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合金板材切割用定位输送装置,包括连接架、输送带、转辊、防护板、主动杆、伺服电机、固定座、从动杆、连接件、活动座以及拨动头,连接架右侧装配有输送带,输送带内部装配有转辊,防护板安装在输送带前后两侧,防护板上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上连接有主动杆,主动杆上设置有连接件,主动杆通过连接件连接有从动杆,从动杆右侧连接有活动座,活动座后侧安装有固定座,活动座上安装有拨动头,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铝合金板材切割输送装置位置定位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传输定位效果好。
设计方案
1.一种铝合金板材切割用定位输送装置,包括连接架、输送带、定位输送机构以及转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右侧装配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内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输送带内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拨动槽,所述输送带内部装配有转辊,所述输送带内部设置有定位输送机构;
所述定位输送机构包括防护板、主动杆、伺服电机、固定座、从动杆、连接件、活动座以及拨动头,所述防护板安装在输送带前后两侧,所述防护板上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上连接有主动杆,所述主动杆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主动杆通过连接件连接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右侧连接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后侧安装有固定座,所述活动座上安装有拨动头,所述拨动头通过转轴与活动座转动连接,所述拨动头左侧固定有限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板材切割用定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设置有两个,所述卡槽开设有两条,所述防护板通过卡槽与输送带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板材切割用定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槽与拨动头相匹配,所述拨动槽等距开设在输送带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板材切割用定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连接件与主动杆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杆通过连接件与从动杆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杆通过连接件与活动座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板材切割用定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板材切割用定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内部中间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座后端面固定有滑块,且滑块与滑槽相匹配,所述活动座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铝合金板材切割用定位输送装置,属于板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板材是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应用于建筑行业,用来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也多指锻造、轧制或铸造而成的金属板,铝合金板是一种工业建材,根据材质的不同用于各个行业,按表面处理方式可分为非涂漆产品和涂漆产品两大类。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铝合金板材切割传输装置在传输过程中不能对传输位置进行定位,不方便控制传输距离,现在急需一种铝合金板材切割用定位输送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板材切割用定位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传输定位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铝合金板材切割用定位输送装置,包括连接架、输送带、定位输送机构以及转辊,所述连接架右侧装配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内部装配有转辊,所述输送带内部设置有定位输送机构,所述定位输送机构包括防护板、主动杆、伺服电机、固定座、从动杆、连接件、活动座以及拨动头,所述防护板安装在输送带前后两侧,所述防护板上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上连接有主动杆,所述主动杆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主动杆通过连接件连接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右侧连接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后侧安装有固定座,所述活动座上安装有拨动头。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内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输送带内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拨动槽。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板设置有两个,所述卡槽开设有两条,所述防护板通过卡槽与输送带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拨动槽与拨动头相匹配,所述拨动槽等距开设在输送带内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连接件与主动杆转动连接,所述主动杆通过连接件与从动杆转动连接,所述从动杆通过连接件与活动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内部中间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座后端面固定有滑块,且滑块与滑槽相匹配,所述活动座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拨动头通过转轴与活动座转动连接,所述拨动头左侧固定有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合金板材切割用定位输送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防护板、主动杆、伺服电机、固定座、从动杆、连接件、活动座以及拨动头,该设计能够方便输送带传输固定的距离,解决了原有铝合金板材切割输送装置位置定位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因输送带内表面开设有卡槽,输送带内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拨动槽,该设计方便拨动头进行拨动传输,因防护板设置有两个,卡槽开设有两条,防护板通过卡槽与输送带相连接,该设计方便防护板与输送带之间相固定,因拨动槽与拨动头相匹配,拨动槽等距开设在输送带内表面,该设计方便拨动头定位传输,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传输定位效果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板材切割用定位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板材切割用定位输送装置中定位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板材切割用定位输送装置中输送带的局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板材切割用定位输送装置中A的放大图;
图中:1-连接架、2-输送带、3-定位输送机构、4-转辊、21-卡槽、22-拨动槽、31-防护板、32-主动杆、33-伺服电机、34-固定座、35-从动杆、36-连接件、37-活动座、38-拨动头、341-滑槽、37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板材切割用定位输送装置,包括连接架1、输送带2、定位输送机构3以及转辊4,连接架1右侧装配有输送带2,输送带2内部装配有转辊4,输送带2内部设置有定位输送机构3。
定位输送机构3包括防护板31、主动杆32、伺服电机33、固定座34、从动杆35、连接件36、活动座37以及拨动头38,防护板31安装在输送带2前后两侧,防护板31上安装有伺服电机33,伺服电机33上连接有主动杆32,主动杆32上设置有连接件36,主动杆32通过连接件36连接有从动杆35,从动杆35右侧连接有活动座37,活动座37后侧安装有固定座34,活动座37上安装有拨动头38,该设计能够方便输送带2传输固定的距离,解决了原有铝合金板材切割输送装置位置定位效果不佳的问题。
输送带2内表面开设有卡槽21,输送带2内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拨动槽22,该设计方便拨动头38进行拨动传输,防护板31设置有两个,卡槽21开设有两条,防护板31通过卡槽21与输送带2相连接,该设计方便防护板31与输送带2之间相固定,拨动槽22与拨动头38相匹配,拨动槽22等距开设在输送带2内表面,该设计方便拨动头38定位传输。
伺服电机33通过连接件36与主动杆32转动连接,主动杆32通过连接件36与从动杆35转动连接,从动杆35通过连接件36与活动座37转动连接,该设计方便伺服电机33带动从动杆35进行活动,伺服电机33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固定座34内部中间开设有滑槽341,活动座37后端面固定有滑块,且滑块与滑槽341相匹配,活动座37通过滑块与滑槽341滑动连接,该设计方便活动座37进行活动,拨动头38通过转轴与活动座37转动连接,拨动头38左侧固定有限位块371,该设计能够使拨动头38进行位置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工作人员在使用传输装置时,通过导线接通伺服电机33的电源连接,伺服电机33运作通过连接件36带动主动杆32转动,主动杆32转动通过连接件36带动从动杆35转动,主动杆32转动能够带动从动杆35对活动座37进行拉动,从动杆35带动活动座37通过滑块和滑槽341在固定座34上左右移动,活动座37向右移动时能够使拨动头38卡入拨动槽22内,限位块371能够限定拨动头38的位置,使拨动头38通过拨动槽22带动输送带2进行定位传输,活动座37向左移动时,拨动头38与输送带2的拨动槽22分离,并向下一个拨动槽22处移动,方便进行下一次拨动传输,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定位传输便捷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7276.5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886774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B23D15/06
专利分类号:B23D15/06;B23D33/02
范畴分类:26E;
申请人:深圳市爱瑞科实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爱瑞科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下村社区力丰工业区第一栋2楼
发明人:张卫东
第一发明人:张卫东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爱瑞科实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赵英杰
代理机构:44477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汇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