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财富观已经不适应现今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传统财富观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财富观;传统;以人为本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我国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国传统财富观也不例外。中国传统财富观是现今中国社会财富观形成的历史基础,也是中国经济思想的根源,其产生与发展与所处时代相适应。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继续推进,中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应对中国传统财富观进行重新思考与理解。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财富观相结合,以构建符合现今国情与时代要求的新时代财富观。
1 中国传统财富观
中国传统财富观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学者就提出“义重于利”的财富思想,此后还先后提出“富国、富民”“节用崇俭”“均贫富”等财富思想,其中代表人物有孔子、司马迁、孙中山等[1]。
1.1 孔子的财富观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他提出“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义富与贵,于我如浮云”以及“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等财富思想。孔子强调追求财富和金钱是人类不可磨灭的本性,认为追求财富是一种正当需求,每一个生物都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生存下去。同时,孔子也提出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相对于“义”来讲,富贵与财富一文不值。他认为君子在追求财富的同时,更应注意个人道德情操的养成,不能让富贵与利益牵着鼻子走。此外,孔子认为在个人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做到财富分配的均衡性,促进社会和谐。
1.2 司马迁的财富观
在继承孔子财富观的基础上,司马迁提出了“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同乐”等财富思想。司马迁认为追求财富是人类的本能,是一种正当追求,不能刻意磨灭人类天性。同时,司马迁强调在社会创造财富时,不应“重农抑商”。他认为社会财富并不是单纯由一个行业或部门所创造的,而是由社会各个部门或行业共同创造的,不能因为惧怕商贾拥有巨大的财富威胁到统治者地位而去遏制、抵触,应当鼓励社会各部门或行业积极创造财富。司马迁提出,君王应当尊重社会、自然和经济规律,鼓励社会和个人积极创造财富,同时也要对人们创造财富的行为进行规范[2]。
1.3 孙中山的财富观
近代中国遭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当时中国社会充斥着黑暗,人民深处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强调人人都要有平等的地位去谋生,人人都要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并享受自身劳动所带来的财富生活。孙中山认为要通过实业发展中国社会经济,通过发展解决民生问题,从而实现国家富强。孙中山还提出要规范土地所有制和资本所有权,以达到财富最大化利用,从而振兴中华。
2 马克思主义财富观
构建科学的财富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财富观对我国构建科学财富观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
针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初中数学知识为载体,微课程介绍数学思想、精神,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让学生体验数学文化及其价值,激发对数学的热爱.
相较于马克思主义财富观来说,许多人对财富主体的认知发生了偏移。他们认为财富的主体是劳动、资本、土地等物本化的概念,忽略了在这些物质背后的劳动者。劳动不应作为活动的对象与价值存在,应作为活动以及价值的源泉而存在。如若将劳动作为活动的对象与价值来对待,那必将背离作为财富主体的劳动者这一人类本质。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异化,一旦产生了异化,财富就背离了原本的取向,势必会对社会和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起到阻碍作用,进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到阻碍。综上所述,应对财富的主体进行再一次确认,即财富的主体是自由自觉的劳动者。
在现今社会中,充斥着各色各类异化的财富思想。一些西方财富思想认为财富仅仅是金钱、土地、货币等有形物质,随之产生了相应的“异化财富观”——土地财富观、货币财富观、资本财富观等,强调有形的物质财富,而忽略了文化、精神等无形财富。当前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就是人们追求物质财富而忽略生态财富的代价。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必备的条件,构建健康科学的财富观不能只考虑物质财富,也要考虑生态财富[3]。
2.1 财富的内涵
UHG速度、“黑洞征”和“混杂征”在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0.002及0.001,P<0.05),而血肿形态和初始血肿体积在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978及0.193,P>0.05)(见表2)。
2.2 财富主体的确认
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选用开关量采集模块EDDI-W对重要的安保信号进行采集。EDDI-W具有断线检测功能,当检测信号发生断线故障时,输出断线报警,同时屏蔽该点的安保功能。EDDI-W与主控制器通过SPI总线连接,方便拓展。
2.3 财富尺度的确认
财富尺度是衡量财富多少的一个标准物。有人将货币作为财富衡量的尺度,有人将资本作为财富衡量的尺度,有人将土地作为财富衡量的尺度,有人将科学技术作为衡量财富的尺度,也有人将知识作为衡量财富的尺度。这些财富尺度其实是一种将物质凌驾于人类之上的财富尺度,是一种以经济为中心的衡量财富的尺度。以物质作为衡量财富的尺度,所带来的是人们对于金钱、资本、土地等物质的疯狂占有与获取,引发了个人财富与公共财富的矛盾,使整个社会处在被物质操控的状态中。
马克思将劳动作为财富的尺度,随后又将个人发展程度作为财富的尺度。科学的财富尺度应将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程度作为衡量财富的尺度。个人作为整个社会的基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必将带来社会整体发展,个人生产力提高必将带来整个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3 马克思主义财富观对中国传统财富观的启示
随着社会深度发展,财富观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就社会制度而言,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国传统财富观也应作出改变。中国传统财富观较重义与利的辨别、崇尚节俭及均富等,但只强调了土地、货币等作为财富创造的主体,没有看到作为劳动源泉的劳动者才是财富创造的主体。应注重“以人为本”,将人纳入到财富观的体系当中来,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作为财富衡量尺度。中国传统财富观未将生态财富纳入考虑范围之中。在现今生活当中,生态问题对人们的影响很大,应当将生态财富纳入财富观的体系中。
参考文献:
[1]褚俊英,李维昌.中国传统财富观初探[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6-140.
[2]宋科.管窥中国传统财富观的源与流[J].大众理财顾问,2015(1):30.
[3]於素兰.中西方传统财富观基本内容研究[J].关洞学刊,2016(2):21-27.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1-000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124.7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9.11.002
作者简介:郭梦迪(1993—),女,辽宁大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马克思主义。
标签:财富论文; 尺度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中国传统论文; 社会论文; 列宁主义论文; 毛泽东思想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论文; 恩格斯著作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山西农经》2019年第11期论文; 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