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对称加氢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催化剂,不对称,多相,氢化,手性,机理,烯烃。
不对称加氢催化剂论文文献综述
雷鸣[1](2017)在《Ru催化剂催化不对称酮加氢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对称催化酮加氢是药物合成和精细化工的重要反应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化学家们设计了不同骨架结构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酮氢化并对其催化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酮催化加氢过程的催化循环分为两个部分:催化剂上氢转移到酮和催化剂的再生。其中氢转移过程可以分为两种机理,一为底物酮与金属中心有相互作用的内围氢转移机理,二为底物与金属中心无相互作用的双功能外围氢转移机理。催化剂的再生也有两种方式,一为以氢气为氢来源,二为以有机溶剂(异丙醇或甲醇)为氢来源的催化剂再生再生过程。我们采用DFT方法系统研究了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不对称酮加氢的反应机理及选择性。计算结构表明:1.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酮氢化反应过程实验中观察到的协同不同步的氢迁移过程的本质是分步反应[2];2.在多种金属中心调变的双磷双胺配合物催化酮氢化的反应过程的比较研究中揭示了氢转移过程的叁种反应模式,并指出Fe金属配合物在不对称酮氢化反应中的潜在催化应用[3];3.发现了不同配体的酮氢化的决速步骤不同,双功能催化剂中酸性活性位与碱性活性位在氢气活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6];4.醇助氢气活化反应机理在氢气为氢来源的酮氢化反应过程中为优势机理;研究了质子化反应机理,指出在酸性条件下酮加氢氢气活化过程中酸参与了反应;这些发现与实验结果十分吻合[7];5.指出H2的配位在氢气活化过程中的重要的作用,解释了那些偏好氢气作为氢来源催化氢化酮反应的后过渡金属化合物与其他后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本质差异[8];6.通过对Ru H2(binap)(cydn)催化不对称酮氢化反应中,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对映选择性的影响因素,指出了NH/π相互作用在影响对映选择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本课题系统研究了五种不同骨架架构的双功能催化剂催化不对称酮氢化反应,指出弱的Ru-H键,强碱性的氢负离子和强的X-H酸性会降低氢转移步骤的能垒[9];7.对65个酮底物和15个催化剂结构建立模型并预测,基于3D-QSAR方法,建立了催化剂结构与不对称选择性效率的定量构效关系[10]。上述研究结果为基于催化剂骨架结构与催化反应机理的不对称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分子设计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0-12)
王红琴,王亚明,蒋丽红,张家华,鞠江月[2](2017)在《[Rh(COD)Cl]_2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α-蒎烯不对称加氢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RhCl_3·3H_2O和1,5-环辛二烯为原料制备了[Rh(COD)Cl]_2催化剂,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进行了表征。以α-蒎烯加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COD/Rh摩尔比、回流温度及回流时间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催化剂适宜的制备条件:COD/Rh摩尔比(1,5-环辛二烯与叁水合氯化铑摩尔比)3.5:1,回流温度75℃,回流时间3.5h。将该条件下制备的[Rh(COD)Cl]_2催化剂用于α-蒎烯加氢反应,α-蒎烯转化率达97.3%以上,顺式蒎烷对映选择性高于97.5%,顺式蒎烷收率达95.0%以上。与文献报道的其他工艺相比,该工艺特点是加氢条件比较温和,选择性高,催化效率高,能耗低。(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7年01期)
高安丽,叶青松,余娟,刘伟平[3](2017)在《手性Binap-Ru(Ⅱ)催化剂用于不对称加氢反应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联二萘基双膦配体Binap由一对2-二苯基膦萘基连接1和1'位组成,具C2-对称框架轴向手性,比旋光度达到±234°.Binap配体可以和许多过渡金属形成稳定的螯合状配合物,在催化过程中通过金属中心"传递"立体空间效应,诱导不对称催化反应.针对Binap-Ru(Ⅱ)催化体系,以体系中形成的稳定配合物为主线,详细介绍反应过程中涉及到的底物分子种类、反应条件、产物的对映选择性等以及可能的反应机理,以期对该体系有深入的理解.特别关注该体系的不对称催化应用合成.(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7年01期)
谢寅正,侯震山[4](2016)在《pH响应的聚合物催化剂应用于不对称转移加氢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手性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加氢产物手性仲醇是合成许多有机药物和精细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1]。利用甲酸作氢原子供体将潜手性酮还原为手性仲醇,反应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廉和安全等特点,已成为制备手性芳香仲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均相Ru配位催化剂的分离和循环仍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基于我们先前的研究基础[2],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聚合物负载的Ru催化剂,此催化剂具有具有pH响应的功能,以甲酸为氢源,水为介质,苯乙酮不对称转移加氢为例,在转移加氢反应开始时,pH小于6.5,催化剂溶于水中,而当反应结束后,pH大于8.5,催化剂则从水中沉出,从而实现pH控制的相分离(Figure 1)。该催化适应于多种前手性羰基化合物,均表现出优良的活性和不对称选择性(e.e%),另外,催化剂体系能够循环利用8次以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活性下降。(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叁十叁分会:绿色化学》期刊2016-07-01)
王红琴[5](2016)在《铑催化剂催化蒎烯不对称加氢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节油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天然资源及化工原料,其主要成分为α-蒎烯和β-蒎烯,它们是一对同分异构体,化学性质极其活泼,可进行氢化、氧化、聚合等反应。蒎烯催化加氢可制得蒎烷,蒎烷是制备芳樟醇、香茅醇和维生素E的重要中间体,广泛用于香料及医药生产中。聚烷存在顺反蒎烷两种异构体,由于顺式体的反应活性远高于反式体,故工业上所使用的蒎烷要求以顺式体为主。我国松林资源丰富,松节油产量高,但其深加工利用率低,因此研究松节油不对称加氢催化剂用于制备高附加值的顺式蒎烷具有广阔的前景,对加快我国松脂深加工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目前,用于松节油催化加氢制备蒎烷的催化剂主要有镍系催化剂和贵金属催化剂。但镍系催化剂催化蒎烯加氢反应时所需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均较高,对反应设备要求高,操作条件苛刻,安全性差,且产物中顺式蒎烷含量较低,对映选择性较差,因此,开发新型催化剂,在较低温度、压力下实现蒎烯加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制备了[Rh(COD)C1]2配合物,以活性炭为载体将其多相化,并用于催化α-蒎烯和β-蒎烯加氢反应。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分别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中不同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COD/Rh摩尔比为3.5:1,回流温度为80℃,回流时间3h;将适宜条件下制备的[Rh(COD)(Cl]2催化剂用于催化α-蒎烯加氢反应,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α-蒎烯加氢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加氢工艺条件,即反应温度为45℃,反应压力为2.5MPa,催化剂用量为2.5%,反应时间为4h。在适宜工艺条件下,α-蒎烯转化率达98%以上;顺式蒎烷对映选择性平均值高于97%;且重现性较好。(2)进行一系列探索实验,结果表明负载型铑催化剂对β-蒎烯的加氢活性要比对α-蒎烯的加氢活性高,故后期实验均以β-蒎烯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载体种类、氧化剂浓度和Rh负载量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得出较佳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以C为载体,氧化剂浓度为copt%,Rh负载量为Wopt%。(3)以C为载体,将[Rh(COD)C1]2催化剂多相化,并用于β-蒎烯加氢反应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β-蒎烯加氢反应条件得出适宜工艺条件,即反应温度为Topt℃,反应压力为PoptMPa,催化剂用量为β-蒎烯质量的xopt%,反应时间为topth。该条件下β-蒎烯转化率达99%以上;顺式蒎烷对映选择性分别约为89%。在此条件下进行重现实验,结果表明重现性较好。催化剂寿命考察实验表明:催化剂可连续使用4次。(4)采用IR、XPS、BET对催化剂及载体进行了表征。BET结果表明,原始载体BET比表面积为1076.85m2/g,氧化后载体BET比表面积为923.81m2/g,且载体C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IR、XPS结果表明,[Rh(COD)Cl]2催化剂成功地固载在载体C上,活性组分流失是造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1)
王红琴,蒋丽红,王亚明[6](2016)在《铑催化剂催化烯烃不对称加氢反应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具有完美的原子经济性和清洁高效等特点,是最受青睐的不对称合成方法之一。C=C、C=O、C=N的不对称加氢反应仍主要依赖过渡金属催化剂。过渡金属催化剂,尤其是铑催化剂,催化碳碳双键的不对称加氢反应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本文对近年来利用铑催化剂催化烯烃进行不对称氢化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铑-双膦配体催化体系催化烯烃不对称加氢反应的催化机理,以及铑催化剂在烯胺、不饱和羧酸及衍生物、烯醇酯和非官能团烯烃不对称氢化中的应用,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指出了今后铑催化剂催化烯烃氢化反应的研究重点,即:1铑-单膦配体催化烯烃不对称氢化反应的作用机理须待提出;2非官能化底物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的手性配体亟待拓宽。(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6年02期)
李海华[7](2015)在《铁基催化剂作用下芳杂环酮不对称催化加氢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醇作为一种具有特定空间构型的结构单元,无论是在药物合成、农业化学品还是功能性材料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对前手性酮不对称还原是获得手性醇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存在金属原子多为贵金属,配体结构复杂,制备过程繁琐等缺点。铁基配合物催化剂具有价格低廉,制备简单,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本文采用结构简单的叁苯基膦为第一配体、(1R,2R)-DPEN为手性试剂,Al_2O_3为载体,制备了一种负载型铁基催化剂(1R,2R)-DPEN-Fe(TPP)_nCl_2-γ-Al_2O_3。通过SEM分析,催化剂是由许多针状结构排列而成,且均匀分布在载体上;通过DSC-TGA的分析,证明了反应时间越长,Fe(TPP)_nCl_2催化剂的分解温度相对越高;XPS分析,得出催化剂表面的Fe元素以Fe~(2+)、Fe~(3+)的形态共存。考察了催化剂中铁含量,铁原子与两种配体的配比和循环使用次数,对其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的影响,得出催化剂制备的最佳配比为n(Fe):n(TPP):n(DPEN)=1:3:2,负载催化剂中铁含量Fe%wt=1.5,此时3-氯-1-(2-噻吩)丙酮的转化率为87.56%,e.e.值为91.8%。催化剂循环使用四次时转化率为73.2%,e.e.值为90.2%,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选择两种前手性酮2-乙酰噻吩和2-乙酰吡啶进行催化加氢的研究。考察了多种因素对它们的影响,研究发现含杂原子芳香酮的催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压力、碱量等对催化氢化过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2-乙酰噻吩,T=110℃,t=6h,P_(H2)=0.8MPa,C_(KOH)=0.4mol.L~(-1);2-乙酰吡啶,T=110℃,t=7h,P_(H2)=1.0MPa,C_(KOH)=0.3mol.L~(-1)。(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期刊2015-05-01)
Susmit,Basu[8](2015)在《介孔修饰MCM-41负载Pt纳米催化剂高对映选择性催化酮不对称加氢(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Catalysts containing metal nanotubes were prepared by the adsorption of platinum metal nano-tubes onto functionalized and modified silica surfaces(MCM-41 and fumed silica).(3- Chloropro-pyl)trimethoxysilane and cinchonidine were used for functionalization and modification, respec-tively. Potassium chloroplatinate was used as the metal precursor to impregnate platinum metal nanotubes on the pretreated functionalized and modified silica surfaces. The solid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SEM, TEM, EDAX, and XPS. The MCM-41 supported platinum nanotube catalyst showed >98% to ~100% enantioselectivity towards the hydrogenation of a range of pharmaceuti-cally important chemicals such as methyl pyruvate, ethyl pyruvate, and acetophenone with nearly full conversion.(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李强[9](2014)在《氧化铝—碳复合材料负载铂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不对称加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α-酮酸酯经不对称催化加氢得到的手性α-羟基酸酯,广泛应用于手性药物、农药、香精香料及食品添加剂等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中。氧化铝负载的铂催化剂在α-酮酸酯不对称加氢中能够取得优异的光学选择性,但重复利用性能不佳;介孔碳负载的铂催化剂重复利用性能突出,但光学活性较低。本文针对单一载体负载铂催化剂存在的缺点,将氧化铝和介孔碳结合起来,制备了一系列氧化铝-碳复合材料,并作为载体制备负载型铂催化剂,应用到α-酮酸酯(2-氧-4-苯基丁酸乙酯和丙酮酸乙酯)的不对称加氢反应中,考察了载体中氧化铝的量,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浸渍溶剂、还原方法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合催化剂表征,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采用螯合辅助溶剂挥发共组装法制备氧化铝-碳复合材料,考察了氧化铝含量对复合材料结构性质的影响。通过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仪、N2物理吸附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发现,氧化铝均匀分散于介孔碳结构中,并且,引入氧化铝能够增强介孔碳骨架的结构刚性,当氧化铝含量为5wt%-15wt%时,复合材料具有有序的介孔孔道结构和较大的孔径。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结果还发现,复合材料表面仍然存在较多的-C-O-基团,说明复合材料中碳组分未完全碳化。2.将氧化铝-碳复合材料作为载体用于负载铂纳米粒子,考察了载体中氧化铝含量、浸渍溶剂以及还原方法对催化剂结构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介孔碳复合材料中氧化铝含量为10wt%-15wt%时,最有利于铂纳米粒子的分散,并且在催化剂高温还原之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孔道结构;氧化铝含量为15wt%的复合材料负载的铂催化剂在不对称加氢反应中催化性能最好,在2-氧-4-苯基丁酸乙酯不对称加氢中取得最高84.8%的光学收率,优于传统Pt/Al2O3和Pt/C催化剂,在丙酮酸乙酯不对称加氢中也能取得最高87.5%的光学选择性,优于传统Pt/C催化剂。b)研究铂前体叁种不同浸渍溶剂对催化剂性质的影响时发现,乙醇作为浸渍溶剂时得到的催化剂铂纳米粒子最小,乙醇和水混合溶剂制备的催化剂铂粒子最大;而水作为浸渍溶剂时得到的铂纳米粒子尺寸大小最有利于其在2-氧-4-苯基丁酸乙酯和丙酮酸乙酯不对称加氢反应中取得高的光学选择性。c)考察一步高温还原和液相还原对催化剂性能影响时发现,不同的还原方法对催化剂结构性质、表面元素及含量等有很大影响;还原温度的升高和预先的液相还原均会导致催化剂结构的破坏,并减少催化剂表面残余氯的量;600℃氢气直接还原的催化剂表面无残余氯的存在,并且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d)在最优条件下(氧化铝含量为15wt%的复合载体、氯铂酸水溶液以及600℃一步氢气还原)制备催化剂,并考察其重复利用性能,发现复合材料负载的铂催化剂具有优异的重复利用性能,其在2-氧-4-苯基丁酸乙酯和丙酮酸乙酯不对称加氢中均能重复21次以上而活性没有明显下降,优于传统的Pt/Al2O3催化剂。(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4-05-20)
李丹丹,蒋丽红,王亚明[10](2014)在《不对称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对称催化法是获得手性化合物最有效、最有经济价值的方法,其中不对称加氢反应是制备手性化合物的主要途径。综述了用于C=C、C=O、C=N不对称加氢的催化剂,主要介绍了均相催化剂、多相催化剂和非晶态催化剂,以及它们用于不对称加氢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4年07期)
不对称加氢催化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RhCl_3·3H_2O和1,5-环辛二烯为原料制备了[Rh(COD)Cl]_2催化剂,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进行了表征。以α-蒎烯加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COD/Rh摩尔比、回流温度及回流时间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催化剂适宜的制备条件:COD/Rh摩尔比(1,5-环辛二烯与叁水合氯化铑摩尔比)3.5:1,回流温度75℃,回流时间3.5h。将该条件下制备的[Rh(COD)Cl]_2催化剂用于α-蒎烯加氢反应,α-蒎烯转化率达97.3%以上,顺式蒎烷对映选择性高于97.5%,顺式蒎烷收率达95.0%以上。与文献报道的其他工艺相比,该工艺特点是加氢条件比较温和,选择性高,催化效率高,能耗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对称加氢催化剂论文参考文献
[1].雷鸣.Ru催化剂催化不对称酮加氢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2].王红琴,王亚明,蒋丽红,张家华,鞠江月.[Rh(COD)Cl]_2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α-蒎烯不对称加氢反应[J].化工进展.2017
[3].高安丽,叶青松,余娟,刘伟平.手性Binap-Ru(Ⅱ)催化剂用于不对称加氢反应的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17
[4].谢寅正,侯震山.pH响应的聚合物催化剂应用于不对称转移加氢的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叁十叁分会:绿色化学.2016
[5].王红琴.铑催化剂催化蒎烯不对称加氢反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
[6].王红琴,蒋丽红,王亚明.铑催化剂催化烯烃不对称加氢反应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6
[7].李海华.铁基催化剂作用下芳杂环酮不对称催化加氢反应研究[D].温州大学.2015
[8].Susmit,Basu.介孔修饰MCM-41负载Pt纳米催化剂高对映选择性催化酮不对称加氢(英文)[J].催化学报.2015
[9].李强.氧化铝—碳复合材料负载铂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不对称加氢性能研究[D].华侨大学.2014
[10].李丹丹,蒋丽红,王亚明.不对称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4