S rRNA和EF-1α等联合基因数据,构建了拟蝎蛉科系统发育,证实了拟蝎蛉属和短喙蝎蛉属均为单系群。基于扩散-隔离分析(DIVA),扩散-灭绝-分枝演化(DEC)和Bayesian binary MCMC模型(BBM),重建了拟蝎蛉科的祖先分布区域,表明该科的物种多样化最初发生在始新世伊普雷斯阶(53.9 Ma)。生物地理分析表明,拟蝎蛉科祖先分布于东亚地区和北美西部;拟蝎蛉属最初在东亚地区和北美西部均有分布,之后因白令陆桥沉没分布不同大陆产生隔离;短喙蝎蛉属最初局限于北美西部,之后扩散至北美东部地区。3)双角蝎蛉属整合分类学研究:基于DNA条形码、形态特征、几何形态测量和系统发育的整合分析,共发现12新种(其中7新种已发表),将双角蝎蛉属的物种数目提升至20。这些新种为斑头双角蝎蛉D.macula Hu,Wang&Hua,2019,德钦双角蝎蛉D.deqenensis Hu,Wang&Hua,2019,谭氏双角蝎蛉D.tanae Hu,Wang&Hua,2019,纤细双角蝎蛉D.tenuis Hu,Wang&Hua,2019,中甸双角蝎蛉D.zhongdianensis Hu,Wang&Hua,2019,义君双角蝎蛉D.yijunae Hu&Hua,2019,螺髻山双角蝎蛉D.luojishana Hu&Hua,2019,宽瓣双角蝎蛉D.lativalva sp.n.,岷山双角蝎蛉D.minshana sp.n.和化龙山双角蝎蛉D.hualongshana sp.n.,政坤双角蝎蛉D.zhengkuni sp.n.和二叉双角蝎蛉D.bifurcata sp.n.。该属有些物种为并系群,可能是由不完全的世系分选、杂交渐渗和近期演化等原因造成的。4)双角蝎蛉属分布格局及其成因:基于COI,COII,cytb和28S rRNA等4个基因片段,探讨了双角蝎蛉属的生物地理历史和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双角蝎蛉属可分为4个单系群I–IV,这4个单系群内的物种分化时间发生在中新世晚期,分别为11.7,11.6,12.5和6.1 Ma,可能与青藏高原隆升相关;该属的最近共同祖先起源时间是早中新世(20.4 Ma),在横断山脉南部和巴山山脉均有分布;位于横断山脉南部的祖先种群向北扩散至岷山,向东扩散至贵州高原,经过分枝演化成新物种;巴山山脉的祖先种群向西扩散至岷山山脉,向北扩散至秦岭山脉;该属的平均物种形成速率为0.143 species/Ma,灭绝速率为0.070 species/Ma,多样化速率为0.073 species/Ma。5)大双角蝎蛉复合体的演化历史:大双角蝎蛉复合体由大双角蝎蛉D.magna,岷山双角蝎蛉D.minshana sp.n.和化龙山双角蝎蛉D.hualongshana sp.n.组成。基于mtDNA COI序列,我们分析了大双角蝎蛉复合体的种群遗传结构,探讨了该复合体的演化历史和更新世冰期循环对物种形成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体具有明显种群遗传结构,包含3个遗传支系Lineage I–III,可追溯至更新世时期,分别对应岷山、巴山和秦岭种群;巴山种群的整体遗传多样性高于秦岭和岷山种群,黎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可能为3个支系二次接触的杂交带;支系I–III在更新世分别经历了种群微增长或稳定、种群长期稳定后的略微收缩、以及种群扩张;该复合体在末次冰盛期和当前状况下的适生区保持一致,均为秦岭和巴山地区;该复合体的3个支系可能正处于雏形成种阶段,从各自的冰期避难所衍生出现有的分布范围,之后发生隔离和分化。(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徐丛云[10](2019)在《报春花属(Primula L.)毛茛叶报春组花粉形态变异及其系统分类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毛茛叶报春组(Sect.Ranunculoides Chen et C.M.Hu)隶属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是重要的花卉种质资源。论文以居群为单位对毛茛叶报春组的花粉形态进行研究,并结合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探讨该组花粉形态变异的规律及其系统分类学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毛茛叶报春组花粉形态变异毛茛叶报春组花粉形态根据萌发孔的类型可以分为散孔型、多沟型及孔沟结合型叁种类型。安徽羽叶报春因花瓣先端圆形与同组的其它物种区别明显,遗传上也构成一个独立分支,但它具有散孔型和多沟型两种类型的花粉,其中位于秋浦河流域的11个居群均为多沟型花粉,其它居群均为散孔型花粉,且花粉形态居群内稳定。其具多沟型花粉与散孔型花粉的居群在遗传上也存在明显的分化。因此花粉形态显示安徽羽叶报春是一个包含两个(以上)物种的复合体。另外位于浙江省富阳市东山村(DSC)居群的花粉大小及萌发孔孔径与其他散孔型居群不同,也可以预示着它已分化形成独立物种。位于千岛湖北部的存疑种A在叶形态上及花冠形态上与堇叶报春相似,两者在遗传上也聚为一支,但前者为异型花(花序2-3层)与后者具同型花(花序一层)有明显区别。两者在花粉形态上也很相似,均具散孔型、孔沟结合型和多沟型花粉,且居群内部有较大的变异,因此在花粉形态暂无法区别两者是独立的物种还是同一物种的两种花型变异。九宫山羽叶报春、存疑种B、存疑种C及毛茛叶报春聚为一支,分布区也有一定重迭,但毛茛叶报春为多沟型花粉,而九宫山羽叶报春为散孔型花粉,且两者在种内(居群内)稳定,再加上它们在遗传上有明显的分化,因此花粉形态支持九宫山羽叶报春为一独立的物种。存疑种B在形态上及花粉形态上与存疑种C和九宫山羽叶报春相似,但前者为同型花与后两者异型花区别明显,从花粉形态上暂无法对其分类进行进一步处理。综上所述,毛茛叶报春组花粉萌发器类型(多沟和散孔)经历了多次起源和平行演化,具有较高的物种分类价值。2.同型花和异型花花粉大小的差异安徽羽叶报春(复合体)的部分居群(如QD和TL等)柱头和花药都在花冠筒的中部或口部,疑似长柱同型或短柱同型。花粉大小研究显示疑似长柱同型的花粉大小与短柱花(S)的花粉大小相近,明显大于疑似短柱同型花的花粉大小小,而后者与长柱花(L)的花粉大小相似。因此在花粉大小上支持安徽羽叶报春(复合体)存在四种典型的花型,即长柱型,短柱型,长柱同型和短柱同型。(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系统分类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蛰龙介亚目(Terebellomorpha)营管栖生活,其形态和栖息环境多样,从海滨至深海均有分布,尤其在潮间带和近岸环境蛰龙介种类异常繁多,地域性分布明显,是海洋底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因系统演化的复杂性和分类系统的混乱造成大量属的并系和多系现象,使得蛰龙介亚目成为多毛类研究中难度较大的类群。中国海域蛰龙介亚目尚缺乏系统分类学研究,在渤、黄、东、南各海区的分布和区系特点鲜为人知。因此,有必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分类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证据相互支持的、更加接近自然演化历史的分类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系统分类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洪池,罗建.西藏色季拉山区龙胆科植物种子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分类学意义[J].植物科学学报.2019

[2].隋吉星,李新正.蛰龙介亚目分类学与系统发育研究概况[J].海洋科学.2019

[3].张超,刘华杰,蒋淑华.中国异性菌属和星果衣属地衣型真菌系统分类学研究[C].多彩菌物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2019

[4].何江,朱军,胡双双,聂国嫒,杨庆贵.MALDI-TOFMS与16SrDNA方法对弧菌科微生物的鉴定与系统分类学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9

[5].张俊波,宋海燕,苏明声,赵宽,江可.江西大型真菌系统分类学研究:侧耳属及栽培驯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9

[6].王哲.十六种淡水缘毛类寄生纤毛虫的分类学与系统发育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7].徐雨.西太平洋海山金柳珊瑚科分类学和系统发育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

[8].陈志祥.中国变豆菜属(伞形科)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D].华侨大学.2019

[9].胡桂林.蝎蛉总科分子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暨双角蝎蛉属整合分类学研究(长翅目)[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10].徐丛云.报春花属(PrimulaL.)毛茛叶报春组花粉形态变异及其系统分类学意义[D].安徽师范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迈尔着作的分类分析一系统分类迈尔着作的分类分析一系统分类4-37水力停留时间变化对MEC阳极生...(ZeuXis)siqu扣re门515(A...张氏砂海星古生物研究中分支分析方法的主要研究...

标签:;  ;  ;  ;  ;  ;  ;  

系统分类学论文_李洪池,罗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