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菇论文-李光环,索肖园,史灵燕,郑素月,郭金英

鲍鱼菇论文-李光环,索肖园,史灵燕,郑素月,郭金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鲍鱼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鲍鱼菇,原生质体,制备,再生

鲍鱼菇论文文献综述

李光环,索肖园,史灵燕,郑素月,郭金英[1](2019)在《鲍鱼菇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鲍鱼菇为材料,拟研究稳渗剂种类、酶解时间、菌丝量、菌龄对原生质体产量及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制备的优化条件是取菌龄为10 d、液体静置培养的菌丝0.04 g,在以0.6 mol/L蔗糖作为稳渗剂的酶液(浓度为2%)中于30℃酶解2 h,获得原生质体的产量为1.2×10~7个/mL。在优化条件下得到的原生质体再生率达到0.30%;对再生菌落进行镜检发现,无锁状联合的原生质体单核菌株菌丝洁白,长势旺盛,超过了双核菌丝的长速。研究结果可以为鲍鱼菇原生质体融合选育新品种提供一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胡晓艳[2](2019)在《培养料处理方式和配方对鲍鱼菇品质及生产效益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加速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在北京市的示范推广,试验通过对生产成本、发菌情况、营养成分、产量等指标的比较,研究了培养料处理方式及其配方对鲍鱼菇品质及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鲍鱼菇培养料采用发酵处理,可大大缩短发菌时间和提高菌棒成品率。培养料处理方式及配方对子实体外观品质无显着影响;经过发酵的培养料,子实体的粗多糖含量均有所降低。从经济效益分析对比可知,以发酵熟料"玉米芯+木屑"配方的投入产出比最高,单棒利润可达3元~4元。按667 m2栽培1.2万棒计算,可实现667 m2经济效益3.6万元~4.8万元。(本文来源于《中国食用菌》期刊2019年01期)

陈琰[3](2017)在《陕南侧耳属食用菌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及鲍鱼菇液体种发酵培养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侧耳属[Pleurotus(Fr.)Kumm]食用菌属木腐型菌类,易栽培、产量大,口感好、味道佳,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药用功效,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系侧耳属食用菌主要品种之一,由于其生长条件和陕南气候相适应,已逐渐成为当地创收菌种,走向市场化道路。陕南食用菌种质资源丰富,作为主栽品种的侧耳属食用菌更是物种繁多,但普遍存在种名混乱现象。研究陕南侧耳属食用菌种质资源多样性,可有效避免种名混乱,同时为其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和优良菌种的选育奠定基础;优化侧耳属鲍鱼菇液体种发酵培养基,可为陕南跨区域引进鲍鱼菇菌种的液体发酵培养和中试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以期扩大新菌种栽培量、提高产量。本研究首次以陕南35株侧耳属食用菌主栽菌种为试材,基于生物学特性、拮抗反应、酯酶同工酶和ITS序列综合研究了陕南侧耳属食用菌种质资源多样性;对陕南侧耳属鲍鱼菇液体种发酵培养基进行响应面优化,确定其最佳组合。研究结果如下:1.陕南侧耳属食用菌生物学特性研究为研究陕南侧耳属食用菌生物学特性,收集并考察了35株供试菌种的农学性状,采用组织培养法和栽培试验研究其菌落形态、液体种形态、子实体形态、生长发育情况和拮抗反应。结果表明:35株供试菌种的菌落形态、色泽、浓密程度和生长速度,液体种形态、色泽、大小、密度和发酵液颜色,子实体形态、色泽、产量和生长发育情况,栽培方式、出菇温度、温型、抗杂性和速生性均表现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根据固体培养条件下的菌丝色泽可将其分为5类、根据拮抗反应程度可分为4类;子实体形态特征可明显区分出菌种C23(淡红色扇形菌盖)、C27(黄色漏斗形菌盖)和C29(淡黄色小半球形菌盖);菌种C4的菌丝体、子实体生长速度快,液体种颗粒小、密度高,生物转化率高,抗杂性强,栽培优势显着。2.陕南侧耳属食用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为研究陕南侧耳属食用菌遗传多样性,采用酯酶同工酶技术、ITS序列分析,构建了酶谱的相似系数表和聚类图以及ITS序列的遗传距离表和系统发育树,同时结合生物学特性,明确了供试菌种的生物学种名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35株供试菌种中有9株佛罗里达侧耳(Pleurotus floridanus),8株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7株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6株美味侧耳(Pleurotus sapidus),1株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1株鲍鱼侧耳(Pleurotus abalonus),1株桃红侧耳(Pleurotus salmoneostramineus),1株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1株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非侧耳属);菌种C2和C11、C17和C18、C19和C20、C21和C25为同种异名,菌种C23、C27和C28为种名不一。3.陕南侧耳属之鲍鱼菇液体种发酵培养基优化以陕南跨区域引进的侧耳属鲍鱼菇菌丝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和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响应因素与水平,Box-Benhnken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鲍鱼菇液体种发酵培养基最佳组合(g/L):马铃薯240.00、葡萄糖30.00、玉米粉15.00、蛋白胨5.00、KH2PO4 3.00、MgSO4·7H2O 2.00、VB1 0.10,水1 L,pH自然。优化后的鲍鱼菇菌丝球颗粒小、密度高,生物量干重实测值为15.126 g/L,相比初始条件下的菌丝生物量干重实测值提高了17.92%。(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大学》期刊2017-06-01)

闫玲,刘慧铭,孙大伟,王升厚[4](2016)在《辽宁省沈阳市及周边地区鲍鱼菇栽培管理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鲍鱼菇营养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本文通过多次栽培试验,总结出一整套适宜辽宁省沈阳市及周边地区鲍鱼菇的栽培管理技术。(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6年32期)

王淼[5](2016)在《奶油香炸鲍鱼菇》一文中研究指出说到素食,菇类肯定是食材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众多菇类之中,我对鲍鱼菇可说情有独钟,不但营养价值高,煮法更是百搭,千变万化。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菇类都是可口的,或许是心理作用,我总觉得生菇带些腥味,入口总会有想吐的感觉。但是,鲍鱼菇浑厚扎实的口感,无论是用来烩、炒或炖汤都别有风味。鲍鱼菇实体肉质肥厚,菌柄粗,清香脆嫩,美味可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鲍鱼菇所含营养素特别全面丰富,有大量蛋白质,钙、碘,且有丰富的维他命E等,故有极(本文来源于《烹调知识》期刊2016年12期)

韦珂,阮燕春,覃培升,蒋雨芯,蒙健宗[6](2016)在《蚯蚓粪—桑枝秆栽培鲍鱼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蚯蚓粪和桑枝秆资源。【方法】采用桑枝秆为秸秆培养基,并按适当比例添加蚯蚓粪替代麦麸,分成叁组栽培配方进行鲍鱼菇栽培试验。【结果】各组配方茵袋的茵丝色泽没有差异,使用蚯蚓粪全部代替麦麸的配方叁组菌丝生长速率最快,达到6.8mm/d,比全麦麸对照组稍快;蚯蚓粪部分替代麦麸的配方一组与配方二组的菌丝生长速率略慢;添加蚯蚓粪的叁组配方,都能够较好地栽培鲍鱼菇,但产量上有所差异,添加10%蚯蚓粪的配方二组生物学效率最好,为68.27%,比不加蚯蚓粪的对照组产量高8.3%。【结论】蚯蚓粪适宜替代麦麸用于栽培鲍鱼菇,添加10%的蚯蚓粪配方最好。(本文来源于《广西农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张柏松,宫志远,万鲁长,张海兰,郭惠东[7](2016)在《鲍鱼菇1号菌株耐硒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鲍鱼菇1号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对硒的耐受力不同,在PDA培养基上添加5ug/ml Na_2SeO_3·5H_2O,对其菌丝生长基本没有影响,而添加10ug/ml Na_2SeO_3·5H_2O,就可抑制其菌丝生长;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1ug/ml Na_2SeO_3·5H_2O,可以提高菌丝体产量,超过2 ug/ml即可抑制菌丝产量;而在棉籽壳固体培养基中添加200-600mg/kg Na2Se O3,菌丝生长速度与对照相似,但现蕾时间提前2-3天,Na_2SeO_3浓度超过1200mg/kg,则可显着抑制菌丝生长,延迟现蕾。(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吴章荣,陈德荣,卢玉文,陈国龙,韦锦福[8](2016)在《木薯秆屑栽培鲍鱼菇配方比较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木薯秆屑可以代料栽培鲍鱼菇,以木薯秆、棉子壳、木粒比例3∶3∶2的培养料栽培鲍鱼菇,生物转化率最高,子实体的商品经济性状也最好。(本文来源于《食用菌》期刊2016年01期)

李建麟[9](2015)在《鲍鱼菇大棚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鲍鱼菇栽培以大棚袋栽规模化生产的方式为宜。在气温较高时,可利用温差刺激出菇,即将制冷机直接移到菇棚内进行制冷,使菇棚温度降至20℃左右进行低温剌激8~12小时,这样有利于小菇蕾的发育整齐。出菇期间棚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棚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结合出菇量及气候变化科学管理,达到生物转化率高且稳定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5年18期)

尤吉望[10](2015)在《鲍鱼菇栽培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鲍鱼菇别名台湾平菇,为担子菌类侧耳科侧耳属食用菇菌类,营养丰富,肉质肥厚,风味独特,是人们比较理想的菌类食品之一。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1.季节安排。鲍鱼菇是高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以20~33℃为宜,最适25~28℃。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0~32℃,最适宜27~28℃。25~30℃时能(本文来源于《农村新技术》期刊2015年06期)

鲍鱼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加速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在北京市的示范推广,试验通过对生产成本、发菌情况、营养成分、产量等指标的比较,研究了培养料处理方式及其配方对鲍鱼菇品质及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鲍鱼菇培养料采用发酵处理,可大大缩短发菌时间和提高菌棒成品率。培养料处理方式及配方对子实体外观品质无显着影响;经过发酵的培养料,子实体的粗多糖含量均有所降低。从经济效益分析对比可知,以发酵熟料"玉米芯+木屑"配方的投入产出比最高,单棒利润可达3元~4元。按667 m2栽培1.2万棒计算,可实现667 m2经济效益3.6万元~4.8万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鲍鱼菇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光环,索肖园,史灵燕,郑素月,郭金英.鲍鱼菇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

[2].胡晓艳.培养料处理方式和配方对鲍鱼菇品质及生产效益的影响[J].中国食用菌.2019

[3].陈琰.陕南侧耳属食用菌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及鲍鱼菇液体种发酵培养基优化[D].陕西理工大学.2017

[4].闫玲,刘慧铭,孙大伟,王升厚.辽宁省沈阳市及周边地区鲍鱼菇栽培管理技术[J].河南农业.2016

[5].王淼.奶油香炸鲍鱼菇[J].烹调知识.2016

[6].韦珂,阮燕春,覃培升,蒋雨芯,蒙健宗.蚯蚓粪—桑枝秆栽培鲍鱼菇的研究[J].广西农学报.2016

[7].张柏松,宫志远,万鲁长,张海兰,郭惠东.鲍鱼菇1号菌株耐硒特性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

[8].吴章荣,陈德荣,卢玉文,陈国龙,韦锦福.木薯秆屑栽培鲍鱼菇配方比较试验[J].食用菌.2016

[9].李建麟.鲍鱼菇大棚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5

[10].尤吉望.鲍鱼菇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5

标签:;  ;  ;  ;  

鲍鱼菇论文-李光环,索肖园,史灵燕,郑素月,郭金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