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附字论文_吕清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附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说文,敦煌,文字学,造字,本义,读音,字形。

新附字论文文献综述

吕清林[1](2018)在《《说文》新附字“眸”字小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眸"是《说文解字》(以下或简称《说文》)新附字中的目部字,虽然研究《说文》新附字的有很多,但是对"眸"字的研究则寥寥无几,通常都是两叁句话带过。因此,本文尝试着对"眸"字的字形演变,词义以及字音等方面进行详细地考察,最后得出:"眸",形声字,从目牟声,读作móu。"眸"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表示"瞳仁、眼珠"之义,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曾被"牟"字所取代,后在汉以后又重新被用来表示"瞳仁、眼珠"。"眸"本义是一个名词,义为瞳仁、眼珠,有时也常用来泛指眼睛,偶有名词"眸"活用作动词来使用的,义为"低目谨视"。(本文来源于《荆楚学术2018年4月(总第十八期)》期刊2018-04-01)

白婧[2](2017)在《《说文》新附字“晕”的考释——兼论“晕”与相关字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晕"是《说文解字》(以下或简称"《说文》")日部的新附字。本文结合"晕"的甲骨文、小篆字形及辞书释义得出"晕"的本义为日光或月光透过环绕它们的云层形成的光圈,是大风的征兆。"晕"具有环绕、模糊的特点,后又引申出环形纹路、光影或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涂抹颜色、视觉模糊或晕眩、人昏迷等含义。"晕"与"晖"曾经是一组异体字。"晕"在古代经常假借为"辉"、"连"。(本文来源于《荆楚学术2017年第7期(总第十五期)》期刊2017-12-01)

白婧[3](2017)在《《说文》新附字“晕”的考释——兼论“晕”与相关字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晕"是《说文解字》(以下或简称"《说文》")日部的新附字。本文结合"晕"的甲骨文、小篆字形及辞书释义得出"晕"的本义为日光或月光透过环绕它们的云层形成的光圈,是大风的征兆。"晕"具有环绕、模糊的特点,后又引申出环形纹路、光影或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涂抹颜色、视觉模糊或晕眩、人昏迷等含义。"晕"与"晖"曾经是一组异体字。"晕"在古代经常假借为"辉"、"连"。(本文来源于《荆楚学术2017年第8-9期》期刊2017-12-01)

罗婷婷[4](2016)在《由《说文》新附字构成的联绵词考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说文》新附字构成的联绵词有别于自先秦流传而来的联绵词,本文主要对上下字均为新附字的24组联绵词进行考察分析,揭示这些联绵词在语音、语义、形体上的基本特点,反映隐藏其中的一些有关语言文字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6年10期)

蒋德平[5](2011)在《从楚简新出字看《说文》新附字》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唐徐铉校订许慎《说文》时,将许慎未收而其"注义序例中所载"及经典相承传写、时俗要用的字附益于《说文》之后。许多学者对这些新附字异议纷纷,但也有学者对其逐一进行了考证。作为战国时代的实物文献,出土的楚简文献材料为我们研究《说文》新附字提供了一笔丰厚的历史汉字新材料。本文以出土楚简文献中的"芙、、韧、赛、觌、嵩、緅、藏、呀、昂、砺、砧、怿、泯"等14例新出字为例,与对应的《说文》新附字进行字形、字用的比较,并对前人的考证及新附字的价值予以讨论。晵月(本文来源于《武夷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何瑞[6](2007)在《宋本《玉篇》与《说文解字》新附字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宋本《玉篇》重修时与《说文解字》新附字有着密切的相互参照关系。大徐本《说文解字》所增新附字虽然不是与《说文解字》为同时代所出,但作为传世文字资料的一种,反映了唐宋时期汉字通行与使用情况。故我们将宋本《玉篇》收字及新增字部分与《说文解字》新附字进行多方面的穷尽比较,对宋本《玉篇》新增字与《说文解字》新附字的相互关系做出梳理,从而对新增字与新附字的性质、时间层次及在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有所认识。(本文来源于《平顶山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陈棣方[7](2007)在《《说文解字》新附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说文》新附字是大徐本《说文》正文卷后所附的字,共402个。新附字虽然与《说文》不属同一文字系统,但他们毕竟是傅世文字资料的一部分,认清它们的性质,弄清楚它们的历史地位,将有助于文字史的研究,并对词典的编纂和词汇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于新附字宋代留下来的资料很少,难以对新附字的具体情况有更全面、深刻的了解。清代是传统小学研究的鼎盛时期,也是《说文》研究的鼎盛时期。清儒在研究《说文》的过程中,对新附字也给与了一定的关注。清人对新附字所做的工作主要有:澄清《说文》新附字的性质;探讨《说文》新附字的来源,并对其进行详尽的考证。近世黄侃有《说文新附字考源》,所考愈益精审,是新附字研究的集大成者。要之,前人对新附字的研究主要注重考证训诂,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前人的研究没有科学的文字学、词义学理论作指导,没有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本文在前人考证的基础上,运用新的文字学理论、方法,对《说文》新附字进行了重新审视,对新附字的分布、结构类型以及它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加以系统的考察和梳理。(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7-05-01)

杨艳辉[8](2006)在《《说文》新附字新考例——以敦煌汉简为主要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宋徐铉校订许慎《说文》时,将许慎未收录、而经典相承传写、时俗正在使用的字归于《说文新附》。许多学者对这些新附字异议纷纷,并有学者对《说文新附》402字进行了考证。出土材料的增多,为我们研究《说文》中未收录字和徐铉补《说文新附》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就敦煌汉简材料中出现的《说文新附》8字“涂、价、铭、坊、馂、槊、棹、僦,”在前人考证的基础上,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汉简材料对照,再次考证,以确定此8字在汉代是否确实存在。(本文来源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8期)

郭慧[9](2003)在《《说文解字》新附字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说文解字》新附字初探@郭慧(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03年02期)

牛红玲[10](2003)在《钮树玉称“新附字不当附”小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钮树玉称“新附字不当附”小考@牛红玲(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03年02期)

新附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晕"是《说文解字》(以下或简称"《说文》")日部的新附字。本文结合"晕"的甲骨文、小篆字形及辞书释义得出"晕"的本义为日光或月光透过环绕它们的云层形成的光圈,是大风的征兆。"晕"具有环绕、模糊的特点,后又引申出环形纹路、光影或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涂抹颜色、视觉模糊或晕眩、人昏迷等含义。"晕"与"晖"曾经是一组异体字。"晕"在古代经常假借为"辉"、"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附字论文参考文献

[1].吕清林.《说文》新附字“眸”字小考[C].荆楚学术2018年4月(总第十八期).2018

[2].白婧.《说文》新附字“晕”的考释——兼论“晕”与相关字之间的关系[C].荆楚学术2017年第7期(总第十五期).2017

[3].白婧.《说文》新附字“晕”的考释——兼论“晕”与相关字之间的关系[C].荆楚学术2017年第8-9期.2017

[4].罗婷婷.由《说文》新附字构成的联绵词考察分析[J].语文学刊.2016

[5].蒋德平.从楚简新出字看《说文》新附字[J].武夷学院学报.2011

[6].何瑞.宋本《玉篇》与《说文解字》新附字比较[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

[7].陈棣方.《说文解字》新附字研究[D].兰州大学.2007

[8].杨艳辉.《说文》新附字新考例——以敦煌汉简为主要材料[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

[9].郭慧.《说文解字》新附字初探[J].汉字文化.2003

[10].牛红玲.钮树玉称“新附字不当附”小考[J].汉字文化.2003

论文知识图

説文古籀补补-《説文古籀补补》説文解字-《説文解字》説文古籀补补-《説文古籀补补》説文解字-《説文解字》钮树玉-协亭载记 钮树玉科技工作附表3 2007年井陉县山区经济技术开...

标签:;  ;  ;  ;  ;  ;  ;  

新附字论文_吕清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