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小位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迈克尔逊干涉,干涉条纹,激光干涉,测量位移
微小位移论文文献综述
闵渭兴,张周强,胥光申,李晓飞[1](2019)在《基于迈克尔逊干涉原理的微小位移测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迈克尔逊干涉测量位移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迈克尔逊干涉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增加偏振分光棱镜来提高干涉条纹的明暗变化,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迈克尔逊干涉灵敏度和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实现了0. 01mm微小位移的精确测量,且测量误差为0. 044%,测量系统性能稳定,该系统可为后续的高精度测量提供宝贵的经验。(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29期)
闵希凯,李新娥,张红艳,王雪娇[2](2018)在《基于容栅传感器的微小位移测试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精密机械内部空间狭小,一般位移传感器难以安装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容栅传感器的微小位移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利用容栅厚度较小、安装简单的特点,简化了安装操作,避免了对被测试结构的破坏。通过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消除了传感器的边缘效应,基于差分放大原理的微小信号检测电路,有效地降低了共模干扰,从而提高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试验测试和数据分析表明,测试系统的响应速度快、分辨率高,能快速准确地测量微小位移。(本文来源于《探测与控制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张爽,朱万彬,李健,鲁秀娥[3](2018)在《激光位移传感器传感探头微小型光学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光斑质量直接影响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的精度。为了提高激光位移传感器传感探头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设计了传感探头四片式微小型光学系统。本文在理想成像基础上,分析光束在光学系统中能量传递的变化规律,对比光电探测器的感光能力,利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实现了激光位移传感器传感探头微小型光学系统的设计。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严格控制传感探头孔径光阑的大小,对光学系统进行优化处理,成像最大弥散斑半径低于3. 3μm,空间分辨率120lp/mm以下的传递函数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值大于0. 5,光线扇形图的最大像差小于5μm,畸变量低于0. 1859%。该光学系统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可以满足激光位移传感器探测系统对成像系统成像光斑质量的要求,以保证传感器的测量精确度优于5μm。(本文来源于《中国光学》期刊2018年06期)
江凌天,梁小冲[4](2019)在《CCD图像传感器微小位移实验的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CCD图像传感器测量微小位移实验中,由于实验仪器的设计缺陷,使仪器不能准确的测量入射光与反射光之间的夹角,为实验带来了一定误差,且此误差与位移、透镜中轴线与入射光线夹角有关。该文通过数学推导以及实验验证,研究了误差与位移、夹角之间的关系以及此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并利用MATLAB软件绘制了在夹角10°—90°,位移较小的情况下,误差与夹角、位移的叁维图型,给出几个常用角度下因光屏与激光器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导致的误差。(本文来源于《实验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罗静,张旭,郭惠丽,尚福林[5](2018)在《位移加载条件下微小尺寸单晶金属的应变突变模型及其间歇性塑性变形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压缩实验发现,微小尺度单晶金属柱体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会发生显着的应变突变,呈现出特殊的间歇性塑性流动特征.论文以数百纳米直径的单晶Au柱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位移加载条件下的间歇性流动行为.首先根据位移加载条件下的塑性变形特征,提出了分析其应变突变的叁阶段模型.进一步结合经典晶体塑性理论框架的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以二阶功参量为基础的连续塑性力学模型.通过与实验结果相对比发现,新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位移加载条件下微小尺度面心立方单晶金属材料的应变突变现象,能够合理预测单晶柱体的特殊变形行为.此外,二阶功准则作为位移加载条件下应变突变现象的判据是有效的.进而使用该理论模型,探讨了微小金属柱体应变突变随机性、尺寸相关性以及率敏感性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固体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盖巍奇[6](2018)在《微小位移测量技术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精密加工、自动控制、半导体制作工艺中经常要对微小位移进行测量和控制。本文提出采用光学和莫尔条纹电子学细分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测量微小位移的方法,并研制了微小位移传感器。该传感器体积小,实现简单,测量精度可达微米级,理论测量分辨率可达:0.078μm。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设计了用步进电机带动微距丝杠的滑动平台和计算机控制软件控制系统。由计算机控制系统发送命令,控制滑动平台移动微小距离作为理论位移数据,由微小位移传感器测量滑台移动距离作为实验数据,经对比分析,该微距传感器测量精度可达10μm。(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韩伟,黄文浩,刘涌,高震宇[7](2018)在《基于红外激光光源的远距离微小位移测试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建筑物结构沉降监测为应用背景,采用计算机视觉测量技术,精度高、非接触,适时监测,智能化,组网传输,实现远程监控量测,开发出一种远距离非接触式多测量点的微小位移监测系统,对叁维微小位移测量方法进行研究,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形变量检测,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点的形变值和沉降值,累计产生的位移量曲线变化来判断建筑物整体稳定的变化趋势。本课题研究并提出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远距离微小位移检测方法,弥补了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为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8年01期)
黄珍献,靳珍珍,刘皞天,贾光一,黄书彬[8](2017)在《利用微小位移与线膨胀量的关系测量物体线膨胀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介绍了一种新的测量物体线膨胀系数的方法.通过在迈克尔逊干涉原光路中添加平行平面镜组,使入射光和反射光在反射镜组中多次反射,实现光程差放大.将平面镜组中的一面平面镜固定在被测物体的伸缩端,物体受热后产生的线膨胀量带动平面镜移动.通过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可以得到物体的线膨胀量,从而实现物体线膨胀系数的测量.设计了实验光路图,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与理论值进行对比,证明该方法可行.(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李明珠,王志乾,刘玉生,武春锋[9](2017)在《基于混合积分算法的微小位移量测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车载平台微小位移量的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振动加速度测量的混合积分算法。根据加速度传感器采集信号造成的干扰,设计混合积分算法以减小现有二次积分算法的积分误差,从而控制趋势项误差。首先利用低频衰减积分算法对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一次积分得到振动速度信号,再利用多项式拟合积分算法对振动速度信号进行一次积分得到振动位移信号。设计振动台试验对混合积分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对积分指标ERP和ERS都有所改善。(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7年12期)
别业广,方照东,吕清花,吕祥,商逸远[10](2017)在《基于无衍射光莫尔条纹的微小位移测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He-Ne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准直扩束镜后通过轴锥镜,形成径向光强分布呈零阶贝塞尔函数形式的无衍射光,该无衍射光方向性好,在通过反射与折射时不易产生能量损失.然后,通过多次分光与反射得到两束无衍射光,并产生干涉形成莫尔条纹.最后,根据莫尔条纹产生的数目和中心点的位置变化得出位移量,建立莫尔条纹数量变化与微小位移间的数学模型,分析判断工作台产生的偏摆角、滚转角以及俯仰角的误差,并通过ZEMAX软件仿真验证该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实现高精度的微小位移测量.(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微小位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精密机械内部空间狭小,一般位移传感器难以安装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容栅传感器的微小位移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利用容栅厚度较小、安装简单的特点,简化了安装操作,避免了对被测试结构的破坏。通过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消除了传感器的边缘效应,基于差分放大原理的微小信号检测电路,有效地降低了共模干扰,从而提高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试验测试和数据分析表明,测试系统的响应速度快、分辨率高,能快速准确地测量微小位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小位移论文参考文献
[1].闵渭兴,张周强,胥光申,李晓飞.基于迈克尔逊干涉原理的微小位移测量方法研究[J].科技视界.2019
[2].闵希凯,李新娥,张红艳,王雪娇.基于容栅传感器的微小位移测试系统[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8
[3].张爽,朱万彬,李健,鲁秀娥.激光位移传感器传感探头微小型光学系统设计[J].中国光学.2018
[4].江凌天,梁小冲.CCD图像传感器微小位移实验的误差分析[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9
[5].罗静,张旭,郭惠丽,尚福林.位移加载条件下微小尺寸单晶金属的应变突变模型及其间歇性塑性变形行为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2018
[6].盖巍奇.微小位移测量技术探究[J].黑龙江科学.2018
[7].韩伟,黄文浩,刘涌,高震宇.基于红外激光光源的远距离微小位移测试系统设计[J].科技资讯.2018
[8].黄珍献,靳珍珍,刘皞天,贾光一,黄书彬.利用微小位移与线膨胀量的关系测量物体线膨胀系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9].李明珠,王志乾,刘玉生,武春锋.基于混合积分算法的微小位移量测量方法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7
[10].别业广,方照东,吕清花,吕祥,商逸远.基于无衍射光莫尔条纹的微小位移测量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